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

炎炎盛夏之中,清军御帐之前,脸色惨白的皇太极卷着一裹貂皮锦袍,时不时地拉紧自己的领口,却也遮挡不住那一重胜过一重的森寒之意。

南翼战线遭到真定援军的突袭,已显动摇,北翼战线又遭到李过伏兵的攻击,吴三桂在前后夹击之下,虽然有兵力优势,可士气崩塌,更加是左支右绌,几乎将要灭亡。

主力交战的中央战线,顺军步卒已经突入清军战线之中。多铎心生惧意,多番派人到御帐前向皇太极跪乞援兵,战况紧急若星火,稍稍怠慢一二时分,或许就将导致大清国的江山天下顿时倾颓崩塌。

但,皇太极还是没有动。

他在等什么?

连洪承畴都极为焦急,额头上的汗水像雨滴似地不断落在面前的土壤里,居然将身前数寸之地打湿,使人感到气氛是何等的危急与紧张。

皇太极这才终于开口问道:“流贼兵已经尽出否?李自成横行天下久矣,不等流贼全线席卷而出,朕也不能不留有后手。”

范文程回答说:“陛下,流贼一支奇兵伏在战场北面的青纱帐中,趁吴三桂不备,已经杀穿了北翼战线,击破刘泽清、高第二镇兵马,势如破竹,直捣关宁兵中军之中,斩将夺旗,殊为强悍。”

吴三桂、关宁军的存亡,都与洪承畴将来在大清内部的政治地位有极密切的关系。所以洪承畴当然为吴三桂此时的生死存亡感到分外的忧心,他急慌慌的样子,已经完全丧失了镇之以静的气度,居然催促皇太极说: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陛下。此刻再不用兵,闯贼就将尽张其旗鼓,大展威其灵,夺我军之将魄、我兵之斗志,到时候虽有神兵降临,也将手无回天之灵。狂澜将至,陛下当此危急存亡之秋,还请即刻出兵,力挽残局!”

和范文程一样同为大清国内三院学士的满洲人刚林,听洪承畴这样出言不逊,就立刻痛斥道:

“大汗自有主张,你岂敢出言犯驾!”

皇太极却没有仔细听这几个人在说些什么话,他的眼睛看得很远、视野望得很广,目中不仅局限在李自成的一人身上,而且放眼于黄河上下,放眼于天下之广,数十万满洲人将来二百年的气运,到底寄托于何处?

恍惚之间,皇太极面前的景色骤然一边,从青草飘飘、芦苇荡荡的获鹿,变成了白山黑水的辽东原野。

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的雪地上,皇太极只感到冷风透入五脏六腑之中,漫天星斗照耀于天,涧中激流淌在浮冰之间。雄鹿和受惊的小兽奔于林间,抖落了树上堆积的厚厚霜雪,惊起一片啪嚓的响声。

调鹰蹴球的建州先民们正在做着行兵出猎的准备,几名让皇太极感到眼熟的仆从,正在为努尔哈赤牧马披鞍,劈柴做饭。出身叶赫那拉氏的孟古哲哲,也在仆人当中,正给天命汗收拾衣甲,她是努尔哈赤的幼妻,也是皇太极少年时就早早逝去的母亲。

“啊!”

皇太极想要开口呼唤母亲,却发现口中无法发出一点点的声响。建州先民们已经上马奔腾了起来,他们在山城之间不断战斗,在这苦寒的世界里开辟出了后金国家的基础,为首的勇士就是皇太极的大兄洪巴图鲁褚英,他不畏险阻,披甲上阵,领兵飞速前进,征服了好几十处的屯寨。

可是转眼之间,后金的勇士就倒在了皇太极的暗箭之下。皇太极突然感到腿上一紧,他低头细看,骤然看到是双目流出血水的大哥褚英正死死抓住自己的脚踝。

“洪太!你这个狼心狗肺之徒,离间我父子,毁坏后金江山,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世上啊!”

接着皇太极眼前的景色又骤然一边,从浮冰飘散的辽东山涧,变成了建州人的堂子之中。他看到被自己逼死的多尔衮之母阿巴亥,静悄悄地坐在堂子正中央熬煮汤水,招手邀皇太极上来共饮此食。

皇太极两脚好像依旧被褚英紧紧抓住,又好像被辽东的冰寒所冻结,一动不能动。接着大妃阿巴亥的神情就变得狰狞且可怖起来,她的指甲越长越长,简直就像是一只野兽。

阿巴亥的声音再也不是皇太极记忆中那种可爱的样子,她口中好像喷出鲜血,溅在了皇太极的脸上:

“洪太,我把一切寄托在你的身上,你为什么要陷害我和代善?你为什么要将我活活逼死,让我为老汗殉葬?你忘了你曾对我说过的每一个诺言了吗?”

不等皇太极做出回答,一个持剑的男子就出现在了阿巴亥的面前。他是在四城之战以后被皇太极治罪囚禁,最后瘐死狱中的二贝勒阿敏。

阿敏执剑指着皇太极,怒斥道:“我为你平定朝鲜,和代善一起拥护你做大汗,你怎么能谋害于我?我们枉为兄弟!”

皇太极双眼剧痛,血气上涌,他的喉间好像被毒虫噬咬,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都好像正在受着凌迟之苦。

万分的痛楚让天聪汗深陷在阿鼻地狱里面,他很想说些什么话,来为自己在这些冤魂的面前辩解,可到了最后,皇太极却只是更加明白了过来,他的一生所为,绝不容他人置喙。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属大义。”

皇太极抽出腰间的宝剑,没有分毫迟疑地将眼前的大哥褚英、大妃阿巴亥、二贝勒阿敏一个一个刺杀。

直到面前的尸首和血水凝聚在一处,那个曾在皇太极的记忆中,留下一个英勇、无敌、傲慢又愚蠢背影的父亲,天命汗,努尔哈赤,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努尔哈赤放声大笑:“我为天命汗,挥刀斩尼堪。尼堪不死,建州不兴,洪太,你做得好,你做得对!这些人都该杀,妻子、儿女、兄弟,都该杀,不杀他们如何兴我建州?以后你还要杀更多的尼堪,方能恢复大金的伟业。”

皇太极激烈地咳嗽了好几声,他的所作所为,一切卑鄙无耻的权谋,一切血腥残忍的屠杀,都是为了使得那些在关外白山黑水里苦苦生存挣扎的女真人,使得这些诸申之民,能够拥有一个无比幸福与安康的家园。

为此他不惜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和兄弟手足,更不惜用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尼堪汉人的尸骨,铺垫成通往满洲人幸福国度的神圣大道。

“李自成,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绝不会是你。”

皇太极将宝剑收回鞘中,被他突兀举动所震惊的范文程、洪承畴、刚林等人都不明所以,跪伏在地上。

一种潮红的血色涌到了皇太极的脸上,使他的气色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李自成已经攻入到中军的附近了吗?”

范文程回答说:“豫王多次请援,力有不支。敌人中军兵力甚为强盛,似有直插我大清兵马中军旗下之势。”

皇太极轻笑道:“李自成已入我的阱中,困兽落阱,是将死矣。”

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六章 六尚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二章 白土岗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军台线
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六章 六尚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二章 白土岗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军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