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郑 氏

冬天是制造蔗糖的时节,去年在我的大力推广下,弘法寺的大部分田地都种上了甘蔗,今年的甘蔗产量不少,如果在制糖的过程中不出纰漏,应该能制出不少乌糖,那我能分到的分量还是很可观的。

乌糖的销路业务,丁家夫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她动用南迁来江东之前的人际关系网,说动了一些中原地区的商户来购买我们的乌糖,成效还不错,当然我的成本也挺高的------给丁家夫人分了很大一杯羹。

制糖剩下的甘蔗渣,被我拿去造纸。吴兴的造纸技术比较成熟,用竹纤维造的纸张光洁坚韧,对于我推荐的甘蔗渣,有作坊愿意尝试,他们听从我的建议将甘蔗渣与木浆混合在一起,试验之后,发现造出来的纸张洁白细腻,而且使用的增白材料也比原来少得多,所以最后给了我合理的价钱,把甘蔗渣都买了去,同时将纸张命名为落霞。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摊子铺大,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也许这是一个笨办法,但是如果不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现在无论是我去见的人,还是来见我的人,都在不断增加,我忙得够呛,墨染同学估计也一样,那么他呢?我心里冷笑一声:如果你实在是闲得没事做,只管去一个个摸底就是。

春天到来的时候,有意和我打交道的商户已经不局限于吴兴,有家在蛟川的商户主动地联系我,这客商姓郑,据说是郑桓公的后代,本来世居郑国封地,为了避乱,族中一支南下到了蛟川,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世了。

郑家做的业务在这个时代很特别,居然是专业买办,而且是独立的买办人,他们听说了我尝试的一些新事物,又得知我经营的物品大部分是经卷,佛教文化用品,书籍,书画等,觉得这些物品很新颖,有发展前景,所以有意和我合作:将这些物品通过海船直接运出去,或者是卖给在江东来往的海客。

郑氏的信写得很详细,逻辑性很强,也很有诚意,所以读完信的当晚,我就认认真真地回了信,说自己很愿意和他们合作,希望能见面谈合作的细节,可是苦于自己是女儿身,而且身边有稚龄的弟子,暂时不宜远行,希望他们能来吴兴找我,一来他们可以亲眼看看我经营的物品,二来他们可以实地参观我的作坊,了解我的生产能力。

信件一来二往的,花费了不少时间,等到郑氏来到吴兴,已是三月中旬。

来的是一家三口,丈夫名叫郑贤之,今年四十二岁,儿子名叫郑若民,今年二十岁,郑家太太邵氏,估计年龄不会超过四十岁,面容姣好,保养得当,动作轻盈。

郑氏带来的随从不多,只有三个人,正好一人服侍一个,我让他们住进了吴兴城中风景最好的客栈,星湖居。

郑贤之一家来的第一天,我尽地主之谊,请他们一行在饭店用晚膳。在席间我发现,郑贤之父子和我很谈得来,从风土人情到为商之道,彼此之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不是已近深夜,我又是一介女子,真怀疑他们会拉着我谈到天明,只是在我和郑贤之父子谈话的过程中,邵氏很少开口,大多数是在旁边微笑聆听,一副温良恭俭的样子。

我这一次出门待客,依然是墨染在身边陪同,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回,我把刘婶和李婶都带了出来,开玩笑地说让她们来试菜,好回去给我做好吃的。邵氏对于我善待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做法很赞同,连说我是菩萨心肠,我被她夸得脸红,掩口轻咳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远处的墨染,发现她明显一脸倦容,心中暗暗高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看不累死你丫的。

第二天我很晚才起床,头一回对我的弟子失约了,直爽人曹赋应很不高兴,他嘟着嘴,说先生已经不是原来的先生了。我大喜过望,连连夸他:真不错,小曹,你的话很有禅机,你果然是上天派来画佛像的,先生愿意将这佛像画鼻祖的头衔转赠给你。

得到我的夸奖,曹赋应乐晕了头,整个上午都笑嘻嘻的,像个小笑佛一样,我的灵感顿时如同泉涌,让他做模特,画了一幅坐佛画像,画中的孩童身穿红色僧衣,头顶光环,坐在一株柳树下,稚嫩的脸上的写满了悲悯,我给画起名为《少年弥勒坐佛》,同时打算将画送给郑氏。

当天下午和郑贤之一家碰头,带他们去看我的第一个作坊,一间印刷经卷的作坊。现在印刷经卷用的纸张质量越来越好,能保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一点,我很满意,郑贤之很喜欢这些经卷,他对我说肯定会有海客愿意交换这些经卷回国,所以他鼓励我加大印刷量,这一点和西海禅师说的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带郑贤之父子去看了佛像作坊,造纸作坊,最后才是制糖的作坊。

参观完制糖的全过程,他们自认而然的到弘法寺里去礼佛。

西海禅师很高兴地接待了郑氏父子,他们在禅房里交谈了很久,作为陪同人员,我能说的不是太多,不过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郑贤之会大力协助禅师将来在蛟川的布道,只要禅师开口,他一定会不遗余力。不过他又说,蛟川因为地处海岸,海上风浪无常,为祈平安,当地的渔民和海商都笃信富有神通的道教,西海禅师的弘法活动不会那么轻松。

告别了西海禅师,郑贤之,郑若民和我一同坐马车回城里。

弘法寺离城区有点距离,坐马车需要一点时间,我是经常坐马车来往的,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但是郑贤之很善意地建议我:“落霞公子既然已经穿上男装,不妨放下女子的矜持和成见,改乘马匹。这样一来,不但日后办事更快捷,而且可以更快速地穿梭江东各地,要知道,商人最讲争得先机,二来嘛,骑马也可以强身健体。”他笑咪咪的看着我,一旁的墨染竟然脸红了。

哦,他真的是个内行,我笑着回答:“先机就是商机,郑先生所说不差,只是不知道这骑马真的有强身功效?”如果这样,那么原来经常骑马的墨染同志一旦不骑马,会怎么样呢

郑若民在旁边笑着对我说:“落霞公子不必怀疑,我母亲就是一个骑马的好手,若公子有兴趣学,尽管跟我母亲开口。”

哇,他们父子真的是又好心又热心肠,我立即屁颠颠地向郑贤之父子道谢,并跟他们说好,明天就开始跟邵氏练习骑马。

郑若民还问我会不会武艺,我红着脸回答说,会一点点用鞭子的功夫。那郑贤之在旁边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学好呢?我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师傅,郑贤之连连摇头:“落霞公子还是会一点功夫的好,否则将来怎么到我们那里去收钱呢?”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笑着点头,霍然开朗。

第二天一大早,邵氏和我一起到佛初禅院练习骑马,她果然马术超群,教得也很有耐心,可惜我没有什么骑马的天赋,一天下来,除了全身痛得厉害,几乎没有任何收获,所以很沮丧,邵氏不断地安慰我,说只要日后勤练,一定会好起来的。

因为练骑马的时候受了点伤,加上大姨妈也来了,我很有理由不陪同郑贤之一家出去游山玩水,他们也不介意,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我的安排,由丁家夫人这个擅长交际的本地人带领着,在吴兴玩了几天。

郑贤之一家的旅游结束,便到我家中来看望我,在书房里,我招待了他们一家三口。

郑贤之告诉我:“目前江东的局势还算稳定,但是荆州那边形势不明。荆州牧独孤轩病重已久,两个儿子为了争夺袭位闹的不可开交。”

我看了一下门外,问道:“那么目前秦氏是否有动静呢?”秦彰之娶独孤云容难道就是等着这一天?

郑贤之轻轻摇头:“秦氏暂时还没有任何动静,只听说秦家大公子曾与独孤氏到荆州探视了老丈人,几天之内即离开。”

以秦公祺的政治修为,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出手的,毕竟是儿女亲家么。但是如果独孤轩的两个儿子不争气,搞内讧的话,秦氏和江东顾氏到时肯定有所动作,顾氏争荆州是为了固守长江天险,壮大地盘;而秦氏一旦取下荆州,则在江东有了支撑点,以后如果想夺取东吴,就容易得多了。

郑贤之的分析很到有条理,我和郑若民听得很认真,只有邵氏,时而不时地看看书房门口。

那天我们在书房里还谈了很多,对于江东之地,郑贤之明显比我更熟悉,他说现在的江东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年轻的吴侯上台,立意效仿中原地区搞创新,废除了不少职务的世袭制度,导致很多士族对他不满,所以很可能会勾搭其他力量将这位年轻的吴侯推下台去,到时候,江东不但会有区域冲突,更可能会有大叛乱,他说我一个单身子女做商户,一定要小心谨慎。

见我随口答应,郑贤之有点苦后婆心地劝我,作为一个商人,千万不要掺合到这些列强的争斗之中,独善其身,闷声发财就行。他的先进理念,让我一度怀疑他老人家是不是也是个穿?面对我的疑问,郑贤之笑得神秘莫测。

郑家人真的很不错,我这样对自己说。

郑氏临走前一天,和我敲定了合作的条约和细节,如果合作顺利,我在三十岁前一定能够退休了,这让我无比兴奋,更将那幅《少年弥勒画像》送给郑贤之,并答应他,今年七月一定到蛟川拜访他们,邵氏还很若有所指的开了句玩笑:“到时落霞公子一定要快马加鞭啊!否则我会望穿秋水的。”

她这话中的意图也太明显了,我怀疑偷听的墨染会原封不动地将话传给那个人,不过想起他好像也想教我骑马来着,郑氏的建议不算惊天骇俗,应该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送走了郑氏我才知道,原来墨染不在家,被李婶拉去买东西去了,刘婶说这话的时候,很是不屑,她对我这莫名其妙的贴身丫鬟向来不待见,一来是主动送货上门不值钱,二来这贴身丫鬟竟然敢用自残来威胁我这个“公子”,到底她是主人还是我是主人呢

归根到底,是因为吴允节对刘婶的蔑视太不加以掩饰了,严重地伤害了刘婶的自尊心和侮辱了她的人格,所以,爱屋及乌的反面,墨染不受她待见乃是最正常不过。

了然于心的我笑着对刘婶说:“婶娘,姑娘大了,总要嫁人的,反正她在这里也呆不了多久,你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见我心情这么好,刘婶也很高兴,她陪着笑脸问道:“公子,夏天你真的会去看望郑家夫人吗?这回千万别忘了带李婶去啊,她羡慕我上回跟你去会稽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哈哈地笑道,很恶毒地打击起她来:“刘婶,将来我去看郑家夫人是要骑马去的,所以啊,你和李婶都不能去。”

刘婶的脸红了一下,又黑了一下,最后是白的:“那公子,你打算让墨染陪你去?”

我依然是笑嘻嘻地,盯着刘婶:“婶娘啊,这姑娘大了如果不嫁人,会得姑娘疯的。墨染到现在连个意中人也没有,所以啊,春天一来,这病就发了,哪也不能去。”

吴允节不是派人来监视我吗,听说要等到监视器坏了才换另外一个,那么监视器有故障呢,只修不换吧?人生病的原因有很多,长期搞体育锻炼的人一旦不练了,也挺容易病倒的,这个是简单的常识。我挑了挑眉毛,笑得很邪乎,刘婶看上去有点像心里发毛。

郑贤之说的没错,江东内部的确不团结,三月底,吴兴周围的两个县临江县和合浦县因为争夺一处铜矿的开采权,打起来了,吴侯顾支谦派人调解无效,一怒之下,派出重兵镇压,一口气杀了两个县大大小小的官员约三百人,其中争夺铜矿开采权最起劲的临江县官商陆氏,被诛杀三族。

对此,新吴兴人中的文化人对吴侯的铁手腕私下里议论纷纷,有的说,吴侯年轻气盛,惩罚太过,做事太不计后果;有的说吴侯处事公正,大义灭亲,听说这陆氏是他家的亲戚呢;又有人切了一声:什么大义灭亲,乃是公报私仇矣,听说这陆氏曾欺负过吴侯的亲娘,这番举动不过是杀鸡儆猴;众说纷纭,我左耳进,右耳出。

郑贤之一家走后,墨染就一病不起,请来的郎中都说她得的是桃花疯,须得赶紧嫁人,热心的李婶满大街给她找相亲对象。

恢复了自由的我几乎每天到佛初禅院学骑马,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郑家之人很不错。

郑氏,邵氏均是当地的大姓,名人辈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纷 乱第十三章 踏鼓飞来孔雀王第十八章 豆蔻年华烦恼生第八十五章 凉风动秋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燕 陵(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八十六章 怅 然第四十一章 郡 守第十八章 豆蔻年华烦恼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楚王宫(三)第一百三十章 霞光岛(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换 代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九十七章 落花人独立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三十八章 允 节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 叔第一百七十章 庶 母第一百六十九章 怨 恨第一百零三章 花开花落时(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义 绝第一百七十八章 赌 徒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 儿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一百六十一章 演 变第一百三十八章 归去来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六十四章 伤 逝第十六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九十九章 花开花落时(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噩 耗第四十九章 哈 森第九十二章 庄周迷蝴蝶(下)第一百七十章 庶 母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六十九章 清夜步西园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七十三章 萧萧班马鸣 (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五十三章 曼 卡(上)第一百四十章 绸 缪第一百五十章 燕 陵(三)第九十八章 痛彻我衷肠第四十五章 沈 氏第一百九十一章 密 码第十二章 湖边的阿狄莉娜第一百零三章 花开花落时(五)第六十七章 清泉濯我缨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 儿第一百三十章 霞光岛(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燕 陵(五)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七十四章 萧萧班马鸣(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楚王宫(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楚王宫(五)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番外第一百九十四章 执 念第六十六章 俯视清水波第二十三章 身虽未动心已远第一百六十章 意 外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乍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求不得第五十五章 曼 卡(下)第九十九章 花开花落时(一)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二十二章 书舍明志喻今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一十四章 见义兄第三十八章 允 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堂鸟第一百七十九章 悬 崖第八十六章 呦呦鹿鸣谷第一百零二章 花开花落时(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五十六章 幻 境(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珠胎结第四十一章 郡 守第六十三章 孽 轮第八十三章 鸣弦发清商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一百三十七章 蟠蛇岛第七十一章 仰看明月光第一百二十九章 霞光岛(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君子诺第一百六十四章 姐 妹第一百零四章 乌托邦(一)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五十三章 曼 卡(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君子诺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七十七章 帘外五更风(中)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
第一百四十四章 纷 乱第十三章 踏鼓飞来孔雀王第十八章 豆蔻年华烦恼生第八十五章 凉风动秋草第一百五十一章 燕 陵(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八十六章 怅 然第四十一章 郡 守第十八章 豆蔻年华烦恼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楚王宫(三)第一百三十章 霞光岛(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换 代第五十一章 海 上第九十七章 落花人独立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三十八章 允 节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 叔第一百七十章 庶 母第一百六十九章 怨 恨第一百零三章 花开花落时(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义 绝第一百七十八章 赌 徒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 儿第一百八十八章 挟 持第一百六十一章 演 变第一百三十八章 归去来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第三十六章 阿 明第六十四章 伤 逝第十六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九十九章 花开花落时(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噩 耗第四十九章 哈 森第九十二章 庄周迷蝴蝶(下)第一百七十章 庶 母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六十九章 清夜步西园第二十七章 山林惊飞晨风鸟第七十三章 萧萧班马鸣 (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 土第五十三章 曼 卡(上)第一百四十章 绸 缪第一百五十章 燕 陵(三)第九十八章 痛彻我衷肠第四十五章 沈 氏第一百九十一章 密 码第十二章 湖边的阿狄莉娜第一百零三章 花开花落时(五)第六十七章 清泉濯我缨第一百七十一章 召 唤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 儿第一百三十章 霞光岛(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燕 陵(五)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七十四章 萧萧班马鸣(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楚王宫(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楚王宫(五)第十七章 草木摇落露为霜番外第一百九十四章 执 念第六十六章 俯视清水波第二十三章 身虽未动心已远第一百六十章 意 外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乍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求不得第五十五章 曼 卡(下)第九十九章 花开花落时(一)第八十一章 人闲桂花落第一百八十二章 居 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 语第二十二章 书舍明志喻今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孽轮转第一百一十四章 见义兄第三十八章 允 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堂鸟第一百七十九章 悬 崖第八十六章 呦呦鹿鸣谷第一百零二章 花开花落时(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涉激流第五十六章 幻 境(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珠胎结第四十一章 郡 守第六十三章 孽 轮第八十三章 鸣弦发清商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一百三十七章 蟠蛇岛第七十一章 仰看明月光第一百二十九章 霞光岛(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君子诺第一百六十四章 姐 妹第一百零四章 乌托邦(一)第八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第五十三章 曼 卡(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君子诺第十一章 有客远从荆州来第七十七章 帘外五更风(中)第一百零八章 乌托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