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

李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李来亨带着大军先到出山镇一带休整。等到大家都入营休息时,李过才取出李自成交给他的委任文书,说:

“因为湖广地域甚广,来亨你又将有重任在身,牛军师便建议分割三楚,设置三个节度使来分区管辖。”

李来亨面色不变,但双手已经紧紧按在了桌上,他咬了一下嘴唇,问道:“王臣先生是荆襄节度使,那么还有两个节度使是怎么安排?”

“大元帅知道你劳苦功高,除了荆襄节度使是用来酬王臣之功,剩下两个节度使……”李过看李来亨有点紧张的样子,便赶紧回答说,“剩下两个节度使,牛军师虽然有意让袁宗第和双喜出任,但大元帅认为中原那边还走不开他们二人,便拍板叫你自己来推荐人选。”

“啊!”

李来亨本来因为自己的湖广地盘,似乎马上要被李自成拆分,正感到一阵焦虑不安。这时候又听李过说李自成力排众议,依旧让他自己安排两任节度使的人选,心中大感安慰,又不得不钦佩李自成的用人不疑。

李过接着解释说:“荆襄节度使……荆襄节度使的辖区是现在湖广闯军还没打下来的襄阳、郧阳、承天、荆州四府。另外两个节度使,一个叫汉东节度使,辖德安府、黄州府;一个叫武岳节度使,辖武昌府、汉阳府、岳州府。”

“原来如此。”

李来亨眼睛转了一圈,这个拆分湖广的计划应该还是出自牛金星之手。牛启动的算盘打得不错,襄阳、承天、荆州一带已经是闯军囊中之物,这块最大的肥肉显然是要让李过和陈荩直接吃下。

而汉东节度使,只辖德安、黄州两府,这两府本来就是李来亨已经经略了大半年的根据地,让他自己安排人选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武岳节度使,武昌府是湖广省的省会。现在不仅有丁启睿的两万兵马盘踞武昌,而且张献忠也视武昌为盘中餐,闯军未必还能拿到手呢!

所以牛金星的安排,其实就是以默认李来亨的汉东地盘,换取他把唾手可得的荆襄四府让给李过、陈荩来占领。

李来亨心中忍不住哼哼起来,可是牛启东大约真想不到李过待自己犹如亲子,陈荩更是早同自己书信往来,非常支持自己吧?

“嗯,这是启翁的手笔吧?我看十分合适。”李来亨并无压力地笑答道,“老白在随州劳心劳力,现在湖广的好局面,大半都是靠他辛苦踏勘努力出来的。老白对汉东一带的情况最熟悉,让我推荐人选的话,我当然推荐老白出任汉东节度使……”

李来亨接着说道:“武岳的话……武昌一带现在官军和西营兵力都很强大,需要一个文武兼资,又有大局观的人来负责。嗨,这样看来除了一功大哥以外,也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李过看李来亨这样乐于接受大元帅的安排,全然放下心来,随即将话题转到了承天方面,问道:

“你只提到老革和老回,看来左、治、蔺这三营和闯军相处尚算融洽?”

李来亨嗯了一声,回答说:“左金王资望太高,难免有些倨傲。不过这回随州之战,他处置失当,威望多少受损,姿态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高了。刘希尧和蔺养成这两人,蔺营实力很弱,早已投诚,刘希尧精明强干,有特别擅长指挥水战,我现在正在极力拉拢他。”

李来亨说完左、治、蔺,才开始介绍承天府的情况:

“革里眼跟老回回……这两营兵马都甚强,合计万人以上。这回拿下承天府以后,据我所知他们每日都在招兵买马,兵力已经充实到了两万人以上。又在承天府自设官署,隐然有割据称王之意。”

“原来如此。不过来亨你也不要担心,大元帅令我带兵三万南下,除了收取荆襄以外,也是要我帮你解决革、回二营。”

有李过三万援军的撑腰,李来亨底气确实足了不少。可他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牛金星拆分湖广以后,自己也不出任节度使了,李过又说大元帅对他有重任——这重任到底是什么?

“义父,你说大元帅对我另有安排,有重任委托。究竟是什么重任?”

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已经隐约猜到自己很有可能被调离湖广,不知道要硬着头皮顶过去,还是要接受下来。

毕竟李自成允许他委任汉东节度使和武岳节度使,已经是保留了他在湖广的经营。

李过看了一眼李来亨后,让陈荩拿来另一份委任文书道:

“袁时中你知道吧?近来大元帅开始统一各部军令,在开封颁布了废除各营单独编制名义的法令。连兵力最强大的罗副帅都没有意见,直接废除了曹营的编制,不再独立为一军。可是袁时中不满大元帅统一军令的做法,在我南下前突然率领部众万人叛变东逃……”

李来亨心中不安,似乎明白了李自成的打算,忍不住问道:“这……莫非大元帅想要我离开湖广,去解决袁时中。”

“嗯。”李过答道,“正是如此,袁时中兵马甚强,闯军之中也只有五营大帅能和他交手。但是中原闯军现在正要面临和孙传庭的一场决战,腾不出手来,而你在随州消灭左良玉以后,声震华夏,正是解决袁时中的不二人选。大元帅有意以你为江淮经略使,提湖广兵一万五千人,再从我的兵马中调出一万五千人,合军三万,追击袁时中、经略齐鲁两淮。”

“这……”

李来亨揉了揉额头,好不容易解决了左良玉,他还想着终于可以全取湖广,怎么马上又要去做什么江淮经略使?

“可是湖广尚未平定,我一下抽调走这么多兵力,恐怕官军甚至张献忠、贺一龙这些人会反攻倒算啊!”

李来亨心里还没打定主意,究竟是要服从李自成的命令去追击袁时中,还是要设法把这件事糊弄过去,随口辩解了两句。

李过便先说:“让你去做江淮经略使的事情,也不是现在马上的事情。这肯定要等我们扫平湖广,至少先将湖广三节度的地盘全部稳固下来以后再说。”

“好好好,这样可以,这样对。等闯军先巩固湖广以后,我肯定接受大元帅的调令,率部去追击袁时中。”

李过的话让李来亨感到有了拖延时机的好借口,他当即就开始和李过商议收取荆襄之事。李来亨本来想让李过和陈荩先到随州休整,他也好多拖延一些时日,可是李过坚决要求直接进攻襄阳,不能给官军喘息之机。

李来亨没有什么好的借口,只好答应下来。

六月初二,李来亨带着从随州调来的八千闯军,跟在李过的三万大军之后,先开抵枣阳,再进攻襄阳。

防守襄阳的是闯军的老朋友,开封决堤的罪魁祸首黄澍,他知道不敌,跑得飞快,在闯军开抵开封城下的前一天就逃去了郧阳。

襄阳百姓饱受官军肆虐之苦,又素来听说李来亨在随州一带的善政。他们听说闯军快要到来,纷纷焚香顶礼,牲酒远迎。有的人更主动充当向导,带领闯军绕过官兵设防的地方,从白马洞口渡过汉水。

还有的人不惜性命,为闯军抬架铳炮,协拥大队过滩。

这样不过前后一天半的时间,闯军就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天下名城襄阳。战事之轻松,让李来亨心里十分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动手,以至于落到现在颇为被动的局面里。

从闯军占领襄阳的当天,傍晚到初四上午,各营人马陆续抵达。李过和李来亨于初四下午召开会议,决定大军稍作休整,就继续向南进军。同时占领谷城、光化、宜城、枣阳等襄阳周边县城。

十天后,义军攻克荆门,又过两天,抵达荆州。明朝的惠王朱常润和偏沅巡抚陈睿谟及文武官员早于多日前已相率潜逃。荆州士民焚香树旗,迎接义军入城。

荆州人口稠密,是湖广比较富庶的一个府,闯军大队兵马先在荆州休整。李过和李来亨,还有许多其他陆续抵达的湖广闯军文武大员,则开始商讨如何对付贺一龙和马守应的办法。

革里眼和老回回盘踞在承天府,挡住了闯军继续向湖广南方大进军的道路。

李来亨认为以现在闯军兵力之强,直接以摧枯拉朽的攻势,把革回军事集团一举消灭最好。

不过李过还是坚持先礼后兵,试图以和平手段让贺一龙他们让出承天府。李来亨对先礼后兵的方案勉强可以接受,但还是坚持为了以防万一,武力的部署也要同时进行。

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七章 左镇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
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七章 左镇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