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

兵法之中,雨天行军作战是一种大忌。这是因为雨天地寒,容易使得骡马等重要的牲畜倒毙,更可能让士兵们大规模的感染疾病,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得军队之中疫病横行,瓦解整支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暴雨之中,可视度将大幅下降,军队的组织性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将领们对于士兵的控制能力,也会下降到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

这一切都将会使得雨中的会战,成为一种巨大的冒险。强如鸦片战争中的英军,在三元里的骤雨之中,也几乎被广州各村的团练武装所歼灭。

不过若军队规模较小的话,形势又有一些不同。

仅仅数百人,而且分为两队行动的闯营,在雨天中受到的影响会较小一些。而左镇派来追剿闯营的步卒虽有千人之众,但金声恒、董源皆长于兵事,将其分成数个梯队行军,受雨天天气的影响,也就并没有那么大。

当左镇的兵马出动时,雨势也渐渐变小了。若非如此,以左军的纪律,金声桓强要他们在雨天出兵,闹出什么兵变来也并不奇怪。

但无论如何,雨天行军作战,对一切军队的士气,都有着足具致命的影响性——闯营此时为生存而战,尚可以支持,相比之下,左镇官兵依旧是怨声载道了。

虽然大雨已经基本停下了,但由于雨后山地泥泞难行,金声桓和董源两人还是不得不放弃了骑乘战马,步行行军。金声桓毕竟是曾在东江镇,参与过辽东战事的老辣军人,行事十分干练——此时全军在泥地中行军,士气低迷,尚能维持,也是由于金声桓威望素著,而董源又饵以攻破竹溪县城后、纵兵大掠的许诺,左军官兵才咬住了一口气,终于走到了竹溪县城附近了。

董源的头发也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被雨水打湿了,他用一块手帕抹着额头的水珠,满脸焦容,同金声桓说道:“雨虽然是停了,但道路比我突围出竹溪县城的时候,更泥泞了许多倍啊。”

金声桓全身披挂铁甲,又要步行,此时累得也是连连喘气,他心中不断腹诽着董源,你不好好在竹溪县城里被流贼杀死,干嘛还要逃出来,坑害我们一帮兄弟到这泥水里?

不过这话金声桓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了,何况此时左军终于接近了竹溪县城,已能望见县城那低矮的城头了。

“再难走,现在也是走到了,张千总,你快去拉后队人马。现在流贼一定毫无准备,我们趁其不备,立即攻城,量他数百穷途贼种,怎么也抵挡不住我兵雷霆一击。”

看着逐渐出现在视野中的竹溪县城城头,金声桓心中的压力终于渐渐放下来了。他最担心的就是,流贼趁左军在山道中行军时,设伏袭扰。泥泞的山道之中,兵力优势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随时都有可能阴沟里翻船——但显然流贼计不出此,似乎根本没有预料到官兵会果断出兵。

想到这里,金声桓对董源坑害自家兄弟出来作战的愤懑,也减少了许多。毕竟按照这个情况来看,流贼的兵略水平实在不高。他们固然还有城墙可以依靠,可是竹溪城只是一座小县城,城墙低矮残破,不足以抵消官兵在兵力、战力上的巨大优势。

“小旗,传令下去,立即开始准备攻城!”金声桓吆喝着身边的几名小旗军官,让他们传达军令到各营各队,调集人马,先从行军状态中的纵队调整过来,一一整顿,将兵力渐次展开起来。

左镇官兵大多披挂着防水的蓑衣,蓑衣茅草之下,则是红色的布面甲和罩袍。此时他们全都行动了起来,甲叶和刀枪摩擦的声音,在一片雨后的风声中,还是十分清脆。哗啦啦的一片声音中,左镇官兵或手擎刀枪、或手持刀牌,向竹溪县城城门的方向步步推进。

到了此时,竹溪县城的城头上,才出现了一些流贼的身影。大雨天后,弓弩受潮缺乏力道,这些流贼,似乎也只能看着官兵不断向城门方向推进,而做不出什么有效的抵抗措施来。

金声桓感到形势变得更加乐观了起来,中间行军确实是极难,但攻城,消灭区区数百穷途末路、缺衣少食的残贼,应当是废不了太大功夫的。

他这时才对着董源说道:“流贼应对失措,我看亡之在即了。也是多亏了董先生高明,才让我兵能飞报此捷。”

董源挥挥手,也装模作样答道:“哪里话、哪里话,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嘛!”

竹溪县城连护城河都没有,流贼也未在城墙下挖掘壕沟。因此明军不费吹灰之力,便逼近了城垛,那城墙又低矮得过分,一下子便有不少官兵已经攀上了城墙,准备顺势攻入城中了。由于破城后可以纵兵大掠的许诺,这些官兵们也是人人双眼发光,正打算将此前泡泥水的一肚子怨气,发泄到流贼身上。

可正在此时。

城垛上的官兵们猛然惊呼了起来,本来城头稀稀落落只有十几人的流贼,突然冒出了多上好几倍的守兵。

这些流贼披挂着茅草,伏身在矮墙之后。直到官兵登上城头后,才突然反击。他们多手持刀牌,一手盾牌、一手短兵,虽然没有穿戴铠甲,但在城头上作战,却比官兵灵活许多。

特别是此时城头积水极多,易于滑倒,官兵几无立足之处,在流贼反击下,猝不及防,立刻便有十几人或被流贼斩杀、或从城墙上摔落了下来。整个攻势,受此影响,也为之一遏。

金声桓大吃一惊,此前流贼的表现已经让他心中认为,流贼将领军略水平极低。因此这次攻城并没有做仔细的布置,满以为能够一鼓而下。此刻遭到流贼的反击,才猛然发现,事情十分棘手了。

“扛住、扛住啊!”

城头上的一名左镇总旗,手上提着长刀,一面同一名只穿着件破布烂衫的流贼厮杀在一起,一面呼喊城头上的左军官兵守住阵脚。他自己穿戴着布面甲,对面的流贼好几次砍到了他身上,但都没有造成太大伤害。趁着流贼的攻击又一次被甲叶挡住的间隙,那总旗反手一刀,便将流贼的脑袋割断了,鲜血喷涌的他满脸都是。

城上的其他官兵见到这一景象,士气多少有些回升,总算稳住了阵脚,准备发挥装备上的巨大优势,摧毁流贼的这次反攻。

但很快,另一名流贼便冲杀过来。他腰间挂着把腰刀,手上则提着长矛,一脸怒涛蛟龙般的虬髯胡须,看着便骁悍无比,自然便是负责留守断后的刘宗敏了。

刘宗敏手中的长矛狠狠刺中那总旗的小腹,但由于布面甲的阻挡,刺入不深。但刘宗敏动作极快,他随即便放开了手中的长矛,拔出腰刀,将两人距离拉到极近的范围中。左军总旗忍着痛,横刀斩去,却让刘宗敏以极大力量用腰刀磕开了去,之后刘宗敏一手将那总旗的长刀抓住,另一手便挥动腰刀,将左镇总旗的一张脸都劈开了。

刘宗敏在闯营之中,最为骁悍,便是素以勇猛著称的两头猛虎,绰号一只虎的李过和绰号二只虎的刘体纯,也远不及刘宗敏。他一杀上阵去,立时便改变了城头上混战的格局,明军官兵为之胆寒,接连败退,又有十余人或被杀、或坠城。

这次突围,刘宗敏仅带百人,要且战且走、阻击金声桓的大军,又要尽量多的保存闯营老本劲兵,可以说是一个极端困难的任务了。

他也考虑过放弃竹溪县城不守,利用雨后山地难行的优势,在山道间伏兵袭击左镇。

但是,山道伏击,特别是以如此少的兵力,风险实在太大。虽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左军的兵力优势,可是一旦袭击失败,刘宗敏绝无把握,能够从乱局之中将闯营的老本劲兵带回去。

如今闯营只剩下这么一点核心兵力,每一个人都是极为重要和宝贵的种子。刘宗敏和李自成一起起兵,纵横天下已有十年,更是深悉这些种子,对于未来扩建大军的重要性。

因此他还是决心,先婴城固守,再择机突围。

这也并非无谋之举,刘宗敏也是考虑到,雨后山地行军极为困难,左镇不可能以真正的大军来进攻小小的竹溪县城和区区数百流贼,必然是以规模较小的劲兵来攻。

这样,左镇就很难将竹溪县城完全围堵,刘宗敏大可以在凭城固守一段时间后,主动突围而出。况且他极为熟悉左镇的军纪作风,若左良玉的军队在竹溪城下受到相当的损失,那他们夺城后的第一反应,定然是先入城大肆屠戮发泄,这将给闯营留下充分的转移时间。

城墙上的厮杀越来越白热化了,雨水混着血水流淌一地。闯营将士的激烈抵抗,让金声桓大为吃惊,则区区数十百人的残贼,困兽犹斗,居然这么难对付。

狭小的城墙限制了官兵的兵力优势,刘宗敏以下闯营将士的凶猛反击,终于使得官兵的第一波攻势,告以失败了。

金声桓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水珠顺着他铁青色的面庞滑落,他对着董源问道:“这就是董先生手杀数十百人后的零股残贼?”

董源也脸色不豫,此前的城中夜战,由于形势实在太过混乱了,他并没有真正见识到这股流贼的战斗力。董源勉强回答道:“流贼兵少,决计支撑不了多久了。”

“嗯……等等,董先生,你估计城中残贼应该还有多少人?”金声桓看着城头上激烈的战斗,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呃,应当有数百之众吧。”

“数百之众……我看着,怎么感觉城中残贼至多只有百人呢……”

金声桓眯起了眼睛,他感到流贼似乎是在故布疑阵。左镇长期追剿流贼,特别是经常和同贼中最为凶狡的张献忠交手,张献忠往往奇策百出,每每都能从左良玉的全胜把握之中,逃生而出。与张献忠的交战经验,让金声桓对于流贼动向的判断,往往多了几分把握。

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十五章 身后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三章 迷雾里的号子声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十六章 五军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五章 矿徒军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
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十五章 身后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三章 迷雾里的号子声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十六章 五军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五章 矿徒军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