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

孙元化不仅没有苛待孔有德等人,反而是对他们给予厚望,优先补充他们的粮饷军械,提供最好的装备给他们。所以在登州驻防,接受火器战术训练期间,孔有德、耿仲明表现得一直很老实。

孔有德反叛,发生在增援辽东的途中,已经走到直隶境内的吴桥了,实际上和孙元化毫无关系,纯粹是孔有德和直隶地方官府、士绅的矛盾激化。

吴桥兵变,固然存在明朝官绅欺压客军的关系。但是吴桥地方官府拒绝接待他们,与孔有德部的军纪败坏是分不开的,孔部兵马以滋扰百姓为能事,奸淫掳掠之事不断,地方官不肯放他们入城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就算不放辽兵入城,也应该筹集一批粮食、银子缒城而出,完全拒绝补给肯定是错误的。

没有饭吃的时候,偷鸡摸狗,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算是大顺军,也不能保证所有士兵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都依旧保持“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也只有跟随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深山息马、筚路蓝缕的那批元从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明朝不可能按照闯营元从的纪律,去要求孔有德。

但是偷鸡事件发生之后,犯案士兵被穿箭游营,固然由于王家跋扈,可也是孔有德自己畏惧士绅势力,导致军队和乡绅矛盾激化。

缺粮缺饷是士兵们跟着孔有德造反的原因,但绝不是孔有德自己背叛明朝、投奔清军的原因——对孔有德自己来说,他的反叛完全是由于不想去前线、畏罪,以及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已。

即便是后世历史中,孔有德在桂林举火自焚,也不是他对于清朝多么忠诚,想和尚可喜一样殉清,实质不过是因为孔有德自己没有拿捏好投降时间而已。

李定国包围桂林时,孔有德已经派了王允成向马进忠接洽归顺事宜。据王允成后来说,孔有德实际上有投降的企图,不过是因受部将挟制错过了时机。

孔有德的野心和忠诚,都不过是如此。

他和尚可喜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物,因此当孔有德听到多尔衮带走全部清军预备兵力的时候,心中的忐忑和激动,几乎可说是已经形于表象。

是在清军战局不利的现在,反叛?亦或者是自己逃回北京?

孔有德控制着清军阵地中视野最为良好的山冈,多尔衮还把大部分的红夷火炮都交给了他。这是清军最后攻坚的本钱,多尔衮还把防备徐州守军突围的任务也交给了孔有德。

乌真哈超在入关以后,大部分时间都被清军当成普通将领和部队来使用。直到今天,当多尔衮面临大顺军充满压迫感的进攻,当满洲人再也无法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取得胜利时,孔有德的枷锁才被完全释放,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

“红夷炮准备开火。”

命运的选择权回到了孔有德自己的手里,但他没有做出什么无谋莽撞的行动,只是低下了头,继续命令和组织乌真哈超的士兵们点燃火药。

几十门重型红夷炮黝黑鄂炮口,在烈阳下闪烁着死亡的光泽,这其中还有十几门大炮是磁州和大名缴获到的“随州造”。

清军与大顺军多番交手,像孔有德这样受过孙元化细心教导和培养的火器专家,当然知道“随州造”火炮比清军火炮更为厉害犀利。

孔有德虽然对红夷大炮的“火炮模数”完全搞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他充分发挥“随州造”红夷炮的威力,将这些缴获来的战利品当成手中不可多得的杀手锏。

黑压压的炮阵已经瞄准了闯贼,乌真哈超占领着整个战场上视野最为良好的一块高地。孔有德居高临下,俯瞰群雄,李来亨、多尔衮……这些桀骜虎视的天下枭雄,都已经被锁定在了乌真哈超炮队的射程半径之内!

“开火!”

“开火——”

“开火!”

孔有德发号施令的同时,他身旁的王府护卫们便将那硕大的海螺高高举起,哽咽似的呜鸣声奏响徐州,红夷炮的背后火药急促燃烧,沉甸甸的实心炮弹被化学能的力量推动,在炮膛中完成最后的加速度,熔铁飞溅。

轰——!

轰——!

清军的炮兵急速射击,火力全开,炮弹飞快坠进顺军兵马的阵线中。殿左军的三堵墙们首当其冲,人马不能当飞弹的一击之力,触者战马开膛破肚、人体四肢横飞断裂,满目鲜血,洋溢在刀枪剑戟和盔甲之间。

可还有更多的骑兵、步兵、炮手、铳手,在晋王李来亨的监国大纛引导下,已从整个战场的最中央处发起突击。战士们人山人海向清军纵深压迫过来,即便有乌真哈超的火力支援,即便多尔衮的白甲兵已经投入战场,但是在巴牙喇们杀到最前线之前,为数更多的绿营兵已经支撑不住,形成了全面崩溃之势。

数以百计的军旗被丢弃在了地上,无人拾起。刘芳亮的战马纵骑蹂躏,铁蹄从绿营旗帜上肆意践踏而过,十倍于旗帜的兵器、铁甲搁置在了壕沟和土墙的后面,绿营甲士狼狈逃窜,留在三堵墙骑士眼中的:

只剩下一根根丑陋的辫子!

“是东虏的白甲兵!”

刘芳亮的副将,殿左军的制将军马世耀,他亲手为刘国公举着晋王赐下的黄龙大纛,挥舞军前。多数清军的目光既被大纛吸引,攻击的火力也就集中到了马世耀的身上,以马世耀闯营元从、从征先帝十余年百战余生的武艺,也难以在这样急切剧烈的攻击密度下全身而退。

殿左军的骑兵们冲阵已达十余次之多,虽然取得了将清军绿营兵完全击溃的巨大战果,但是骑兵正面冲击压迫东虏的步卒阵线,伤亡之大,已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马世耀自己便身披轻重创伤三十余处,他以一条长披风包裹伤口,原本蓝色的披风被鲜血浸满以后,此时已经呈现可怖的黑紫色。

“国公,绿营兵已经全线溃败,那支精兵……那支精兵必是多尔衮的白甲!”

在清军绿营兵全线向后溃逃的人潮里,一大队水银色布面甲的别抄精骑逆势上涌,任谁都能看出,这必然是多尔衮手中最后的精锐预备队。

刘芳亮所穿的烂银色铁甲,光辉璀璨,异常地夺人眼球,乍看之下,与清军白甲差相仿佛。他身为一殿大军的权帅,身先士卒到如此地步,经过刚刚十余次的整队冲锋以后,身上的伤势竟然比马世耀还要多。

鲜血横流,连脸上的铁面具都被流弹击碎,清隽秀美的脸上被铁片划出几十道伤口,面目狰狞,但悍不畏死的气魄犹在,丝毫不将满洲白甲的逆袭放在眼中。

刘芳亮的笑声里充斥勇气和自信,他将马槊夹在臂下,策马冲锋,长啸道:

“建奴必为晋王旗帜而来,马世耀!我们缠住多尔衮的白甲,晋王在右翼就将安然无恙!”

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章 左镇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章 方从哲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章 高家寨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二章 惠世扬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十七章 无派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
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章 左镇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章 方从哲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章 高家寨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二章 惠世扬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十七章 无派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