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

公元前721年,周平王五十年,中原暗流方才平息,东海之滨又起波澜。

鲁人众父,即公子豫生父于去岁冬月谢世,此时公子豫正领邾兵三千征战宋境。

因其出使者未获君命,且其时宋鲁正于同盟之期,事后宋公虽未问罪,然鲁公却由此觉得颜面无存忌恨在心。

因此众父葬礼之上鲁公不与小敛,由此警示公子豫以泄私愤。

公子豫虽是心生不满,然事以至此,回鲁讨要说法必是有去无回。

后邾仪父见其领兵有方,便留其于庙堂任职,官居司马权领三军要事。

然地处东海之滨的极人却为众父鸣不平,并檄文声讨鲁公有违礼,行背祖弃宗之举。

鲁人家事,极人另有宗祠,为何檄文声讨,所欲何为?

原是众父生前几翻资助于极,令其度过兵慌灾年。极人感恩戴德,极君更是将其视为邦国再生父母。

檄文传至曲埠,鲁公姬息甚为不悦,夜诏羽父及无骇后宫议事。

君臣礼毕,鲁公发话道:“极人无礼,何以治之?”面显怒色望向阶下二臣。

司徒羽父拱手行礼回道:“弱邦叫嚣强邻,无非后有靠山。臣遣心腹探之,极君近来数访莒境,多献珍宝美人,相处甚密,君上不可不查。此间我若轻动,极人必寻莒相助,急切间难以取胜,如此相持,只是空耗兵粮而以。依臣拙见,当下还当沉心静气,以待良机!”

鲁公姬息听完怒气难消面朝一测,见状司空无骇出而劝到:“极人无礼,我必讨之,只是当下情形纷杂不明,不宜出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下望君上忍下心头怒气再寻战机。眼下还有一事需君上急早决断,西北戎人数次差人入鲁请盟,应允与否还望君上示下!”

堂下文武皆言非战之时,鲁公虽是心中怒火难平,亦只得做罢。

见其言及戎人请盟之时,实则此事鲁公姬息早已知晓,一来极人犯难,二来中原战事频发,便将此事耽搁至今。

如今提及,鲁公姬息便借此下台回道:“戎人镐京之乱,如今提及,列国皆是咬牙切齿,风口浪尖之上,还是不与戎人纠缠为好,以免落人口舌。”

堂下文武二人领命退下,厅外虫鸣戚戚,鲁公独坐案前,弱邻欺上,心烦至甚,无心入眠,随手手翻阅案上竹简竟至天明。

次日,司徒羽父领君命,前往驿站国宾下踏处接见戎人使者,一番客套寒暄之后,羽父宣读君命,婉拒戎人请盟之意。

戎人使者无奈,只得辞行无功而返。

及后一月有余,列国相安无事,至春末,向姜不安莒君粗暴而归向境,打破短暂宁静,东海之滨再起波澜。

莒君莒子闻得向姜出逃,大发雷霆,便吩咐近臣携令入营着司马莒石领兵追赶,誓要拿住向姜严惩,找回所丢颜面。

大夫夫余得获此信,急忙入宫觐见君上。

君前夫余直谏道:“向处入海之滨,掌海运咽喉,多年以来,数次谋划取向,然皆因未出师无民而做罢。今向姜出逃正好落下口实,君上何不放向姜归去,事后君上只需书信一封令其归还向氏,便可不动兵粮文服向人。若是不从,君上便可借机发兵强取向城。如此良机,不可错失,臣请君上下令撤回追缉兵丁!”

听其说完,莒子一拍桌面起身说道:“如此秒计,寡人怎未曾想得,只是莒石得命追赶多时,此时下令怕是难以追回!”

大夫夫余闻得连请莒子速速下令追回缉拿兵士,不可拖延,只要还在莒境便还有转圜余地,良机在前,岂能轻眼观其逝去。

相较莒君,向君此时更是陷入两难境地。

君后出逃,莒君只需出兵缉拿便可。

而君女逃难而归,身为弱邦之君,迎与不迎皆为下策。

迎之获罪强邻惹兵灾,不迎失信于民难以领国。

向君聚众堂前议事,迎与不迎,群臣亦做两派。

文者多言不迎,嫁出之女犹如泼出之水,生死皆由婆家而定,今无故出逃失礼在先,迎之婆家颜面无存,莒人定会借机出兵伐向,弱邦生存已难,安能再受兵乱,是以不迎。

而武者皆言迎之,公主归国并非无故出逃,莒人无礼在先,君女不堪苦难而走,今若不迎,于心何忍,人者,气之存也,失之无可相持,令可站立迎敌,不可屈漆求生,是以君女归国不可不迎。

堂下一片争论之声,争论良久未有结果,群臣纷纷望向堂上向君向颢,只见向颢白须飘动翘首闭目,良久无话。

末了,向颢轻启双目,缓缓站起发话道:“孤之儿女,自有孤疼,大夫溪翀替孤走上一遭,轻架前迎孤女归家。”说罢,缓缓走向后厅。

百官尽皆散去,三五成群各自论说今日之事猜想君上心思。

此时出逃莒后向姜车架拒向境已不过百里,不料追兵渐近,眼看便有被擒之险。

又行的八十余里,距向境仅有一步之遥,而身后追兵至此不过二里路程。

及至向莒边境,二者相距仅有一箭之地。

莒后向姜遥见向地境内一对轻骑快速向其靠拢,向姜亦令掌架兵士加速越过边境。

因之车速过快,道路不平,以致马车失衡,侧翻在地。

向姜重摔落地,幸得侍女护得周全无性命之忧,然则伤势不轻,眼见身后追兵渐至,耳听得为首将士大生喊道:“罪妇休走!”

向姜回头探望,心知情势危急,转而看向边界,向兵亦已距已不过五十余步,莒将司马莒石见向兵赶至,下令停止追缉列阵待敌。

向将溪翀见莒兵停下追赶,亦下令部队严阵以待。

莒石催马向前,大声喊道:“吾乃莒邦司马莒石,今奉君上将令,缉拿出逃妇人向氏!吾主家事,外人切莫插手,免起刀兵!”

见其喊话,溪翀亦走马出阵回道:“莒人家事,自与吾邦无关,然事关君女安危,向氏臣民便难置身事外,今日君女归国醒亲,吾等当护送归国,保其周全!”

见之交涉失败,君命在身不敢有违,莒石当下拔出剑说道:“如此,多说无益!”随即剑锋前指下令兵卒:“拿下罪妇,不辱君命,但有阻拦者,杀!”

一声令下,身后百余骑士人头攒动,走位列阵,乱而有序,持长矛者,催马慢行于前,持弓弩者,掠过主将站列两翼,张弓搭箭瞄向敌军。

莒军摆开阵势,溪翀身为弱邦之臣,然武将血性犹在,面对挑衅,溪翀高举长矛,口中喊道:“护主保境,迎敌!”

身后甲士奔走列阵,盾甲在前,弓手次之,骑兵压后!

一场厮杀一触即然,万钧之极,向姜抽出车佑所配短刃,贴于脖颈横刀胸前,面朝莒石大声骂道:“我自入莒,遭尽欺凌,现视我如物一般,随手赏赐于臣,非向氏不忠,实乃莒子欺人太甚。出逃归家实属无奈之举,今归路被断,唯有一死!”说罢,转身面向溪翀继续说道:“借将军之口,我有一言,有劳带于家父。事由我起,里因由我而终,此生不能膝下尽孝,来生再做父女!”说罢,便要吻颈轻生。

两军将士萃不及防,急忙止军停止前行,幸得随行车夫眼疾手快,一把夺取向姜手中短剑,将其推倒在地。

向将溪翀护主心切,全军压上,莒人莒石君命在身,见其抢人,亦率军攻上。

两队人马即将展开厮杀,莒子使者赶达,马上大喊:“君上有命,放向氏归国!”

莒石停闻,压住部队,上前问清原委,随即鸣金收兵。

见来犯之敌已退,溪翀亦收拢部队,护送向姜回朝。

莒石回朝复命,面君述职,将边境所遇一一言及莒子,大夫夫余在侧闻之,连声道喜:“恭贺君上,大计已成,现下只需遣使者入向,说其交出君后,如若不然,便落口实,其时君上便可出兵入向,向军弱旅,不堪一击,向境乃是囊中之物。”

莒君莒子闻之亦是喜笑颜开,当即令道:“计有尔出,那便有劳大夫入向一走,成此功业!”

大夫夫余领命,领取符文使节,隔日便起程入向。

此时向军向颢亦已与女向姜得见。

向姜半卧病榻之上,手牵向颢,体虚乏力低声说道:“向姜闯下大祸,以至父君陷入两难境地,在莒之时,我本想一死了之,然死前念及父亲养育之恩,死前能见父君一面,死亦无憾,今心愿已了,儿以无牵挂,来日我便起身归莒,以免落人口实,莒人势强,不可与之相争。”

向君向颢听闻,泪湿眼眶,心下感触颇深,手抚向姜额头,安抚道:“汝在此安心养伤,国之大事自有孤处之,汝不必多想。”说罢,吩咐侍女好生看护,随即走出女儿闺房。

出得房门,向君向颢便叫近侍召集文武殿前议事。

平日殿上议事之前,文武私论,议声不断,然今日,及向君向颢上殿,无人说话,一片寂静。

向颢端坐君位,扫视群臣,个个低头不语,心中所求所想似是已有答案,失望所致。

向颢侧目望向殿角问道:“君女平安归来,孤心甚慰,然此举莒人定不会善罢甘休,今日议事有二,一为莒人将有何东向,二是吾等将如何与之应对?卿有良言,尽可言之!”

话音落下,良久无人做声,所谓弱邦无外交,当下正应此理。

向颢虽是冰凉透心,然此亦无怪乎群臣。

见无人答话,向君向颢低头缓缓起身说声:“退!”

正欲离去之际,堂下有人奏道:“臣有一言!”

向颢侧目望去,说话者乃是大夫向章,见君上停下脚步,向章继而说道:“臣冒死直谏,敌强我若,吾等与之相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诚请君上忍痛交还莒后向氏。嫁出之女已是婆家之人,私自归返,已是有错在先。”

向颢火由心生,然大夫一习话语无不句句在理,只得强压怒火问道:“众卿可有异议?”

良久无人出声,向颢接着说道:“孤当思之!”

说罢,拂袖走出大殿。

向君向颢走上城头,心绪难宁,女儿受辱历历在目,断不能再教其返莒,若不如此,则是亲手送其赴死,可怜天下父母心,向颢亦不例外。

然若留其在家,莒人必会起兵伐向,家国难保,更无颜泉下面见先祖。

进退两难,向颢手扶城墙,低头叹息一声,此时正值立春冰融草生之际,城在一片生机盎然只见护城河边杨柳已露新牙,迎向凛冽寒风悠然生长。

见此一幕,向颢心中稍有舒展,抬头望远方,城郭十里开外官道之上,一队轻骑扬起尘埃,领头骑士身背“莒”字令旗,原是莒使夫余抵达。

莒人动作如此迅速,让人手足无措,向颢先是一惊,继而细下思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如此,晚来不如早来,思及此心中反而释然,转身吩咐侍从传令依国礼接待使者。

次日,向人庙堂之上,莒使夫余觐见,当先开口说道:“莒后向氏出逃,吾君念其思乡之情,不予追究,放其归乡,今向氏归国以有数日之久,吾君甚为牵挂,特命臣前来接取向后返莒。”

待其说完,向君向颢不置可否,问道:“向姜为何出逃,孤万思不得其解,莒使可否为孤解之?”

夫余见其话中有话,当下谨慎回答道:“向氏为何出逃?君上可问夫人。自古出嫁之女便是婆家之人,今私逃返家已是有错在先,不知君上时能归还夫人,交由在下带?”

向颢听完大怒道:“吾女入莒遭受非人待遇,不堪忍受欺辱,放才出逃,莒使者不问来由,便将罪责强加于向,敢问莒使者,何来如此道理?”

面对向君怒责,莒使夫余全无惧色,随即回道:“如此说来,君上无意归还夫人,明为一女子而与吾邦绝交?未免因小失大!”

不待其说完,向颢斥道:“孤若连儿女都未能护得周全,如何护得向境百姓免遭外人欺压?”

听完,夫余心中了然,向颢已然被其激怒中计,剩下之事只需莒子出兵伐向,如此向地便是囊中之物。

当下拱手一礼说道:“君上心意已定,在下多说无益,告辞!”说罢,转身离去。

待其走出殿堂,大夫向章出而上奏,言道:“敌强我弱,君上切不可如此鲁莽行事,为求向氏庙堂有存,臣请君上退还向氏,国事为重,君上当三思而行!”

向颢反驳道:“向氏吾女,虎毒尚且不食子,孤为其父,何能眼看之走向不归之路。况莒人觊觎向地已不是一两日之久,今日如此咄咄相逼,显是处心积虑为之,孤之女回亦不回,向莒难免一战。孤便是死,亦要咬上莒子一口。自即日起,但有言降者,斩!”

见君上如此说法,百官亦知多说无益,良久无人言语,向颢接着说道:“此战关乎存亡大计,望众卿全力备战!”

还待豪言壮语一番,然与强于己数倍之莒人对战,胜之几率渺茫,向颢无从言起,朝众卿施以一礼,随即走出殿堂。

消息传出,全民备战,整修刀兵器械,加固城墙。

再说夫余回禀莒子,向君拒还向姜,莒子当朝表章夫余大功,随后尽起倾国之兵,莒君莒子亲领,浩浩荡荡开往向地。

一路所向披靡,连下向人数城,不到半月光景,莒军便攻至向都向城城下。

一连数日遣使者及城下递送战书,约期相战。

然向城城头毫无反应,对城下使者不闻不问,莒子无法只得下令军士将书邦于箭头射入城中,又过得一日,向兵仍是据城不出。

莒子又选老弱病残军士百人于城下辱骂叫战,企图激怒向颢,使其领兵出城绝一死战。

又是数日转眼即逝,夫余告知莒子,孤军深入作战,后续粮草供应困难,如此僵持,莒军至多还能撑得十天半月,过后便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境,或进或退需及早大算。

然一路攻城掠地到得向城城下,眼见拔下眼前最后一城,向地以后便属莒地,此时退兵,莒子心下大为不甘,思索再三颁下将令:“三更点兵,五更造饭,天明攻城,大军分为三路,轮番进攻,三日之内,务必拿下向城!”

将令颁下,各军准备,及至天明攻城开始。

左路军率先出击,冲车先行,盾手掩护直取城门,两翼轻步勇士十人一组,或肩抗或手提扶梯一架,冲击城墙守备薄弱处,搭起扶梯强行登城,随后强弩弓手压后,万箭齐发,旨在压制城头守军。

向城守军多日准备,守城器物应俱全,加以向君向颢亲至城头指挥防御,双方激战半日,死伤无数,然莒军终难越雷池半步。

晌午时分,莒君莒子撤出左路攻城部队回营休整,右路接替,采取车轮战法。

然在莒轮番攻击下,向旅无法得到休整与补充,向君向颢城上指挥守城,城下整顿军需,上上下下来回跑动,臣民兵丁无不看在眼里,敬仰之心油然而起,由是士气高涨,无不以一当十拒敌城下。

莒军右路强攻下半日,亦是一无所获,折去人马无数。

激战一天,仍奈何向城不得,莒军士气低迷,及至黄昏时分,莒子下令鸣金收军埋锅造饭,休整兵马以待入夜再战。

敌军轮番攻击之下,向军难以获得有效休整补充,士兵减员巨大,多处城墙险些失守,幸得向颢帅宫中护卫甲士百人应险救场,方保向城无失。

现敌军暂停进攻,士兵得以进食养息,向颢急令军士城内征收夜战火器,并动员城中精壮上城御敌,妇孺老弱多备灭火器物以备不时之需。

及至入夜,莒营火把齐明,莒子轻领中军夜战,誓要攻下向城。

将无偷生之念,士有死战之心,莒君亲征,兵士无不争先杀敌。

莒子令旗一挥,战鼓齐鸣,身后勇士犹如决堤洪水倾泻而下,弓手万箭齐发,一片火雨飞向向城钉于城头。

向颢正于城上巡视,见敌兵来犯,急领军迎敌。

不少火箭飞火城墙,引燃城内民房数处,日间所备灭火什物派上用场,火势得以控制,向颢便能心无旁骛转心于城头杀敌,将之日间所征滚油草车等火器,于城头倾泻而下,一齐用于莒兵,整个向城顿时化成一片火海,城上城下一片哀嚎之声,不绝于耳犹如炼狱。

攻至于半夜,莒军仍未能踏入向城,莒子下令三军分三面围攻。

向兵顿险捉襟见肘,向颢只得下令城中百姓无论老少皆要上城死战,誓要与向城共存亡。

即便如此,亦是险象还生,向颢领护卫百人队各处救急。

双方击战一昼夜,城下以是尸堆如山,城上亦是千疮百孔。

向城头尸横遍地,能作战士兵算上伤员已不到百人,一昼夜激战已是疲惫不堪,横卧城上脚手相枕。

向颢身披战甲满身血污瞭望战城,风吹披风莎莎作响,东方渐白,莒子正于营中整顿兵马以做最后一击,却闻甲士奏报向君城头喊话,邀莒君相谈。

莒子领贴身护卫并骑行于城前,向颢城头言道:“折士无数只为孤之头颅,如此做法问君值否?”

莒子淡笑回道:“尔不西去,向地岂能并入莒籍?为此,莒军将士死亦得其所,有何不值!”

向颢轻言回道:“自古弱肉强食,邦国之间亦不在外,孤败得无话可说,此战只为向国百姓,然今日一战,尔邦将士折其许多,吾邦百姓亦是死伤无数,已是有违孤之初心,今只问尔得向地能否善待城中百姓,幸存士兵可否准许卸甲归田?”

莒子见其如是问已知其有献城之意,于是心诚回道:“孤得空城何用?尔若献城归降,尔所提孤皆可应允,并可做保向地仍由尔官辖。”

待其说完,向颢仰天长笑:“亡国之君岂有言面生存于世,地下还当借由面见向人先祖。尔不负今日所言,孤便可长眠九泉矣!”

莒子与其战之昼夜,对其心生敬意,见其如是说便斩钉截铁回道:“君子一偌,此生不逾!”

向颢收回目光低头轻言道:“如此甚好!”

说罢,抽出配剑自决于城上,城中百姓闻之无不悲痛欲绝。

莒子进城中,谨遵城前之约与民秋毫无犯。

安民抚伤,安置妥当向城事宜已是月后之事,后又令向颢之子原大夫向章为向城令,溪翀辅之治军。

随后便携君后向姜,领军还都莒父。

春秋乱世,此方攻城方停,彼地掠地又起!

极人无礼之举,鲁公姬息始终无法释怀,一直寻机报复,觊觎莒人干涉一筹莫展。

此次莒子亲征向人,为其提供良机,姬息急召大夫羽父及司空无骇商议。

鲁公姬息寝宫,羽父、无骇阶下站立,姬息下问对极之策,问及目前伐极是否得当,羽父出而道:“前者,有莒护之,未敢轻动刀兵,今时局有变,莒子亲征向地,一时难聚兵马助极,此乃伐极之良时也!”

姬息听完面向无骇说道:“司空怎看?”

无骇见问开口回道:“臣以为大夫所言极是,当下伐极甚为恰当,若君上信得臣,臣愿为往之!”

姬息听完大喜,起身双手轻抚无骇双肩笑道:“甚好!如此便有劳司徒,孤在曲沃静候佳音!”

君令颁下,司空无骇亲往军营点兵,出动兵车五百乘,费芩父辅之任副将,领军三千前行补路修桥,无骇亲领大军压后,一行浩浩荡荡开往极城。

极君得信连夜修书莒子,然此时莒子正于向城脚下激战,极候极生无奈只得求助西北戎人。

为确保说动戎人出兵助己,极候极生亲往说之。

到得戎人营帐,极生面对戎主葛里疾抱拳施以一礼,开门见山道:“鲁人恃强凌弱,舍礼出师伐极。极戎远近皆无纷争,可谓世代交好。今极人有难,孤屈下前来求助,望借一兵相助!事后孤应粮草千石,黄金百镒以供军资,望戎主务必应允!”

先前戎人请盟,鲁公拒之,戎主心中甚为不悦,然鲁地皆于中原腹地,出师伐之则有孤军深入之险,经镐京之乱后,中原各诸侯皆起防戎之心,戎人大军出师,必遭群起而攻之。

现极人求助利在眼前,又可伐鲁以出胸中闷气,正中葛里疾下怀,当下便应下极生所求说道:“咱家最很以大欺小者,区区小事包在咱家身上,极候宽心便是!”说罢,便吩咐下属摆上酒食,叫来歌姬邀极生共赏。

两人筹光交错,交战之事早已忘却脑后。

约过半旬,无骇帅军攻至极城,于城外三十里扎营,无骇召众将议事。

中军大帐内,大小将领十余人围聚军案商议明日战斗事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众将商讨多时,至夜方散。

次日,无骇帅兵摆阵极城城外,三百战车齐列身后,缓慢行向极城。

极候极生城上观去,只见战车排列整齐穿过城前土丘,传令骑兵来回穿梭期间。

待到城前一箭之地, 极生出令弓手射住阵脚。

无骇压住大军,上前喊话:“吾乃鲁人无骇,极人无礼奉命伐之,此乃战书,以期城前一战,以决生死!”说罢,将书卷邦于箭头,开弓射向城头。

极生拔下钉于城头之战书,回道:“众父辞世,鲁公不与小殓,此为礼乎?无端出兵吾境,亦为礼乎?孤言之世人所不敢言之言,倒成无礼之举也,理从何来?为彰天道,孤于汝一战,见尔等有来无回!”说完,转身下城,披挂上马,引兵出城迎战。

无骇驻马阵前,只见城门缓缓开启,极生一马当先,引千余甲士鱼贯而出配列阵城前。

因无重型战车冲阵,极生所领皆为长矛盾甲勇士,上阵便取守势排出雁行阵,以城门外中心半圆围之,如此,剩可追之,败可退还城中。

见状,无骇令旗一挥,战鼓齐鸣,首战百辆战车冲阵,人喊马嘶撞向敌阵,激得尘土飞扬。

大军杀将过去,不但未见敌军稳固阵脚以滞敌,反见极生让出阵门,以供战车驱入。

无骇久经沙场,从未见过如此排阵,心知中计,忙令鸣今收军,然为时以晚,百将战车皆以进入极生阵中。

只见阵门缓慢关闭,极生亲自督战加固阵脚。

百余战车于阵内狭小空间之下,无法施展得来,左冲右突皆奈极生人墙不何,自相践踏死伤颇多。

此时极城城门再次开启,戎主领西戎齐兵冲出城外,逢车就毁,见人便杀,顷刻间,阵内百余战车毁于一旦,千余鲁兵无一生还。

无骇欲出兵救之,被费芩父制止道:“将军切勿轻动,今见阵内皆为西戎骑士,敌情不明,不可再遭埋伏,今日且退,待摸清敌情再战不迟。”

无骇咬牙切齿传令大军暂退。

此时极军阵内厮杀亦已战至尾声,阵门渐渐大开,极生满生血污,提矛催马走出阵阵外,望见鲁军败退,举矛大吼一声,戎主葛里疾亦跟随而出,极军士气大振,皆欢呼雀跃。

是夜,极候极生大摆得胜宴席,席间极生受群臣恭贺,得意忘形之际,只字不提戎兵相助之功。

副席戎主葛里疾独坐饮闷酒,几次提及先前求助许下之诺,要求其兑现诺言,支付粮草千担及黄金百镒。

然皆被极生以战事吃紧推之,言之待大战过后加倍奉送。

戎人天性好得眼前之利,奉行踹进口袋方归己有,几次碰壁心生郁闷,只得独坐案前饮酒,寻思日后定叫其后悔当初。

相较极生当殿谈笑风声遍现喜悦之情,鲁军大营则是车马穿行不熄全军备战。

中军大帐中,司空无骇大发雷霆,严斥探马刺探敌情不力,致使今日首战失利,一度要斩杀斥候营主将都茂。

幸得诸将求情,言及大战当前不宜斩将,无骇这才强压怒火饶其性命,责令三日之内查清极人何来援军?主将是为何人?

都茂死里逃生,连忙领命而出。

三日无话,期限已至,都茂军前复命,说道:“属下遣出大批细作,扮做难民潜入极城查探得知,前者毁我百车者乃西戎骑兵,为首主将为葛里疾,为人好得眼前之利,及战前求盟于我者便是此人。吾军临境之时,极候求莒相助不成,便西向入戎借兵,许与粮草千石黄金百镒,葛里疾方才应允出兵。”

听其如是说道,无骇细下思索一番,随即下令鸣鼓聚将。

不多时,一众大大小将领齐聚大帐之中。

无骇令都茂将所得军情复述于诸将。

待其说完,无骇端坐将台问道:“诸位听完,有何良策?”

诸将皆随无骇征战沙场,数次死里逃生,血勇之人,皆言来日列阵厮杀以报首失利之耻。

唯有一人未发一言,无骇望向此人说道:“众将求战,唯有费芩父不置一言,可是另有良策?”

主将有问,费芩父不敢不答,当下回道:“不敢称其良策,方才都茂言道戎主葛里疾为人好得眼前之利,属下思之,吾等可许以钱粮,将其分化离间,若能说其为我所用,极人便可视为无物,日内便可轻下向城!”

无骇听完大喜说道:“即有良策,芩父何不速行之?”

费芩父面露难色回道:“属下数与戎狄交战,吾若前去恐不能成事!”

“如此何人可往?”无骇问道。

费芩父起身拱手应道:“此行非将军莫属!帐下之人皆未识得戎主葛里疾,仅有将军与其有过一面之缘,将军若能成行,此计定成!然身入敌营,则有性命之虞,大军成行,主将万不可有失,由是属下未敢轻言!”

待其说完,无骇一阵爽朗大笑,随后说道:“若如此,老夫去趟戎营有何难哉?军旅之事,芩父犹胜于老夫,老夫离营之日,尔可领吾将事,监领全军!”

无骇如是一说,众将领皆是一惊,当即跪行于地言道:“此事万万不可,军中不可一日无将!”

费芩父更是大声言道:“众将所言极是,将军乃军中顶梁之柱,万不可有失,吾等另寻他策便是,再不济我等舍命强攻,早晚拿下极城!”

无骇面对诸将怒道:“老夫性命便性命,尔等性命便不是性命?此事就此定了,老夫将令,自即日起,令费芩父代老夫之职,三军皆得听其号令,如有不从者,斩!”

无骇颁下将令,众将无法,只得依令行事,费芩父暂领主将之职权领三军。

是夜,司空无骇领随行护卫十骑密行前往戎狄营区,到得辕门之前遭狄戎哨兵拦下。

哨楼小将问道:“来者何人?”

无骇护卫什长回道:“此乃鲁军司空无骇,于尔主故交,今特来拜会,敢快通报!”

哨楼小将听闻鲁将前来,下得哨楼令兵士将其团团围住不得有失,随即翻身上马直奔葛里疾营帐。

时过一刻,戎营哨兵策马奔出辕门,马上喊道:“戎主大帐等候,列位请随我来!”说罢,调转马头奔向营区。

无骇及随从紧随其后,转眼便到戎营中军帐前。

众人下马,由戎兵指引走进帐中。

只见戎主插腰抚案坐于将台之后,未等无骇开口,戎主葛里疾抢先说道:“两军交战,夜入敌营,咱家一声令下便可叫尔等命丧于此,汝就不怕?”

无骇大笑说道:“先不说你我故交,轻易不动杀念。只怕戎主近日祈盼吾等前来拜会亦不好说!”

葛里疾正身问道:“此话何从说来?”

无骇亦收殓面容正色回道:“老夫所知,近来数年间,中原各邦均视戎兵为敌,以秦为首,晋、齐侧应,戎兵孤军无援一路北退,急于寻求盟邦相助,而戎主数入中原寻求无果。今有极人求助,戎主视为契机,出兵中原,至前日首战获胜,庆功宴上极候成救星,戎兵则寸攻未获,极候所许之物亦未奉上,更籍借此获罪强鲁,得不偿失!由此观之,极人于戎主眼中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葛里疾起身来回渡步,听其说完问道:“司空大人深夜拜访,定有良策解之,快快说来!”

无骇从容应道:“此局不难解,难在戎主做何抉择!”

葛里疾申手请道:“能解此窘境,咱家无有不从,司空大人但说无妨!”

无骇当下接道:“戎主愿舍道义,便近鲁反极,若守前盟便与极人同亡!”

葛里疾听完大声笑道:“中原各邦相互攻伐不断,道义二字早已名存实亡。咱家乃外邦族人,中原此套于咱家无用!只是如此于咱家何益!”

无骇细细说来:“鲁乃强邦,极人弱旅,即便戎主相助,极城陷落亦是早晚之事,其时戎主便无中原盟邦,秦、晋、齐三军北上,戎兵虽狠,独臂又能撑持几时?若是戎主反极助鲁则不然,鲁立诸侯百年,势倾中原,若戎主能与吾邦成盟,不强过得一极人弱旅数倍!”

听完,葛里疾为其言语动心,然心中仍有疑惑,于是问道:“仅凭司空大人一己之言,咱家怎知鲁公能应允此次与盟?前者咱家遣人求盟遭拒,咱家可不得不防?”

待其说完,无骇抚掌三下,帐在随从抬进一只榆木大箱,无骇点头示意下翻开箱盖,只见箱中满载金银珠宝珍贵之物,紧接着无骇说道:“此箱珠宝可值黄金千镒,愿献戎主,会盟之事,老夫一人说之不足与信,然老夫可保有生之年,鲁人绝不与戎人为敌,更有老夫可借此戎主助吾攻极一事,极力劝说吾主与之会盟。不知如此可否让戎主安心?”

葛里疾眼盯木箱应道:“有司空一诺,咱家亦可放心,明天咱家便引兵与司空大人合兵一处?”

无骇连连遥手说道:“戎主切不可如此,老夫自有妙计,如戎主信任,便由由老夫差遣如何?”

葛里疾得盟鲁人,又获珠宝重礼物,心中无比兴奋连声应好,叫上酒菜桌案,两方对饮,席间商定排兵要领,饮至五更方散。

东方渐露鱼肚白,司空无骇方才归营,一进军帐便叫鸣鼓聚将。

不多时,以费芩父为首分两列站立,施以军礼,而后两边坐定。

无骇开口说道:“老夫夜入戎营,成功策反戎兵助鲁,午后便可发兵极城。”

众将皆起,同声应道:“愿听将令!”

无骇起身宣道:“老夫将令,费芩父领左军老弱步兵一千首战出击,此战只可败不可胜,务必牵引敌追击百里,老夫引右军于此列阵待敌!其时城内空虚,戎主葛里疾将助老夫一举拿下极城。”

众将齐声应道:“谨遵将令,将军妙计,此战必胜!”

排兵布阵以后,诸将领命而出,各自点兵出营。

时至午后,费芩父引一千残兵列阵极城脚下。

极生于城墙之上观之,随之大笑说道:“无骇匹夫,数百残兵便想攻我城池,孤便叫尔有来无回!”

经上次大胜鲁军,心中便认定鲁军不过如此,此次见来敌尽是老弱残旅,更是没将其放进眼里。

走下城墙,披挂上马领军倾巢而出,并无交代联系戎营出兵侧应。

出城列阵完毕,极候极生提矛勒马阵前喊道:“大胆狂徒,如此弱旅,竟来送死!”

费芩父亦不示弱,战刀前指喊道:“特来取尔性命!”说罢,拍马舞道冲出阵去,身后兵士亦随之冲出。

极生亦不答话挺矛便上前交战。

战不多时,鲁军渐显疲意抵敌不住,费芩父见时机成熟,杀出一条血路,领兵后撤。

极生一时杀红眼,领军一路狂追,追得八十余里。

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无骇领大军直扑过来。

鲁军以逸待劳,极军追敌八十余里体力已是不佳,现见敌军大举扑上,顿时军心涣散士气萎靡。

此时极生方知中计,连忙领军后撤,一路被鲁兵杀死冲散无数。

到得城下,随行兵士已不过百人,此时已被鲁军团团围住,抬头望去,城头遍插戎军旌旗。

极生心知不妙,贴身护卫连连大喊:“极候归来,速开城门!”

良久,葛里疾方从旗后转出身来冲着城下喊道:“极生无义之徒,枉咱家冒死护城,到头寸功未有,所许之物亦未守诺,今咱家顺势而为,已取尔城池多时!”说罢,大手一挥,戎兵短弓朝向城下一顿疾射。

可怜极候极生年少英雄,一朝死于乱箭之下。

极城陷落,极人转归鲁人,先世功业毁于一旦,其后历史便由鲁人填写。

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
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54章 五大夫乱周 郑虢力勤王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