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

现在每日推荐票350左右,投票人数稳定在80人左右,大概本书的稳定读者就是这80个人了……

==========================

试图收复夷陵州城的官军共有将近三千人,但这之中有两千多人,是属于偏沅巡抚陈睿谟管辖的沅兵。陈睿谟和方以仁的伯父湖广巡抚方孔炤政见不一,关系不和,两人围绕着鄂西剿寇的问题,互相指责攻击,全无一点互信可言。

此前,方以仁奉他伯父的方略,找了许多借口,像什么同沅将闵一麒索要车马费啊、要求沅兵帮楚抚抚标修建营房啊——总之是费尽心机,拖住了沅兵进军的步伐,以免得他们同楚军争夺战功。

可惜好景不长,楚军冒进中伏,被围在羊角山,危在旦夕。方以仁只好又换了一副面孔,求姥姥告奶奶的,又给闵一麒增银八千两、给尹先民赠银五千两,才说服了这两位对楚抚气愤至极的将领出兵救援。

正当他们北上到南津口一带的时候,又恰好突逢义军攻陷夷陵州城。夷陵是楚军屯放军资的重要补给点,夷陵失陷意味着楚军的补给线被彻底切断。甚至连已经前往羊角山解围的援军,也有可能因为夷陵的失陷,而在中途闻讯惊溃。

方以仁知道事情的紧急性,这才使出了压箱底的本领。他在桐城和南京一带游学时,曾和堂弟方以智一起从西洋传教士那里学到许多比较新锐的数学知识。方以仁平常就留心军事,他在和西洋传教士学习的过程里,也特别重视学习军事领域的技术。

在他的亲自校正之下,抚标炮兵发挥出了惊人的命中率,几乎彻底摧毁了夷陵州城的城防。可在这个关键时刻,闵一麒却下令退兵!

方以仁气的将桌上的宵夜全部掀翻在地,他在营房前来回走了好几圈,实在想不出办法。

坐在饭桌另一头等待的川军将领谭诣,这时候小心翼翼问道:“乐山先生,计将安出?”

谭诣是南津口的守将——这次五省会剿,杨嗣昌也勒令四川方面出兵参战。但川抚阴奉阳违,不知道从哪些犄角旮旯里面,居然硬是找出了四五千卫所兵,将之打发来鄂西参战。

谭诣和他的两个哥哥谭文、谭弘,都是因崇祯十二年击败张献忠的三尖寨之战而崭露头角。谭文此时率领一些川竿兵驻守北面的南漳,谭诣就倒霉得多了,只能率领四百聊胜于无的卫所兵,守卫南津口。

夷陵失陷,对于沅兵来说无所谓。但对于谭诣来说,他作为夷陵州的守将之一,不收复夷陵,必然会被朝廷治罪。因此谭诣也只好抱紧方以仁的大腿,跟他抱团取暖。

虽然四川卫所兵战斗力堪忧,但好歹也有四百人头。加上方以仁麾下的三百抚标和大炮,他们两人总算在闵一麒面前,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方以仁恨恨答道:“这班贼配军!这些个老卒,竟敢辱我至此。等平定流寇后,我一定要让伯父好好参上一本。”

“呵呵,乐山先生不要气恼。”谭诣讪笑两声,他感觉方以仁这句“贼配军”、“老卒”都把自己连带着骂进去了。

“城墙已被大炮轰开,闵一麒不抓住战机突入城内,反而玩寇自重。”方以仁坐回椅子上,咬牙切齿骂道,“我要参他玩寇失计、养寇自重,狠狠治他一回!”

“先生息怒,稍安勿躁。夷陵州城内屯有大量军资,而且城中富户不少。依我来看,沅兵对此不会不感兴趣。”

“哦?”方以仁饶有兴趣地看了谭诣两眼,他知道谭家三兄弟原本都跟着左良玉打过仗,沾染了一些左军杀良冒功的坏毛病,“谭将军的意思是……让我许诺沅兵,破城后并不封刀,允其纵兵大掠?”

谭诣笑了笑,说道:“乐山先生,我刚刚看到城中不少居民,帮着贼人搬运檑木。这等劣民无赖,本就该杀。若允许沅兵入城搜杀通贼无赖,闵一麒一定会大为意动的。”

方以仁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又走了两圈。他虽然只有秀才的功名,但毕竟是一名士人,还有一点道德底线。若非毫无办法,他绝不愿意采用这样狠毒的计策。

“乐山先生,还请快快定下主意吧。我们晚一步收复夷陵,羊角山的杨罗二总兵,就多一分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嘿、没办法了!”方以仁咬咬牙,终于定下决心,“只能如此了,谭将军,我们一起去沅兵大帐,催促闵一麒和尹先民尽快出兵吧!”

他心情烦闷,挥挥手让家仆去取貂裘大衣,披挂在身上——方以仁和他伯父方孔炤一样,长于戎务,并不像一般官员那样,带着大批家人赴任。

一般抚臣出任方镇,常会从家乡带来数百人以上的家人亲信,帮忙打理杂务。这些人往往没有实际用处,不过是靠瓜葛之亲、通家之谊,乃至于简单的同乡关系,来求个小小的官身。

还有一些名门出身的封疆大吏,还会从家中带来大批奴仆和戏子、歌姬。

方以仁虽然也喜好诗酒清狂和丝竹清唱的生活,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放浪形骸的文人。这次出兵,他仅仅带了四名家仆、一名尝惯口味的老厨子,还有两名家伎而已。轻车简从的做派,迥异于一般士人。

“等等!”方以仁这时突然听到了一些兵马冲杀的叫喊声,心中大感不安。他挥挥手,让谭诣凑过来静静听着营外的厮杀声。

“谭将军……莫非是城内的流贼发动夜袭,来劫营了?”

谭诣骤起眉头,他在营帐外望了两眼,感觉情况很是奇怪,“不,看起来不像啊。流寇好像没有来攻我们的大营,外头一点交战的样子都没有……乐山先生,流寇好像是冲向北面了。”

“这是怎么回事!”

方以仁一头雾水,他拉上谭诣,还是打算先去大帐那边,问问闵一麒再说。两人将御寒的貂裘大衣穿好后,便在雪后的夜色中,奔入沅兵大帐之中。

沅兵常常在湘西一带和苗军作战,比起来纯粹是卫所兵的谭诣所部川兵善战许多。他们连方以仁手底下楚抚抚标都看不上眼,那些卫兵也恼怒于方以仁的出尔反尔,一个个眼高于顶的模样,很看着就十分恼人。

方以仁推开门帘,寒风席卷而入,吹起一片冷气。他直接跑到闵一麒的座下,气愤地问道:“闵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流寇是否夜袭来劫营了?我们应该趁机反攻,直接将夷陵州城攻破。”

闵一麒和尹先民两人都是湖南明军中经验比较丰富的将领,他们两人都是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闵一麒甚至还在喝酒嬉笑。

尹先民占了起来,向方以仁拱手说道:“乐山先生,我们早已派探马查看过了。流寇并非夜袭来劫营,恰恰相反,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弃城而逃,往北面遁走了。”

“哈哈哈,”闵一麒喝下一杯酒后,笑道,“乐山先生,咱们之前的恩怨就算一笔勾销了吧。你的大炮确实起到很大作用,我看贼寇也是完全无心抵抗,所以才趁夜遁走。”

方以仁和谭诣对视一眼后,皱起眉头问道:“那……既然贼军北溃逃亡,闵将军何不趁机挥兵,收复州城?”

“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流贼虽然大部逃走。但还有数百死心贼寇,留在城中——我们刚刚试着进攻了一次,又被他们打退。”尹先民回答道,“如今夜色已深,何况风雪、雾气弥漫,情况复杂。咱们与其在深夜冒险攻城,不如等到天亮以后再入城。”

“反正大部分流贼都已经逃亡了,区区数百残贼,等明日白天的时候,我们一鼓便能击溃!”

“闵将军!”方以仁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又强调道,“夜长梦多啊!夷陵州城中粮秣粮秣物资堆积如山,而且城中富户很多。我看今天白天时,流贼驱民上城墙为之守城——城内尽是一些刁民,闵将军不如趁夜攻城,入城将这些刁民搜杀一空!”

他想用夷陵州城中的财富来引诱闵一麒,可沅兵的两名将领,却还是觉得流贼大部逃亡,夷陵州城已经变成了熟透的果子。他们实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非要在大半夜去攻城。万一阴沟里翻了船,可就大大的不好了。

何况闵一麒手中另外有重要的理由,可以说服方以仁。

“乐山先生,你还不知道吧?楚军已从羊角山突围南下了,我们实在不必急于一时。”

“什么!?此事当真?”

方以仁有些不敢置信,楚军居然还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了,硬生生从羊角山中突围而出。

“自然是真的。”闵一麒笑道,“曹操虽然将羊角山吃水断截,但有幸天气飘雪,楚军官兵吃雪做水,渡过了难关。之后北上增援的孙逢圣所部两千多名川兵,又在羊角山附近的舒家寨和曹操打了一仗。楚军趁机鼓噪下山,一举突破了流贼围困,现在已和川兵会师,准备南下离开香油坪,返回夷陵附近。”

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七章 顺兵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章 营田使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
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七章 顺兵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章 营田使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