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捍卫海权

席慕云担任曾广孝的秘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催促洞庭帮的商人认捐了一百万白银,不到半个月,钱就到位了,曾广孝马上命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去伦敦接船,不到三个月,两艘四千吨级的新锐穹甲巡洋舰就开到了南京港口。

曾广孝登舰视察,果然是最新的设计,除了速度和火炮的优势,前后为了交通方便,这两艘巡洋舰在首尾楼之间特别设计了一具纵跨主甲板的天桥,这种高架通道的设计,使得军舰上的人员调配效率大大提高。

曾广孝兑现了承诺,这两艘军舰一艘被命名为“洞庭”号,另一艘被命名为“慕云”号,正是席正甫女儿的名字。

曾广孝开玩笑,对席慕云说:“你看你老爸有多疼你。这艘战舰就是你将来的嫁妆哦。”

席慕云呵呵笑了,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悦,道:“哈哈,要当我席家的女婿可不容易,得有本事能指挥这慕云舰了。”

“好哈,那还不简单。”曾广孝笑道。

正是黄昏时分,南京港口风平浪静,曾广孝带着席慕云登上了“慕云”号,命令将这艘军舰加满煤,十二座高式燃煤锅炉同时点燃,两台立式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轰隆隆迅速转动,“慕云”号像一头巨大的钢铁水怪,乘风破浪,全速前进。

南京港的海面上翻起了滔天的浪花,此舰最高航速竟然达到三十一节,几乎是“定远”号的两倍。

“噢~啊!”席慕云站在甲板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江面,美景诱人,不禁大声喊叫起来。

曾广孝笑而不语,看着席慕云脸上的小酒窝,此刻他的内心也是甜蜜的。

席慕云问道:“你在笑什么?”

“笑你看到江面就这么兴奋,你不是天天对着黄浦江么?”曾广孝道:“有一天,我会带你乘坐这慕云舰去环游世界,你信么?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我带你绕这地球跑几圈。

“一言为定,我们拉钩。”席慕云笑道。

“扬威”号管带詹天佑被曾广孝任命为“洞庭”号管带,他指挥着“洞庭”舰,紧跟“慕云”号,詹天佑指挥的军舰鸟枪换炮,全速前进,脸上笑容灿烂,志得意满。

曾广孝身边的琅威理,也得意地大笑,对曾广孝说:“有此两艘快舰,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封锁对马海峡和东海。”

“那是,此时,我们要坚决捍卫中国的海权!!哪里有敌舰,就击沉。”曾广孝笑道:“说实话,我现在恨不得把这军舰直接开到东京湾,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一瞧!”

曾广孝把琅威理的薪水涨到了每年4000美元,相当于他在英国海军的三倍,琅威理对中国的水师越来越尽心尽责,心向中国,道:“放心,我们一定会有机会教训日本人。”

这机会,很快就到来了。日本人先在长崎受“定远”号、“镇远”号的刺激,后想找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买两艘快舰,又被曾广孝和琅威理抢先,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和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想教训中国人,但日本政府当时财力有限,海军不给力,被曾广孝的长江舰队牢牢卡住了脖子,他们到明治天皇面前汇报,痛哭流涕。

明治天皇大为震动,宣布从即日起,到彻底击败中国人为止,一日只吃一餐;明治天皇的母亲,也就是日本的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金银珠宝首饰,给海军作经费。日本天皇和皇太后的举动,激起了日本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众踊跃捐款给海军购买新军舰,商人自发发起募捐会,竟然募集到四百多万两白银。

因为英、法、德等国的大造船厂都遍布曾广孝的眼线,日本人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南美洲,偷偷找到智利海军购买“恩卡拉达”号等三艘军舰。因为当时智利刚跟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大战了三四年,打完仗后,政府严重缺钱,只好卖军舰。

这三艘军舰吨位总共约一万吨,其中最好的是四千吨级的“恩卡拉达”号,它是智利刚从英国购置的新舰,配有八英寸大口径重炮两门、六英寸口径速射炮十门、47mm速射炮12门、鱼雷发射管五门,除航速比“慕云”号慢五节外,火力和装甲都和“慕云”号和“洞庭”号差不多。

日本海军少佐河原要一带了三百日本海军,远赴智利,将三艘军舰伪装成商船,载着硝石,想偷偷开回日本长崎港。当时日本政府缺钱,河原要一心想,天皇和皇太后省吃俭用买军舰,还是给他们省点钱吧,于是从智利回日本时,买的是劣质煤,他心想煤的质量不好,可以让锅炉兵多添两铲子煤,也不会降低军舰的速度,反正锅炉兵多花点力气又不用多发军饷,智利与日本相隔万里,算下来买劣质煤比优质煤大约能省十万两白银。

河原要一万万没想到,因为日本军舰烧劣质煤,黑烟重,远远就暴露了目标。加上芒硝这东西,亚洲市场又多又便宜,日本人却跑到南美洲去买,接到报告后,曾广孝起了疑心,当即乘着“定远”号,带着“镇远”号、“慕云”号、“洞庭”号四艘主力战舰去台湾海峡拦截日本的军舰。

河原要一看见四艘挂着三鱼旗的吴国军舰朝自己的船队驶来,知道事情已经暴露,竟然指挥“恩卡拉达”号抢先开炮。

曾广孝马上下令四艘中国的军舰排布成鳞次截阵,开炮还击。“恩卡拉达”号虽然速度比“定远”号要快得多,但是射程远不如“定远”号,曾广孝指挥“定远”号和“镇远”号集中火力攻击“恩卡拉达”号,三发炮弹击中了此军舰的舵机室,正在指挥的日本海军少佐河原要一的胳膊受伤,指挥舰队作战的旗语信号装置也被“镇远”号一炮轰掉。

河原要一赶忙指挥着三艘军舰逃命,日本新军舰速度快,很快把定远和镇远号两艘“巨无霸”甩在了后面,曾广孝见状,赶紧指挥“慕云”号去追赶,詹天佑也指挥着“洞庭”号也火速追击,这时快舰的速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恩卡拉达”号被“慕云号”和“洞庭号”拦截,为了避免“恩卡拉达”号被中国人俘获,河原要一亲手点燃了火药库,爆船自沉。另外两艘日本军舰,一艘被詹天佑的“洞庭”号击沉,另一艘被俘获。

这一战,日本海军死二百多人,海军少佐河原要一战死,购的三艘军舰被曾广孝击沉了两艘,俘虏一艘,日本政府闻讯后,马上让日本外交部发电报表示强烈抗议,并照会英美各国公使,说中国完全无视国际公法,派军舰击沉了日本商船,这是对日本国粗暴无礼的挑衅,严重破坏了亚洲的和平稳定,日方对此深表关切,希望中方能正视事实,归还被俘获的商船,并赔偿日方的损失。

面对日本人的强烈抗议,吴王曾纪泽把日本外交部的抗议信扔给曾广孝:“日本人这发来的什么东西,抗议有用的话,还要军舰干吗?严重抗议,等于放屁,你去和他们讲讲中国海权吧。”

“放心,父王,这一次我也保证让日本人哑口无言。”曾广孝道。

曾广孝邀请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各国驻华公使,还有《纽约时报》、《强国报》、《申报》等报纸的记者到南京港码头,严正声明:“根据国际法有关海权的规定,日本军舰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行驶,要提前通告中方,否则我方可视之为侵略行为。这三艘日本军舰,以运送芒硝为名,侵犯了中国海权,北洋水师有权予以击沉!一会,各位可登船采访,亲眼看看军舰上的火炮,就知日本人的船到底是商船还是军舰。”

各国驻华公使、各报记者登上被中国缴获的日本军舰拍照,采访被俘虏的日本海军,粉碎了中国的军舰击沉日本商船的无耻谎言。在被俘获的军舰上,曾广孝接着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了表示对日友好,这次中方愿意对日本此次的侵犯海权行为宽大处理,送回这八十名日本海军俘虏和这艘军舰,当然,这艘军舰上的火炮、鱼雷发射器等军用设施,中方将依国际法予以拆除。中方再次严正重申对台湾海峡、对马海峡、东海、南海、琉球海域的海权,日本军舰进入这些海域,必须提前告知中方,否则,以后此类行为引发的冲突,一切后果将由日本人承担!”

曾广孝这样处理,捍卫中国的海权,符合国际法,有理有节,各国驻华公使啧啧赞赏,惟有日本驻华公使郑永宁黯然神伤,默默不语,他知道,自己的外交生涯,就要从此结束。

消息传回东京,日本人果然震怒,主战的西乡从道,立即带刀直奔首相府邸找大隈重信,拔出锋利的剖腹刀来说:“首相大人,中国人在朝鲜炮轰驻日使馆,在长崎港炫耀武力,又收复琉球,一而再、再而三羞辱日本人,再不对中国宣战,我今日就在你客厅剖腹自杀!”

一把银白山羊胡子的大隈重信盘着腿,在地上正襟危坐,他身后的墙上,挂了一个草书的“忍”字,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手迹,龙飞凤舞,苍劲有力。面对怒气冲冲的西乡从道,大隈重信一言不发,不紧不慢泡了一壶菊花茶,待到壶中清汤变绿,自斟自饮。

西乡从道忍无可忍,一刀把大隈重信放茶具的矮脚桌砍成两半,道:“首相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只要你一声令下,我马上去陆军总部,带四万陆军直捣北京城,我要一把火烧了紫禁城,让中国人为他们的愚蠢和无知付出代价!”

大隈重信面不改色,捡起地上摔碎的茶壶,道:“西乡大人,你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你死去的哥哥一样冲动!老夫必须完成伊藤大人交代的遗言,老夫主持制定的宪法,关系日本万世之太平,已到最关键时刻,你要去攻打中国,除非你先把老夫杀了!否则,你要去死,就去九泉之下找你哥哥吧。”

西乡从道的哥哥西乡隆盛,也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他一直鼓吹“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便辞职回乡兴办军校,1877年发动叛乱,兵败后剖腹自杀,死于鹿儿岛的城山。大隈重信的话明显是警告西乡从道不要重蹈他哥哥的覆辙,西乡从道握刀的手不停发抖,问:“首相大人,日本宪法还需要多长时间出台?”

大隈重信伸出两个手指头,西乡从道问:“两年?”

大隈重信摇摇头:“两个月!”

西乡从道转怒为喜,马上把抽出的刀子回鞘,转身大步离开首相官邸,直奔日军陆军总部,积极筹备对华战争,短短两个月,他将日本陆军从四万人扩充到六万人,还派人秘密潜入朝鲜,伺机闹事。

在日本浪人的鼓动下,不久,朝鲜出大事了,一个死人“复活”引发农民大暴动,将中国、日本、俄国拖到了战争的边缘!

这个死人,就是崔济愚,他在1860年为对抗天主教、基督教,自创东学教。崔济愚和洪秀全是一路货色,不过,他比洪教父有文化,提出了“人乃天”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这是那啥体思想的鼻祖。

当然,对朝鲜这样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民众是文盲的民族来说,当年崔济愚拉拢教徒,主要还是靠宣称每天念东学教的十三字教义,拍拍手就能祛除百病,长生不老,教徒一度达到数万人。当年朝鲜是大院君掌权,他果断取缔东学教,把崔济愚等骨干教员以“传播邪教”罪处死。

崔济愚被杀,但东学教存在的土壤没灭,闵妃执政后,第二代教主崔海月就聚集了十万教徒,他上书国王,要求给崔济愚平反,取消对于东学教的禁令,为争取民心,还提出“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

闵妃也想借教民的“斥倭斥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朝鲜独立自主,开始时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派八百朝鲜士兵去忠清道平乱,十万农民军击溃这些朝军,直扑汉城。

前面说过,朝鲜在东北亚的位置,正好处于地缘政治的“悲惨世界”,北与沙俄毗邻,南与日本仅有对马海峡一水之隔,跨过鸭绿江就到东北,只能而且必须是中国的地盘!日本人又在朝鲜挑事,吴王曾纪泽这次决定要好好教训日本人!。

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42章 拥兵自重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15章 要变天了第20章 招兵买马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68章 搞定荣禄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66章 买炮舰打日本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25章 天京会战(1)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59章 僧王被干掉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20章 招兵买马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第6章 大决战(2)第11章 安庆城破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203章 攻占中亚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69章 石达开受挫(2)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5章 西洋军事考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93章 祸起萧墙第77章 少年袁世凯(1)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67章 政变第一步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32章 进攻天京第145章 二号人物第14章 反清时机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9章 大战告捷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11章 安庆城破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169章 大贝尔塔炮第138章 殖民地设省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153章 大扩军第153章 大扩军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8章 刘永福立功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63章 齐人之福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105年光绪夺权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66章 导火索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46章 借鸡生蛋
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42章 拥兵自重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15章 要变天了第20章 招兵买马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68章 搞定荣禄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66章 买炮舰打日本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25章 天京会战(1)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59章 僧王被干掉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20章 招兵买马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第6章 大决战(2)第11章 安庆城破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203章 攻占中亚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69章 石达开受挫(2)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5章 西洋军事考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93章 祸起萧墙第77章 少年袁世凯(1)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67章 政变第一步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32章 进攻天京第145章 二号人物第14章 反清时机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9章 大战告捷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11章 安庆城破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169章 大贝尔塔炮第138章 殖民地设省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153章 大扩军第153章 大扩军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8章 刘永福立功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63章 齐人之福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105年光绪夺权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66章 导火索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46章 借鸡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