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

章节名手误,应该是二十七章

===

“非也。”潘独鳌回答说,“北方传来的消息,有的说崇祯帝被东虏软禁了起来,有的说崇祯帝已经让李自成杀掉了,还有的说崇祯皇帝是被东虏杀掉的。一概论之,就是崇祯皇帝生死不明、明朝的皇位空悬。”

“我以为老潘你要说什么呢,这明朝的皇位空悬,干咱们大西军什么事情?”

“大王您还不明白吗!大西军现在在四川为什么进展不顺利?是哪些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张献忠皱起眉头,回答说:“无非是地方州县里头,一些有名头的绅士办起了团练。要不是天父要我讲道理,我早就嘱咐诸将合城剿洗,把这些人全部斩草除根了。”

潘独鳌拍手道:“对啊,现在与大西军为难的不仅仅是四川明军,更多的是四川地方上的官绅。咱们只要端出崇祯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摆平这些人——大王愿不愿意,拿出一个崇祯帝的招牌来招揽四川人?”

潘独鳌这些话就更让张献忠感到奇怪了,张献忠曾经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果断投降过明朝的理臣熊文灿。他的立场在情绪极端化以前,向来灵活,如果端出崇祯皇帝的神主牌位,就能摆平四川官绅对大西军的抗拒,张献忠当然二话不说就能干出这件事来。

可是……

“可是咱们杀官造反、攻城略地,这驴逑地掏出一张牌位,就有人信了咱们大西军来四川,是要给崇祯狗皇帝发丧的?老潘,你莫要逗俺啊!”

潘独鳌沉下眼睑,朱由榔就跪在潘独鳌的身前,潘先生两手搭在朱由榔的肩膀上,对张献忠解释说:

“这位桂王是崇祯皇帝的堂兄弟,他和崇祯的亲戚关系之近,全天下也就南京的福王可以比一比了。但是我听说福王在南京过得很不顺遂,福王、潞王两个朱家王爷互不相让。崇祯虽然很可能已经死了,可是这两个没胆子的小人,到现在也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说继承崇祯的皇位。

可是!

咱们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桂王朱由榔现在就在我们手里。论兄弟关系,朱由榔可比南京的潞王和崇祯亲得多,让他继承皇位,非常合情合理。只要我们大西军拥戴朱由榔做皇帝,四川这些官绅,既然口口声声说是要效忠天子、报效国家,那么让咱们的新皇帝发出一道圣旨,这成都、这四川,岂还有拿不下来的道理?”

张献忠听到潘独鳌这异想天开的一套计划,简直是目瞪口呆,他非常吃惊地说:“你小子真要我给崇祯发丧?咱们都是杀官造反的人,老潘你连招安都不走个过程,直接跑到拥立一个明朝皇帝上头去,是不是跑得太快了些?”

“大王,这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崇祯生死不明,福王和潞王都还没有胆子称帝。只要我们抓住机会,拥戴桂王称帝,把这件事情做成一桩铁案。不管之后崇祯到底有没有死,不管福王和潞王哪个人会先回过味儿来称帝,大西军靠桂王这道牌位,也能拿下整个四川了。”

潘独鳌看张献忠犹且在惊讶之中,又赶忙趁热打铁道:

“李自成现在已经拿下了四五个省份,兵马实力比我们大西军强太多了。可是桂王在我们的手上,只要我们拥立桂王称帝,就可以拉拢到许多明朝官军,今后未必会输给李自成。

其实四川这些明军,我看很多人也是五心不定、首鼠两端,崇祯生死不明,只要我们拿出桂王做招牌,四川明军是绝对没几个人会和西营死杠到底的。”

张献忠终于恍然大悟,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朱由榔,走下台去,蹲在朱由榔的面前,抓着桂王的下巴问道:

“朱兄弟,老潘这意思好像是要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要俺老张做活曹操呀。朱兄弟,你怕不怕?”

朱由榔连连摇头说“不怕不怕”,但他看张献忠脸色不豫,又赶紧低下头来叫道“怕怕”。

张献忠这才咧嘴一笑说:“嗨,好家伙的。朱兄弟呀,俺老张这下是上了你的贼船,拥护你做皇帝!好,这没问题。咱老子向来是说到做到,何况朱兄弟你还是俺的教友,我可以给你发誓,咱老子绝不做曹操,今天还真要把你扶上皇帝位儿了!”

“大王……大王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啊,孤,臣,我、我……”

潘独鳌拍了拍朱由榔的后背,安抚道:“桂王……不,今后该说陛下了,咱们精诚合作,至少陛下以后的生活,是不会再像这一段时间来这么流离漂泊了。”

张献忠则大手一挥,哈哈大笑道:“老潘这主意太妙了!刘皇叔俺要做得,曹孟德俺也要做得,那李自成充其量就是一个孙吴了。咱们赶紧叫人在绵州城里修缮一下宫室?赶紧着昭告天下,汉献帝……啊呸,朱皇帝要登基的事情。”

朱由榔在边上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多问,潘独鳌则胸有成竹道:“王光恩是大王的旧识,围城以来,他一直和咱们有所联系。大王,我愿意单骑进入成都城里,拿桂王的诏书说服王光恩和咱们一起干。

只要王光恩站在我们这边,樊一蘅和高斗枢两个文官,是掀不起多大风浪的。”

“好家伙,这就要上衣带诏了吗!好好好,朱兄弟,朱皇帝,今天就帮帮俺老张,给我们写一份衣带诏吧?”

张献忠乐得直开花,潘独鳌则继续补充说:“据说李自成在太原称帝,已经在封官封爵了。我看要说服王光恩和我们干,也得要用桂王的名义,给他许诺一个封爵。”

“封爵?”

张献忠抓住一把大胡子,一脚踩在椅子上,叫道:“封个狗屁的爵啊!要封就给他封王!”

朱由榔则缩着脖子,探头道:“这……王不封王……这不合朝廷典章啊……”

张献忠又大笑起来:“你马上就是皇帝,为何不能封王的?这事儿咱老子说了算,就这样,给王光恩封一个王……恩,老潘,你看封个什么王好?要不咱们也学自成,给王光恩许一个秦王?”

潘独鳌说道:“明朝本有秦王,我们既然要拥立桂王做皇帝,就不便封王光恩秦王。不如就以羽翼天朝的寓意,许一个翼王给王光恩如何?这王号不出于明朝典章,和朱家藩王也没有冲突。”

“羽翼天朝?不错不错。”张献忠好像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他在厅中背着手又转了两圈,最后一拍手叫道,“好一个羽翼天朝!好一个翼王!这样,朱皇帝,既然是咱老子要扶你坐龙椅,是不是也该赏我一个王爷来做?”

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三章 林猫猫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三十三章 救鲜
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三章 林猫猫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三十三章 救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