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

公元前705年,春三月,穀伯绥、邓侯吾离以春祀为由,赴鲁觐见鲁公姬允,请其曳见天子,进封求爵。

自得太子同降生,鲁公姬允便将全部身心,投注到母子二人身上,对之穀伯绥、邓侯吾离所请,本不欲为之,其妻文姜劝道:“眼下乱世当道,人皆心生制霸之心,无盟邦难成霸业,无友邻易被欺凌,望君三思!”

闻其所言,鲁公姬允茅塞顿开,遂承穀伯绥、邓侯吾离所请,引之赴周觐王。

阳春三月,南风骤起,天干物燥人疲倦,一路无话,三人抵周,受之周王姬林隆重接待,穀伯绥、邓侯吾离亦各得所求。

就在鲁公如周之期,咸丘城令姬樊玩忽职守,一把大火焚尽整城余粮,好在人员死伤不大。

可是春耕之际受此火灾,民无果腹之粮,地无下播之种,生者饥寒交迫,不如一死来得干脆!

鲁公姬允闻讯,不及辞别周王姬林,引众先行离周返邦,途经咸丘城邑,野无青植,城无炊烟,灾民穿行于道,无处寄居。

见此惨状,鲁公姬允随即下令严惩咸丘城令姬樊,回至曲阜便又颁下诏令,着境内各处城邑匀粮赈济咸丘灾民。

历经一冬消耗,除却春播麦种及人均口粮,各邑余粮已然不多,运往灾区亦不过是杯水车薪,出于无奈,这鲁公姬允只得檄文求助四方诸侯。

诸侯与其交好者,奉其檄文献粮赈灾,得之米麦千余车,咸丘灾情方才趋于缓和。

鲁公求粮檄文传至纪地,纪候姜无启阅之大喜,人但有所求,便可奉其所求,寄情换取己之所需。

如今鲁室求粮,吾便许之以粮,换其助我击齐,当是各取所需,两全其美也!

只是眼下齐军进驻纪城,钱府粮库均为其重兵把守,想要动用国库资源已无可能,只得另寻他法。

纪候姜无启遂召族内大员,筹得黄金百镒,着亲信奉之购粮。

春末夏初,正值青黄不接之时,加之战火丛生,粮草已成决断命脉之物,各府州衙皆已下令禁止买卖,纪候姜无启几经辗转购粮不得,最终于卫室黑市购得粮草百余车。

万事具备,纪候姜无启以赈灾为名,将此百车粮草押赴鲁室曲阜。

虽说纪候姜无启所送粮草不多,但于鲁室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

为表谢意,鲁公姬允邀其后苑厅堂相叙。

施过礼,请过茶,鲁公姬允直言道:“患难见真情,吾当谨记纪候今日赈粮之情!”

纪候姜无启摆手回言道:“仅此些许粮资,难表寡人敬鲁寸心,若非齐室御政,寡人必倾全邦之力,镶助鲁室渡灾!”

闻其所言,鲁公姬允轻叹一声,慰言道:“邦中为人所制,仍能心系我邦,克己助人,纪候至善之人也!转圜回说,齐人入纪而未取纪,当是纪室气数未尽也,亦归功于纪候从善如流,齐人虽驻纪城,而莫敢并纪入齐,纪候若得善谋从齐,则可定纪万世春秋!”

待其说罢,纪候姜无启早已泪湿双目,叹言道:“未曾敢想万世春秋,只求纪室莫亡于我辈,但请鲁公救我也!”

见其言之情真意切,鲁公姬允不忍直言相拒,遂实言以对,言道:“非是寡人不救,夫人是为齐女,且寡人与齐订有盟约,吾往伐之,有违礼也!”

见其如是说道,纪候姜无启起身望向门外,背对鲁公姬允言道:“齐为鲁君盟友,纪却不是鲁室盟邦?若论亲疏贵贱,寡人便不是和姻睦邻?”

说罢,纪候姜无启沉目侧首而望。

鲁公姬运观其背影,触及此般坚毅目光,遂闭目叹言道:“也罢,寡人便援汝一策!”

闻言,纪候姜无启猛然转身,拱手请道:“但请鲁公教我!”

鲁公姬允拂袖虚请一番,抚案轻言道:“事从郑起,当由郑而终!汝先檄文致歉天下,承认昔日引戎抗齐之错,引天下侧目垂生怜悯,有道是强如齐者,亦莫敢违天下之大不讳,可暂保纪室无虞!而后求成于郑,世人皆知齐郑东西向望,守望相助同仇敌忾,汝若与郑达成联盟,齐公必将碍于郑君颜面,不再与汝为敌,汝便可高枕无忧矣!”

闻听此言,纪候姜无启满怀感激之情,跨步向前拱手谢道:“谨谢鲁公赐教安邦良谋,纪室得存,吾定至死不忘鲁公大恩,敢请笔墨一用!”

鲁公姬允起身离座,拂袖相请让出书案,纪候姜无启亦无客套虚言,快步上前落座案前,提笔展卷篆著认错檄文,香未燃尽便得书成,继而呈请鲁公审阅。

鲁公姬允承情托卷阅之,但见情真意切,谓之对仗工整,凭凭点头称赞,阅罢即交飞骑传檄天下。

正事言毕,鲁公姬允本欲邀其居鲁做客数日,奈何纪候姜无启心系邦国安危,急于离鲁行之盟郑长策。

鲁公姬允亦不便强行挽留,是以邀其共进晚宴,约定次日送其出城离鲁。

次日,纪候姜无启于鲁公姬允护送之下离开曲阜,行出十里,鲁公姬允打道回府,纪候姜无启则寻道直赴郑地而去。

纪城一战致使郑纪邦交紧张,贸然前往必将为其阻于城下,不能得见郑君,何谈盟郑,纪候姜无启忽然想起一人,此人曾入驻纪城,正是公子姬忽,于纪之时,曾与其相谈数次,知其心性喧和,为人憎强怜弱,亦令其知己无战之心。

如得公子引见于郑君,盟郑必能成事,纪室危难亦可为之解除!

想及此处,纪候姜无启着人奉书,先行入郑拜谒公子姬忽,托其为己上言,诚请郑君召见。

三日后,纪候姜无启心底惴惴不安,领众行抵新郑城下,依例呈交使节符文,通报姓名过后,便于原地等待通禀。

未过多时,纪候姜无启便于车中闻得城门守将通报,言日:“我君有令,纪君如郑,不可阻拦,引其庙堂进见!”

此次出访郑地,纪候姜无启脑中想过万般景象,未曾想过竟会如此顺利,以致疑己听错,遂挑帘观之,只见城门守将按剑紧退数步,继而翻身上马,领得十余铁骑于前带路,引其一众人等进入新郑城内。

纪候姜无启乃首至新郑,一入城中便见新郑宏伟繁华,红瓦高楼接连不断,青石马路宽及数丈,白塔古柳错落有致,锦衣华服熙熙攘攘。

观之此等景象,纪候姜无启为之震撼,城中穿行约过三刻,方才行抵郑室庙堂。

郑公姬寐生已在堂内等候,一众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纪候姜无启环观四周从容而入,依礼见落递交官牒文书。

郑公姬寐生着人收之置于案头,直言道:“纪候认罪檄文,吾已观过,情真意切很是坦诚,吾儿姬忽亦于我前为汝作保,称汝已然悔悟,再无争胜之心,且愿不计前嫌与我修好,寡人甚是欣慰!”

纪候姜无启礼言回道:“望君成我之念,许以成盟!”

郑公姬寐生回道:“寡人亦非好战之人,纪候诚信求盟,寡人岂有不允之理?”

得之此言,纪候姜无启伏地言道:“谢君成全!”

待其音落,百官齐拜称贺。

郑公姬寐生穆颜不改,随之百官贺言三声而过,即谓堂下纪候姜无启言道:“愿我两邦长享太平,共创周室兴盛世!”

闻言,纪候姜无启深伏再谢。

正事论定,郑公姬寐生念其长途奔波劳累,着内侍令将其领下歇息。

待之内侍令领其退去,郑公姬寐生赞日世子姬忽,言日:“忽儿谏奏利纪制齐,实乃长策良谋!”

世子姬忽出而言道:“周室东迁洛邑之后,天子威严日趋贬降,诸侯各起争心,欲成一时之霸主,享天子职权统御诸侯,齐室自是亦不例外,和宋连鲁,入洛伐纪,宣称尊王攘夷,以成齐室威名,大有入主中原之意,不可不防,而齐欲西进中原,则需先取纪室以立足,利纪遏齐可保中原无虞,于郑大利!”

闻言百官心悦诚服,郑公姬寐生抚掌赞日:“忽儿心忧社稷,他日必成大器!”

说罢,即令檄文天下,着众好生操办盟典事宜。

纪候姜无启受邀做客郑室,祀天祈地礼行盟典,天天笙歌,夜夜畅饮,如此一过月余,纪候姜无启这才辞行返邦。

还至纪城,纪候姜无启传受郑公姬寐生亲笔令函于郑军驻守俾将姬默佥,是日夜间,千余郑军尽退。

檄文行遍天下,郑纪盟好诸侯尽知,见之郑军尽退,齐公姜禄甫心中虽有万般不甘,眼还需维系郑齐东西同盟,隔之数日亦下令撤出驻纪齐兵。

纪室险遭齐郑灭邦,一朝摆脱危难得以重生,引得邻近诸侯唏嘘不已,此中便以向、盟是为最甚。

向、盟二邦,领地不过百里,位处齐、莒、鲁、卫四邦夹缝之中,亦时遇莒军压境之苦,见之纪室连郑却齐安存社稷,

欲行效仿。向、盟二君会之牟邑,论及连郑制莒大略,二君一拍即合,即日定下夏初赴郑求盟。

转眼时至初夏五月,向君姜栾及盟君姬苜碹,如约起行赴郑。

二君行抵新郑之日,郑公姬寐生厚礼相待,置宴为之接风洗尘。

席间杯觥交错,一曲舞罢,郑公姬寐生伸手止言,起身日道:“昔日,天子取我邬、刘、功蒍、邗四邑良田,而奉我苏子十二邑,只是时过境迁,初时苏子十二邑,而今皆已成为一方诸侯,寡人怎忍毁人社稷,强行纳入郑地,由是失却四邑良田,换得周王一句空话,但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是天子所需,拿去即可,寡人毫无怨言,只愿诸众同心向周,匡扶天下!”

说罢,举樽邀众共饮。

众皆附和饮罢一樽,郑公姬寐生续言道:“今向、盟二君访郑至此,寡人甚是欣喜,今我郑室,与之苏子十二邑,达成生死同盟,望今后我等戮力同心,共创盛世辉煌!”

闻得郑公所言,向君姜栾起身谢礼,回言道:“郑公之厚德仁心,当世诸侯莫敢比拟,我等拜服,承蒙郑公不弃,愿与我等弱邦联盟,我等社稷之幸也!”

随即盟君姬苜碹亦附言道:“与盟郑室,我等苏子十二邑,定将紧守盟约,与之同舟共济,如有毁约,甘守天罚!”

闻之二人一番肺腑之言,郑公姬寐生举杯相敬,谓其言道:“苏子齐名周旦、召奭,子孙贤名不输郑桓、晋文,寡人无以为敬,谨以杯中薄酒,聊表寡人钦佩之情!”

说罢,郑公姬寐生伸手托杯过顶,扫视堂前邀众同饮。

见此,文武百官尽皆起身礼谢,提杯齐声颂道:“吾君厚德!”言讫,与之同饮。

继而,郑公姬生与之向、盟二君,共赏乐舞畅谈古今,直入深夜众人皆醉方散。

时过数月,转眼即至秋收时节,基于抢收稻麦,各邦相安无事。

待之新粮入仓,弱者献粮求庇佑,强者收赋欺属邦。东海之滨,众诸侯之中,莒人势力仅次于齐,其属帮献粮车队,进出莒父络绎不绝。

其君莒候己弃寮清查发现,属邦向、盟之粮赋迟迟未至,遂着暗探前往查看。

数日后,莒候己弃寮接获暗探飞鸽传书,得知向、盟二君与郑成盟后,便与莒人断之邦交,今秋所得新粮,亦分之两成运往郑室!莒候己弃寮闻知大怒,立起三军开赴向、盟边境,并戒令三日之内,向、盟若未将今秋赋粮,奉送至莒军大营,莒人大军即过边境伐之二邦。

向、盟二君闻知莒候戒令,又见莒室大军压境,不敢与之相争,随传令召回赴郑送粮车队,转运至莒军大营。

见之向、盟赋粮送抵大营,莒候己弃寮随即回文安抚,三日后领军退还莒父大营。

于先得知向、盟欲献秋粮以示诚盟,郑公姬寐生于朝久等未见粮车运抵,后经哨探奏告,方才得知向、盟惧莒淫威,奉郑之粮皆已转运至莒室。

本以为结好向、盟,轻取苏子十二邑,制霸中原更进一步,不料事与愿违,于莒胁迫之下,向、盟倒戈舍郑。

时之日久,苏子十二邑必归莒人所有,郑公姬寐生绝不会令之此事成真,忙过秋收时节,便集群臣商讨对策。

大夫祭足上言道:“当值多事之秋,诸侯争霸战火不断,弱邦多以附庸强邦以存社稷,夹缝之间求生存,临阵倒戈,弃旧迎新,为之惯用伎俩,孰强听命与谁,此乃亘古不变之理,欲取苏子十二邑,必先展现邦国强大实力,令之甘心服我,矢志不移!”

郑公姬寐生闻之点头默认,随之大夫高渠弥出列奏道:“”既如祭公所言,向、盟背盟负我,将兵过境伐之即可,一战而下厘定乾坤!”

闻得此言,郑公姬寐生穆颜无语,观之群臣寄期所得异论高见。

见此,世子姬忽出而谏言道:“臣久居东海,对之山东局势了如指掌,依臣所见,苏子十二邑是否诚盟于我,其根本乃在莒室,而我讨伐向、盟,是为治标不治本也!东海之滨,当以齐、鲁为尊,次以纪、莒为大,余皆诸侯则尽附四邦矣!纪属齐,莒亲鲁,其实质乃是齐、鲁之争,我欲收服苏子十二邑,则需与齐、鲁斗智斗勇一番!”

待其说罢,大夫原繁紧接话语上言道:“世子所言甚是,当下鲁室与我若即若离,如若有朝一日,与我生隙,联合宋、卫、陈、蔡与我为敌,则郑之社稷堪忧矣!齐室目前与我邦交友好,地不接壤相隔千里,难以生成利益纠葛,短期内不致与我反目!可取向、盟等苏子十二邑,如纪一搬奉送与齐,助其开疆拓土壮大实力,连之伐莒制鲁,将之鲁室目光引至山东,使其无暇他顾,郑则无无后顾之忧!而我便可利此契机,富民强军釐定四邻诸侯,即可坐镇中原傲视群雄!”

闻之此言,郑公姬寐生容颜稍舒,谓众言道:“众卿所言甚善,有诸卿为之谋,郑室之幸也!远交近攻图霸业,傲视中原引群雄,诏令大夫原繁为将,世子姬忽为副将,以向、盟负盟之名,领军两万东出新郑,北上收服苏子十二邑!”

闻之君命,大夫原繁并世子姬忽当堂跪拜受命,余皆众卿躬身齐言远奉君命,继而庭侍宣告退朝,百官依序退去。

朝后,百官各司其职自不必说,单道郑公姬寐生下得朝来,即著北伐檄文通告海内,举向、盟背盟之不义,郑以罪讨不庭之名,起军征伐,邀天下诸侯共瞻。

秋九月下旬,大将军原繁并世子姬忽,领军奉命北伐向、盟,两万精兵浩浩荡荡开出新郑。

向、盟弱邦,共计兵力不过万余,岂敢与郑两万精兵争锋交战,由是郑军过处如入无人之境。

三日后,郑军抵达向城郊野,未及布阵围城,向君姜栾即将降书投至郑军大营。

数日后,盟君姬苜碹亦向郑军投诚,全境归降。

向、盟接连倒戈向郑,辖下苏子十二邑亦将不保,莒候己弃寮虽是怒火中烧,然见两万郑兵旌旗蔽日,日益逼近莒境,亦不敢轻举妄动。

莒候己弃寮自知与其接战,不至于立生败像,然要胜之将其驱离,却也难如登天。

若调全境之兵与之死战,或有半数胜算,然莒室亦将由此一蹶不振,任由四周列强欺凌,终将社稷不保。

莒候己弃寮思前想后,自知事已至此与郑难免一战,遂差使者前往鲁、周求援。

大将军原繁探得莒候遣使求援,亦着副将姬忽入齐献地,请兵制莒。

话分两头来表,莒室使者先入曲阜,面君表明来意,鲁公姬允却碍于夫人文姜之面,暂未起意与郑、齐为敌,遂婉拒莒候求援之请。

后至洛邑,周王姬林虽已却失争世之心,然对郑室仍是恨之入骨,闻得莒候请兵拒郑,周王姬林当堂应允相助,即着周公黑肩为将,领兵五前五千驰援莒室。

回说世子姬忽入齐请兵制莒,临淄齐室庙堂之上,但见其沉稳上言齐公道:“昔日,天子奉我苏子十二邑,其时我邦初立移民新郑,军弱民疲对其无力辖管,时至今日尽为莒室挟制占领!吾君不忍观其百姓遭莒欺凌,起兵收复苏子十二邑,奈何郑室势微无力监管,欲请齐公出兵辖管,使之百姓安康,吾君余愿足矣!”

齐公姜禄甫闻其所言,心中大悦,不废吹灰之力,即得苏子十二邑。

由是当堂应允出兵相助,调集精兵万员,着连称为将,即日随同世子姬忽南下入驻、向盟。

末秋寒风骤起,晨起雾霜笼罩大地,莒室边境线之内外两侧,莒、郑两军相隔三十里,各自安营扎寨。

两军合计拥兵六万余众,每日晨起喊号练兵,其声震荡九霄,两境百姓见此情形,无不胆战心惊,借露秋白雾掩护,于山野林中躲藏。

周公黑旦与郑交战多次皆负,深知郑军战力之大,亦不愿与之再生仇怨,否则他日周室子民,即今日林中避祸百姓也!

见之两境百姓因战无家可归,周公黑旦遂率领本部五千人马,于山野林中收寻避祸百姓,将之迁往郏地,借护民为由悄然退兵。

闻知周室援军退去,莒候己弃寮惊慌不已,本就兵力不及人处弱势,再失周军犹如雪上加霜,若以己之本部两万人马,敌郑、齐联军三万余众,无异于自寻死路。

思之再三,还当寻求援兵相助,此战方有胜算,莒候己弃寮又着快骑,前往卫、宋、陈、蔡等地借兵。

奈何事违人愿,蔡、宋、陈三邦以休养生息为由,拒其所请,卫公姬晋更是不愿为莒而获罪郑、齐,遂当堂喝斥来使,言日莒候不义,天人共戮,卫室岂能逆天而行,为结好郑、齐,更是出兵五千助其伐莒。

蔡、宋、陈拒伸援手,卫室出兵助郑,莒室大势已去,可谓败局已定,莒候己弃寮为保全社稷,只得刻下降书,并将向、盟所献粮赋,一并奉送至郑军大营。

此次大军压境,意旨在制莒,并非要伐莒,更不欲与之死战,其主帅原繁,接获莒候投诚书,当即允其请降,且三日之后,告令全军还兵新郑。

此次兵争过后,河内苏子十二邑,尽皆盟郑投齐,郑室名震天下,四海之内再无敌手,可谓独步中原,亟成小霸威名。

齐室奉行文霸长策,盟郑赂周雄据山东,俨然亦成一方霸主。

致天下大势成今日局面,北邦晋室可谓功不可没,其曲翼之争长达数十载,赐以邻邦图强之机,郑、齐、秦者又得明君领邦,励精图治终成一方列强。

随之周室日趋黯弱,鲁、宋、陈、蔡自顾不暇,卫室昔日盟邦尽皆散去,加之其地毗邻强齐盛郑,更兼背后又有乱晋,卫室境地是为八面受敌。

卫公姬晋察天下大势,定下盟郑和齐国策,横连东西并成一线,使其为己左膀右臂,利之御南阻北,以此换得一隅立足之地。

兵征向、盟归来,卫公姬晋以为可以暂享太平,不料背后晋室战火又生。

寒冬腊月,曲沃武公姬称突起大军困围翼城,扬言要在除夕夜破门取城,以便大年初一更改晋室纪元。

翼城晋侯姬小子无力御敌,遂亲往邻近各邦求援,出访首站便来至卫室。

卫室庙堂之上,晋侯姬小子携书觐见卫公姬晋,行至阶前引众行君臣跪拜之礼,泣声言道:“晋卫相邻,历来互助交好,今逢曲沃叛军围攻,晋室颓弱无力与敌,翼城危在旦夕,小子命悬一线,极盼卫公援手解围,翼城百姓并我性命,全在君上一念之间!”

得知晋侯姬小子此来卫室,是为求援抵御曲沃大军,卫公姬晋如今自顾不暇,再无精力插手他邦内政,更不欲与曲沃沙场争锋,以免获罪曲沃再树强敌,是以婉言相拒谓其言道:“晋侯遭遇,寡人感同身受,回望当年,州吁窃居庙堂,寡人亦得居邢避祸,后为大夫石腊大义灭亲,寡人方才得以还卫,假若晋侯需居卫避难,寡人定当全立保全,但要寡人出兵北上,干涉晋室内务,则恕寡人难以从命,是以晋室内事,还当晋人为之自决,当请晋侯另觅良臣辅国!”

闻其所言,晋侯姬小子哭声愈大,只见其颓然抬头,满面泪痕拢手央浼道:“事已至此,小子死不足惜,可怜翼城数万百姓,将为曲沃奴役,祈盼卫公抱以救世济民之念,将其迁入卫地免受曲沃欺凌,此乃小子临终所请,望君应准!”

闻之晋侯姬小子言真意切,卫公姬晋本欲出兵相助,奈何乱世当道,仁义道德已是口头空言,获罪曲沃卫室亦将再无宁日,是以谓其言道:“欲平晋室内乱,寡人实是无能为力,但也并非无计可施,晋侯贵为姬姓,与王同宗,或可赴周一行,烦请天子为之主持公道,汝乃文侯嫡系子孙,而当今天子亦甚是感念,当年文侯扶立之功,是以晋侯之所请,天子必应!”

见得卫公姬晋毫无助己之心,晋侯姬小子亦不再回言,起身缓行出殿,随之率众取道望洛邑而去。

岁暮天寒,晋侯姬小子一行,顶风冒雪苦行跋涉数百里,历经七日来至洛邑城下。

数九寒冬,进出城门者寥寥无几,晋侯姬小子着人持节前往叫门,城门看守回日入城通报,一去了无踪迹。

晋侯姬小子一众人等,于冰天雪地之中,苦等近两个时辰,料想未得召见,许是天子不愿助我!

晋侯姬小子心灰意冷下令还翼,转身登车欲走,忽闻得背后有人喊道:“晋侯留步!”

闻之此声,晋侯姬小子下车探视,来者乃是周公黑肩,见其快步行至跟前,谓己言道:“我王近日偶感风寒,适才身体不适,是以卧塌休憩一阵,城门看守不敢打扰,待其醒转方才上奏,闻报晋侯来使,王上急着老夫前来相迎,令君久等,失礼至甚,还盼晋侯谅解!”

晋侯姬小子回礼言道:“岂敢,岂敢!小子来得唐突,还盼王上勿要见怪才好!”

闻言,周公黑肩颔首微笑,继而侧身让出道路,谓其言道:“且随老夫前往觐王!”说罢,拂臂相请。

见之此状,晋侯姬小子亦抬手言道:“大夫先请!”待其说罢,周公黑肩点头还礼,继而转身而行,紧步而走于头里带路,晋侯姬小子则是有人求于人,万不敢怠慢失礼,是以盘手托袖紧随其后。

前街转后街,入门庭,进后苑,来至理事偏殿。

晋侯姬小子随之周公黑肩迈步跨入殿中,只见周王姬林去髻散发静座案前,背披青色天子袍服,正自聚精会神批阅奏报,不时手掩口鼻一阵咳嗽。

周公黑肩走上前去,礼拜奏道:“启禀我王,晋侯带到!”

周王姬林闻言转过神来,望之二人一眼,即令随身侍丛看座,继而问道:“晋侯此入周室,所为何事耶?”

见此,晋侯姬小子回以君臣之礼,谢过赐座之情,继而答其所问日:“小子拜君赏识,敕封晋侯,执掌翼城一脉,至今已近四载,本欲富民强兵,以平曲沃叛乱,复晋室正源,奈何常年争战,翼城积贫积弱,难御曲沃大军,小子无能,亟请我王出兵相助!”言罢,一阵寒风灌入,殿内众人尽皆默然不语,冷冷清清仅闻北风呼啸。

静默良久,众人方才回过神来,周公黑肩上前关闭门窗,周王姬林弄衣问道:“叛军几何?需寡人出兵多少相助?”

晋侯姬小子回日:“叛军兵员详情未及清算,观之翼城三面被围,敌军拥众不下四万,王上若愿助我,援兵自是多多益善,王上若有难处,请得王师两万即可!”

待其言罢,周王姬林转面望向周公黑肩,续问道:“周公之见若何?”

见君有问,周公黑肩谨言回道:“昔日携王作乱之时,文侯姬仇辅佐平王平定叛乱,今晋室生乱,我王于情于理,皆当出兵相助,亦可利此以正诸侯视听,戒令天地有道,不可乱闱!”

闻言,周王姬林再问日:“则需寡人出兵几何,当以何法而战?”

闻言,周公黑肩拱手回道:“军旅之事,当询虢公林父,其才远胜我矣!”

周王姬林随即唤过侍丛令道:“召请虢公前来议事!”

侍丛受命而去,晋侯姬小子泣日:“小子不薄命值得一提,可怜翼城数万生灵,不日即将落入叛军之手,为人奴役生不如死,晋室主权亦将易手曲沃,小子怕是无力再为王君效力矣!”

闻其所言,周王姬林心生感触,自繻葛之战败于郑室之后,心有余悸再无争胜之心,更不敢轻言战事,欲待助晋又恐重蹈覆辙,正自为难之际,虢公林父大步踏入殿中。

君臣礼毕,虢公林父直言问道:“王上急召微臣前来,敢问有何要事!”

待其说罢,周公姬林命人看座赐茶,谓其言道:“曲沃突起大军围困翼城,晋室社稷危在旦夕,晋侯姬小子前来请援,敢问大夫做何感想!”

见问,虢公林父直言不讳上奏道:“繻葛之战败于诸侯,王室威信扫地,再无诸侯听从我王号令,我等急需一场大胜,再显王室威严,依臣之见,晋室之乱我当相助,曲沃逆君犯上,我王借以替天行道之名,携王师北伐曲沃,若得取胜,诸侯必将复奉王室号令!”

周王姬林闻言大喜,抚掌言道:“虢公之意,即为周公与我之意,但问以何法为战,可得大胜?”

虢公林父闻言献策道:“周室虽已不复往日荣光,现今仍有天子六军可用,下辖虢、芮、梁、荀、贾五邑忠勇之士,征调五万雄师数日可得,只是眼下时近岁末,风雪交加梗阻道路,以致无法长途行军,还需晋侯与之虚与委蛇,斡旋至春初冰雪消融之际,我拥大军五万呼啸北上,旬日间便可击溃叛军,解翼城之围!”

待其说罢,周王姬林凭凭点头称是,周公黑肩亦是敌头不语。

见之此状,晋侯姬小子躬身拜言道:“王上应允援手于我,小子已是感激不尽,冬雪阻道无法行军,天数如此不敢强求,即如虢公所言,但望凭借一己之能,拖住曲沃叛军暂缓攻城,谨待春时援军到来!”

说罢,晋侯姬小子跪地三叩首,当即辞别周王姬林并虢公、周公,引得随行人等,顶风冒雪奔还翼城。

待其走后,周王姬林亦颁下诏令,着虢公林父征兵点将,周公黑肩筹备粮草,以期开春挥师北伐。

晋侯姬小子回至翼城之后,便全力布置城防,将之全部兵力拉上城头,即便如此,遇之曲沃大军全力强功,亦抵挡不了数日,谨盼天降大雪滞敌出兵。

然而事与愿违老天弄人,一连数日艳阳当空,曲沃大军蠢蠢欲动,晋侯姬小子遂集群臣商议,问日:“叛军不日即将攻城,众卿可有良策御敌?”

见君有问,堂下众臣议论纷纷,掌武者上言拼死一战,从文者谏奏弃城迁都,晋侯姬小子心知两派所言,终是殊途同归,势弱与战豪无胜算,弃城而走亦是难逃敌手。

曲沃叛贼志在取翼自待,岂容翼城一族留命存世,为今之计乃在熬过岁末凛冬,祈盼春暖之时周室援军到来,方有一线生机。

晋侯姬小子扶椅起身,面对群臣垂首言道:“我意与敌议和!”

此语一出,刹时满堂肃静,众人皆知,曲沃大军压境,胜券在握,岂肯与我议和?

晋侯姬小子打破沉静,抬首续言道:“响晴数日,叛军大有攻城之意,守军薄弱难以抵挡,我等命悬一线,提议与之和谈,或可迁延时日,以待周室王师来援,我等方可避过此难!”

闻及此言,群臣纷纷点头称是,晋侯姬小子轻敲案面,抑止众人讨论,目扫堂下又再发声道:“叛贼姬称志晋室君位,必先应其所求,然后可得与之相谈,寡人欲以禅位为由引之,然曲沃与我争战数十载,早已怨重仇深不共戴天,轻言许诺难以令其信服,为示之以城,必需寡人亲往敌营方可,翼城存亡在此一举!”

闻其此言,文武百官又是一阵哗然,其叔父姬缗上言劝阻道:“君上万万不可以身涉险,姬称贼子暴戾凶残,恨不得生啖我肉,君上这般送羊入虎口,岂有命还?”

晋侯姬小子拂袖叹息一声,回言道:“哀侯八年,父君为敌所害,寡人临危受命,理当除逆平叛,以慰先祖亡灵,奈何四载将过,贼势日盛危及社稷,致使叛军今日围困翼城,寡人如若不能退敌,死亦无颜告见先祖!此入敌营,若可迁延滞敌,确保翼城不破至春初,谨待援军赶至破围驱敌,寡人即赴九泉亦将含笑也!”

主君以身犯险,群臣再三谏阻,奈何晋侯姬小子心意已决,只得奉行君意。

次日辰时,晋侯姬小子独自登上城头,迎风而立远瞭敌营。

寒风咧咧约过半个时辰,晋侯姬小子侧首唤过城门守将,随之于袖内取出一块白色绢帛,令其缚于箭头射向城外判军大营。

见君有令,城门守将不敢有误,唤人取来百石鹊画弓,受命将之绢帛缚于箭头,随即张弓搭箭开如满月,瞄向敌营松弦放箭,但见利箭携风呼啸,划破沉静原野,距城百米开外,钉于疆场沙地之上。

闻得翼城方向鹤唳之声,疑是敌军来犯,曲沃武公姬称即下诏命,告令全军戒备,营中声响渐大,人马穿行激起风雪一片。

待之查清状况,辕门哨卫取回晋侯绢帛奉上,曲沃武公姬称展而观之,只见绢帛之上撰言八字,日:“叔侄情疏,小子请见!”

曲沃武公姬称阅罢,展颜淡然一笑,心知翼城一支已然无计可施,竟与我施以缓兵之策,还观当下天寒地冻,亦不便于大军出击强取翼城,是以谓顾诸将言道:“终是叔侄一场,该当见上一见!”

遂着重甲营行出辕门,于翼城可见之处,列阵摆出“请君相见”四字篆书。

晋侯姬小子见之此幕,心中惊骇不已,叛军战斗素质,竟是如此之强。

然而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个人生死不足挂齿,晋侯姬小子屏息闭目,凝聚心神。

过之少顷,晋侯姬小子毅然转身言道:“与我开城,寡人应约前往会见敌首,然而此行敌营凶险万分,不知可有命还,着叔父姬缗代行君权,统领翼城事务,待之寡人出城,即行紧闭城门,人畜不得出入,谨待周室援军!”

说罢,直行下城。

随之翼城南门缓缓开启,一只孤单身影显现于城前,缓缓靠近曲沃大军兵营。

见之翼城有异,曲沃武公姬称斥令全军戒备,待之营前身影行近,见之仅有晋侯姬小子,独自一人前来,曲沃武公姬称令道巡营主将:“全军严阵以待,引其中军大帐相见!”

说罢,引之众将前往中军大帐等候。

晋侯姬小子行近辕门,竟未遭到阻拦,只见三名持戟校尉迎来,一将截其先于头前引路,余之两将伴其左右以防生变,一行四人直往中军大帐行去。行之一刻抵达帐前,三名持戟校尉自行撤去,余下晋侯姬小子独立帐前。

自嗣位为君起,敌首姬称便欲将己置之死地,晋侯姬小子终日操心与其斡旋,斗之近四载,竟是从未与其谋上一面。

想至此处,晋侯姬小子淡然一笑,继而跨步往前行之数步,举手挑帘踏入帐内。

入帐即见曲沃武公姬称端座将台之后不怒而威,两侧十员大将披甲而立剑戟森森。

忽而闻之怒喝道:“见之父辈,何以不跪!”

人不惧死,何惧人也,晋侯姬小子早已看淡生死,是以扬臂环指众人,直言驳斥道:“背祖弃宗之徒,寡人无有此亲,倒是君临至此,该当尔等跪我也!”

闻此一言,满堂武官尽皆瞠目无语。

谓其舍命独闯敌营,谈吐之间豪迈英武,曲沃武公姬称颇为欣赏,垂首谓其言道:“侄儿好大火气也!”

闻其笑言,似有责难之意,晋侯姬小子并未予以理睬,随即侧身回首凄目厉言问道:“叔侄至亲,因何以死相逼耶?”

闻此一问,曲沃武公姬称怒而起身,按剑回日:“继先祖文侯之后,嫡亲孙贫子弱,晋室再无英主,而当大争之世,人皆图强寻霸,唯晋屈居北境而无作为,汝等不思让贤而尸就君位,何怪我以死相逼耶?”

得之此言,晋侯姬小子正身以对,续问道:“小子浅识,不敢与君论公器,只知汝引大军数万,无故南来围困翼城,满城百姓命悬一线,小子无力与敌,却又无法座视不理,汝若意在君职,小子奉上即可,仅盼以此换得一城百姓生机!”

闻及此言,曲沃武公姬称心中大为惊谔,但却并未显形于色,行将跟前谓其言道:“寡人亦非嗜杀屠夫,汝若献纳君职,寡人可保翼城百姓无伤,更可赦之汝等宗亲不死,许以一邑之地用以安生!”

晋侯姬小子闻之神情稍缓,迎面言道:“望君勿忘今日之言,谨守此诺!”

曲沃武公随其所言回道:“汝若欺孤,我必血洗翼城!”

两人互视良久,晋侯姬小子终而言道:“你我皆为晋室族人,禅位与尔寡人无悔,但需依礼而行,择吉时以告天下,寡人奉月观星,证实春后上元节,谓之大吉之时!”

曲沃武公姬称不动身形,紧接其话语回道:“入情入理,依汝所请!”

晋侯姬小子闻言拱手致谢,回言道:“君当守信,小子告辞!”

说罢,转身行至帐门处挑帘欲出,却为帐前甲士横戟相拦,随之闻见身后曲沃武公姬称言道:“入营容易出营难,来者即是客,孤当好生敬奉,待之上元时节,我与贤侄同登让贤台!”

闻此囚禁号令,帐前甲士闻言收戟让行,晋侯姬小子亦是闻言知其意,侧首驻足停顿片刻,继而面不改色快步行出中军大帐,两名持戟甲士紧随其后,一路押至行帐看守。

待其走后,众将劝说曲沃武公姬称,言日曲翼相争数十载,早已怨重仇深,岂能禅位与我和解,而今翼城一脉大势已去,只需一声令下,曲沃数万将士顷刻间即可攻入城内,届时便可自立为君,何必与其徒费唇齿。

曲沃武公姬称闻之叹言道:“众卿之意,寡人岂能不明?寡人扣押姬小子其意有三:一者城内群龙无首,更便于我等攻取翼城;二者,此次君位之争,实乃晋室内战,不论敌我孰胜孰负,于我晋室终是大害,若可以其禅位止战,何乐而不为也!三者,姬小子独闯我营,言行举止全无惧色,到底是途穷求和,还是另有所谋,寡人还未探知,是以不可轻举妄动!”

闻之此番言语,众将方才醒悟,曲沃武公姬称随即颁下军令,着其加强戒备,以防翼城生变。

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
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