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党项军内

折宗本霍然起身,浑不似先前那般垂垂老矣的仁慈长者模样,反而目光之中精芒暴涨,杀气一闪而过,继而长笑一声,朝李曜拱手谢道:“此番李军使来我府谷,实不亚精兵数万!只是李军使方才说,五胜五败,如今只说了三胜三败,还有那两胜两败,却不知为何?”

李曜微微一笑,起身拱手道:“折公过誉了,存曜愧不敢当,想来折公心中早有定计,只是爱护晚辈,才予存曜畅言之机。剩下那两胜两败,其一:拓跋思恭以为河东连番大战,已然后继乏力,不足为惧。如今出兵之后,又得知府谷兵只两千余,大将不过数员,于是自恃兵强,浑不以我等为敌手。他既有此心,则其麾下诸将又如何不是这般心思?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彼既未曾以我等为敌手,其戒备必然不够森严,其号令必然不够齐整,其心境必然过于松懈。如此一来,我等便有了从中下手的机会,我以有备而算无备,如何不胜?彼以无备而遇有备,焉能不败?”

折宗本哈哈一笑,颌首道:“说得好,说得好!拓跋思恭休养生息数年,以为自己兵强马壮,对我这小小府谷,自然是不当回事的。”

李曜依旧只是微笑,口中则道:“最后一点,拓跋思恭所部,其精锐为党项羌之骑兵,麾下步卒战力低下。然则府谷并非夏州、银州那等一望千里之平原地貌,而是山路崎岖坎坷,森林茂密难行。此等地形之下,骑兵若要发挥作用,除非地形极熟,于小范围内设伏,否则必然缚手缚脚,难以施展。而拓跋氏步兵一则战力堪忧,二则远道而来,攻城器械不足,我等与府谷这山城之上坚守,拓跋氏只能仰攻,没有大量攻城利器,便只有靠人来填。试问拓跋氏能在府谷城下抛下多少条人命而不至崩溃?反观我等,则正与之相反。折公久镇沿河,府谷附近地貌,自然深知,何处适合设伏,何处适合一击即走,如此种种,定策心中。而某此来府谷,带来大批出征赫连铎之前抓紧打造的守城器械,如今又高居山城之上往下俯攻,威力更增,拓跋氏但敢前来,必遭重挫!”

折宗本大声道:“李军使所言正是!”他微微一顿,看着李曜的眼睛,温言道:“李军使,老夫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说。”

李曜笑道:“只要是为了击退拓跋氏入侵,某以为并无甚么不情之请一说,折公若有吩咐,大可放心道来。”

折宗本含笑点头,徐徐说道:“此番必定是一场大战无疑,老夫身为沿河五镇兵马使,根本重地乃在府谷,不仅府谷城万万不能有所闪失,而且老夫甚至须臾不能离开府谷半步,以免有心人制造谣言,说老夫欲要放弃府谷,遁走别处云云。这一来,老夫的行之便被局限府谷一城,然则此番大战,首当其冲之地却在神木,神木若然不失,则府谷必然无恙,神木若然丢失,则府谷压力之大,堪比泰山压卵!老夫麾下,多为子弟,其中并非没有好苗子,只是他们一则年纪幼小,心性不定,骤逢大事,未必牢靠。二则此辈在军中时日不长,地位不尊,未必能压服各军……是以,老夫想请李军使领兵走一遭神木寨,暂代守将。当然,既是守将,神木寨内尚有三百步兵,两百骑兵,也都暂拨李军使麾下,一应诸事,听李军使调遣。不知李军使意下如何?”

李曜毫不犹豫,拱手淡然道:“折公有令,存曜敢不从命?”

折宗本大喜,走过来执李曜手道:“老夫痴长李军使三十多年,文武均不及军使多矣,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老夫许多年活下来,只是牢记一件事:男儿须有担当!英雄何以为英雄?有担当而已!君可见遇事不敢担当之人,一生能成大事?李军使……正阳,你来府谷,本只是援兵,独自坚守神木寨,危险重重,你原可以婉言谢绝,老夫也无甚好说,只能另寻他计,然则你却不计艰险,一言而诺,此情此义,折家与老夫都深感于心。”

李曜笑道:“折公言重了,此事于存曜而言,分所应当而已。”

言毕,二人相视而笑,折嗣伦在一边松了口气,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只是他却不比折宗本那般对李曜完全信任,倒不是不信李曜的人品,觉得他会做出什么失格之举,而是担心他此次所领一千兵马,是不是能完成父亲嘱托的防守神木寨之事。不过事已至此,李曜去守神木寨,已然是最佳方案,纵然他心中仍有疑虑,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只能心中祈祷。

----------------------------------------

夏绥境内群山半抱,北有阴山与狼山,东南有六盘山,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直黄其中。兴州、灵州一带,水利素称发达,乃有古渠,支引黄河灌溉之利,岁免早涝之虞。因为农业发达,素有塞上江南之称。

但即便耕织发展不差,夏绥节帐之下,拓跋氏主导的这两镇之地,却仍以党项部族的征兵制为主,以族帐为最小单位。

一支两万左右的大军,从河套平原渐渐走入崇山峻岭之中,这支大军原是骑兵居多,此时为保护马匹,也大多下马步行了。此军,便是拓跋氏调入府谷一面的援军,其中正兵一万,“负担”一万,合计为一万抄。

此时唐廷中央权威日益下降,夏绥境内许多法规已然是自行其是,譬如兵制,拓跋思恭就不从唐廷。在夏绥,如今男子年15岁成丁,至60岁止。每家凡二丁取体壮者一人为正军,另一丁为负赡,担任随军杂役,组成为一抄。凡家有四丁的,抽两抄,其余的壮丁都叫做空丁,可不服役,但可以顶替别的丁男当负赡兵,也可以顶替正军之疲弱者担任正军。

如今在拓跋氏治下,夏绥部族征兵有一定数额,军中正军与负赡都有定员,比例一般是1比1,但在个别部队中,如精锐的拓跋氏本部军中,比例近于1比3,即一个正军几乎有三个负赡兵。夏绥定难军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带有氏族血缘色彩的部落兵制。

这是一种征兵制。这种兵制的特点是以部落为单位,一个部落就是一支武装力量,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拓跋氏发兵,乃用银牌召部落长面受约束。部落首领统领各部落兵,谓之“一溜”。征兵时以帐(党项部落住帐幕,一家为一帐,相当于一户,小部数百帐,大部千余帐。)为单位派征。

治下男子十至十四岁就要登记注册,十五岁成丁,丁年限至七十岁。丁壮“目盲、耳聋、躄挛、病弱等者,本人当于大人(父母)面前检校,医人当看检,是实,则可使请只关、担保者,应转入弱中”。对未成丁男子谎报死亡,壮丁称病转入老弱者都要处罪。特别是对“诸人现在,而入死者注销,及丁则当绞杀”。各部落每二丁取“正军”一人,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担”一人,合称一“抄”,是军事组织的最小单位。原来是以四丁为两抄,同住一帐幕,后来改为三丁同住一帐幕,即二正丁合用一“负担”。

拓跋氏出兵作战,仍保持着若干原始的风俗制度。出兵前各部落首领要刺血盟誓。后来建立西夏的李元昊率领各部首领在出兵前先外出射猎,猎获野兽,环坐而食,共同议论兵事,择善而从。实际上就是这种拓跋氏贵族议事的制度的延续。

拓跋氏以及其余党项羌部族兵军官的装备,凡正军给长生马、驼各一;军使以上:帐一、弓一、箭五百、马一、橐驼五,旗、鼓、枪、剑、棍棓、粆袋、披毡、浑脱、背索、锹钁、斤斧、箭牌、铁爪篱各一;旅帅及以下无帐,无旗鼓,人各橐驼一,箭三百,幕梁一”。

定难军士兵的装备,规定凡属“正军”,配给正军每人给马、驼各一,如倒毙需赔偿,称为“长生马驼”;军使以上:配给帐1幅,马1副,箭500枝、马1匹,骆驼5匹。此外,还发给“旗、鼓、枪、剑、棍、棓(同棒)、粆袋(炒米、干粮之类)、披毡、浑脱(水上交通工具)、背索、鍬、钁(同镢jué,刨土工具)、斤、斧、箭牌,铁爪篱等兵器和军需品;旅帅以下:无旗鼓,每人骆驼1匹,箭300支,兵3人。无帐幕,住在用木架支撑覆盖着毛织物的“幕梁”之中。一般士兵规定3人住一“幕梁”。定难军的习惯是,参战兵员除由节帅府发给很少的军事装备外,作战时一律自带粮饷。

正是因为李曜知道定难军作战是自带粮饷,所以他很清楚这样的军队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持续作战能力很差。由于正兵要携带作战军械,所以无法携带粮饷,粮饷都是又“负担”——也就是唐军的辅兵——来负责,这样一来,一个人要带两个人的粮食,那能带得多少?纵然他们定难军有一个运输优势,那就是有骆驼可用,但是骆驼虽然负重量大,又极能吃苦耐劳,但问题却也很是不少,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速度。所谓兵贵神速,骆驼负重之后,是不用指望它狂奔跟上骏马的,但是由于粮食都在骆驼身上,正兵无法远离骆驼去单独作战,这就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击破敌军之后的追击,都要冒不少风险。

李曜准备的破敌之法,其实就是坚守神木寨,一边以守城器械为其“放血”,一边耗费其粮草,估计待其伤亡较大而军中无法救治,其粮秣又已经不多之时,拓跋氏必然会准备退却,而此时李曜就拣选精兵强将,突然杀出城外,击破正兵,然后不管,反而全力杀伤其辅兵,尤其是要掳获其骆驼、粮草、各种物资,只要得计,其正兵身无三日粮,如何回得去银州?到头来也只有崩溃一途。

拓跋氏这一万抄大军,正兵一万,“负担”一万,全军共计两万,再有骆驼、驮马等牲畜,行军速度自然被拖得甚慢。

这时正在一处山涧便歇脚,“负担”们埋锅造饭,正兵们解开甲胄放松身体,此次出征的行军主将拓跋思恩却在帐中发脾气。

此人身材适中,也不壮硕,却很精悍,此时他正一脸怒气喝骂:“一日行军才三十里,什么时候能到府谷!这是去打仗还是去狎妓?我看你们去狎妓倒是比这块得多了!”

帐中领兵将领面色不豫,其中一人反驳道:“拓跋五郎,你若是着急,尽可以不要负担,自行单枪匹马去找折宗本那老儿,看他愿不愿意跟你单挑,以决定府谷归属。左右某等都是凡夫俗子,比不得你们拓跋家喝风拉烟的圣人,只好为你在后面摇旗呐喊,聊以助威罢了。”

拓跋思恩闻言大怒,喝道:“野利山门!你是什么身份,胆敢这样与某说话!”

野利山门毫不畏惧,哂然一笑:“是啊,是啊,现在你都不是拓跋五郎了,身份自然不同一般,是不是要我们改口叫你李五郎,你才高兴了,啊?国姓公?”

拓跋思恩勃然变色:“野利山门,国姓乃陛下所赐,你这番话可是在暗指陛下不公,没有也给你一个国姓?哼,我拓跋氏为党项八族崛起,花费何等心血,当日长安之战,你等各族推三阻四,不知某大兄高瞻远瞩之深意,如今看看,却是谁对谁错?而大兄又是如何对待你们?难道那大战之后的好处,就只有我们拓跋家享受了?你们现在能有这许多女人、奴仆,还不都是我拓跋家苦战得来,转赐予你们的?皇帝赐我家国姓,那是对我拓跋家勤王之功的犒赏!某便是李思恩,便是李五郎,那又如何?你有本事,你怎不去自己打出一个国姓公、国姓郎来!整日呱噪,羞也不羞?”

“拓跋思恩,别说得这般洋洋自得,你口口声声长安之战,某倒想问问你,长安之战你去了吗?你若是拓跋思忠,某绝不多说半句,可你不是,你一个连五千人之战都没有指挥过的小字号,也敢与某论理?当日拓跋思忠在时,军中几无敌手,却也不敢这般对某说话,你别以为拓跋思恭护着你,你就百无禁忌,某今日便把话撂在这,你拓跋思恩无论能力还是名望,都远不如你兄长拓跋思恩,某等奉命前来受你调度不假,却不是来给你拓跋思恩当奴隶来了,收了你那套对待奴隶的把戏,咱们还能和和气气打完这一仗,各分一笔‘擒生’了事。你若是再这般张扬跋扈,不把我等放在眼中,别怪我野利山门带着人回去,跟你慢慢磨蘑菇。”

拓跋思恩心中大恨,却也知道这野利山门说得到做得到,此人乃是野利氏第一勇士,脾气暴躁,但武力确实惊人,在党项羌这等崇尚力量的游牧民中,族中地位仅次于族长和某些德高望重的长老祭师,他威胁说把兵带回去,那也是说得到做得到的。而一旦发生此事,则拓跋家若要维持权威,就必须按照党项规矩,出兵讨伐野利氏,

拓跋氏讨伐野利氏,拓跋思恩绝不担心打不过,问题是野利氏也是大部落,一场党项内战打下来,拓跋氏损失必然不小,到时候一旦引起其他部落的觊觎,生出什么变乱来,那么拓跋氏就连定难军这夏绥之地还是不是能站稳,都不好说了。而且大哥这几年一直坚持休养生息,只求慢慢壮大实力,又怎么肯在此时跟野利氏发生一场战争?须知野利氏也是党项羌人,拓跋思恭一直把野利氏当作可以笼络的盟友,毕竟大家同本同源,总比汉人靠得住!

拓跋思恩强忍怒火,压住气道:“某只不过说行军速度太慢而已,野利兄何必这般斤斤计较?莫非野利兄自觉行进过慢,某说的是你?”

他本是压住怒气说话,可惜言语之中依旧充满了火药味,呃……唐朝的话,算是烽烟味好了。

果然野利山门不仅没有感受到他不愿事情闹大的诚意,反而脸色一寒,森然道:“某走路慢不慢不好说,但刀子……一向不慢!”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

拓跋思恩勃然大怒,立刻翻脸,怒喝一声:“来人!”

这是拓跋思恩的中军大帐,他一声一喊,自然其牙兵亲卫一下子涌了进来,野利山门昂然站起,右手握住刀柄而不立即拔出,只是目光冷冷扫过一众亲卫。他是野利氏头号勇士,早已威名在外,这些亲卫一时没得拓跋思恩严令,自然没有谁会愿意冲上去打头阵。

其余将领一见不妙,连忙上前拉住拓跋思恩和野利山门二人全力劝解。

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九)第210章 力挽天倾(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二)第160章 接连失利(二)第207章 邢洺之乱(一)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三)第213章 王业之基(三)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八)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八)第111章 扩军飞腾第149章 云州之行(一)第119章 兵从敌来第207章 邢洺之乱(二)第209章 出镇河中(十九)第056章 英杰满堂第210章 力挽天倾(叁五)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八)第035章 初见存孝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八)第206章 淮扬风云(五)第160章 接连失利(二)第208章 再定关中(十)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七)第186章 盈香妙坊(三)第146章 孤意已决第209章 出镇河中(三)第206章 淮扬风云(一)第205章 金蝉脱壳(上)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三)第038章 各有所议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六)第188章 金珠何来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四)第213章 王业之基(一)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六)第041章 嫂嫂诱惑第091章 钓鱼军使第141章 林甫之后第079章 随军北伐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036章 存孝荐才第130章 在外候着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一)第145章 李曜举贤(下)第131章 教训孙儿第209章 出镇河中(四)第031章 心意微变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四)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164章 接连失利(六)帝058章 河东派系(下)第122章 其中缘由第208章 再定关中(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018章 冯霸造反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25章 王弘托孤第209章 出镇河中(二)第210章 力挽天倾(七)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九)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121章 亲娘杀子第210章 力挽天倾(三)第123章 大义之论第215章 北都风云(九)第085章 兵临府谷第079章 随军北伐第159章 接连失利(一)第050章 割发断恩第010章 运械前线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八)第006章 一声暴喝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一)第170章 安民置军第209章 出镇河中(六)第070章 阵俘孙揆第087章 拓跋增兵第053章 掌军械监第122章 其中缘由第196章 顺水推舟第150章 云州之行(二)第126章 盖寓之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六)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六)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四)第210章 力挽天倾(八)第196章 顺水推舟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八)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六)第086章 唯君唯民第207章 邢洺之乱(四)第008章 火上浇油
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九)第210章 力挽天倾(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二)第160章 接连失利(二)第207章 邢洺之乱(一)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三)第213章 王业之基(三)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八)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八)第111章 扩军飞腾第149章 云州之行(一)第119章 兵从敌来第207章 邢洺之乱(二)第209章 出镇河中(十九)第056章 英杰满堂第210章 力挽天倾(叁五)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八)第035章 初见存孝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八)第206章 淮扬风云(五)第160章 接连失利(二)第208章 再定关中(十)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七)第186章 盈香妙坊(三)第146章 孤意已决第209章 出镇河中(三)第206章 淮扬风云(一)第205章 金蝉脱壳(上)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三)第038章 各有所议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六)第188章 金珠何来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四)第213章 王业之基(一)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六)第041章 嫂嫂诱惑第091章 钓鱼军使第141章 林甫之后第079章 随军北伐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036章 存孝荐才第130章 在外候着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一)第145章 李曜举贤(下)第131章 教训孙儿第209章 出镇河中(四)第031章 心意微变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四)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164章 接连失利(六)帝058章 河东派系(下)第122章 其中缘由第208章 再定关中(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018章 冯霸造反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25章 王弘托孤第209章 出镇河中(二)第210章 力挽天倾(七)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九)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121章 亲娘杀子第210章 力挽天倾(三)第123章 大义之论第215章 北都风云(九)第085章 兵临府谷第079章 随军北伐第159章 接连失利(一)第050章 割发断恩第010章 运械前线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八)第006章 一声暴喝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一)第170章 安民置军第209章 出镇河中(六)第070章 阵俘孙揆第087章 拓跋增兵第053章 掌军械监第122章 其中缘由第196章 顺水推舟第150章 云州之行(二)第126章 盖寓之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六)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六)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四)第210章 力挽天倾(八)第196章 顺水推舟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八)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六)第086章 唯君唯民第207章 邢洺之乱(四)第008章 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