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魏州血夜(一)

ps:感谢集擎灭和niuniumaomao的票票。新卷开始了,嘿嘿!

天复二年的深冬,令河北行辕招讨使袁象先感觉格外寒冷。魏博军于盐山以南的大王庄——将军庙惨败的消息并没有带给他多少喜悦,相反,却令他如坠冰窟。

因为皇甫峻并没有死,活着逃回魏州的,不止是皇甫峻,还有“二公”将军中的程公信,同时逃回来的有两千多名魏博牙兵。德州被卢龙军彻底占领了,占领德州后,卢龙军继续南下,兵锋直抵贝州青阳和博州博平,大有将贝州和博州一并席卷之势。

卢龙军南下并不是让袁象先最惧怕的事,卢龙军在战争中获胜,必然谋求地盘的扩张,这是正常的军事行为,袁象先完全能够理解。大不了将贝州割让给卢龙便是,袁象先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反正都是河北诸藩的土地,他们自己内部争来争去,跟宣武毫不相干。

但博州还是要想办法拿回来的,博州紧邻宣武所辖的济州,博州若是丢失,自己在河北搞的那么多事情必然会泄露,王爷知道后恐怕饶不了自己。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后面要考虑的,当务之急是怎么解决皇甫峻的问题,这才是袁象先最害怕的。

皇甫峻逃回魏州后,连连发布各项命令:向魏州将门世家征募新的子弟、要求各家工坊打造一应兵甲军械、命令卫州、相州向魏州提供粮草,他甚至打破了魏博镇固有的征兵传统——征募外州青壮!

一时间,魏州城内风声鹤唳。

这些举动看上去都很正常,但心虚的袁象先却整宿整宿无法入眠。当他鼓起勇气想要到皇甫峻的府上“探视伤情”时,却被无情的拒之门外,于是袁象先彻底怕了,他感到天寒地冻,如坠冰窟。每次闭上眼,他都会想起驻守在皇甫峻府邸外那些魏博牙兵的眼神。眼神中透出的怨恨和愤怒,仿佛要把他吞噬掉一般,令人心惊胆颤。

河北招讨行辕在魏州共有一千驻军,这是梁王朱全忠交给他的部属,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但更加不妙的是,其中还有五百人被袁象先派到了南边的内黄一线,用于封锁皇甫峻的信使。现在尚未回来。

袁象先将招讨使行辕本部的一百兵卒集中到行辕内,枕席旦戈,日夜防备。还有四百兵卒在城外驻扎,军营周围也早有魏博牙兵虎视眈眈。如今的魏州便仿佛一座沸腾的烹鼎,一点油花溅入,就会立刻引起连锁反应。故此。袁象先不敢出城,更不敢将城外的魏博牙兵招入城内。

但就算城内城外的五百行辕兵卒合流,他也明白,一旦事发,就凭这么点人,想要保护自家顺利的离开魏博,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提前逃跑的话……这是一个相当诱人的想法。但他却不敢这么做,逃离了魏州,似乎暂时安全了,可回到汴州后,怎么面对王爷的怒火?

只要躲过这一劫,河北就仍在自己掌控之中,王爷的大计就没有败落,至少明面上仍在维持……还有办法!必定还有办法!袁象先不停的安慰自己。冥思苦想应对之策。难道真要去找罗绍威么?

去见罗绍威,这是幕僚向袁象先的献策,起初听到这个计策的时候,袁象先觉得是个笑话。罗绍威是谁?是魏博节度使,正因为他是魏博节度使,所以这条计策才像个笑话。天下皆知,魏博节度使是这几十年来大唐最出名的摆设。听上去名头显赫,实际上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但是,当袁象先苦思无计之后,他又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建议。最终还是决定去见见罗绍威,看看对方有什么办法,死马权当活马医了。

魏博节度府离招讨使行辕不远,只隔了一条街,但袁象先去过的次数很少,基本上有什么要事也不会找罗绍威商量,如果遇到需要魏博节度使出面的应酬诚,他通常也是将罗绍威召到招讨使行辕来参加,凑个数而已。

为了避免被皇甫峻查到风声,袁象先换了衣裳,借着夜色悄悄从后门溜出,只带了那个献策的幕僚,悄悄来到节度府。因为之前就秘密联系过,所以袁象先从节度府后花园的厩门而入,神不知鬼不觉的见到了这位年轻的魏博节度使。

罗绍威在书房中迎到了袁象先,他笑着对袁象先道:“袁招讨,何故来迟?”

袁象先愣了愣,随即明白了对方话里的意思,罗绍威不是说他今夜来迟了,而是说他在这件事情上来迟了!一句话,两人便心意相通,默契的结为了盟友。

对于袁象先而言,罗绍威一直是魏博牙兵的傀儡,这个傀儡的角色当得很不是滋味,他也知道罗绍威对皇甫峻等魏博将门是很不满的,所以这是一个天然的同盟。既然罗绍威开门见山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袁象先也不遮掩了,他当即道:“虽来之迟,为时未晚。某闻五年前,罗帅曾想举事,却因故未成,这两年为皇甫峻所困,罗帅想必恨之入骨吧?”

袁象先说的是光化元年的事情,当时罗绍威刚刚接手父亲罗宏信留下的节度使之位,受李小喜鼓动,准备重掌兵权,结果事败,李小喜逃离魏博,他本人则被皇甫峻等魏博军将们彻底架空,就连刘仁恭于光化二年南征魏博那么大的事情,他也只能眼睁睁在一旁看着。

袁象先揭罗绍威的伤疤,想要掌握谈话的主动,罗绍威同样摁了摁袁象先的痛处:“某已如此,早无所谓,倒是袁招讨要好生想想,如何应对眼前困局才是,一不留神,深陷魏州,以袁招讨高才,恐汴州袁氏将失一振作家声的良机。某尝为袁氏不值啊!”

袁象先一听便明白了,自己出卖魏博军作战方略的事情,罗绍威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大哥不说二哥,两人便坐下来认真讨论应对之道。

魏博牙兵虽然被卢龙军打得惨败,只逃回两千来残兵,但魏州是魏博牙兵的根本,民户中一半以上都是将门军户,有八千家之数,城内、城外遍布着无数世代相传的将门,只要有时间,短短一月便又能重新恢复元气。袁象先要想保住如今的地位、罗绍威要想掌握节度使实权,就必须尽快有所行动。

袁象先想要清除的,是皇甫峻,这是他和蒋玄晖的共识。

而罗绍威想要真正清除的,则是整支魏博牙军。自小便在魏州长大的罗绍威明白,遍布魏州城内、城外的魏博将门,才是他执掌节度使大权的真正障碍。于他而言,一个皇甫峻无关大局,死了皇甫峻,还有皇甫某某,清除了皇甫氏,还有程氏,还有李氏。只有彻底将魏博将门连根拔起,才能消除对自己的威胁。

不管两人的最终目的如何,经过一番畅谈后,他们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趁魏博军最虚弱的时候动手!

双方相互交底,袁象先手上有一千宣武军卒,但却被分成三块,城内招讨使行辕一百人,城外驻扎四百人,内黄还有五百人。罗绍威能够掌控的只有罗氏自己的亲眷子弟和仆从,区区一百人不到。

袁象先的主意是凭借手上的一百人和罗绍威府上的一百人,立刻发难,直扑皇甫峻府邸,将皇甫峻斩杀于家中。然后调集城外的四百行辕驻军入城,控制城门及重要街口,将局势稳定下来。

但罗绍威听后连连冷笑,他说这么做固然可以打皇甫峻一个出其不意,可就算将皇甫峻杀死,也不会令局势得到一点点好转,原因很简单,这么做的后果会导致城内城外魏博将门的强烈反噬,一旦这么做,两人的结局只有一个死字。

很显然,身为魏博人的罗绍威更了解魏博将门的底细,他的说服力也更强,最终令皇甫峻不得不沮丧的承认,如果这么做的话,确实是在找死。

“某倒是还能从内黄再调五百人来,可依照节度的意思,就算加上这五百人,恐怕也不够震慑魏博将门……更何况,这尚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三天至四天……就怕等不及啊。”袁象先很为难。

“内黄的五百人是要调回来的,否则兵力不够,另外,除了这些兵马之外,咱们还可借助一股势力。”

“谁?”

“不知招讨使有没有听说过李小喜这个人?”罗绍威问。

袁象先当然听说过,深州互市的秩序和防卫目前就是幽燕保安总公司在负责,这是袁象先和韩延徽议定的事情,雇佣的支出,则由袁象先和幽州方面分摊。

“罗帅是说咱们出钱,雇李小喜出兵?这么大的事,他会同意么?”

“这么大的事情,或许别人出钱他不一定会干,但某出钱,他一定回来。五年前,李小喜曾做过某的亲卫押衙……”

袁象先恍然,手指罗绍威,张着大嘴半天合不拢。

罗绍威摇了摇头,苦笑道:“当年他曾与某密议,准备助某上位,可惜事败了……”

回想片刻,罗绍威摇了摇头,努力将这些思绪赶出了心里,然后正色道:“至于时间……必须等,招讨使必须按下性子耐心的等,一定要沉住气。时间咱们还是有的,皇甫峻回来才三天而已,他想要对招讨使动手,就必须考虑后果,这么做,不啻于反叛王爷,同时他还要考虑应对卢龙的威胁。说到底,皇甫峻不能代表所有魏博将门,他必须寻求各家将门的支持,没有十天半个月,他起不了事!”

第129章 河南(七)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62章 两河轮战(八)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71章 钉子(四)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19章 整军(二)第56章 饶乐山巅(十)第39章 卢龙节度(八)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103章 决战上党(十八)第12章 蒋袁合流(二)第30章 双极(二)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37章 双极(九)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15章 蒋袁合流(五)第104章 决战上党(十九)第37章 春夏(三)第10章 幽州留后(十)第11章 西京变(十一)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18章 大河之东(三)第65章 己未之冬(十六)第40章 白狼山水间(七)第23章 榆关风云(二)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83章 钉子(十六)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66章 非常规战争(三)第40章 春夏(六)第47章 卢龙节度(十六)第18章 幽州留后(十八)第40章 卢龙节度(九)第33章 营州经略(五)第65章 两河轮战(十一)第22章 大河之东(七)第73章 非常规战争(十)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21章 西京变(二十一)第63章 燕郡问题(八)第46章 卢龙节度(十五)第36章 双极(八)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10章 西京变(十)第76章 钉子(九)第2章 健卒营第47章 卢龙节度(十六)第70章 转折(二)第78章 转折(十)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6章 魏州(一)第7章 魏州(二)第38章 卢龙节度(七)第24章 榆关风云(三)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2章 健卒营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40章 春夏(六)第81章 钉子(十四)第73章 非常规战争(十)第41章 卢龙节度(十)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20章 辽西双城(二十)第101章 决战上党(十六)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80章 转折(十二)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46章 双极(十八)第18章 整军(一)第16章 西京变(十六)第22章 榆关风云(一)第81章 东都会盟(一)第42章 双极(十四)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45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第10章 魏州(五)第60章 饶乐山巅(十四)第70章 怀远新思维(二)第33章 双极(五)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80章 转折(十二)第19章 辽西双城(十九)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44章 春夏(十)第28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68章 非常规战争(五)第15节 幽州留后(十五)
第129章 河南(七)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62章 两河轮战(八)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71章 钉子(四)第52章 君之野望(十)第19章 整军(二)第56章 饶乐山巅(十)第39章 卢龙节度(八)第57章 卢龙节度(二十六)第103章 决战上党(十八)第12章 蒋袁合流(二)第30章 双极(二)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37章 双极(九)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15章 蒋袁合流(五)第104章 决战上党(十九)第37章 春夏(三)第10章 幽州留后(十)第11章 西京变(十一)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18章 大河之东(三)第65章 己未之冬(十六)第40章 白狼山水间(七)第23章 榆关风云(二)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83章 钉子(十六)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66章 非常规战争(三)第40章 春夏(六)第47章 卢龙节度(十六)第18章 幽州留后(十八)第40章 卢龙节度(九)第33章 营州经略(五)第65章 两河轮战(十一)第22章 大河之东(七)第73章 非常规战争(十)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21章 西京变(二十一)第63章 燕郡问题(八)第46章 卢龙节度(十五)第36章 双极(八)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10章 西京变(十)第76章 钉子(九)第2章 健卒营第47章 卢龙节度(十六)第70章 转折(二)第78章 转折(十)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6章 魏州(一)第7章 魏州(二)第38章 卢龙节度(七)第24章 榆关风云(三)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2章 健卒营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40章 春夏(六)第81章 钉子(十四)第73章 非常规战争(十)第41章 卢龙节度(十)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20章 辽西双城(二十)第101章 决战上党(十六)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80章 转折(十二)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46章 双极(十八)第18章 整军(一)第16章 西京变(十六)第22章 榆关风云(一)第81章 东都会盟(一)第42章 双极(十四)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45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第10章 魏州(五)第60章 饶乐山巅(十四)第70章 怀远新思维(二)第33章 双极(五)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80章 转折(十二)第19章 辽西双城(十九)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44章 春夏(十)第28章 幽州留后(二十八)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68章 非常规战争(五)第15节 幽州留后(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