孤月独照英魂(上)

擒贼先擒王,北府兵以雷霆之势夺下云陵,战乱竟不过数个时辰。兵戈消弭之际,方值黄昏。南岸城陵矶下,焦虑一日的步雍听闻捷报,大为愕然,良久之后回过神,才大喜赞道:“北府军真乃神兵!”当下心事暂了,正待回巴陵城中运筹粮草之事,尚未上车,迎面见有一小卒匆匆赶至,手中高举一枚玉令,长呼道:“有人执令求见步大人!”

步雍接过令牌,凝眸一望,大惊之下微微失色,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头戴斗笠,面蒙黑纱,并不可见容貌,看其身量,应只是个少年,”小卒叙述至此,忍不住啧啧道,“不过那少年岁数不大,架势却极了得,竟传命步大人前去江畔见他。”

步雍闻言却无分毫恼意,只急急上车,命人赶赴江畔。

黄昏赤霞下,小卒口中所说的少年正负手孤立烟波水色间,面朝北方,紫衣飘动,身形逸美非常。听闻车马声,少年回首,黑纱下隐约可见其双目明如晶玉,望着下车迎来的步雍,略略颔首致意:“阁下便是临湘太守?”

“是,在下步雍,”步雍不敢托大,以双手递还令牌,揖礼道,“此令从不离郡王身侧,公子今日执此令前来,必定是郡王有紧要传命?”

“此令从不离他身侧?”少年似微怔了一下,轻笑摇头,“步大人见谅,我并非奉郡王之命前来,原也不知此令是如此紧要之物,当日他赠送给我,本只是一时玩闹之举。”

玩闹?步雍震惊,盯着少年,满面不可思议。

那少年却是一派坦然,收好玉佩,淡言道:“请步大人前来只为一事。我想渡江北上,不料寻遍周遭数十里,却不见一叶渔舟。官船倒有几艘,只是无论我出得多少金铢,他们都是不愿一送,只道是奉太守之命,不敢妄自渡江。我寻思无法,只得惊动步大人。”

区区此事便动用权驭江州七郡的至高令箭?步雍提在心头的一口气无处消散,竭力隐忍怒火,劝道:“这位公子,云陵虽战事已定,但北去荆州之地,处处机关暗伏,怕是……”

少年言语柔和,打断他道:“步大人勿忧,我北上是为寻郗元帅,有重要军情告之。”

步雍目光暗闪:“军情?”

“是,”少年在他怀疑的目光下极度无奈,自袖中又取出一枚金令,低声道,“实不相瞒,我乃云阁令使。”

步雍端详金令,查实无误,叹息一声道:“既是如此,我即刻安排官船送公子北上。”

“有劳。”少年一笑,微微扬起脸,望向北方山川。晚风不经意拂过那层罩面的黑纱,步雍转身上马之际,惊鸿一瞥,秀雅清绝的颜色赫然映入眼底。

果然是个女子。步雍暗叹一声,登车离去。

此少年正是乔装南下的夭绍。

自江夏至巴陵,水路通畅,陆路却多山道,崎岖难行,她驰马赶了一夜一日,却也不曾追上郗彦一行。至此日傍晚,方至城陵矶下。因闻北府兵在北岸攻打云陵,便想寻舟渡江。岂料战乱之下水域封锁,渔舟难见,官船不行,无奈之下,想起昔日萧少卿取笑她为“梁上君子”时赠送的令牌,便取出引来步雍,这才得舟北上。

霞光渐散,夭绍静坐舟头,晚风徐徐拂面,揉杂在清澈江水、灵秀山木间,烽火血腥的气息并不如想象中的浓烈。然江底暗流涌动的激荡,岸上马蹄躁动的异常,却无不在诉说此地的险恶。

行过半程,眼看北岸五岭山愈行愈近,浅滩哨兵高举的篝火也已束束可辨,夭绍却忽然有些迷惘,想着即将见到的那人,心中竟无喜乐,倒是隐生不安。

说要陪着他,又该如何陪着?他身为三军之主,杀敌于外,本是当行之事。若自己随侍一侧,会不会凭添他的顾忌?战场如此凶恶,千万条性命紧系一身,朝野社稷皆望于他,自己何故因小小私心而束缚住他的手脚,但有万一之事,岂非祸水祸国?

想到此处不禁一身冷汗,左右思索,只为自己的冲动之举追悔莫及,正想要命人将舟划回城陵矶,不料突有水浪骤激船舷,整条官船都剧烈颠簸起来。

“起东北风了!”舟上士卒喊道,忙着降帆避风,来请夭绍入舱。

夭绍目望江上风水大兴,不解:“怎会突起这样剧烈的东北风?”

“小人也不知,此地天气素来是变幻莫测。”

士卒刚答完一句,耳边蓦地传来金鼓大作之声,辨其方向,正来自云陵城。夭绍心头一紧,止步舱阁外,望着远处阴沉沉的山色,仔细聆听兵马动向。

风声嘶吼山野间,如巨龙怒发。铁蹄踏踏碾转大地,千军万马呼啸而去,恰似闷雷滚滚掠过,一时间地动山摇,草木不生。便是数十里外的江上,也是水浪飞动,暗潮汹涌。整个天地霎时处于一片浑浊的暗淡中,阴阳混乱,昧爽不分,只西南天际遥遥可见最后一缕暮晖凝在突变的风云中,被熊燃的火光染成刺目的血红。

“北岸怎么了?难道是云陵城中又生变了?”

“不像,听动静,大军奔袭的方向是洞庭。”

舟上士卒们窃窃私语道。

夭绍默望半晌,待耳边兵马骚动声远去,一言未发,转身入舱。

江上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只东北风仍盛,官船乘风滑逝,不刻,便至五岭山下。因夭绍头戴斗笠、面蒙黑纱,行踪甚是神秘,上岸后哨兵盘查尤为森严,但有江州士卒的护送,又手执步雍文书,一路虽耽搁了不少时间,倒也不曾多生事端。

抵达云陵城外时,圆月初现天幕,半掩在烟云之后。十六之夜本该明亮的月光于此夜有些雾雾蒙蒙,光泽昏黄,一丝不见清透。

夭绍入得城中,只觉夜下城池寂静异常,问过引路的侍卫,方知先前惊天彻地的动静确如舟上士卒所说,北府大军已奔袭洞庭。云陵城中留守将士并不多,虽如此,连排碉堡森冷环竖东南,城墙内外甲兵驻守,长槊锋锐,映带篝火红光,目所及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丝毫不似劫后余生的战场。

至北府中军暂住的官署前,侍卫入内通传,夭绍静候石阶下,不时见将士进出匆匆。想来是因战时信报传送频繁,此夜城门并不曾关闭,数骑绝驰而去,马蹄踏飞尘土,月色下卷起一道又一道漫漫长烟。

那是去往西南方向--

她若有所思,正自出神,忽听身后有人唤道:“郡主?”回首,方见是偃真得报迎出府外,望着自己一脸惊诧:“郡主怎么来了云陵?”

夭绍拾步上阶,微笑道:“我路过此处,便来看看。他在么?”

“路过?”偃真愣住,片刻才缓过来,忙跟随其后,说道,“少主已率大军去了洞庭,此夜一战不同夺云陵,想必不到明日午后,不会有胜负战报。”

夭绍点点头,话语平静,似全无担忧:“姐夫在么?”

“阮公子随大军一同去了洞庭。”

“七郎亦去了?”

“没有,”偃真道,“小侯爷领三千精骑北上,去断乌林、江陵两镇南下的粮道。”说到此处,他想起一事,笑道:“郡主却不知,小侯爷是午后第一个杀入云陵城的,立下了南行的首功。”

夭绍脚下微滞,笑着摇头:“七郎心中赤诚,武力惊人,只是谋略尚缺。阿彦本不该过于偏宠他,如此一来,他会愈发不知天高地厚的。”

偏宠?只怕小侯爷却当是无止休的折磨。偃真笑了笑,未敢多言,引夭绍至前庭堂上,问道:“郡主是要在此等少主么?”

“不等他,”夭绍道,“我留封信便走。”

“你……”偃真嘴角抽搐,一时隐生内伤。看着夭绍,想问又不敢问:你千里迢迢追过来,面也不见,就是为了留封书信?

夭绍入得堂内,见烛火中旗帜鲜明、令箭高置,便知是郗彦与诸将议事的正厅,不愿久留,转身去了堂侧偏阁,在长榻上落座,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疲惫不堪的面容。自斟了一杯茶,喝尽,缓了缓心神,这才发现身前案上堆放的卷帛信函,微笑道:“他以此处为书房?”

“是。”

夭绍垂首,指尖轻触卷帛上飘洒苍劲的字迹,心生无限温柔。阁中隐闻药酒香气,恰似那人的气息缠绵周身,夭绍转目,望见案侧摆放的酒囊,怔默片刻,问道:“他今日服了两次药散?”

“是,”偃真面容微黯,叹了口气,“这两日正逢月半。”

阁中窗扇大开,夜风之中,偶有虫蛙之声。偃真久不闻夭绍言语,抬首,方见她默望窗外夜色,飘摇的烛火下,眉眼间尽是不可消散的沉郁忧色。

“这样的话,酒就不够了,”半晌,才听她低低出声,言词温婉依旧,“大军离开云陵之前,请偃叔再准备些好酒随行。”

她越是这样的淡静,偃真不知为何心中越不是滋味,点点头道:“属下知道。”

夭绍这才提起笔,从案上抽出一张藤纸。方要落字,却见肘侧放着一个锡印密封的锦盒,似曾相识,念光一闪,伸手便要开启。

偃真忙阻止道:“郡主,这是云阁密函,非少主不得妄动!”

夭绍指尖顿了顿,略一思索,不改初衷,径自开启取出里面的绢帛,淡淡道:“无妨,若他问起,自有我担当。”

虽说夭绍毕竟不同他人,但想起往日有人妄动此匣密函的下场,偃真还是忍不住面色发白。眼睁睁看着夭绍阅罢密函,再度陷入沉思中,脸上神色变幻,或愁或喜。他暗中揣思良久,实在禁不住好奇,冒死探询:“密函所书何事?”

夭绍不答,只慢慢卷起绢帛放回锦盒中,笑了一笑,低声说道:“我终知道该怎么与他分担了。”不顾偃真饱含疑惑的目光,提笔写就一封信,叠好放置锦盒下,起身戴了斗笠:“偃叔,领我去见陆老将军。”

她言止从容,显是决心已下、谋划已定。偃真不知缘由,更无从劝阻,想着自家少主在此郡主面前也常是无可奈何,自己又何德何能,敢逆她的心愿?

没有退路,只得奉命领路。

却不料此行一趟,无意亦也成就了西破荆州的大功一件。

五月十八日,拂晓,江陵城。

天色微明,细雨飘动,街道上尚不见行人,一匹枣红色的烈马却踏踏行于道中,奔至贺阳侯府前,一浑身血污狼狈的士卒自马背上滚下。

“来人……”他嘶哑吼道。

贺阳侯府前侍卫早觉异常,疾步下阶,皱眉打量来人一身染血模糊的铠甲:“何人喧闹侯府前?”

“我乃陆宁将军帐下郎将,有要事求见殷夫人!”那士卒费力扯下腰间牌令,递给侍卫。因他左腿被一支羽箭贯穿,稍微一动,便是血流不止,而右腿也似全无力气,奄奄一息卧倒在地,顿时将满地雨水化作暗红。

wωω● тTk дn● C〇

“陆将军?”那侍卫面有讶色,再打量来人一眼,方转身入府通传。

自昨夜收到云陵失守的败报起,殷夫人一夜无眠,天色未亮,便至书房观看战图。她陪伴殷桓一生驰骋沙场,自知利害得失,暗忖北府兵南下奇袭的目标所在,只怕不是云陵,而是洞庭。想起幼弟凌蒙狂躁冒进的脾性,更是忧虑--如今北府兵深入荆州,若绕道洞庭水军之后,必断凌蒙退路,如洞庭江面另有敌军相阻的话,两面夹击,只怕洞庭迟早会失守。

而洞庭一失,荆州西南门户大开,北府兵沿江西进将再无阻碍,到时江陵城不过孤城一座,仅南面房城、北面景城可稍作缓冲之地。即便殷桓沿襄江驻守的骑兵可以回援,怕也难解燃眉之急。

念及此处,心忧如焚,正苦思应对兵策,却闻侍卫来报陆宁帐下郎将求见,不禁大为疑惑,沉思片刻,才道:“请他在前庭稍候。”

“是。”

侍卫走后,殷夫人去里阁换上深衣,至前庭偏厅,垂落竹帘,才传入郎将禀叙。

郎将在外稍稍洗净了污秽,跪坐竹帘前,先自怀中掏出一封染血的帛书递上,才言道:“云陵失守当日,危乱中,陆老将军遣我与左中郎将各带书信一封逃出城外,西上禀知战事内情。”

“内情?”殷夫人看过书函,心平气和地微笑道,“他都投降献城了,如今却还有脸面书信于我,让我饶他的两个儿子?”

“老将军并不是有意献城的,以那时的形势,却是不得而为之,”郎将道,“北府兵统帅郗彦曾在灵壁杀降,世人皆知,老将军当时若不降,枉累一万荆州勇士的性命。如若能暂保性命,却能有机会图谋后路,伺机待发。”

殷夫人闻言放声一笑:“他陆宁是什么心思,贺阳侯或许不知,却当我还不清楚么?且不谈他之前对朝廷态度的暧昧不清,便说他一生三番两次的弃主求荣,这样心胆不忠之人,孰能深信?”

郎将面容微变,抬头看向珠帘之后的模糊人影,乞求道:“殷夫人……”

“他的两个儿子必死无疑,非如此不能震慑军心!”殷夫人字字清冷,毫无周旋余地。郎将一个颤栗,虽隔着竹帘,却仍可感觉帘后那人凝望过来的冰冷视线。

“至于你么--”殷夫人言词一顿,话锋忽转,“你方才说,还有一位左中郎将?”

“是,”郎将伏地道,“他带着陆将军的信,去了房城。守房城的袁禁将军是陆将军的八拜之交,陆将军深知自负重罪,因此书信袁将军告知北府兵行军路线,让他及早准备。”

竹帘之后久久无声,而后忽见寒光一闪,耳畔爆裂声起,眼前青竹四飞,散落在地。郎将猛然一个寒噤,忙匍匐在地,殷夫人冷道:“陆宁既是被困受降,你也既说是危乱中逃离,那么写这两封信时他怎会得知北府兵行军路线?”

“末将……”郎将声音颤抖。

“你好大胆子,竟敢蒙骗我?”殷夫人重哼一声,挥袖之际,利剑寒芒至刺肌理,已迫在郎将颈侧。

“夫人饶命!”郎将闭着眼睛大叫,“末将不敢再有所欺瞒……陆将军的确是降了朝廷,且写信劝降袁将军,并令我前来,以拖延夫人领兵出城的时间。”

“劝降?”殷夫人尖声笑道,“袁禁却比陆宁忠心多了,这样拙劣的离间计,岂能瞒我?”

“夫人明鉴!”郎将连连叩首,“末将不敢有半句妄言,北上的路上,北府军前锋大将谢粲已率精兵五千人,逼近房城外百里。就算袁将军不肯降,谢粲也会死攻房城,且北府兵大军于后,殷夫人若不早日领兵出城相援,房城危矣。”

一口气说尽,惊喘阵阵。那利剑的寒锋近在寸毫,郎将面色如土,不敢妄动一分。良久,惊光掠过眼前,长剑入鞘。眼前但见深衣飘动,脚步渐远。那素淡的香气连带着惊魂的杀气终于消散,郎将双目一闭,抹了抹满额汗珠,失力瘫倒在地。

前庭事态突变,一场风雨呼卷而过。殷夫人步入内庭时,目望楼阁深深,静立许久,才收敛住杀气激越的心神,步入凤鸣轩中。

“湘儿醒了么?”

“未曾,”轩中侍奉的侍女轻声道,“不过公子一早就起来了,正为女君熬药。”

殷夫人点点头,轻步走入里阁。四壁窗纱皆卷,轩外细雨疏疏,湿气微染室内。殷湘卧在榻上,睡颜深深,眉梢眼角隐带柔和笑意。外间廊檐下,韩瑞正轻摇蒲扇煮着药汤,见殷夫人进来,忙起身揖礼。

“我来看看湘儿,”殷夫人对他颔首,目光慈蔼,坐在榻旁,指尖轻抚殷湘的面庞,“湘儿脸色好看多了,伤势恢复也极快,幸赖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韩瑞淡淡一笑,不语,转过身,将炉中火势减弱了些。

殷夫人起身走到廊檐下,看着轩外雨色,沉默半晌,忽道:“昨日苏汶自上庸送来了密报,粮草已夺,正启程南下。”

韩瑞怔了怔,而后低头一笑,道:“恭喜夫人。”

“你还不肯唤我一声娘亲?”殷夫人回首望着他,静默片刻,长叹一声,“罢了。”

韩瑞抬首,右眸光泽幽柔,端详殷夫人的神色,轻声道:“苏将军既是得了粮草,夫人为何还看起来心事重重?”

殷夫人愁容满面,苦笑道:“粮草虽得,城池却失,此时此刻,只怕北府兵已夺下洞庭,倾军西进了,江陵城如今几乎是孤城一座,我如何能够不忧?”

韩瑞温和道:“江陵城南尚有房城,城北也有景城,二城为佐,怎是孤城?且前几日夫人已着退路,将江陵城中粮草辎重俱运至景城,倘房城不幸失守,北府兵围攻江陵,景城有粮可救。”

殷夫人摇头,道:“房城与江陵互为犄角,断不可失。只是如今东阳侯谢粲已引精兵伐至房城下,若不尽快将他逼退,待北府兵大军沿江北上,两军合围时,我们就无任何优势,徒守空城了。”

韩瑞道:“如此说来,夫人要引兵救援房城?”

殷夫人沉默,良久才道:“救援是必行之策,只是我心中另有二事未定。一者,我若出城,谁来守城?二者,房城袁禁虽说对贺阳侯向来忠心,但与陆宁也是私交深厚,如今陆宁已降,且有密信传与他,袁禁心志是否丝毫未变,我却不能确定。”

韩瑞想了想,轻声道:“第一件事,韩瑞身负重罪,不敢擅自请缨。至于第二件事,韩瑞或可前去房城,为夫人一探确实军情。”

殷夫人面容欣慰,微笑道:“你素有急智,心思缜密,有你前去,我自当放心。”

韩瑞笑了笑,由此不再言,垂手将炉中煎好的药倒入碗中,以薄纱覆盖,回阁中再望了一眼殷湘,便穿了斗篷,带上斗笠,疾步而去了。

“母亲……”听那脚步声远去,殷湘缓缓睁开眼,目中水雾迷蒙,看了眼窗外风雨,再望向廊檐下的妇人,轻轻叹了口气,“你何苦要这样试探他?但若袁禁有一丝反心,他便必死无疑。”

殷夫人目光深远,淡淡道:“袁禁不会反。”

“那你……”

“傻孩子,你竟还不明白?”殷夫人柔声叹息,“我领兵出城时,这府中断不能有任何心机叵测之人。”她看了一眼殷湘,怜悯,而又不忍,“就算那个人,是你的丈夫。”

殷湘面容微白,眼睫轻轻一颤,默然无声。

奔走一趟,韩瑞自房城返回江陵时,已近日暮。归时但见城门前衣甲泱泱,旗帜飞扬,将士齐整待发。鼓声低鸣,殷夫人驰马自城中而出,绯红的铠甲,是这阴沉雨天中唯一的一抹亮色,英气飒爽,眉目含霜,令人难以逼视。

韩瑞下马步行至殷夫人面前,垂手一礼。殷夫人静望他的面容,笑道:“瑞儿,探察如何?”

“房城防守甚坚,袁将军清晨已与北府兵交过手,以利箭飞石将敌逼退十里,北府兵暂已停攻,”韩瑞低着头,声音缓和清晰,“我进城看过,袁将军身先士卒、布署严密,绝无任何反意。”

殷夫人满意颔首:“袁禁果不负侯爷一片诚待之心。”

韩瑞自袖中掏出一卷书函,递给殷夫人:“这是袁禁让我转交夫人的信。”

殷夫人取过信函,见密封完好,方打开流览。袁禁在信中道,今夜子时,他将趁黑引精兵出城,由山间密道而出,自背后奇袭北府兵,与殷夫人相约举火为号,双面夹攻,内外相应。殷夫人阅罢,深思片刻,微笑道:“倒是条好计策。瑞儿,你若愿戴罪立功,便随我身侧夜战东阳侯,如何?”

“夫人有命,韩瑞自当随往。”韩瑞淡然应命,转身上马,不经意回首瞥过城墙。一眸已眇,视线受限,却仍可见飘动城墙一侧的紫色衣袂,清澈明媚,隐隐映亮了那方天色。

日色隐褪,城中灯火渐燃。暮钟敲响之后,江陵城横穿南北的长街一派寂寥,火光间或飘忽在昔日繁华的高阁广厦间,凄雨恻恻,阴影浮动,愈衬出夜色的漆黑深远。街道尽头,树荫沉沉,笼罩着一片残垣破壁,夜风吹过处,几只燕鸟惊飞于破碎瓦檐下。

说不清过了多久,夜深人静,此处草木却潇潇而动,一条人影自萧条败落的池馆中飘飞而出,风雨中缈然成烟,直奔城南方向。

人影于南城门下停驻,站在城墙下的一刻,恰闻远处隐隐传来的鼓号杀伐声,纵是雨夜,那边火光仍盛,彤然遮天的烈烈红晕,便是连数十里之外的此处,也被照出几分光亮来。

空气中有异样浓重的血腥气,雨水飘落不住,却也丝毫冲散不了这气味的刺鼻。那条人影怔愣片刻,慢慢自城墙下的阴翳中踱出来,借着远处的火光,正望见脚下尸骸满地、血流成河。

人影僵立在雨中,再也动弹不得。

“发什么愣?徒然耽误战机!”身后传来一人冰凉无温的声音,金衣飘行夜色中,华光夺目,“你不是想趁机夺得江陵空城么,我已为你杀光了此处的守兵,你只需打开城门,让埋伏城外的兵马进来便可。”

“是你做的?”那人蓦地转身,斗笠之下,却是一张惨白的面孔。

金袍男子负手看着一地尸骨,微微一笑:“怎么?你还想兵不血刃夺得城池?”他转目,盯着她手中的令箭,又望向她的面庞,眸光了然,笑容温柔:“你以为凭此令箭便可控制全城?此处是殷桓老巢,你虽奇谋骗得殷夫人出城,然城中留守将士都是死忠殷氏之人,若无武力压制,谁能听你的号令?”说到此处,他笑叹道:“夭绍啊夭绍,如你这般心善,但上战场,只会为阿彦添忧添乱,又如何谈为他分担?”

夭绍面上青白不定,咬紧牙关,难辨愤怒、怯怕还是后悔。满地尸骸的魂魄一时都似围绕周身,令她心底寒气浮动,身子忍不住地发抖。

“既知承受不了,以后不可再妄为了。”沈少孤轻道,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从她袖中摸出响箭,迎天射出,而后足尖轻点,飞身至城门处,洞开穹顶,落下浮桥,放任以谢粲为首的兵马驰入城中。

“阿姐,等我先占了侯府和其它三座城门,再来找你!”殷桓老巢竟就此唾手而得,谢粲难掩兴奋,飞马掠过夭绍身旁,急鞭溅飞风雨,直奔贺阳侯府而去。

夭绍看着火光下那张锐气难挡的年轻面庞,怔愣片刻,高声叮嘱道:“不得伤任何老弱妇孺,不得伤任何手无寸铁之人,不得伤殷湘!”

谢粲扬鞭回应:“知道!”

千匹战马自眼前飞奔而过,并不多的人数,却有着急潮汹涌的气势,瞬间袭卷至整座城池。寂静的夜色倏忽被城中四起的火光点燃,夭绍呆呆站在无人顾望的暗影中,听着耳畔不断传来厮杀哭喊声,忽觉精疲力尽,双腿一软,身子摇摇欲倒。

“累了么?”沈少孤袖袂轻卷,将她扶住,微微一笑,“随你奔波四日四夜不曾合眼,为师也累了。”

夭绍轻轻道:“师父,你这次南下,究竟是为何而来?”

“你说呢?”沈少孤拉着她往城东而去,随口应道。

夭绍话语无力:“师父杀人开城门,想来不仅仅是帮我那样简单。”

沈少孤侧眸看她一眼,笑道:“我早说了,此行南下是为找阿彦。他性子太过清冷无情,为师先给个见面礼,不好么?”

夭绍道:“是要求他何事?”

“求?”沈少孤扬了扬眉,眸色奇诡,笑而不答。

袁禁与殷夫人皆不曾想到,房城之下的北府兵只为疑兵,江陵城中却另有细作,竟乘满城空虚时打开城门,放入了如狼似虎的北府骑兵。诺大的江陵城,殷桓九年经略所在,通衢南北的分陕重镇,竟在一夜沦陷。待二人察觉不妥想要回援之际,南方却有重兵压至,郗彦率领北府铁骑日夜奔驰,终在十九日清晨抵达江陵百里外。

北府兵连夺云陵、洞庭,据守西南关隘,此时又智得江陵,兵锋正盛,所向披靡。殷夫人揣度双方兵力,虽顾念江陵城池和殷湘性命,却深知此刻绝非决战之机,只得命袁禁坚守房城,另引军回景城,等待殷桓援军。

是日午后,细雨飘止,天色却仍阴沉。江陵城外北府营寨,中军帅帐之侧,阮靳懒洋洋地掀帘而出。偃真正在帐前刷马,听到脚步声回眸一瞥:“阮公子终于睡醒了?”

阮靳一脸哀怨之色,举手敲打肩周,长叹:“在下随军折转千里,浑身骨头都累得四散,直至今日早晨才得闲小憩片刻,怎么就是终于醒了?”

偃真笑了笑,说道:“公子饿了么?我让人送午膳来。”

“也好,”阮靳想起睡前尚有几件事未曾与郗彦商讨妥当,举步便往帅帐走去,“阿彦用过膳没?”

“少主不在帐中,”偃真唤住他,唇边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他刚进城去了。”

“哦--”阮靳恍悟过来,连连点头,意味深长地笑,“却是我糊涂了。美人与酒,自是戒除不了的毒药,睿智如阿彦,也是不可避免啊。”

疯言疯语。偃真横他一眼,将马牵走。

日暮时分,郗彦才处理完江陵城中诸事,驰马出了贺阳侯府,径至城东采衣楼前。暗淡天色下,眼前所望,门垣残旧,亭阁破败,景象一片萧索。早知殷桓查封了荆州各地云阁,却不知是这样洗劫一空的蛮横。郗彦冷冷一笑,在楼前静立了一刻,才飞身飘至楼顶,望向楼后庄园。

此刻正是灯火初上时分,庄园里却草木森森,一片光影暗淡。他默然等待半日,不见园中动静,正待离去时,眸光一瞥,却见竹林后有晕黄的烛光慢慢渗出。

不假思索,黑绫大氅掠过黑夜,人已步至林边。

竹林后是一碧浅湖,园中虽久无人打理,此汪湖水却未干枯,水泽青幽,绿柳横波,夜下飞动着几只萤虫。湖畔小屋门扇半开着,灯火微燃。郗彦行至门边,望见屋中正北摆着一方长案,案上供奉着法相庄严的佛祖。那紫衣少女便虔诚地跪在案前,双手合十,面容平静,嘴中在轻轻祷告。

她说着什么他听不清,亦不想听清,只上前将她拉起,静静望住她的面庞。

“阿彦?”她惊讶回眸,在一时的愕然中疑似幻觉,伸手摸了摸阴沉的头盔下那人的脸,愣过片刻,才终于微笑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在此处?”

郗彦不语,视线流转在她眉眼间,凝视深深。烛光下少女面容姣美,笑颜盈然的背后,浑然还是往日那缕清澈的灵魂。他看了她良久,轻轻松了口气。

“除了此处,你还能去哪里?”他无奈低叹,伸出手臂,将她抱入怀中。

---------------------------------------

冰冷的锁甲抵着脸颊,隐隐生疼。夭绍自别后初逢的欢喜中缓过神来,低下头,正望到他雪白甲衣上的斑斑血红,忍不住问道:“你从洞庭兼程赶来,此刻甲衣也未换,是不是还不曾休息片刻?”

郗彦道:“不必担心,我精神尚好。”松了双臂,想将她放开,不料那环在腰上的细软胳膊却紧了紧。郗彦握住她的手,笑道:“还要这样站着?我虽不累,却也想坐下喝口茶。”

他说话时,有冰凉的气息拂面而至。满室纯净祥和的檀香早不再纯粹,自他衣襟上散发的清冽酒香这一刻愈发清晰起来。夭绍依偎在他肩头,怔忡片刻,慢慢将手缩回。

“甲衣脏了,先换下吧。”她抬头微笑,轻轻取下他的头盔,为他除去锁甲。转过身,再点燃两盏灯,自一旁的包裹中翻出一件淡青长袍,让郗彦穿上。

室内光线亮堂不少,郗彦转顾左右,这才看清屋中陈设不过两三小案,数块灰毡,角落里安放着一张古旧长榻,其上铺着素色锦衾。里里外外,虽则简陋,却被人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净得很。

“你收拾的?”郗彦倒也不觉讶异,于案边落座,“为何独居于此?七郎处处寻你不到,已着急了一整日。”

“找不到就干着急?”夭绍坐在他身边,笑叹道,“那是他笨。”说话时已盛了一盏茶汤,递给郗彦,这才解释缘由:“江陵城经此大变,到处兵荒马乱的,贺阳侯府更有将士进进出出,不得一刻清静,实在不比这里好。何况我也并非独居,酉时前师父还住在隔壁,不过刚刚离开了,这才剩我一人。”

“沈少孤?”郗彦沉默了一下,烛影投在他冰玉般的面庞上,神色不复先前温和,淡淡道,“七郎说昨夜在你身边见到一金袍男子,果然是他。”

夭绍道:“我当日为你送行时遇见师父,叙聊未久,便又分别。而后我南下找你,并不知他一路尾随。直到昨夜夺江陵时,他现身援手,我也才知晓。”

言至此处,她想起什么,面上露出惭色,歉疚道:“阿彦,我此番擅自看了云阁密信,妄自调动七郎的兵马,还自作主张潜入贺阳侯府窃盗兵符……本是想为你分担,却不知自己实在怯懦无能。昨夜事到关键时,我竟畏缩不前。若非师父在旁,只怕我要给你捅个大窟窿,白折了七郎的兵马,白费了韩瑞一番苦心了。”

“你原来也懂得是任性妄为,”郗彦扬唇浅浅一笑,语重心长地道,“战场上诸事莫测,你再聪慧也只是一人之力,此番有惊无险,实属天幸。况且妄动兵权触犯大忌,传入朝廷必然又是一场风波,今后不可再为。”

回想昨夜种种,血雨腥风下的残酷杀戮实无可恋。夭绍乖乖点头:“我今后断不会再插手战事。”

郗彦又是一笑,慢悠悠道:“不过这次能夺下江陵,你的确居功至伟。”

“你不要取笑我,”夭绍脸红了红,“我不过自作聪明,你原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没有给你添太大的麻烦,你该庆幸这个。”

郗彦笑笑不言,低头饮茶。夭绍看着他,忽挪动双膝凑过去一些,柔声道:“其实细论起来,韩瑞才是功不可没。是他事先设计让殷夫人将江陵城中的粮草辎重等运至景城,由此分散了兵力。前日我潜入江陵,和他商讨如何调离殷夫人时,也是他想到袁禁有勇乏谋,且昔日曾为他父亲韩奕的部属,由他向袁禁献计,必能事半功倍。而后战局果然如此,殷夫人与袁禁齐力攻打房城外的北府兵,七郎这才能寻得空隙悄悄绕道江陵,与我里应外合。”

郗彦声色不动:“韩瑞确是功不可没。不过--”他指尖轻抚茶盏,转顾夭绍,“你肯为他说这么多,想必还有后话。”

“是,”夭绍轻轻道,“韩瑞有一事相求。”

郗彦道:“勿伤殷湘?”

夭绍忙点头:“是。我已代你答应了。”她目不转睛看着郗彦,想要望清他这一刻的神色转变。然烛光下茶雾氤氲蒸腾,却映得他面容朦胧难辨。

当他放下茶盏时,容色温润依旧。

“九年前,殷湘不到十岁,旧事与她毫无干系。但可惜殷桓罪孽如此,必是坐诛满门的结局。就算你我能求得朝廷网开一面,以殷湘刚烈的性格,怕也难苟活于世。”斟词酌句地道来,无波无澜。他声音如此清淡,融在这寂静的夜色中,连那隐隐含带的一分悲悯之意,也显得莫名且不可寻。

夭绍默然,良久,才低声叹了口气:“我也料到了……那时我答应韩瑞,私心只想让你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郗彦咀嚼这四个字,忽而一笑,看了眼长案上的佛祖,“你原来就是为此,才跪在佛前为我赎罪么?”

“倒不是赎罪,”夭绍摇摇头,“世上很多事情,对错难分,不得已而为之,已是万分无奈,更莫谈罪与恶的惩处。”她抚摸手腕上的佛珠,颇为落寞地道:“我只想求个心安理得,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好。”

她脸上有难以抹灭的伤愁,郗彦心弦微震,望着她眸眼深处无措的挣扎和茫然,生平第一次,竟为逝去九年的阴冷无情、弥天杀戮漫生悔意。他苦笑,走到如今,又岂能后退,只能将她的手紧紧握住,微笑道:“如此,只能辛苦你了。”

夭绍抿起红唇,亦笑了一笑,说:“不辛苦。”抽出手,起身离案:“我随身带了药,现在就去熬,你喝了药再睡。”

“且慢,”郗彦道,“我还有一事问你。”

夭绍心如明镜,问道:“事关师父?”

郗彦颔首,缓缓道:“北朝大乱,鲜卑铁骑正和乌桓人争战中原,塞外诸部势力蠢蠢欲动,北柔然断难独善其外。沈少孤为何能如此清闲,千里迢迢地南下江左?”

“自是来者不善,图谋不轨,”夭绍笑了笑,道,“师父此行专为找你,说有事相商。不过傍晚他收到一封飞鸽传书,却匆匆离开了。”

郗彦皱眉:“未有留言?”

“他只说若无意外,一个月后与我邺都再见,”夭绍见郗彦面露疑色,不由道,“我也奇怪呢,一个月后我们能回邺都么?他又去邺都做什么?”

郗彦目光沉静,想了一刻,淡淡笑道:“若无意外,一月后你我已在邺都。”

此后郗彦宁神打坐,夭绍在案边燃了艾香驱蚊,掩上门,便去后园熬药。半个时辰后端了碗回来,人刚至湖畔,就见小屋门扇大敞,晕黄的灯光溢出来,直铺洒到她脚下。她皱眉抬头,听见小屋内有人笑声放纵,正戏谑道:“听义桓兄说你马不停蹄进城会佳人,我还以为是在殷桓侯府的雕梁画栋间情意绵绵,却不料是在这片寸草不生的废墟。阿彦啊阿彦,你果非常人!”

这声音放荡不羁得厉害,实在是熟悉过甚,夭绍眼眸一亮,大喜,忙施展轻功掠入室内,放下药碗,朝侧案后的白衣男子走去,笑道:“伊哥哥!”

紫衣飘洒而至,惊如闪电,下一瞬间却幻化为眼前的清丽笑靥。沈伊怔了一怔,迅速反应过来,也是欢喜无限道:“小夭!”起身便朝夭绍扑过去,欲熊抱一番,不料那女子脚步微移,灵活闪开身,任他朝门框撞去。

额角离门框寸毫之际,沈伊生生收脚,转身瞪着那灯火下笑意嫣然的少女,佯作愠怒:“我千辛万苦地赶来,你就这样戏弄我?”

夭绍还未言语,与沈伊同来、此刻正静静站在郗彦身边的偃真冷冷提醒道:“沈公子,非礼勿为。”

“非礼?”沈伊正色板起脸,“我与小夭的交情比你家少主与她还要深厚。他若从此不碰夭绍,我便也不碰。”

夭绍面色顿时一寒,轻斥道:“伊哥哥胡说什么呢!”

“你、你……”偃真则指着沈伊,手指发颤。他断未想到,此人背负着“盛德日新”的名声,德行竟如此不堪。人厚颜无耻到这个地步,也是所向无敌了。

独郗彦镇定无比,一面看着沈伊带来的圣谕,一面头也不抬道:“她是我的未婚妻子,你今后离她三丈,不可妄近一步。”

沈伊闻言愣住,夭绍也从未听郗彦对旁人说过这样的话,怔了一怔,面庞微红,忍不住悄然一笑。偃真低头看着自家少主,脸上满满地都是佩服,眼中满满地都是宽慰--终是再无后顾之忧了。

沈伊自叹弗如,从目瞪口呆的状态中缓过来,叹了口气,朝郗彦揖手:“你厉害!难怪人人都说是独步江左,横行无忌了。”转过头,却望着夭绍微微一笑,柔声道:“丫头,这小子如今改头换面了,也不枉你这一年随他到处奔波,憔悴了这么多。”

夭绍心中本有些难为情,却又不愿露出羞赧,只得转开话锋道:“你好歹也是朝中大臣了,举止还这般毛毛躁躁的,怕是不好。”

沈伊哭笑不得:“连你也来教训我?”虽是质问,却也不生气,收敛眉梢眼角的轻狂笑意,正了正衣襟,道貌岸然状在案后落座。

夭绍微笑,这才给他送过茶去,说道:“朝中常有臣子携旨来军中,只是我却想不到这次你能来荆州。”

沈伊道:“我一人在邺都实在无聊,尚书省每日要处理的文书堆积如山,旁边还有我父亲盯着,要么就是更为不苟言笑的赵括,平时与我说话的人都没有。若再不出来走走,我该在尚书省抑郁而亡了……”他夸张地叹息,说到最后,又破了一脸肃容,忍不住挤眉弄眼起来,笑道,“不过好在阿憬和阿彦频送捷报至朝中,陛下犒军总要派遣大臣,我便借个缘由出来透口气。”

夭绍如何不知他的心性,由衷道:“的确是难为你了。不过常听憬哥哥和阿彦说,这次战事从不曾为兵饷发愁,却是你在邺都灵活周转之故。”

沈伊被她一夸,有些飘飘然,咳咳嗓子,勉强从容道:“过奖,这是我份内之事。”

夭绍笑了笑,又道:“只是有一事我想不明白,伊哥哥这次若只是为犒军,来去路程不能多耽搁,断不该犯险孤身深入荆州腹地。”她话语顿了顿,瞥一眼对面仍在看着谕旨的郗彦,低声问道:“你其实是来找我的吧?是婆婆让你带我回去,对不对?”

“这……”沈伊笑容褪去,看着夭绍,喟叹,“你心思愈发缜密了。”他点点头道:“是,我奉懿旨带你回邺都。”

夭绍垂眸,轻声道:“婆婆,如今身体如何?”

沈伊抿住唇,默然一刻,才慢慢吐出两个字:“不妥。”

夭绍身子一僵,忙扬起脸望向他,目光慌乱。沈伊心中不忍,却又不得不避开她的视线,道:“若你不愿回也行,我自会在太后面前解释……”

“不,明日一早,你带她回邺都。”郗彦忽然出声,打断沈伊。

夭绍和沈伊都转过头看着郗彦。夭绍神色只微微有些疑惑,沈伊的吃惊却更为明显,瞪着郗彦道:“你明知道……”话刚出口,想到一旁的夭绍,又生生止住。

夭绍并不言语,与郗彦目光对望片刻,缓缓道:“好,我回。”她低下头,默默地想:荆州战事至此,殷桓败局已定,想来不会再生大的变动。自己此时离开,也不必太过牵挂担忧。虽只是再留一晚,但在这样烽火遍地的乱时,已是奢侈,她还有何求?何况他方才也说,若无意外,一个月后必回邺都,离别也不是很长,自己回去,除能侍奉婆婆膝下,也正好能寻个清静的地方,琢磨尚教的针灸之法,好让他以后戒除药散时少受几分痛苦。

尚--

她猛然想到什么,面容一僵,双手在长袖下慢慢握紧。

旁人并不知她正心思百转,此事议定,室中已另起话题。偃真将带来的两封帛书递给郗彦,说道:“一封是洛都云阁的密信;一封是殷夫人方才派人送到城外军营的,说韩瑞是荆州军叛徒,本必死无疑,但如今事出无奈,暂留他一命,想与少主交换一人。”

郗彦看过殷夫人的信函,一笑:“以韩瑞交换殷湘?”

“是,”偃真道,“阮公子说,这未必是殷夫人的主意,怕是韩瑞的主意。昨日夺江陵城的计划隐秘,韩瑞并无可疑之处,除非是他自己向殷夫人坦诚。而促成此事只有一个原因,韩瑞对殷湘,确实是有深厚的夫妻之情。”

郗彦并不曾犹豫,道:“不管是谁的主意,回信殷夫人说我答应。约明日午时,北城门外交还殷湘。”

偃真应下:“是。”

郗彦这才翻开另一封洛都密信,目光掠过其上字迹,先是一怔,而后微微拧眉。

沈伊见状惦记到一事,忙问道:“洛都云阁有没有子野的消息?”

郗彦摇摇头:“还没有。”他将密信凑近烛台,又细细从头再看,说道:“不过洛都日前却发生了一件奇事。五月十三深夜,紫辰宫骤然起火,火势绵延至邙山,至次日傍晚,惊扰洛都一夜一日的火光才被完全扑灭。”

“起火?”沈伊思绪停留此处,抚着下颚想了想,道,“以子野对北帝的恨意,纵火之事倒像是他的作为,何况他曾为禁军统领,对北朝宫廷了如指掌。只不过火势这么大,绝非一人能成。而且虔伯父写过信给我父亲,只道子野是孤身离开,洛都鲜卑族人又都尽入囹圄,想来他不会有帮手。”

郗彦颔首,合起密函:“说得很对。”

沈伊又道:“但若纵火的人是子野,云阁密报既未提有人落网,想来他也侥幸逃脱了。”

郗彦继续表示赞同:“有这个可能。”

沈伊于是下定结论:“如此说来,暂时没有子野的消息,就是好消息。但问题是,他何时竟有了这等通天的本事和细密的心思,竟能逃出云阁万千细作眼线?此事最为怪异。”

“不怪异,”郗彦唇角微扬,笑意却并不明朗,说道,“当今能明目张胆潜入北朝皇宫,在后宫纵火,且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的,唯有一人有此能耐。”

沈伊看他一眼,慢慢道:“你是说裴行的幽剑使?他为何要这么做?”

郗彦目色沉了沉,揣度须臾,索然一笑:“个中缘由,我也想不清楚。”

“裴行……”一旁沉默已久的夭绍忽喃喃出声。沈伊和郗彦都朝她看去,却见她目光恍惚,看着屋外绵延无尽的漆黑夜色,怔怔不语地,似陷入了深思。

算算时辰已晚,偃真想到夭绍明日便回邺都,那今夜与少主一起的时间着实宝贵,便忍不住以眼色频频示意沈伊离去。沈伊却视若无睹,只推了推犹自发呆的夭绍,腆颜求道:“丫头,为我找些酒来。”

夭绍显然有些魂不守舍,随口说道:“这么晚了,这里又是废弃之地,我去哪里找酒?”

郗彦正在灯下书写回呈东帝恩旨的折书,闻言抬起头,看了眼沈伊,明白出他的意图,便朝偃真道:“我方才见地窖那边不曾有损,你领郡主去窖中挑坛好酒来。”

真有好酒?沈伊喜形于色,抚掌道:“妙极。”眯起眼,含笑看着夭绍与偃真出门,又装模作样地喊一句:“慢慢挑,一定要好酒啊。”

郗彦瞥他一眼,淡淡道:“故意支开她,你想说何事?”

ωωω●тt kдn●¢ Ο

沈伊霎时正了颜色,望着他道:“你难道不知道符子徵正在邺都遍访大臣、到处游说?符子徵虽还未正式入朝觐见,但以太后的耳目,此事必早已传入了承庆宫。”

郗彦笔下不停,说道:“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沈伊皱眉,“夭绍是太后最宠的孙辈,谢氏从来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郗氏一门当年的消陨不得不说与沈氏有莫大干系,如今即便你不想追究,只怕太后还是不愿见到郗氏复兴,且再与谢氏联姻。若我猜测不错,先前你中毒未解,求雪魂花未得,确让沈太后松了口气,因此敬公公虽三番五次请夭绍回邺都而不得,她虽生气,却也不曾雷霆震怒。可时到如今她又再传夭绍东归,难道你一点也不心疑?”

他说这么一大段话的时候,郗彦已写罢呈书,落下笔道:“你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提醒我,沈太后这次让你带回夭绍,是与符子徵此行有关?”

“难道不是?”沈伊似笑非笑,“符子徵南下求援,满朝文武在此事上的观点皆是一致。独你怕是例外,想也可知,在尚和北朝之间,你会倾向谁。”

郗彦饮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你途径江夏应见过阿憬吧,他可知道你来此的真实意图?”

“我未说,但他必然知道,”沈伊一字一字道,“他未阻拦。”

郗彦并不意外,点了点头,轻轻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如今握着北府军权,若朝廷要出兵援助北朝,必然是豫州的铁甲军和徐州的北府军北上最为便利。太后招回夭绍,想必是要以她为筹码‘规劝’我。”

沈伊笑而不语,郗彦看着他,目中难得一见的粲然霁朗,微笑道:“不过适才你怕是有句话说得不对。朝中文武若在北援的意见上都是一致,你为何又要来劝阻我让夭绍回邺都?”

沈伊沉默着饮茶,依然一言不发。

郗彦卷起案上墨迹已干的折书,低声叹道:“还有一个人,只怕也未曾明确表态吧。”

沈伊轻轻启唇,吐字明晰:“谢、太、傅。”

“阿公才是能扭转乾坤的人,”郗彦说道,“但可惜像他这样的人,夭绍却不是掣肘他的理由。”他话语顿了顿,淡淡一笑:“带夭绍回去吧,若她不回,就这样总是愧疚自责地陪着我,我也不好受。更何况--”他眉梢微扬,话语意味深长,“符子徵南下求援的目的,只怕不是表面看起来的这般简单。”

沈伊心中一动,正要再问,门外却传来夭绍二人的脚步声,只得将话收住。

“汾酒!”偃真入室,将一坛酒砰地放在沈伊身前的案上,“沈公子慢用。”

“有劳偃叔。”沈伊揭开木塞,闻着酒香一脸垂涎。偃真冷眼看着他,慢慢道:“不知沈公子准备何时去驿站?”

“我今晚不歇此处么?”沈伊眼巴巴地看着站在门边的夭绍,一脸祈求,“我要与你们彻夜长谈。”

夭绍不说话,只微微一笑。郗彦站起身,至门边握住夭绍的手,言词利落:“我们送你一程。”

沈伊抱着酒坛起身,欲哭无泪道:“世态炎凉,皆是忘恩负义之辈啊……”眼看那二人在夜色中相视一笑,对自己仍毫无挽留之意,他只得独自哀怨凄凄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更六千字。

这一章实在写得太长了,因此分成上下两章。

对不起各位,新的一年一开始,我说的话就没有兑现,又是迟到一个星期的更文,无颜请大家原谅,请尽管责怪我吧。(不过我这个人有屡教不改的恶习,汗……)

至于本章为什么会破例分成上下章,从标题可以看出此章的重要性来……

下章可能会有点伤感。

各位周末愉快。

恩怨之解第五章.浴血长袖善舞(下)篇外.胡骑长歌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灵壁之围云箎易成,孤心难断费心苦筹谋华容问道白云忆故人秋风尘染漫西州第一章.事变云起谁道非旧识何以解忧忆往昔,故如初密塔困情深前尘难散,往事难尽明泉山庄第五章.浴血费心苦筹谋血苍玉玉笛流音飞怒江子慕予序章.风起将至第五章.浴血前尘难散,往事难尽灵壁之围第五章.浴血云箎易成,孤心难断灵壁之围鏖战空山犹在,暗换年华白云忆故人鏖战相逢却已难相识将初成计中计篇外.胡骑长歌明泉山庄第二章.逃亡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明泉山庄空山犹在,暗换年华计中计辗转儿女事采衣捭阖局,凤雏凌云志月出曲流音挟剑绝伦曲外山河摴蒱之戏多事之秋明泉山庄天命难参采衣捭阖局,凤雏凌云志灵壁之围长河风浪挟剑绝伦男儿事长征摴蒱之戏不速之行何以解忧归计恐迟暮玉笛流音飞怒江第二章.逃亡辗转儿女事密塔困情深谁道非旧识计中计前尘难散,往事难尽孰能投鞭飞渡数风波玉笛流音飞怒江序章.风起数风波长河风浪子慕予相逢却已难相识数风波男儿事长征孤月独照英魂(下)行礼重重,探路重重送别绝地逢生子慕予忆往昔,故如初相逢却已难相识恩怨之解第二章.逃亡孰能投鞭飞渡分途曲外山河月华沉香断桥伏波,争锋雪夜孤月独照英魂(下)怀瑾握瑜,岂能独善男儿事长征长袖善舞(上)
恩怨之解第五章.浴血长袖善舞(下)篇外.胡骑长歌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灵壁之围云箎易成,孤心难断费心苦筹谋华容问道白云忆故人秋风尘染漫西州第一章.事变云起谁道非旧识何以解忧忆往昔,故如初密塔困情深前尘难散,往事难尽明泉山庄第五章.浴血费心苦筹谋血苍玉玉笛流音飞怒江子慕予序章.风起将至第五章.浴血前尘难散,往事难尽灵壁之围第五章.浴血云箎易成,孤心难断灵壁之围鏖战空山犹在,暗换年华白云忆故人鏖战相逢却已难相识将初成计中计篇外.胡骑长歌明泉山庄第二章.逃亡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明泉山庄空山犹在,暗换年华计中计辗转儿女事采衣捭阖局,凤雏凌云志月出曲流音挟剑绝伦曲外山河摴蒱之戏多事之秋明泉山庄天命难参采衣捭阖局,凤雏凌云志灵壁之围长河风浪挟剑绝伦男儿事长征摴蒱之戏不速之行何以解忧归计恐迟暮玉笛流音飞怒江第二章.逃亡辗转儿女事密塔困情深谁道非旧识计中计前尘难散,往事难尽孰能投鞭飞渡数风波玉笛流音飞怒江序章.风起数风波长河风浪子慕予相逢却已难相识数风波男儿事长征孤月独照英魂(下)行礼重重,探路重重送别绝地逢生子慕予忆往昔,故如初相逢却已难相识恩怨之解第二章.逃亡孰能投鞭飞渡分途曲外山河月华沉香断桥伏波,争锋雪夜孤月独照英魂(下)怀瑾握瑜,岂能独善男儿事长征长袖善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