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

叛军夹渭水而阵,又列兵于鹿台和高陵的山岭之上,先以枪炮弩箭如狂风骤雨一般射击顺军阵伍,接着杨承祖又亲自率领铁骑冲驰,蹂躏顺军阵地。

敌人的攻势是如此猛烈,从山岭上居高而下射出的炮弹不断落入顺军队伍之中,溅起大片尘土,许多饱负战功与盛名的老本兵都被炮弹削断了身体。

但是顺军的队形依旧没有松动,当叛军铁骑从正面以及左右两翼包抄冲击而来的时候,马进忠拔出利剑立在战线中央,面对杨承祖所部叛军骑兵冲锋的威势,马进忠的心里其实早就打响了退堂鼓。

如果现在马进忠的麾下还是左镇兵马,他绝对已经脚底抹油开溜了。然而此时他被李来亨和郭君镇托付以重任,身为曾经残民以逞的左镇降将,如今却负担起了平定长安和保护晋王王妃的重任,偌大的责任感好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马进忠的心头。

这种责任感带来的压力,要比眼前叛军铁骑带来的恐惧更为巨大。

他紧握住宝剑,深呼数口气后,平缓了自己那几乎抑制不住的,堪称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逃跑欲,终于沉着下来,调动亲兵利用辎重和车辆假设工事路障,又命步兵将长矛末端立在地上,斜刺而起,排列为密集阵后,大喝道:

“没人能够闯过马进忠的剑围!”

刷的一声他身旁的亲兵护卫们也都将剑拔出,阵上寒光闪耀,叛军铁骑所扬起的烟尘,在这剑光之下,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风声骤减,战场上的沙尘也减少许多。罗颜清飘舞的发丝缓缓落到背后,她咬住嘴唇,对杨承祖冲击顺军战线的速度做出了最后判断,在敌人的骑兵完全冲过了铳手的射程以后,才下达了开火命令。

轰鸣声与砰砰砰的枪炮声同时响起,叛军骑兵冲锋的势头,被这一阵突如其来又异常精准与密集的火力打断,接着又撞到了马进忠所部步兵的防线上。

顺军步兵们紧紧握住长枪,用身体、勇气和惊人的精神意志抵挡着叛军铁骑巨大的冲击力,锐卒们则持牌刀、长剑、斩马刀,自猬集的长矛阵中穿行而前,跳荡反击。

赵应元手握大刀带头奋力挥砍,士兵们或伏或跃,纷纷将敌人骑兵砍落下马。

在顺军的左右两翼,也各有一支叛军骑兵夹攻过来。罗颜清亲自带侍卫们挡住北面,她以女子之驱亲冒矢石,为了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还不带头盔,将容颜展露在所有的战士面前,这种做法惊起了沸腾而不可想象的斗志。

兵力上占很大劣势的大顺军步卒正在做激烈抵抗,每一寸战线都将流满叛军的鲜血——不是顺军的,而是叛军的!

只有南面叛军一支兵力的突进稍稍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很快马进忠就以惊人的速度带着亲兵填补上了战线缺口。

他心中感叹:老子好歹也是跟着左大帅,和闯献曹都交过手的人,论沙场经验,难道会输给你杨承祖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二世祖吗?

“破敌!破敌!”

罗颜清手擎一支冲锋号,从战线的最北端一边吹响号子,一边骑马奔至最南端。她的身姿所及之处,大顺军将士们无不为之侧目。

“晋王妃——晋王妃——”

士卒们在罗颜清的鼓舞下,丝毫不畏惧敌人枪炮的威胁,也丝毫不畏惧杨承祖亲自率领的骑兵冲击。他们的身体、武器和勇气,已经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扎实防线。

叛军虽然占据很大的兵力优势,但是连续围攻顺军阵地一个时辰以上,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杨承祖几次率领嫡系兵马亲自出击,也都没有什么大的斩获,反而是损兵折将,令叛军内部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

高汝利亦是被明朝招抚的原农民军豪帅之一,他诨号叫做满天星,在李自成于崇祯十年南下攻打成都时,担任联军副将,与武大定算得上是旧识。

此刻战场形势的变化,已经让高汝利心里产生异动。他牢牢控制住手中的嫡系兵马,守在鹿台阵地上作壁上观,又派心腹亲信到武大定的营中询问其动向。

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武大定反而让信使带话回到鹿台,声称杨公已经连破敌人顺军数阵,擒斩罗颜清恐怕不在话下,此时他们身为降将,岂能有所异动?

武大定又说自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做了反复贰臣,今天已经跟随杨承祖起兵,怎么能够因为一时形势的不利,就又去做一回三臣、四臣呢?

“今日,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武大定绝对不会背弃自己的朋友!”

高汝利心中纳闷,杨承祖和你算得上是什么朋友?当年你奉孙传庭之命暗杀的农民军豪帅蝎子块拓养坤才是你的多年老友啊??

高汝利暂且感到蒙在鼓里,他已经做好了局势不利时自行逃回长安的准备。不过顺军兵力毕竟有限,即便高汝利、武大定二部都是出工不出力,在杨承祖不计代价的疯狂攻势下,顺军战线还是渐渐动摇,数杆军旗被叛兵夺斩。

关键时刻马进忠亲自带着几十个亲兵冲出战线,想将军旗夺回,却为流弹击伤落马。这对顺军士气马上造成巨大打击,一直保持着如丧考妣表情的杨承祖,此时终于流露出了喜色。

“天助我也!随我杀光闯兵啊!”

顺军将士虽然士气依旧旺盛,但他们以羸弱的兵力面对敌人围攻,到了此时几乎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人人带伤、处处流血,连怀胎数月的罗颜清衣甲上都落有数根流矢。

赵应元持刀护卫在罗颜清的身前,哀痛地劝说道:

“叛军势大,大夫人,你做得已经够多了。我们就退一退吧,沿着渭南、华州,还可以慢慢退回潼关,如果现在全军覆没,万一潼关不守,那才是千古罪人啊。”

罗颜清蹙紧眉毛,她望着远方的天空,喃喃道:

“晋王来了吗?”

赵应元唉声叹气:“晋王远在山东,怎么会来陕西?”

“李来亨该来了。”罗颜清的眼中却充满热忱的希望,那是赵应元这么多年都没有在“刀马旦”脸上看过的表情,“你们都以为晋王是个冷酷之人,可我知道他定不会弃我、弃曹营于不顾,他若知道我已出兵,定会舍山东而来关中的。”

“大夫人……”

轰、轰、轰——

杨承祖又调集了许多红夷大炮开始轰炸顺军阵地,过去罗汝才经略关中的成果完全被杨承祖篡夺,罗汝才在长安督造许多大炮,今天竟然会被用到这样的用途上。

命运多舛,谁能料之。

“大夫人,走吧……”

罗颜清侧耳倾听着,又说:“马进忠呢?”

赵应元苦涩地说:“军前被射伤落马,活下来的概率不大了。”

“不,他回来了。”

赵应元话音才落,罗颜清就指着前方不远处。马进忠在两名亲兵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自炮火轰鸣里步回中军,他全身是伤,左腿鲜血涓涓流出。

马进忠向赵应元惭愧地说:

“太不好意思了,我的剑围被敌人轻易越过,但是自己却侥幸活了下来。”

赵应元不知道如何作答,罗颜清却因为马进忠的苦中作乐发出了银铃般的轻笑声。突然间,晋王妃的手指指向了后方,她睁大了眼睛,眼神中的光芒和热忱终于迸发到了极致,好像许多颗星星同时在闪烁,耀得人难以直视。

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十七章 无派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
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十七章 无派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