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

书接上文,话说犬戎攻破镐京,幽王惨死骊山,申侯意识到自己犯下弥天大错,遂南下寻求援兵。

经司徒姬友指引,便来到郑国拜访郑公子姬掘突。

因申侯与其父姬友私交甚厚,公子姬突厥正于大堂与众人商仪东迁事宜,得报申侯求见,即着仆人引其书房等候。

申候随之仆人来到公子姬突厥书房,书房内布置倒不复杂,一张书桌,几卷竹简散落其上,最令申侯好奇的便是那幅挂于墙上的羊皮纸,羊皮纸上圈圈点点,也不知是何意。

申侯看的入神,却不知公子姬掘突已到身后。

只听到背后有人言道:“那是父君依太史伯之意,所制东迁示意图!”

申侯闻言转身,谦言道:“寡人多有唐突,还望世子莫要见怪!”

“不敢不敢,申侯大驾光临,寒舍生辉啊!”姬掘突边说边引申侯于茶几边坐下,随即吩咐仆人看茶。

茶请事了,公子姬掘突续言道:“侯叔光临敝国,可是有事相告?”

申侯抚膝叹言道道:“寡人犯下大错矣!”

说罢,便将借兵犬戎借兵犯周一事,原委始末详细告及姬掘突。

公子姬掘突闻罢急而起身,双手紧扣申侯肩臂责言道:“侯叔怎可如此糊涂也?”

说罢,稍加思索,续言道:“吾这便领兵进京,援救天子并父君!”说罢,即欲行去。

紧走几步,申侯奋力拽住公子姬掘突臂膀劝道:“贼势浩大,仅凭世子一人之力恐难取胜,需得各诸侯国四面救之方能战退犬戎,如此方可有望光复王畿!”

闻其所言,公子姬掘突愤而转身,平摊双手怨道:“如此奈何?侯叔教我!”

申侯注目思之一阵,回言道:“中原诸侯百家,除郑以外,晋、卫亦为姬姓诸侯,二邦军强民富,若能说得晋卫出兵相助,定可驱除戎患!”

公子姬掘突闻其所言,心中稍慰,由是紧言道:“晋侯姬仇乃开明名君主,对周室更是敬重有加,小侄这就修书一封,请晋侯出兵相助!”

说及此处,公子姬掘突面漏难色,续言道道:“郑卫因之边界接壤,历年多生龃龉,书信一封恐难请其出兵,有劳侯叔走一趟卫国,不知可否?”

见说,申候连声应好。

公子姬掘图躬身礼谢,随之言道:“战场紧急,小侄这便领兵先行!”

谋定而行,二人兵分两路各自行动,姬掘突领兵出征援救王室,申侯则往卫国寻访援兵。

公子姬掘突领兵刚开到郦山,便由斥候告知父亲惨死,幽王亦死于乱军之中,不由得怒火中烧,切齿骂道:“吾与戎贼势不两立,定要杀尽戎兵,以慰亡父在天之临!”

言讫,调拨百余甲士将父遗体运回郑地,己则催兵向前进发,直往王城杀去。

不到半日光景,郑兵行临王城之下,亟要挥师攻城,得道甲士奏报:“晋侯姬仇获发兵勤,及与秦君赢开一同领军前来!”

公子姬掘突闻讯大喜道:“得之秦、晋两国相助,定能攻破犬戎!”说完,即遣斥候回复晋侯,言日:“破戎之战,郑愿率先出击,敢请晋、秦两军于两翼林中设伏,待我引得戎兵出战,三军齐下,一举攻入王城!”

晋侯姬仇闻讯,连声道好,当下即与秦君赢开兵分两路,称着夜色,于郑军大营两侧埋伏。

次日午时,郑公子姬掘突领兵出战,于城墙之下喊道:“大胆戎贼,胆敢犯我大周,快快出城受死!”

此时,戎主悖戈尔正于王宫喝酒享乐,闻守城戎兵奏报敌军来袭,惊问道:“来者何人?领兵多少?”

守城戎兵回道:“来人自称郑国公子,领兵不多,战车不过三百,甲士不到万人!”

戎主悖戈尔闻言大笑,豪言道:“区区万余兵马,想与咱家三万骑兵对抗,岂不是自寻死路?”

说罢,即告全军出城迎战。

犬戎大军倾巢出动,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开出城外,习性所致未见阵仗。

郑军列阵待敌,战车在前,弓手两翼展开,长矛甲士列于阵尾。

公子姬掘突领着一众将领立于阵前,面对戎军数万骑兵竟是全无惧色。

戎主悖戈尔行于阵前,叫骂道:“无知小儿,敢冒犯咱家天威,定叫尔等今日有来无回!”

公子姬掘突掠阵,回斥道:“大胆狂徒,今必将尔碎尸万段,以慰吾父吾主在天之灵!”

戎主悖戈尔闻言讥笑道:“即是如此,咱家便送尔等齐聚地下!”

说罢,戎主悖戈尔摰刀令日:“戎将听令,擒获贼首者,赏万金!”

戎军战骑受命而往,犹如决堤洪水倾泻而出。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戎军个个猛如虎,挥刀嘶啸杀出阵外,争杀敌首,期得万金。

见此,公子姬掘突拔剑大吼一声:“战车出阵!”

郑军阵型突变,只见两翼弓手退归阵中,以姬掘突为中心四面围立,长矛甲士次之朔矛待敌,数百辆战车快速移动乱而有序,车轮碾压大地之声,犹如闷雷阵阵,不多时,于外围城一圈形似铁捅,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一场骑车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犬戎骑兵口中怪叫,催马向前猛然撞向郑军战车防守圈,不消一刻便将郑军团团围住。

较战厚重庞大之战车,犬戎骑兵还不及靠近,便被车上长矛甲士朔下马来。

欲从战车侧面突进阵内,然而战车之间全由步战甲士填充,数十条长矛斜立,靠近骑兵均被长矛朔下马来。

少数突进阵中的犬戎骑兵亦难逃一死,尽为阵内甲士乱刀斩于马下。

外围游离犬戎骑兵无法施展,只得张弓搭箭向郑军阵中一顿乱射,收效甚微,犬戎骑兵多有被其误杀者。

郑军弓手亦不甘示弱,一阵连接一阵箭雨,由中心开花飞向外侧,迎向敌军劈头盖脸落下,杀死敌军无数。

激战正憨,秦晋伏军于两侧林中杀出,犬戎军团猝不及防,死于两军之手者不计其数,多有自相践踏而死者。

及秦晋两军相助上阵,战场实力突然转变。

虽说两军人数相差无几,然在如此狭长地带,又处于守城一方,犬戎骑兵无法发挥其高效机动性,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戎主悖戈尔见大势已去,随即引得残兵败将撤退回城,及至城门前,却发城门紧闭。

领头戎兵喊道:“快开城门,戎主进城!”

然见头上一片箭雨袭来,城上一面“卫”字大旗缓缓升起,申侯与卫公姬和站立旗下。

卫公姬和笑而谓下言道:“吾已取城多时矣,尔等快快束手就擒!”说罢,大手一挥,又是一片箭雨,劈天盖地落下。

残余戎兵抱头鼠串,四国联军一路追杀,追及百余里方鸣金收兵。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撒下万点金黄,勤王四君并马进城。

城外尸首余温尚在,城内破壁残垣。

申侯翻身下马,独自行走在城内青石路面上,不发一言。

四君紧跟身后,驱马慢行。

街道两边商铺大门紧闭,不时碰上三两路人。

每遇及此,申侯都会快步上前,谓其打探着申后并宜臼下落。

问及多人,后从逃难宫女嘴中知晓,戎兵进攻王城之时,趁得看守士兵放松警惕,申后携王子宜臼躲入地下密室,得以大难不死。

申侯闻言大喜,随即领人进入王畿,于密室中救出申后和王子宜臼。

及至晚上,申侯领申后及王子宜臼于后宫设宴,诚邀晋、秦、郑、卫四君赴宴。

席上,七男一女,均面露愁容,各有所思,安静的只能听到灯火跳动的声音。

申侯当先起身致歉道:“此次戎狄进犯,皆因申某一时糊涂,酿成大祸,害得郑公及天子惨死郦山,王城百姓生灵涂炭,申某万死难以万死难以辞疚!”

说罢,朝四君各作一揖。

公子姬掘突起身慰道:“申侯亦是为天下创生着想,只是方法不当,放才引来戎狄之乱!现下,戎兵已被驱逐,王城光复,侯叔亦不必太过自责也!”

晋侯姬仇接其话语言道:“及初,天子宠幸褒姒,不理朝政以致奸臣当道,数举峰火以乱诸侯,遭犬戎进犯命丧郦山,亦算天道所为,因果报应!”

申侯含泪诉说道:“诸公不必再劝,今日宴闭之后,吾便携宜儿回申,再不问政事!”

秦君赢开急道:“申侯缪矣,先王身死郦山,太子伯服亦随之而去,还观王室上下,惟余王子宜臼乃是有识开明之士,亦是先王血脉原定太子!国不可一日无君,吾等公推公子宜臼即位天子,以正诸侯视听振兴王室!”

说罢,秦君赢开站起身来,面对申侯拱手一拜。

郑公子姬掘突亦随之起身言道:“先父在世之时,亦常于我说道,先王废嫡立庶之举实乃亡国之道,现值群龙无首多事之秋,郑室亦愿拥立王子宜臼即天子位,匡扶王族大业!”说完,亦谓申侯俯身一拜。

此时,晋侯、卫公亦起身拱手拜道:“吾等亦愿追随王子宜臼,拥立王子即位天子!”

四君非但未追问其引狼入室之罪,且公推其子即九五之位,申侯心生感动,老泪纵横道:“诸公抬爱,申某感激不尽,吾与犬子愿从各位之意,借此苦酒一杯,敬谢诸位!”

说罢,申候提樽一饮而尽。

四君亦端起面前酒樽,陪同一齐饮下。

这时,一旁的王子宜臼起身说道:“各位叔伯安坐,多谢各位叔伯厚爱,小侄亦有两事有求于各位叔伯,如若不允,小侄宁愿归引山林,亦不愿坐上这百姓离心,诸侯记恨之周室王座!”

申侯闻得孙儿如此说话,由是斥道:“无知小儿,还不住嘴!”

晋侯姬仇倒是淡然一笑说道:“申侯莫要动怒,先听王子所说何事,再做定夺也不迟!”

公子宜臼接言道:“也不是甚大事!其一,先王乃小侄生亲,吾不忍看其抛尸山林,恳请诸位叔伯应准小侄收其尸首,归葬王陵!”说罢,便朝四君各施一礼。

晋侯姬仇笑言道:“百行孝为先,公子欲收先王尸骨归葬王陵,乃人伦之请,吾等若是拦住不让,定会被天下百姓唾骂至死!”

郑、晋、秦三君亦都点头称赞。

申侯依然严厉的说道:“且说第二事!”

公子宜臼续言道:“其二,便是迁都洛邑!”

郑公子姬掘突大惊道:“迁都乃国之大事,涉及国运命脉,且问公子何以有此想法!”

公子宜臼释言道:“原因有二!一者,犬戎日益强大,王城镐京时刻面临破城之险!二者,镐京城内遭犬戎劫掠抢夺,愿本繁荣昌盛的镐京城,现已面目全非,军臣百姓皆因战乱逃离王室!如此失民意,惑军心之地,实难再为都城!”

秦君赢开闻言赞道:“难得公子有此长远目光,吾愿领兵护送!”说罢,举樽相敬。

四君附之,恭敬新王。

席间愁云消散,六人开怀畅饮,申后亦做起了倒酒使女,直饮至天际发白方散。

公元前771年,春初!因之幽王身死郦山,公子宜臼登基即位,收先王尸首归葬王陵。

进而传徼海内:拜郑君姬掘突、卫公姬和为上卿,职任左右司徒;秦君赢开赐公爵,自此名列诸侯。

申侯则携申后回申地定居,专心打理邦内事务,不再过问王室政事。

月余之后,新王宜臼于秦公赢开领兵护送之下,迁都洛邑。

司徒姬友战死骊山,全民领孝举国哀悼,追谥日桓公,是为郑氏三公之首。

公子姬掘突世袭君位,行毕完父君的葬礼,遂行首次朝议。

庙堂之上,郑公姬掘突当先言日:“父君在时,曾谙言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果不其然,仅得两年有余,天子被杀,周室被迫迁都洛阳!藉此提议迁民京城养息,时至今日,迁徙已成!然则郐虢勾结,数侵迁徙之民,诸卿可有应对之?”

见君有问,大夫颖考叔上前奏道:“虢、郐欺吾郑地无人?何其无礼,微臣不才,愿领兵伐之,以谢国人心头之恨!”

待其说完,大夫祭仲出而驳道:“颖考叔此言差矣!桓公新丧,国人伤心欲绝士气低迷!且镐京勤王之战,虽获大胜,然我军亦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至今犹未恢复!以此两点观之,近日不可再生战事!以郑当前之势,当以安抚为上!臣请为使,前往虢郐以礼说之!”

一时间,堂前文武大臣一片哄议。

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各执一词。

郑公姬掘突首次开堂议事,面对满朝文武突如其来的争执搅得心乱不已,即欲转身离去。

此时,群臣中走出一布衣士子,大声上言道:“臣有一策!”

郑公姬掘突心烦不已,是战是和心中亦未有定数,突闻有人大声献策,由是定身观之,而见献策之人原来是客卿关思其。

郑公姬掘突面无表情冷冷说道:“主战?主和?”

客卿关思其大声回到:“臣不主战,亦不主和,主战亦主和!”

话音方落,大夫颖考叔连连大笑,讥讽道:“客卿是否昨夜侍女太过殷勤,以致精神恍惚,遂于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客卿还是回府歇息吧!”

满堂哄然,就连郑公姬掘突都忍不住笑道:“客卿,有话直说,勿须遮掩!”

客卿关思其亦苦笑道:“臣之所言,既臣心之所想,不期却成各位臣工之笑柄!”说完,平摊双手,示之无奈。

郑公姬掘突敛容正色道:“既是客卿心之所想,便知战既是战,和便是和!卿却言既战又和,却是何道理?”

客卿关思其亦正色回言道: “臣之所以言战,是郑之能战,其由有三!一日政,郑自桓公以来,广施仁政,德布王室上下,及郑公承国,政令畅通,百姓拥戴!二日军,得镐京勤王大战胜机,军民士气高昂,百姓参军之情甚热,后续战力得以延续,战则有气吞山河之势!三日民,桓公寄孥,得以逃离战乱,休养生息,心系郑地,若战虢郐,必能得之百姓拥戴!依此三点,谓对虢郐之战,郑必胜也!”

郑公姬掘突由是问道:“卿之意欲使寡人出兵伐之?”

“非也!”关思其摇头回道。

大夫颖考叔急言道:“能战为何不战?客卿是何用意?”

客卿关思其也不理会,接言道:“郑之能战,然却不可战,其由亦有三!”

郑公姬掘突闻言起兴,即问道:“竟有能战而不可战之说?先生不吝赐教!”说罢,申手虚请一回。

可卿关思其激情言道:“郑之不可战,原由三点!其一乃为天,虢、郐地处洛邑两侧,为王室屏障,郑若发兵伐之,涂惹口舌是非,于郑不利!其二则是地,郑室新立,自桓公伊始,至今不过数十年而以,脚跟未稳,此时用兵,恐不利郑之发展!其三再说人,镐京勤王之战,郑军精锐损失殆尽,新增兵丁,操练不足,及至上阵杀敌,尚需时日,强行出兵以伐虢、郐,虽必胜,然郑经此一役,势必损失惨重一蹶不振,若得其他诸侯必会乘虚而入,其时郑室社稷能否存续亦是问题!”

郑公姬掘突听的冷汗直冒,待其说完,后背衣衫已被湿透。

大夫祭仲由是请道:“既不可战,臣愿为使,前往议和!”

客卿关思其接言道:“议和可也,然却不可失之身份,颖考叔可领兵于虢郐二地边境处,造成大军压境之像,使其不敢再扰郑室边境之民,亦可更好操练新进兵丁!待其时机成熟,我军即可一鼓作气,攻取虢、郐二地!”

郑公姬掘突大喜,赞道:“客卿好计,一席说辞便解了寡人心病!”

客卿关思其拱手礼言道:“谢郑公缪奖,然臣献策但为求官而已!”

郑公姬掘突心中疑云消散,又有贤士求官助郑,随即回道:“客卿乃栋梁之才,寡人求之而不得,今得客卿自求为官助郑,寡人岂有不应之理?濯任客卿郑国大士!”

客卿关思其笑言道:“吾即为求官而来,区区大士自不放在眼里,臣所求者,乃为卿大夫,望郑公恩准!”

话音落下,朝堂众臣窃窃私语起来。

郑公姬掘突见得如此场景,笑而慰道:“非是寡人不舍得,只是无功而受禄,恐他人心有不服也!”

客卿关思其笑着说道:“以制邑之地换之,不知可否?”

郑公姬掘突幸言道:“果能如此,何惜一官半职,寡人定将亲自与尔授爵!只是不知客卿如何成此大功?需郑如何辅助!”

客卿关思其摇头摆手笑道:“不敢劳郑之士,臣请一车一童赴洛既可!”

郑公姬掘突惊讶道:“一车一童?取下制邑?客卿莫不说笑耶?”

客卿关思其躬身回言道:“臣非说笑,一车一童足矣!如其不信,请立军令状,其时如若未取得制邑,甘受军法从事!”

见其所言如此肯定,并当众立下军令状,寄言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制邑之地,郑公姬掘突由是大喜道:“今晚设宴,君臣同乐,不醉不归!”

客卿关思其却拱手相辞言道:“庆功酒暂且存起,待某取得制邑,臣定与君同醉!事不宜迟,臣这便起身前往洛邑!”说罢,转身径直而去。

郑公姬掘突自语道:“怪人!”

待得关思其走远,郑公姬掘突遂命颖考叔领军镇守虢郐边境,以武力震慑郐虢!命祭仲为使,与虢、郐议和,以骄其心,并寻机会分化离间之。

次日,各便起行。

客卿关思其得之郑君座驾,须臾数日随即来到周室新都洛邑,周王姬宜臼厚礼相迎。

见诸庙堂,周公姬宜臼谓其言道:“自镐京一别,已有月余未见到郑公,寡人甚是挂念,不知郑公可好?”

“不好!”客卿关思其面带愁容直言回道。

周王姬宜臼略一正身说道:“来使所言不好,是谓何事不好,若需王室相协,孤当鼎力相助!”

客卿关思其叹言道:“桓公镐京护王惨死郦山,今郑公新立,地小邦微,仅存京城之地得以养民,各诸侯心轻郑人,即如虢、郐者,亦敢侵袭郑地边民,我主郑公敢怒而不敢言,常言邦小兵微,不堪王室重职,特谴小臣前来交还卿士印章,以便专心治理郑地!”

说罢,便着随童敬上印章。

随童会意移步上前,将随身携带铜匣高举头顶,敬上大印。

周王姬宜臼见此场景,心想:“吾若收回大印便是有负忠臣,必定失信于天下!”由是回言道:“郑公有功之臣,而今有难求于寡人,寡人怎能坐视不理?需王室如何扶助,来使但说无妨,这卿士大印,寡人却是万万不能收回!”

客卿关思其闻言遂唤随童退下,继而拱手礼拜道:“谨谢王上体恤郑民之心!”说罢起身,续言道:“及初,宣王在世之时,念及桓公之功,特赐桓公为侯,封地棫林!其后因犬戎之难,桓公于虢郐寄孥!及至四国勤王,胜而光复镐京,然则棫林之地,至今仍为犬戎侵占,以致郑室已成无地诸侯!人微言轻,郑公因此遣臣交还上卿之职,恐因此有损失王室威信!”

周王姬宜臼接言道:“郑公有心之人,亟需寡人如何相助,郑使不妨直言!”

客卿关思其亦为心思缜密之人,闻其所言知事已成,由是镇定应到:“郑公所求,无非想得王室护佑,以求制邑之地养民,制邑临近王室,想必其它诸侯亦不敢轻动郑人!”

周王姬宜臼回道:“制邑乃洛邑防范外敌入侵之重地,寡人若封于郑,恐其它诸侯心有芥蒂,然制邑以东之地可供郑公养民,孤便将制邑以东之地封于郑,如何?”

客卿关思其谨谢道:“如此甚好,郑室上下定会对王上感恩戴德,吾即刻回郑,告知郑公此等天大好消息!”

说罢,即与周王姬宜臼拱手做别,随即领得随童离宫驾车回郑。

周王姬宜臼虽对制邑以东之地心有不舍,然能以一邑之地换的郑国镇守制邑以东,洛邑便会更加安全,再也不用担心敌寇入侵王室。

想及此,周王姬宜臼亦放心郑国治理制邑,自己便潜心打理迁都事宜,意图重振王室辉煌。

再说祭仲出使虢、郐,一行人等首先到得虢邑。

驿站稍歇,一连数日不得虢君召见,随行人员很是着急,唯有祭仲气定神闲,并不急于求见,每日于驿馆饮茶摆子。

而此时虢侯府中,虢君虢叔却是愁眉不展,思虑再三举棋不定。

只因多次联合郐人劫略郑地京城寄孥之地,虽然地属虢人,然早于桓公之时便卖于郑国,以供其寄民养息,违约而行,恐其责难。

现下郑室谴使前来,莫非是前来下达战书?

近来耳闻郑国颖考叔帅师进军京城,驻扎于京城与虢、郐二地交界处,每日清晨于边界处操练士兵,其步履整齐撼动大地,喊杀之声响彻云霄,若是如此该当如何?

虢君虢叔思来想去亦无定论,最后决定先行与祭仲私下交涉,若果真如此,也还有回旋余地,一旦于朝堂之上公布战书,便无回天之术矣,虢人只能硬起头皮领兵接战。

权衡利弊之后,虢君虢叔遂下令于书房召见祭仲。

不多时,侍从领祭仲踏入书房,两人想会互施一礼,既而分宾主于房子坐定。虢君虢叔当先言道:“贵使不顾路途艰辛,驾临敝国,招待不周,请勿见怪!”

说罢,拿起桌上茶杯,申手示意祭仲饮茶。

大夫祭仲并未理会面前茶水,拱手笑着说道:“虢君严重了,仲等前来叨扰贵国,得遇虢君记挂,不曾遭遇叼难,该仲等多谢虢君才是!”

待其说完,虢君虢叔放下手中茶杯说道:“不知贵使前来敝国有何贵干?”

大夫祭仲站起身拱手正色道:“仲奉郑公之命前来与贵国缔结友好盟约!”

虢君虢叔惊道:“寡人多次侵扰贵邦京城之地,贵邦不兴师问罪,并欲与敝国缔结盟约,使者莫不是说笑耶?”

大夫祭仲笑着说道:“此等关乎两邦命运之大事,仲怎敢拿此事说笑!”

说完,端起面前茶水饮上一口,续言道:“郑、虢两邦自桓公在世之时便为同盟友好之邦,至于京城被袭之事,郑公嘱咐我等,此事定是虢君受郐君胁迫而为之,郐君才是郑国大患!郑公为答谢起初借让京城之地,为表心意,特备下粮草百车,良驹十匹馈赠虢君,还望虢君笑纳!”

虢君虢叔闻言大喜道:“郑公不问孤罪,并备厚礼馈赠敝邦,敝邦自当恭敬不如从命!寡人这便下令断绝与郐人之来往,以表敝邦同盟之诚心!”

大夫祭仲面带笑容说道:“如此甚好!”

说罢,起身告辞。

虢君虢叔亦未远送,待其走远,便吩咐随从起草同盟协定。

大夫祭仲回到驿馆,便令随从快马回郑,告知君上骄虢之计已定,并已成功离间虢郐。

次日两人于虢室朝堂互换国书,达成盟约。

历经十余天,交接完虢地事宜,祭仲一行人等正欲收拾行装去往郐国,而得收到郑公密信:“郐君得知虢君反水大怒,于朝堂之上大骂虢君忘恩负义,然觊觎郑人京城大军,不敢公然与郑、虢二邦断绝邦交,便遣使归还所夺郑室财物,称臣于郑!”

大夫祭仲得信大喜,随即收拾行装,归还郑国。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二年,关思其因说周王得制邑以东之地,获郑公姬掘突委以重任,职任郑国大夫,与祭仲、颖考叔平坐。

一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郑公姬掘突遂邀祭仲、颖考叔、关思其三人赏月饮酒。

入夜,三人不约而同来到公府后园,四人分宾主坐定,郑公姬掘突首先发话道:“今日邀请诸位,名为赏月饮酒,实为商议郑国今后发展大计。时光流逝,转眼一年有余,去岁郑室可谓喜事连连,先得制邑之地,后平虢郐之乱,使其臣服于郑。孤幸得尔等事郑,中原大地之上方才得我立足之地,薄酒一杯,敬谢各位!”

祭仲、颖考叔、关思其一齐站起,三人异口同声说道:“谨谢君上!”

四人高举酒杯,月光之下,四只青铜酒杯碰撞在一起,酒杯撞击之音悦耳嘹亮,经久不消,四人同饮杯中酒。

饮罢,郑公姬掘突申手示意三位落座,续言道:“郑室虽得以立足中原,然郑地四周列强林立,晋、卫、宋、陈、鲁等,均为世之大邦,郑人于其夹缝中求生步履维艰!今日宴请各位,便是想问诸位,郑室今后该当何从?”

大夫祭仲摔先回道:“制邑之地多滩涂荒地,若得开发利用,可增良田千亩!”

郑公姬掘突大声说道:“好,卿言好计策!”

大夫祭仲续言道:“养民之地有矣,还需解民之惑,教民之理,臣思不如多建乡校,白日务农于地,入夜聚校听讲,开民心智,更易于拢聚人!”

大夫颖考叔接着祭仲话语说道:“还应发展商业,去除商人奴籍,放其自由出入郑地,将富余之物出卖,换取稀缺货物,岂不两全其美!”

郑公姬掘突闻言悦道:“两位所想既孤之所想,郑国能有今日之盛貌,全仰仗各位鼎力相助!为得郑国室立足强邦之列,再饮一杯!”

说罢,郑公、祭仲、颖考叔三人同时站起,端起面前酒杯。

四人同饮,却只见三只酒杯,三人同时望大夫关思其,

大夫关思其回过神来,这才发现郑公邀其同饮,便也立即站起来同饮这第二杯酒。

饮罢,郑公姬掘突谓对关思其说道:“关大夫沉思不语必有良策,何不说于我等听听!”

大夫关思其放下酒杯,面色凝重叹言道:“吾深为郑室前景担忧!以郑室京城及制邑之地,抗衡四周列强,无异于以卵击石!若遭其蚕食,则郑国时日无多矣!”

郑公姬掘突闻言笑道:“关大夫原来为此事忧虑,真乃郑国之顶梁柱也!此事孤亦早已虑及,只是尚却契机!”

大夫关思其惊而问道:“愿听尊教!”

祭仲、颖考叔亦被挑起莫大兴致,郑公姬掘突申出双手示意三位坐下听说,随言道:“先父桓公在世之时,便曾对孤提及郑人未来之谋划,暂且称之为十六字之方略!这十六个字便是:前华后河,左洛右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眼下已得京城及制邑之地,左洛右济已成!现下紧要之处便是灭虢、郐,主芣、騩而食溱、洧,后取胡而抵黄河!”

颖考叔听完起身拱手说道:“既然如此,何不发兵伐之,臣愿为将!”

郑公姬掘突走过来拍拍颖考叔的肩接着说道:“此时虢、郐二国名上为郑国盟邦,我若出兵伐之,便是出师无名,途遭天下耻笑,并会遭至临邦强国前往救之,真乃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罢,面露苦笑于对坐坐下。

此时,关思其则大喜道:“郑公若为事烦恼,则大可不必,眼前便有一天赐良机!”

郑工姬掘突闻言惊道:“大夫快快说来!”

祭仲、颖考叔亦同时望向大夫关思其。

大夫关思其说道:“因犬戎侵犯西垂边境,秦国抽掉原本护送周王东迁兵马回国抵御外敌!现旧都镐京还剩一批王室重器待运新都洛邑!君上何不主动请缨,将其运抵洛邑?”

郑公姬掘突面带疑惑之色问道:“此事于郑何益?于孤征讨虢、郐又有何关?还请关大夫直言说于我等,以解心中之惑!”

大夫关思其低声言道:“重点乃在此批王室重器之上!起运之前,派出细作扮做江洋大盗,将此消息透露给虢、郐二君,怂恿其劫略郑人压运之王室重器!二君皆是均唯利是图之主,在其怂恿下,必定见财其心,起兵前来劫略,其时吾等再出奇兵,一举功下二邦!此举既获护周美民,又得师出有名,三者一举攻灭虢、郐尽得其地,而四方诸侯亦无话可说,可谓一箭三雕!”

郑公姬掘突等三人听完大喜,均言天赐良机,不可错失,一片赞美之言。

末了,郑公姬掘突举杯言道:“为得郑室富强满饮此杯!”

说罢,四人高举酒杯,一气饮尽这第三杯琼浆。

时过月余,郐君自郑人细作处得知郑人压运王室重器不日将抵临郐地,便宴请虢君密议劫取王室财物。

然一切尽在郑室君臣掌控之中。

数日之后,郑人压运车队便抵达郐国城下,为首大将颖考叔出列喊话:“王室车队借道,快开城门!”

城头无人应话,原本紧闭的城门却慢慢打开,颖考叔想也没想便帅领车队进城,进得成门才发现城内已空无一人。

不多时,郐君现身于城头,朝着城内颖考叔车队喊道:“颖考叔,别来无恙。留下车队,放尔等一天生路!如若不从,休怪吾等待客不周!”

城下颖考叔哈哈大笑,全无惧色大声回道:“大胆狂徒,欲劫王室重器,今天便教尔等葬身于此,尔等雕虫小技,吾国君主早已看破!”

郐君亦不甘示弱大骂道:“死期将至,还口出狂言!今天教尔等识得吾辈厉害!”说罢,申手一辉,只见城头伏兵尽起,两边民舍亦冲出无数敌兵!

颖考叔也不答话,拔剑谓众喊道:“众将士!”

车队士兵听闻将令,纷纷从押运车辆中抽出兵器,随即大吼一声。

颖考叔得到随行士兵回应,遂令道:“点然车辆,升烟示警!”

郑军甲士纷纷点燃装满湿稻草的压运车辆。

郐君自知中计,亦知郑国大军于城外设伏,所幸早先已预知此局,于虢君商定亦于城外设伏以防不测。

郐君心中暗自庆幸,亦对城下颖考叔等人恨之入骨,于是大手一挥喊到:“杀尽郑贼!”

只见一片箭雨于城头飞向郑军车队,车队士兵伤亡惨重。

两边民舍之中所伏郐军,待其箭雨落下亦于两边杀出,加入激战。

然郑军此次入城士兵,皆于京城所练新兵中所选精兵,皆能以一当十,经郐军数次冲杀而不乱阵形,为首大将颖考叔更是勇猛无比,身带数箭亦无所查觉,拍马舞剑向前,直往城门方向杀开一条大道。

设伏于城外的郑国大军,见城内狼烟升起,这是事先约定好的攻城信号,郑公一声号令,伏兵尽起,战车开道,步兵紧跟其后,杀向郐城。

城内激战正憨,郐君立于城头观战,忽闻守城士兵奏报:“城外郑军已杀至城下!”

郐君连忙问道:“虢君大军何在?”

守城士兵回道:“不及郑军一个冲锋,便做鸟兽散,大败而走!”

郐君顿感头晕目炫四肢无力,一头栽向城下,坠城身死。

此时颖考叔已杀至城门前,带领车队士兵打开城门。

城门开启不到一半,只见郑公匹马仗剑跃进城内,身后郑军亦紧跟其后鱼贯而入杀进城里。

郐军群龙无首,各自夺路而逃。

郐人被立诸侯,著世二百于余年,于此为郑所灭,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
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21章 宋谦和四方 鲁怒逆九周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