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

书接上文,公元前684年岁冬,楚入中原,诸侯联军御之,齐师承时灭谭,朔谭无礼也。谭子不敌逃奔莒邑,因是同盟故。楚太傅申葆亦因势而为,盟蔡释其君,不日还军归楚。

及见楚师退兵,诸侯自还。独说鲁公姬同还朝大怒,只为齐室吞谭济鲁,说话间便欲起兵伐齐,大夫臧辰谏阻道:“齐鲁并重,且不论胜负如何,单只说此时伐齐,确是不合时宜,一者师出无名,恐惹诸侯非议,二者番邦入侵,诸侯不宜轻起内争,谨请君上决断!”

鲁公姬同无言以对,只得依言行事,然齐势日增不可不防,鲁军主力遂迁齐鲁边境,以备不时之用。

见之此景,宋公子捷心下大悦,乘丘大败,颜面尽失,无时不思衅鲁寻仇,眼下鲁军移兵北置,正是雪耻大好时机,当即朝议向鲁用兵。

商丘朝堂之上,百官齐聚,众皆缄默无言,仅闻宋公子捷言日:“鲁兵北置,曲阜无防,乃天授良机,寡人欲雪乘丘之耻,众卿以为可否?”

语出无人复言,宋公子捷厉目四顾,亟待发声苛责,大夫仇牧见状出列,上言道:“君上以为可否?”

宋公子捷切齿决绝回应道:“乘丘之耻必雪!”

大夫仇牧不卑不亢,续问道:“师出几何?谁人为将?”

宋公子捷扬手喝道:“举国之师,寡人亲征!”

大夫仇牧顺其言道:“如此尚需出师之名!”

宋公子捷令请道:“大夫可为寡人谋一?”

闻之此言,大夫仇牧已知伐鲁势在必行,明君之意,会君之志,当即躬身献言道:“乘丘兵败,南宫将军为其所俘,可述与释还,如其不允,则可以此为名,出师逼讨!”

宋公子捷抚掌赞日:“仇卿大才!”言讫,当堂行书致鲁,并着三军整装,刻日随君亲征。

时过一日,书致曲阜,鲁公姬同阅毕召请大夫臧辰协商,问日:“宋人谓我索还南宫长万,大夫以为何意?”

大夫臧辰稍加思索,接言回道:“世人传言,宋君子捷与之南宫将军自来不合多生龃龉,如说为国所谋,予我所要,当属正常,行之邦交即可!然见边关战报,数万宋军陈兵边界,如此兴师动众,当是索将为假,伐我是真!”

闻其所言,鲁公姬同恍然大悟,大骂道:“手下败将,不思悔悟自省,竟还敢来犯,当真不知死也!”

大夫臧辰接言道:“人意如此,我等亦无力回转,只是眼下南楚北齐两强相压,从中斡旋已属不易,实不宜分心再与宋人争战!南宫长万本属宋人,还便还了,于我无害,使其出师无名,则于我大利!”

鲁公姬同轻点其头,轻言道:“如此便依大夫之言!”说罢,礼送大夫臧辰出宫,旋即又召见南宫长万。

乘丘兵败之后,南宫长万气焰收敛,既为阶下囚,自揣还邦无望,是以不争不辩,屏息待死。

不多时,士甲将其押至,鲁公姬同背对其言:“鲁人好欺否?”

南宫长万侧首愤言道:“要杀便杀,不必如此相戏!”

鲁公姬同转身直面谓其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孤亦非嗜杀之徒,有意纵汝还宋,汝可愿意?”

南宫长万收目回身,垂首言道:“阶下之囚,没有资本讲条件,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鲁公姬同淡然笑之,上前为其释缚,随言道:“寡人言,乃为释君,非为弑君之命,汝可去也!”说罢,回身落坐。

见此,南宫长万面色茫然,一时失措无语,起身行得几步,遂又回首问道:“真欲纵我离?”

鲁公姬同不复回言,对其挥手告别。

南宫长万向前又行得数步,猛然间转身回行,跪于君前叩首言日:“再造之恩,没齿难忘,君若有言,甘效犬马之劳!”

鲁公姬同扶其起身,慰言道:“实无所求,但问所愿,谨愿宋鲁无战,永修盟好!”

南宫长万拱手拜日:“若此,臣当极力劝说吾君!

鲁公姬同摇首轻笑,叹日:“君有此心,我心甚慰,唯恐子捷不做此想!”

南宫长万不解问到:“此言何意?”

鲁公姬同垂首叹日:“为报乘丘兵败之仇,宋公子捷挥师亲征,业已大军压境!”

南宫长万闻知心惊,侧首陷入沉思。

鲁公姬同续言道:“子捷为君,宋鲁难止挣战!也罢,此役孤当倾力而为,誓灭来犯之敌,将军还营备战可也!”

闻得此言,南宫长万急忙回言,日:“出得此门,长万终生不再踏入鲁地,天地共鉴!回访子捷处,吾亦当竭力游说,劝其与鲁重修旧好!”说罢,请辞即行。

鲁公姬同默言望其离去,一抹淡笑显露脸上。

话说这日,宋公子捷业已领军行抵鄑邑城前,亟待惠挥师拔城,但见城门大开,南宫长万从中行出,谓众扬言道:“鲁侯大义,众将少战,罪臣有言上谏!”

谓之此景,宋公子捷顿觉冷水淋背懵然无措,上无将令,三军亦只得稍缓进军。

不多时,君臣二人对面而立,宋公子捷当先责日:“何故阻我进军?”

南宫长万谨拜上言道:“鲁室势大,不宜轻启战端!况宋鲁力均,予做拉锯之争,徒伤国力也!且有荆楚窥视中原,稍有不慎或将危及社稷!再有齐鲁不和,终起战事,彼时观其鹬蚌相争,我等坐收渔利,岂不更好!”

闻其此言,宋公子捷讥讽道:“乘丘之耻,卿可释怀,孤却难已忘却,伐鲁势在必行!”

南宫长万仍旧苦心劝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上何急于一时也!再有此番入鲁,君上乃籍鲁释我为名,而今我已归来,师出无名,何以勉军?”

宋公子捷却不奈道:“败俘囚徒,竟敢左右寡人心志!”说罢,转身撇下南宫长万,面着三军敕令抢城。

南宫长万无奈默言,只得于后相随观战。

几阵争战下来,宋军未能踏上城头一步,鲁军则于城上齐声大骂:“忘恩负义,宋桀子捷!”

宋公子捷闻之气恼不已,怒斥三军夺城不力,又是催军数番强攻。

激战数日,宋军仍未攻下鄑邑,宋公子捷此时亦后悔当初未听南宫长万之言,由是心生退兵之意。

然在敌我万军当前,又不好拉下颜面下令退兵,宋公子捷滞望疆场蓦然无语不知所为。

好在南宫长万看出端倪,趁着宋公子捷累极小睡之际,将其兵符窃出,假命三军撤出战斗,退兵还朝。

还朝之后,文武百官对其鄑邑战况临机处置颇为赞赏,恭贺之言溢满朝堂。

宋公子捷适察颜面扫地,由是当堂斥日:“俘将囚徒,竟敢乱我军心,其罪当诛!”言讫,即要将其拉出斩首。

得之众卿苦劝方才做罢,宋公子捷仍是不依不饶,责日:“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罢官黜职,禁锢于府,其后不得插手朝政!”说罢,拂袖而去。

文武百官唏嘘而退,宋室衅鲁复仇之争由此告终,其后数月,九洲诸侯相安无事。

至仲秋八月,天降大雨,丹雎洪水泛滥,宋室全境被淹,民舍尽毁,稻苗无存,加之宋公子捷即位以为连年争战,府库空虚无力救济灾民,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其时,鲁室与齐明争暗斗,合纵连横各使手段,鲁公姬同有意笼络宋人,与之携手抗齐,今见其受灾是为和盟契机,遂着庆父携粮草百车,前往慰问。

而至宋地,宋公子捷以不受鲁惠为由,拒收其救灾援资,鲁庆父遂往南宫府请见南宫长万,拜日:“无故叨扰,恳请见谅!今见宋地受灾,吾主以天下苍生为念,特使外臣携资救灾,奈何宋君仇鲁拒收,恳请将军受之,以解万民疾苦!”。

知其来意,南宫长万授意道:“宋鲁有隙,罪在君臣,而百姓无辜也!然我禁足于府,心有余而力不足,受粮亦无法运出馈民,烦请贵使前往请见公子御说,此子宅心仁厚心怀社稷,必能妥善处理!”

鲁庆父礼言拜退,临近门口,侧首言日:“君者,不计民生,悲也!当择适者为君,以护社稷!”说罢,扬长而去。

南宫长万攥拳负手,切齿默言,待其走远,愤然转入后堂,宋乱将起。

来至公子府,公子御说厚礼相待,请将后堂相叙,鲁庆父献言道:“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苦于万民,吾君感同身受,谓众日:民无罪也,若之何能不吊?特使外臣携粮赈灾,恳请受纳!”

公子御说回日:“吾实不敬,前者兵戎相见,使君无妄受战,而今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说罢,亟欲跪拜谢罪。

鲁庆父连忙上前扶阻,礼言道:“过往之事,不提也罢!但望宋鲁日后亲如手足!”

公子御说拱手谢日:“吾谨一公子,不敢于君前有所承诺,其后君有所求,我必全力以赴!”说罢,两厢回礼,完就交接事宜。

事后,公子御说携粮赈灾自不必说,单说鲁庆父还鲁复命,上报其间经过,众皆唏嘘,大夫臧辰言日:“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鲁公姬同接言道:“如此说来,公子御说有恤民之心,是宜为君,我等当助其一臂之力!”

众皆会君之意,拜日:“谨受君命,以成宋鲁之好!”朝后各行其事,自后宋鲁来往密切。

话转山东齐室,见之宋鲁罢战言和,携手抗齐之意不言自明,齐公姜小白自无坐以待毙之理,遂亦遣使结交各路诸侯。

而诸侯之中德望最高者,莫过于周王室,经众商议,欲效先君襄公之举,寻亲王姬以成姻亲之盟。

说定即行,大夫鲍叔牙受命出使洛邑王畿,得之周王姬佗以礼相待,召见于王室庙堂之上。

两相会面,施以君臣之礼,大夫臧辰上言道:“我王万年,外臣拜上!此入洛邑,奉上喜事一庄,谨盼我王惠受!”

周王姬砣悦言道:“齐室尊王之意,寡人业已领受,心中甚慰!贵使言喜,不知喜从何来?”

大夫鲍叔牙拱手回言道:“齐侯欲拜我王为父,与周缔结姻亲之好,祈请我王恩准!”

周王姬陀暗自思道,齐之强邦,盟之大益,一者可攀强附盛以安社稷,二者可礼制诸侯效齐尊王,可谓一举多得也,由是当即应道:“齐侯孝心,寡人自无相拒之礼,不知齐侯欲求寡人膝下何女?”

大夫鲍叔牙躬身谢道:“公主千金之躯,下嫁于我已是万幸,启送我等造次遴选,但凭我王做主!”

周王姬陀回日:“也好,寡人爱女姬恭年方及笄,正值适婚之龄,如不嫌弃,便将此女许与齐侯!”

大夫鲍叔牙再拜回日:“如此可谓郎才女貌,谨代吾君谢过王上!”

事成皆大欢喜,大夫鲍叔牙应周王姬陀盛请,留周侍王数日后还邦复命。

繁文缛节礼毕,公元前683年冬十月,大夫鲍叔牙再临洛邑,迎娶王姬姬恭,自此齐之声势大盛,与之鲁室东西对立,二分天下。

周齐联姻,举世震惊,诸侯纷纷与齐示好,齐公姜小白则趁热打铁,以尊王攘夷之名,盟交天下诸侯。

此处单说宋室,初春首朝,文武齐聚与朝商议一年大计,会商重点仍是衅鲁雪耻,宋公子捷谓众言日:“鲁人数损宋室威严,可谓是欺人太甚,寡人与之势不两立,誓要予其驳回颜面,众卿可有良策助我?”

话落无人作声,宋公子捷瞠目怒日:“众皆哑耶?”

谓此,公子御说出而上言道:“君上明察,鲁无欺我,乃我欺鲁也!此前数番争战,皆乃宋室发兵侵鲁在先,战败失利而返,又怎可怪罪于他?”

宋公子捷拂袖怒日:“数典忘祖,放肆!”

公子御说拱手辩驳道:“臣子谨为宋室社稷着想,不曾有半点虚言!宋鲁数战过后,我遇大水,人资粮赈灾,谓我无半分记恨之心,而君上不思感恩图报,更妄图施兵过境战火加身,如此方为恩将仇报!”

闻得此言,宋公子捷起身斥日:“大胆孽子,私受鲁人恩惠,寡人不予问罪便了,竟敢以此要挟寡人,逐出朝堂!”甲士闻命,将其压下。

时过刻余,朝堂复归安静,宋公子捷续言道:“再有驳我逆鲁之意者囚之!众卿可有他言!”

众皆无言,南宫长万上言道:“鲁人数胜于宋,兼败强齐,声势大作,一时难下,不若静观其变,待其生乱我再图之!”

待其说罢,宋公子捷弄指讥笑道:“将军莫不惧鲁也?也难怪,乘丘一役,将军兵败被俘,死里逃生惧鲁亦属正常!”

南宫长万会意,愤言回道:“但欲为战,我必冲锋在前,决无贪生之念,臣所言之意,乃是战之利国而战,战无所利则避战,决非惧战!”

宋公子捷峻颜冷语道:“此前,将军力能搏牛,气吞万里如虎,无惧天下!战后,脱囚逃生归来,胆小怯懦如鼠,贪生畏战!败军之将,不堪论战,着其还府禁足,闭门思过!”

闻其所言,南宫长万拂袖言道:“刚愎自用,不可与谋!”遂起弑君之意,言讫转身而走,甲士随后拥出。

待其行出,宋公子捷侧身恨言道:“汝等平日以谋士自居,贪享高官厚禄,而到用人之时,竟无一人上言献策,寡人要之汝等何用?”说罢,恶目视之群臣。

大夫仇牧由是出而献言道:“臣谨慎实言,此前于鲁数番用兵,加之去岁仲秋大水,营田颗粒无收,府没钱粮匮乏,更兼兵疲民乏,实不利近时出战,然可借他人之手行我之事,齐鲁不合人尽皆知,不若假齐人之手伐鲁,而达我之意!”

宋公子捷兴趣盎然,急言问道:“如何行事?”

大夫仇牧接言回道:“齐今与周联姻,行尊王攘夷之号,盟交天下诸侯,我可以此结好齐室,谓其言日鲁人与楚勾结,进而请齐缔盟,联军伐鲁,必可成事!”

宋公子捷闻言大喜,即着大夫仇牧行将此策,并允诺事成之日,许其相邦之职位。

大夫仇牧欣喜受命,叩首拜谢,朝后筹备入齐,不在话下。

再说南宫长万,当堂为之宋公子捷驱逐离朝,颜面扫地还府勃然大怒,瓷瓶碗碟摔碎一地,加之此前数番为君戏弄,想道再无出头之日,便已心生弑君之念,后又闻得朝议盟齐伐鲁,更是怒火中烧,想当初乘丘之役,若非齐军背信弃义,怎致自己落败被俘虏,如此言而无信之辈怎可盟交?是以更坚定其弑君之想,由是当即暗中筹备此事。

然如今禁足在家,手无兵权,朝中大员又与己疏远,仅余府中心腹并数十家丁可用,想要弑君何其难矣!其后谁人继承君权亦需考量,自问无意亦资格无承袭君位,继君当从众公子之中遴择,还需所选公子支持其弑君之举,此间细节皆需考虑周全,南宫长万由是闭门谢客,蜗居书房详尽筹划。

一连数月,宋公子捷深居简出,不曾出得商丘候府半步,使之无计可施,需将其引出商丘,方有行刺之机。

想道鲁室君臣曾明言暗道著其改天换日,南宫长万随即致书鲁公姬同,拥其助己一臂之力。

书至曲阜,鲁公姬同持卷而阅,信简文日:“鲁君在上,外臣叩请,辞君一别数月,甚念安康!偿念及外臣曲阜落困之时,得君恩典释还归宋,恩同在造,外臣铭感五内,无时不思感恩图报,而知近日宋廷朝议,愚君子捷欲交齐室,污君勾连荆楚祸害中原,集天下诸侯联军伐鲁,亟知此事不敢藏私,遂急书告君,望君早做防备!另将应对之策奉上,供君垂鉴。齐鲁之争,终无善了,与其两败俱伤,不若止战盟齐,强强联手共驭天下,不亦愈善乎?如此亦可止宋连齐污君之念,再者邀商愚君子捷,谓其晓以利害劝盟之,进而携齐宋之势往复中原,鲁霸天下指日可待也!谨以数言,谓君厚恩,偿报万一,外臣幸甚!”

言之切切,鲁公姬同百感交集,不敢置若罔闻,随即诏令开朝商讨。

不多时,文武齐聚一堂,鲁公姬同着百官传阅南宫长万信简,问日:“众卿有何高见?”

司寇臧辰随即上言道:“贼子欺人太甚!望君上莫再妄生恻隐之心,此番交手定要将其置于死地也!”

鲁公姬同接言问道:“臧卿有何谋划?”

司寇臧辰拱手回日:“宋贼既欲连齐伐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我则先手与齐成盟,两强携手同出,宋必一败涂地,再无出头之日,我则安矣!”

鲁公姬同轻点其头,欲行此策。

大夫曹刿紧随之献言道:“文仲燥怒,从情可谅,而致行言上策略有不周,臣谨添言补阙!臣以为先手盟齐可也,只是眼下诸侯无动局势不明,不宜妄动刀兵,且宋齐素来交好,冒然间之恐难成事,再者与齐盟交亦只是权宜之计,两者貌合神离不能同心,如此联军伐宋不败何待?另有楚室盘踞南疆蠢蠢欲动,若其趁我内争之际北上,中原危矣!臣意乃南宫长万所献连齐和宋之策,是为万全之法!”

闻其所言,司寇臧辰敬日:“大夫所言甚是,老臣唐突!”

文武所见一致,众无异议,鲁公姬同亦于心赞同,由是当堂授命司寇臧辰为使北上临淄请盟,诏令大夫曹刿撤回北境大军,转陈西北,以防宋楚。

朝后各自行事,不在话下,且先表司寇臧辰一行,秉持君命摸黑疾走,昼夜间便抵齐都临淄。

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务必赶在宋人入齐之前达成使命,是以未经礼官交接呈授,司寇臧辰引众直抵齐宫叩门。

齐鲁虽有不和,然古语有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即见鲁室遣使来访,亦不好拒之门外,齐公姜小白闻报即召其庙堂相商,且先闻其何说。

入得大堂,司寇臧辰行过君臣之礼,呈上邦交盟书,随言道:“今见齐君,乃为休战讲合而来,还望齐君应允!”

齐公姜小白置书案头,轻笑道:“远有长勺之耻未雪,近有鲁军兵临齐境,汝教寡人如何休战讲和?休要多言,汝且回报鲁候,整军与我决战!”

司寇臧辰临危不惧,接言回道:“长勺之争,乃齐人挑起,我仅自保而已,并无欺人之意?再有齐室趁我南下御楚之际,吞我属邦谭邑,致我北境告急,移师北防安有错乎?”

齐公姜小白峻颜起身,负手抬臂扬言道:“是我为之又如何?如有不服,大可引军来战齐,寡人奉陪到底!”

见之齐公姜小白如此态度,司寇臧辰自知和谈无望,遂默言礼拜而退。

见之此状,上卿管仲缓步出列,回身谓之司寇臧辰言日:“鲁使无度量也,吾君受屈于鲁,还不可报怨数言耶?”

司寇臧辰闻言止步,大夫管仲旋即转身面君,礼拜上言道:“君者,当以社稷为重,利齐之事皆可受之,眼下诸侯轻周乱政,荆楚界南,山戎踞北,九洲内忧外患,臣以为确实不宜轻起刀兵,且看鲁人请盟于我何益!”

齐公姜小白闻言会意,接语道:“也罢!寡人不与尔等计较,汝且先言盟鲁于我何利?”

司寇臧辰转身回步,拱手言日:“齐鲁连盟,君可得一强援,少一劲敌,可算利否?”

齐公姜小白冷笑道:“寡人领齐称熊山东,尊王攘夷愧得天下拥护,鲁于我言无患于得失!”

司寇臧辰冷情直面问日:“那君以为何为利也?”

齐公姜小白谓其直言道:“妄语虚言不可信,寡人独重实利也!欲使寡人释怀长勺之痛,需将遂邑割让予我,其后再商盟鲁之事!”

司寇臧辰嗔怒道:“遂邑乃鲁之要地重镇,岂可随意割让,君之无德,不盟也罢!”说罢,拂袖侧身,昂首傲视齐廷群臣。

上卿管仲于后谏日:“齐盟天下,不争鲁之一邦,然若与齐为敌,齐可檄告天下共伐!夫失鲁之助,于我无害,鲁失齐盟,则存社稷之危,何者为重,鲁使当可自判也!再有,今之请盟者,鲁也,欲取必有所予,乾时、长勺两战,致齐室损兵折将,鲁得战资颇多,今只予贵邦求得一遂邑,当是不为过也,且遂邑地处鲁邑腹地,齐室鞭长莫及无力协管,索之亦只为名也!而见鲁使如此计较,何谈交好结盟耶?”

闻此一番言语,司寇臧辰面上傲气渐失,于心细细思量一阵,亦觉其说不无道理,少顷回言道:“也罢,为示诚意,便遂齐公之愿,献遂请盟!”

齐公姜小白拍案大喜道:“善哉!”说罢,即着刀笔吏篆刻盟书。

适时无言,过之刻余,盟书著成,两方篆上签名,齐鲁之盟由此达成。

因是迫势成盟,两者各怀私意,是以未就盟成摆宴庆贺之说,更亦无践典盟誓之礼,司寇臧辰携书当堂即向齐君请辞告退,齐公姜小白亦无挽留之意,望其背影含笑默送。

还至曲阜,司寇臧辰述职复命,闻知此间经过,鲁公姬同怒日:“齐人欺人太甚,如此盟书要之何益!”说罢,掷书于地,恶目紧视大夫臧辰。

司寇臧辰获自知罪于君,随即伏首跪地无言,大夫曹刿行将上前,拾之盟书复

置鲁公案前,上言道:“君上息怒,入齐者何?而今司寇携书而回,即是功成,应赏!”

闻其如是说,鲁公姬同挥手请日:“寡人唐突,司寇请起!”

司寇臧辰闻言起身,还位侍立。

鲁公姬同抚案续言道:“然无故失之遂邑,寡人着实心有不甘!”说罢,垂首而叹。

大夫曹刿拱手接言道:“无妨,遂邑之地,臣誓将为君讨回,而今与齐盟书已签,制宋乃是头等大事,敢请君上将之和齐盟书公诸于众,更邀宋君谈和!”

鲁公姬同颔首少思,当即提刀篆书致宋,邀之宋君子捷蒙泽会商。

不数日,和齐盟书并鲁公信简同致宋都商丘,宋公子捷置就案头,冷颜面众言日:“眼下鲁已盟齐,连齐伐鲁恐难成事矣!众卿可有他策助我败鲁雪耻!”

众人不愿再战,又畏君上责难,是以无人献言。

见此,宋公子捷取卷续言道:“此乃鲁君邀盟之书,众卿无言,是谓寡人与鲁盟和耶?”

众皆躬身请拜,仍旧无语。

环顾堂下,宋公子捷冷哼一声,随手抛书于案,亦不复言。

大夫仇牧见状行出,拱手上谏道:“齐候所倡尊王攘夷,甚得诸侯拥护,眼下民心凝聚,同仇敌忾,天下无争,我若强行与鲁开战,挑起内争,恐成众矢之的,其时宋难存矣!臣意不若顺势而为,暂与鲁廷休战,应其所请,赴约蒙泽,坐观其变为上!”

闻言,宋公子捷一阵唉声叹气,末了诏日:“即是如此,便请大夫随我赴会,一探究竟!”

仲秋八月,宋公子捷如言起行,赴约蒙泽。

秋高气爽,宋公子捷行于旅途,浑然不知死期将至,而见引蛇出洞计成,南宫长万随之偷出府邸,前往谒见公子御说。

到得公子府前,公子御说惊问之:“君上有命,着将军禁足府中,何以致此?”

南宫长万回日:“无要事,不敢惊扰公子清修!”

闻其如是说,公子御说将其让进府中,请座看茶毕,问日:“将军有何要事!”

南宫长万敬日:“谋欲弑君,赋职公子!”

公子御说惊而失色,起身责日:“大胆狂徒,何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南宫长万辩道:“子捷为君,宋室安得一日宁静?只顾一己私欲,数起刀兵,以致府库空虚,民不聊生,某乃为民请愿也!”

公子御说侧首驳日:“君行错,臣失职也!汝等不思己过,而责君之错,岂是为臣之道?吾誓死不行此事!”

身为人臣人子,难受此命南宫长万谅解道:“此事无需公子介,某已筹划完全,只等事成,公子履位即可,所有罪责,某将一力承担,与公子无关,但盼公子勤政为民,以昌社稷!”说罢,请辞自退。

公子御说望其远去身影,自思道此人胆大妄为,无望无德罔顾纲常,与之此人同行,无异于与虎同行,终将为其吞食,是以连夜奔往毫邑避祸去了。

还说南宫长万,自公子府归家,便从护院家丁之中择出青壮百人,着其前往蒙泽刺杀宋公子捷。

此刻,宋公子捷浑然不知,正自悠然自得与之鲁公赏雪清谈,言日:“乘丘辱我,君做何言?”

鲁公姬同望雪道:“过往云烟,适时各自为政,不谓私仇也,眼下荆楚势迫中原,危及鲁宋社稷,还望宋君大量,与我携手共御强敌!”

宋公子捷挥手弄雪,回言道:“瑞雪兆丰年!也罢,便让往事随风消散,愿与鲁室重拾旧好,同盟互助携手共盛,如雪无瑕!”

鲁公姬同悦言道:“甚好!甚好!”随之引其踏雪共赏腊梅。

观之一日雪景,宋公子捷不堪凛冬酷寒,请辞还屋休歇。

殊不知,南宫长万所使刺客业已伏于管舍各处,只等宋公子捷一行踏入,随之一拥而起就地斩杀。

正说时,不远处便传来宋公子捷爽朗笑声,屋中刺客尽皆屏息默言,待之众人入内,但闻一声哨起,众皆窜出,将之众人团团围住。

众皆惊慌失措,只见领头贼子一声令下,众刺客奔将上前,先将宋君身护卫系数杀尽。

大夫仇牧护持宋公子捷连连后退,随言道:“死士索命,无非为财,敢问我等价值几何?愿以十倍之价讨众存命!”

众刺客稍加迟疑,但闻匪首喝道:“吾等不为钱财,只为替天行道!”音落,众刺客随言而行,扬刀奋起将其君臣斩于血泊之中。

可怜宋公子捷君臣横死鲁地,至死不知弑己者是敌是友,悯其一世,照诸后人,谱书闵公。

众死士刺杀得手,随即飞鸽传书商丘,又因弑君重罪,无以返乡,遂就地解散,各奔东西。

得知消息,南宫长万随即出府,策马奔向公子御说府,然被告知公子因故去往毫地矣,只得郁郁而回。

虽不知其为何去往毫地,然想道邦国不可一日无君,南宫长万遂又遣使前往迎其还邦嗣位。

使至毫邑,见过公子御说,向其表明来意,不料其不喜反骂道:“南宫暴徒,弑君犯上,天理不容,举族当诛,吾只恨无力戮贼,又岂会与之同流合污!”

南宫使者为其逐退,无功而返。

闻使奏报,南宫长万负手愤言道:“有心相助,反遭其一辱再辱,拟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为人,不复为君也罢!”

旬日过后,南宫长万遂立公子子由为君,更着南宫牛、孟获帅军一万围毫,以除后患。

及此,南宫长万一时间权倾朝野,掌握生杀大权,众公族子弟亦惧其杀己,遂尽奔萧地去了。

失之宗庙,众公族子弟亦是心有不甘,愤愤不平,遂共聚一堂商议复国之策,适逢萧叔赢芯前来探望,众皆请其主持公道。

萧邑世受宋恩,为其荫护,方得保全社稷于乱世,见之南宫长万惑乱宋祠,亦有心相助,萧叔赢芯谓众言日:“南宫弑君做乱,拥立子游为君,独掌宋室军政大权,我等亟需另立新君引导民心,方可与之对抗,我意于毫迎立公子御说,众意如何?”

众公族子弟纷纷点头认可,其有一员忧日:“萧叔所言甚是,只是毫邑已为叛臣重兵包围,我等手无寸铁,如此前去迎奉公子,必为所擒,似此奈何?”

萧叔赢芯颔首回言道:“此事确实棘手,然亦非无计可施!邻邦曹室历来与宋交好,请其出兵一部相助,当无不允!再有萧邑亦可出兵万余,集两者之力,击溃毫邑叛军,应非难事!继迎立公子御说,可也!”

闻之此说,众皆询谋佥同,遂各自依言行事。

冬十月初旬,以萧叔赢芯为首,宋室公族子弟辅之各领一部,置椽戴、武、宣、穆、庄等旗帜,以示其族名,领萧曹大军两万余,开赴毫地,好一派公族伐判景象。

兵贵神速,不过一日光景,即至毫邑外围,不及休歇整顿,萧叔赢芯并族各部齐头并进,

毫城叛军遂不及防,一击即溃,主帅南宫牛为其斩杀于阵中,副将猛获留得一条性命潜逃至卫。

毫邑大捷,众人请出公子御说,为其加冠进冕以车乘之,原班人马随之调转方向,直赴宋都商丘而去。

不数日,南宫长万弑君之举传遍坊间人尽皆知,公族大军亦随之行抵达商丘城外,厉兵秣马准备袭城。

一时间,商丘城内人心惶惶,百姓口诛笔伐,军甲堕落懈战,南宫长万深知大势已去,于府叹日:“某欲救宋,奈何众欲亡宋,心寒矣!”

其母南宫氏闻之于后转出,出言抚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人臣,汝已尽心,不必自责!”

南宫长万一声叹息,回握其母双手轻言道:“前世为臣,未能忠君兴邦,后世为子,愿能尽孝膝下!”

是夜,南宫长万出奔陈,以乘车辇其母,连夜疾驰,一日而至。

闻之南宫长万叛逃,城中守军遂大开城门,迎进公子御说,随又缚公子子游献于面前,请其发落。

公子御说轻眼瞥之,令日:“公子子游祸乱宫闱,着斩立决!斥军三百追捕南宫长万,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过之半日,追击军士回报:“南宫叛贼逃入陈地,未能追回,请君示下!”

公子御说转面视之群臣,问日:“众卿有何高见?”

彼时,萧叔赢芯在堂未归,随即上言道:“孟获奔卫,南宫遁臣,此二者皆世之凶徒,是以有识者不敢留,可遣使前往索还,必可遂君所愿!”

公子御说欣慰随言道:“即如萧叔之言行事!”

众卿自回,左师子琼受命出使卫陈,路行三日先至卫地。

登堂拜之,左师子琼直言道:“卫公大德,宋逆孟获叛逃至卫,祈请束还!”

冷不防闻其此语,略有不敬之意,卫公姬朔恶道:“汝欲求,孤必予之耶?立身在卫,便为卫人,其生死进出,皆由寡人决断!”

知己冲撞上意,左师子琼急中生智,回言道:“君言是也!宋卫交好,不可因一匪徒,而使两邦反目生衅,然此子暴虐成性,君当好生防之!”

卫公姬朔闻言失措,大夫石祈子出而解围道:“老臣冒颜谏君,宋匪孟获,天下之恶一也!恶于宋而保于我,保之何补?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谨当予之!”

卫公姬朔会意接言道:“大夫之辞善也!望宋谨念今日之好,他日有求,务必予之!”说罢,即命甲士牵出匪囚孟获。

左师子琼欣然受之,拜谢道:“君恩难忘,宋当衔枚而报!”说罢,请辞而退。

出得卫宫,左师子琼先着护卫押送孟获还宋,进而转到入陈。

经此一事,左师子琼明方才感知,欲求人应,必有所予,是以入陈之时,着人置之百金并舞女两名,以备不时之需。

行不数日,左师子琼行抵宛丘,陈室庙堂之上行过礼罢,还未开口,即为陈公陈杵臼拦阻道:“宋使此行入陈,若为续结盟好,寡人欢迎!若为讨取南宫长万而来,贵使请回,不送!”说罢,厉目直视堂下待言。

左师子琼略思一阵,笑颜回道:“陈候勿忧,此行入陈,自是为请好而来,区区百金献上,以示其诚!”

陈公陈杵臼闻言大悦,当即着人置酒摆宴,喜迎宋使。

酒过三巡,左师子琼谓上言日:“路遇两女,舞姿卓绝,特地带来,请君上献上一曲,以增氛围!”

陈工陈杵臼喜而许之,莺莺燕舞伴随丑皇交错,众皆饮至深夜,酒醉熏熏倒地不起。

左师子琼嘴角显现一抹冷笑,随即缓缓起身行至陈公陈杵臼身前,取过通行令牌大笑而去。

是夜,左师子琼带人入监解出南宫长万,携之连夜离陈。

时至次日,陈公陈杵臼醒转,左师子琼已离陈多时,追之不及,悔之晚矣!

待之两徒押送至宋,宋桓公命之一同绑至市曹,斩首示众剁为肉泥,更使庖人治为醢,遍赐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君者,视此醢矣!”

至此,宋乱终结,公子御说始为宋君,有道是世道沉沦,纲常沦丧,为君为臣世难询,是忠是奸人难辩。

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
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51章 宋矾游齐卫 郑詹说楚戎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59章 西出征有戎 东进伐赢徐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40章 齐公战诸侯 纪女护君国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38章 高渠弥谋权 姜诸儿夺政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50章 鄄地齐语楚 倪邑郑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