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

只是不论是心中暗暗倾向顺军一方的李建泰,还是想要趁乱夺取京师控制权的高起潜,两人手中都无兵权。

眼见刘泽清已经率先带兵奔逃,清军北翼战线立即开始崩坏。虽然吴三桂麾下关宁军兵力尚多,顺军一方即便加上李过新近赶到的数千奇兵,也比不上关宁军兵力的雄厚,可是现在顺军自侧后发动奇袭,刘泽清又带着山东镇临阵脱逃,马上就对关宁兵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高起潜生怕自己被高第拖住,一起死于乱兵之中,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劝说道:

“高镇台!我辈是效忠圣上,是效忠朝廷,不是效忠吴三桂,更不是来为东虏为虎作伥的呀!刘泽清不过是一个山东贼,镇台难道要坐视刘泽清夺取京师?今日谁能先回到京城,谁就能成为大明朝的紫金梁白玉柱,这泼天大的富贵就在眼前,镇台还要坐视吗?”

高第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被高起潜一番涕泗横流的表演所影响,居然又约束住兵马,没有立即补上战线的缺口。这一幕落在李建泰的眼里,使他既感到心惊,又感到事情颇有可为。

李建泰老家在山西曲沃,此时尚在顺军的控制区里。通过陈子龙和张家玉的那条渠道,李建泰已经知道自己在曲沃老家的家产没有被顺军拷掠抄没,家人也都得到了大顺的善待。

他一直猜测崇祯皇帝或许早已遭到不测,那么自己背清向顺,就既是一匡衣冠、不为左衽的大义,也是为明朝君父复仇的大忠。

想到此节,眼见着战场纷乱,时不我待,战机稍纵即逝,李建泰当即就脱下自己身上的朝服,一把披在高第的身上,高声向将士们喊道:

“东虏弑我君父,实乃国之大仇。高镇台举兵勤王,众将士勿要恋战,随镇台返旆燕都呀!”

李建泰此言好像天崩地裂一般,让高第目瞪口呆。不等高第反应过来,李建泰就已经拔出佩剑,用力在高第坐骑的屁股上狠狠刺下。他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书生,连这一剑居然都刺进去不足半寸,还差点因为战马撩蹄子被掀翻在地。

可是总算高第的战马受此一惊,已经带着高镇台向着后方狂奔而去,其他家丁甲兵,完全搞不清楚高第和李建泰之间这是闹得哪一出,全部陷入震惊与迷茫之中。

还是惜命如金的高起潜最先反应过来,他也拔出那早已没有半分卵用的尚方宝剑,鼓动山海关的关兵们:“随高镇台返旆燕都勤王救驾啊!”

山海关关兵们此时就更加搞不清楚状况了,到底是崇祯皇帝已经被人弑杀了,还是崇祯皇帝尚被东虏软禁在北京?那么在皇太极中军御帐里的又是谁?

局势顿时陷入大乱之中,李过绝对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他虽然弄不清楚关宁军中发生的突变,可是也已经发现了刘泽清所部兵马的溃逃,马上就身先士卒,鼓足力气,迅速突破了山东镇溃兵的那一阵防线,直插入山海关关兵的中军位置。

李建泰和高起潜都知道再不跑的话,恐怕就要被大顺军不分青红皂白所斩杀,马上都拍马疾走。李建泰还不忘记一边跑,一边高呼“清军已败”、“皇太极暴毙军前”一类的谣言,不断在清军一方的战线里面制造混乱。

高第本来还想调转马头,奔回军中指挥,可是随着李建泰、高起潜二人的逃跑,李过所部精兵已经直接杀到了山海关关兵的大纛之下。

李过奋起一斩,便将大旗砍倒。高第见状自知无力回天,再不敢回身再战,只好跟着李建泰、高起潜二人一同开溜。山海关关兵同时丧失了主帅和中军大旗,士气直接崩溃,将士们四散奔逃,自己夺道求生去了,顺军后营战士们因此狂呼猛进,马上又夺取了清军的大片阵地,使得吴三桂腹背受敌,陷入几乎将要灭亡的窘境之中。

本来已经被吴三桂所部完全压制的张鼐,这时候简直是喜笑颜开,马上就和党守素同时发起反击。顺军宿卫骑士们韧性极强,虽然人人负伤,但这一波逆势突击还是打得吴三桂措手不及。

更不要提张皮绠麾下的那一支楚闯精兵,重整队列,回身再战的效率,还在宿卫骑兵之上。

关宁军前后战线都遭遇崩盘局面,吴三桂双眼充血,满目狰狞,脑袋里面又好像霎时间失去了所有的供血,眼前一片都陷入黑暗之中。

他看着阵前数不清的尸体,那些堆叠在一处的尸首,有流贼的,也有秦军的,更多的则是自己的关宁同袍。

地面上到处流淌着鲜血,灌溉了获鹿的荒草和鲜花,或许明年的盛夏,这里的土壤上将开出好像吴三桂小时候在宁远看过的那种花丛。

关宁兵几乎都是辽民出身,他们一代代捍卫边疆,胡汉的敌我观念极深,与东虏又多数有着国仇家恨、血海深仇。可是形势比人强,关宁军的故土家乡,关宁军的亲戚故旧,几乎都被明朝沦丧在了清军的控制区里。

他们又因此在血海深仇以外,和东虏多了一层新的关系。就像吴三桂一样,关宁军从上到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亲朋好友已经投降了清朝,在清军里面享受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

关宁兵的那些仇深似海,在今天竟然只能对着流贼发泄,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仇恨,都好像变成了笑话。

但是吴三桂绝不允许他自己的人生,变成一场笑话。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我看看谁敢临阵脱逃啊!”

吴三桂的副将杨坤马上带去一大批家丁,人人手捧鬼头大刀。这些督战队手里的刀,砍向自己人却比砍向敌人还要快些,不光是普通士兵阵前逃跑被他们一刀斩杀,就连有官声的将领军官们,谁敢背对着敌人,也要立刻被督战队砍死。

靠着督战队的淫威,吴三桂才稳住军心,勉强维持住战线。他命令关宁兵全部抱团,自己又带着夷丁突骑向前突进,先将反扑上来的顺军骑兵击退,接着又部署圆阵防御,小心应对张鼐和李过的前后夹击。

参将吴国柱抹着额头上的滚滚大汗,充满敬畏地说:“流贼怎么会这样的强劲?我还以为白沟河上的流贼只是李自成手下数量不多的一支精锐,没想到十多万流贼兵马,居然都差不多有这等战力!”

吴三桂闭上双眼,仰天长啸:“皇太极!”

他终于恨恨道:“皇太极有志于天下,他手里还有援兵,他是不会把我们当成弃子的!流贼李自成虽然横行天下,可是流贼终究是贼,他不能给我们想要的富贵。皇太极许诺我分藩开府,即便建国也不在话下,流贼能给我们这些东西吗?何况我仍然忠于大明,忠于天子,誓死也不会降贼的。

我们不忘旧主,死战到底,皇太极是不会坐视咱们关宁军覆灭的罢!”

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十五章 身后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
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十五章 身后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