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

“全营整队!”

第二天天亮前,刘宗敏在全营整队时,又同李来亨、白旺、高一功、谷可成、辛思忠这五位将领开会,商讨今后的军事行动方针。刘宗敏将如何分兵潜伏的策略告诉众将,要大家充分利用夷陵周边山高林密的地形特点,来打击官军。

人马都快出发了,刘宗敏在一身陈旧的布面甲后头,披挂一件黑色的对襟罩衣。火光将罩衣下的甲片映照着闪闪发亮,刘宗敏缕了缕胡须,笑骂道:“咱们即将开工了,谁干不好、打不好,老子回头是要狠狠收拾的。”

众将都称是,谷可成和辛思忠是刘宗敏的左右副将,就留在大帐里,帮总哨爷组织亲军兵马。李来亨等三将,则各自返回自己的队伍之中,收拾辎重、器械,准备出发。

正在这时候,关营派人来通知刘宗敏,有要事禀告。刘宗敏便示意众人都先留下,一起听听关营带来的消息。

李来亨停下脚步,看到关营大将王昌的几位亲兵,亲自到大帐里来禀告军情,心里就猜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讯息。十有八九,与曹、闯主力在兴山县同官军的决战有关。

刘宗敏大马金刀坐在正位上,他抬抬手,叫几名亲兵不要虚礼,赶紧将紧要军情说出。

“回禀闯营刘将爷,我家掌盘从兴山县收到急报,说是曹、混等营主力兵马,已将六千楚军围在羊角山一带了!”

李来亨心中一惊,问道:“是香油坪附近的羊角山吗?六千楚兵,曹帅真是大手笔、大气魄!”

来通告的关营亲兵单膝跪在地上,答道:“回禀小将军,正是香油坪附近的羊角山。”

高一功戎马十年,军事经验丰富,特别注意收集地理信息。他对羊角山有所了解,低头沉吟道:“羊角山,地近兴山三十里,山高险峻,易于设防,恐怕不好拿下……”

“这位可是闯营的高头领?”关营亲兵仰头问道。

“不错,我就是高一功。”

“我们关营中人都听过高头领留心地理、熟悉山川的故事,闻名不如见面,高头领果然厉害!羊角山确实险峻,官军依托山岩坚壁防守,曹帅率领近万人马,环攻二天,还是没能攻破!”

白旺心思最为细腻,他要关营亲兵将羊角山战事,细细叙述一遍,以便于大家的定夺。关营亲兵便依次解说:“回禀白头领,十八日时官军中楚兵副总兵官杨世恩先带兵进山搜剿,十九日攻到隔浪坪。曹帅连撤数十里,诱敌入山,先将荆州道冯上宾的一队标兵设伏歼灭,不久杨世恩招引楚军另一总兵官罗安邦,合兵六千人,共进兴山。”

刘宗敏答道:“这我们知道,闯营此前也收到了杨世恩、罗安邦两副总兵,合兵六千人进攻兴山老营的消息。那之后他们怎么被曹帅围在了羊角山?”

“杨罗二副总,连日追我,十分轻敌,将辎重全部置于当阳一带,加之队形拖沓。曹帅便将老营妇孺家眷安置在羊角山,战兵假做溃退,引诱官军到羊角山劫营。贵营掌盘子闯将与混天星,用二千劲兵截断其后路,曹帅并整十万、小秦王等部,趁机合围了羊角山。只因羊角山山高地险,一时尚未攻克!但羊角山上无水源,官军自困高山,包围的时间再久些,他们一定完蛋!我们掌盘子断定夷陵守军将倾巢出动,去羊角山增援。所以特来告知贵营,即刻出发,抄击夷陵!”

刘宗敏本就准备出兵作战了,被关营亲兵这番话更是讲的战意勃发。当即便拍板决定,马上和王光恩合兵一处,打回夷陵去。

可李来亨却心中不安,围剿官军中六千楚兵被围在羊角山,尚且没有歼灭。夷陵附近可能还有约四千川兵,哪怕他们倾巢出动去羊角山增援,在夷陵也会留下许多兵力。而且闵一麒、尹先民的两千沅兵,至今尚不知道他们到了什么方位,局势尚很迷惑!

“如果官军能够坚守羊角山数天,我们未必能够打下夷陵,曹帅也未必能够歼灭那六千楚兵。”

李来亨出言反对道,他隐隐记得香油坪附近的羊角山,并非后世中农民军大胜过的地名,但也无法肯定历史是否早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哪怕仅根据他现在掌握的军事经验,加上后世了解到的一些作战常识,也让他心中依旧不安。

“高大哥说了,羊角山地形险峻。而官军不比我们义军,他们铳、炮极多,便于防守,如今又是寒冬,天气不会影响火铳发挥,曹帅未必能够打破羊角山。”

“何况还有至少二千沅兵的踪迹,我们尚未掌握。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贸然出动,风险实在太大了。”

刘宗敏对李来亨的意见却并不认同,“来亨,你经验太浅了!打仗哪可能处处明了,不管你摆一桌子宴席,来了几桌的客人,都得把它办下去。你要想等所有军情全部明确了再打仗,这仗也就不用打了,人家早把你灭光了。”

李来亨的观点也不能全说错误,但他总以后世事后诸葛亮的观点看待问题,总将战场迷雾的因素忽略掉,确实也偏颇了些。

“捷轩叔,我懂你的意思……只是曹帅若不能在羊角山剿灭官兵,甚至反而让官兵突围出来,我们进攻夷陵,或许有被官军反包围的危险?”

李来亨对贸然进攻夷陵的决策内心持反对意见,但刘宗敏是长辈,他是晚辈,刘宗敏是闯营的元从大将,他的资历却很浅,因此他虽然持反对之意,却不能直抒胸臆,强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跪在地上的关营亲兵则说:“羊角山上没有活水,这就跟马谡在街亭一样。曹帅包围几天后,官军一定不战自溃。”

李来亨在闯营之中一直采用了比较圆滑的处事风格,心眼留的多,心机也比较深。这当然和他早年被艾都司陷害过一次有关,无论如何,李来亨尽量不愿太过直接反对刘宗敏的意见。

但这次行动直接关系到大战的胜负,以及他和小虎队身家性命,又让他不能不设法迂回力争。。

李来亨一手指天,对关营亲兵解释道:“山中无水,但天上却有水。如果降雪的话,官兵取雪水来喝,也可以顶一段时间。”

刘宗敏听到这时,脸色已有点不好看了,他又说道:“才刚下完一场雪,新雪不会那么快到的。来亨,你总将情况想到最倒霉的地步,这样如何打仗。”

白旺倒有些赞同李来亨的观点,“先料败,再料胜,这样确实稳妥。只是来亨,我们的行动事关大局,即使情况困难,也要硬拼过去,不能只考虑自己。”

“对!”刘宗敏用力一拍桌子,强硬地将决策定了下来,“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不管沅兵在哪里,我们都要攻下夷陵。这样自成他们在兴山,才能更好歼敌。”

李来亨知道再说下去也无意义了,他再争辩恐怕就要被视作不顾大局的人物了。何况如果不继续下雪的话,罗汝才也确实完全有可能歼灭被围在羊角山的敌军。而且踪迹消失的二千沅兵,也有可能在整场仗都打完的时候,还没赶过来,未必会威胁到闯营。

他迟疑一会儿后,终于点头,“大家说的确实更有道理,那我一切都听捷轩叔的安排。我们小虎队愿为先锋,打回夷陵寨!”

闯营决策确定以后,关营亲兵便走出营帐,迅速奔过溪流,返回关营的营地通告消息。刚刚那个与闯营众将对话的亲兵,一出闯营的营地,脸色便一变,气度远在他人之上,显然在关营中地位不低。

关营大将王昌亲自到营门迎接到,双手将他手臂握住,问道:“世英,大哥等你等得很急了,闯营的情况到底如何?”

关营亲兵本名叫做李世英,是王光恩身边新近提拔起来的重要大将之一。他扮做传信亲兵,亲自到闯营大帐中,查探军情,任务很重,而他表现的也十分优异。

“我们到大帐里一起说,三爷。”

王昌带着李世英赶忙走进关营大帐,“花关索”王光恩全身披挂铁甲,关营亲兵也都全副武装,早已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世英,你回来了!闯营那群人,是什么样子?”

李世英缓了两口气后,答道:“掌家,我看刘宗敏的意思是已经定了。闯营应该会全力出动,配合我们攻打夷陵。”

王光恩点了点头,沉吟一会儿,又问道:“捷轩我是很了解的,他没有太多肠子,好对付。那闯营其他人呢?”

“我见过高一功了,他确实才干很高,对山川地理掌握很深。但看起来没有什么魄力,影响不大。另有一个叫白旺的头领,考虑十分周全,但在闯营似乎地位不高。”

王光恩的三弟王昌在边上喜道:“李自成何等英雄,结果只留下这些头脑简单的人物。我们大可以将闯营随便拿捏,让他们帮我们顶雷,去扛官军了。”

李世英这时却又摇了摇头,他反对王昌的说法,说道:“闯营之中还有一个小李头领,据说是一只虎的义子。我看他思虑周全,做事细腻,而且又有能和刘宗敏争辩的魄力,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王光恩眯起眼睛,问道:“什么小李头领,我怎么没听过一只虎手下还有这等人物?”

李世英答道:“他绰号叫‘乳虎’,大名叫李来亨。确实名声不显,我也从未听过这号人物。但他分析战局,鞭辟入里,很难易与。”

“这种小角色,听都没听过,有什么可多虑的。”王昌撇撇嘴,反对道。

李世英还想说些什么,突然感到一阵寒风从大帐的缝隙里吹拂了进来。他浑身起了一阵寒意,脖子上起了许多鸡皮疙瘩,突然产生了一种很不安的预感。

“掌盘,好像突然变冷了许多?”

王光恩对李世英突然问出的这个问题,感到十分莫名其妙。他掀开大帐的门帘,往外望了一眼,说道:“哦,又下雪了,难怪我也觉得变冷了许多。”

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四章 于大忠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七章 鸟铳队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七章 左镇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二章 白土岗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
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四章 于大忠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七章 鸟铳队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七章 左镇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二章 白土岗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