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

穿着盔甲的人,落入寒冷彻骨的冰河之中,即便是像刘芳亮这样具备强健体魄的人,也挣扎不了多长的时间。

周围的士兵全都露出惊容,有的人飞速冲向冰洞处,想跳进河里把刘芳亮救出来,还有的人从地上拾起满洲人遗落的套索,想充当救援的工具。

但这时候敌人的攻势又到了,关宁军先用轻炮开路,密集的弹雨激射而出,忠勇的战士们正因刘芳亮落水而处在惊诧和混乱之中,他们躲避不及,伤亡极大。

正面的战线因此迅速被敌人突破出了一个缺口,接着是清军的步骑冲了过来,满洲人并没有发现闯军主帅落水,但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历战老兵,很快就从闯军士卒的混乱状态里判断,敌人的将领一定出现了某种问题。

这带来的,当然就是一阵更加狂暴的进攻。

阿巴泰为清军的突袭未能奏效得手,正处在深深的焦虑和惊惶之中。在满清诸王贝勒之中,阿巴泰虽然是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的兄弟,可是无论出身、地位、能力,均不能算一流之列。

当他想到砀山之战清军惨痛的伤亡时,阿巴泰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另一个画面——满洲人的尸体填塞满了白沟河,他孤身返回盛京,在堂子前被满洲的父老兄弟们撕成了一块块肉片。

“埃杭!”

阿巴泰喊出一句满语,意为“靶子”。他的意思是让清军立即用弓箭和火铳集火射击,进一步扩大闯军战线的缺口。

因为天气寒冷,弓箭使用不便,清军士兵也只好使用火铳开道。他们大多都是满蒙旗人,虽然不乏精通火器的将士,但比起汉军旗旗人来说,在绝对数量上就少得多,一时间并没能造成阿巴泰预料的那种打击效果。

刘芳亮的副将马世耀正在抓紧时间重新组织防御,主帅的意外落水让他一下子失去方寸,几乎酿成了大错。好在马世耀本质上还是一个很有全局观念的人,他安排亲兵去营救刘芳亮,自己则组织剩余的兵马拼死堵住缺口。

只是明清联军的优势兵力,正在疯狂地向战线上这一处的缺口涌来。马世耀一人的努力,显得是如此杯水车薪。

激战之中,一只乌鸦飞过天空。从鸟儿的眼睛来看,可以清晰看到,在破碎的白沟河冰面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头,绝大部分是戴着各种头盔的头顶,少数没有戴头盔的,则分成了发髻和辫子头两种。

闯军一翼的战线,已经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凹字形。这个由上千人组成的凹字正中间,是同样上千名清军士兵正在卖力地挤压着。

凹字的底线越来越薄,几乎就将要被彻底压扁的时候,李来亨和张皮绠亲自带着两百多名士兵飞驰赶到。

因为战场过于混乱,这二百多名士兵大多都不是亲军标的精锐战士,而是李来亨一路上收拢召集过来的,失去了编制的落单士兵。他们及时赶到,像是从弹簧的另一边施加力量一样,在凹字底线被突破的一瞬,迎头逆冲而上,反向撞进了清军凸字阵的中间。

“有我无敌,闯军必胜!兄弟们都跟我杀进去!”

李来亨听说刘芳亮落水的消息以后,热血上涌。李自成、高夫人、李过、刘芳亮,这几个人是李来亨身旁极少数可以算作他至亲的人物,他怎么能坐视刘芳亮牺牲掉?

何况刘芳亮是现在闯军两营中的一营主帅,一旦战死,势必导致左营士气瓦解,这一仗就真的没法打了!

所以即便是谨慎的方以仁和陈永福也没有劝止李来亨,只是现在闯军战线各处兵力吃紧,实在没有多余力量交给李来亨,拿去营救刘芳亮。

所以他只好出此下策,带着张皮绠和另外十几个亲兵,一路狂奔,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拼凑起了几百落单士兵,总算撑住了局面。

张皮绠知道李来亨热血上涌,也知道大帅虽然经过刘芳亮的训练,枪棒功夫比较一般士兵厉害得多,但恐怕也绝非满洲劲兵的对手。

果不其然,李来亨飞速入阵,靠着刘芳亮落水濒死才算激发出来的一腔血勇,飞快砍伤两人以后,便被清军步兵以大刀斩断马腿,摔到了地上。

三名清军步兵一齐拥上,李来亨落马以后就势翻滚一圈。若是在以往,李来亨处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大为慌张,但这时候他心声全部聚焦在如何救出刘芳亮一件事上,居然不紧不慢掏出曾经击杀过鳌拜的自生火铳,瞄准中间一名满洲人,口中虚声道:

“砰!”

中间的一名满洲步兵头颅应声中枪炸裂,另两名清军士兵都大吃一惊,动作稍稍迟疑了片刻。张皮绠抓住这片刻的时间,飞速冲到李来亨的近处,马槊翻舞将两名清军士兵刺伤,而后立即将自己的战马换乘给李来亨。

“大帅上我的马!”

“刘师傅呢?落水多久了?”

“已有士兵去营救了……落水将近一刻,但望天命在闯军啊!”

但望天命在闯军!

李来亨长叹一声,落入这样的冰水中十多分钟,刘芳亮能不能活下来,真的是全看天命了!

他咬住牙齿,狠狠道:“天命在闯军,刘师傅若有三长两短,我必尽坑东胡丑类!”

“少虎帅!大帅救上来了!气息还在!”

李来亨听到“少虎帅”和“大帅”的称呼,就知道必是左营将士带来的好消息。那是曾经帮李来亨打过刘国能的左营骑将张洪,他身边的几名士兵在天寒地冻间居然还光着膀子,身上还有水迹,显然是刚刚下水救出刘芳亮的勇士。

“张洪!做得太好了!所有勇士,必有重赏!”

刘芳亮的身体被好几件罩袍裹了起来,他的发髻已经全部散开,长发完全被冰水打湿,面色苍白,几如死人,但唇鼻之间,尚可见到气息的反应。

“先把刘帅送去河阳镇的营帐照看,张洪你立即返回河阳镇,找大夫。落水以后极可能生出其他病状,一定万分小心。”

“好!听从少虎帅安排。”

清军的攻击势头稍稍被闯军的反击遏制住一些,阿巴泰这下就更加感到情况棘手了,他深恨自己太过自大,居然把三分之二的兵力用于迂回,使得眼下缺少可以使用的预备队,落到这样被动的处境里。

而吴三桂等人也发觉到清军的突击力量,完全没有他们料想的那样强大、那样立竿见影和一锤定音。

眼前的战斗,关宁军已经付出了极大代价,不知道拼光了多少精锐的战兵!

再这样空耗下去,即便战胜了,吴三桂等人以后也没有什么资本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考虑到这一点,关宁诸将的战斗意志都在迅速减退。

“下雪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兵,都发现了雪花正在慢慢飘到自己和袍泽的头顶和肩膀上。

两方三军,所有的士兵都开始抬起头,望着天空。那片不厚的云朵,正在最适宜的时机降下结束战斗的信号。

白色若柳絮的飞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由小至大,很快变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鹅毛大雪。

飞雪漫天,闯军和明清联军的指挥官,这时候都该知道了,双方的将士已经缺乏足够士气、体力和意志,继续在这样的环境和气候下苦战坚持了。

暂且退兵,成为了一个值得李来亨、吴三桂、阿巴泰共同考虑的正确选择。

“全线进攻!”

“全线进攻!”

“全线进攻!”

闯军的左营和前营士兵,关宁军宁远镇的官兵,清军的八旗劲旅,所有人都从将领的口中听到了令人发呆和吃惊的命令。

竟然是全线进攻。

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章 裕州人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灭顶之灾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
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章 裕州人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灭顶之灾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