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

闯军对孝感的攻势还是一如既往由郭君镇出任前敌总指挥,孝感本身没有多少守军,所以郭君镇也就难得一次,可以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力。

闯军从东南西北四面同时攻城,先由炮兵标发炮猛轰,然后弓箭手和火铳手上前压制城头守军,矿徒兵抓住时间挖掘地道、墙基,准备爆破,步兵主力则举着手牌攻城。

李来亨骑着马站在北面稍远处一个高地上观战,在他身边是易道三等一群衣冠士绅。孝感几无守军,这一战不要花费多少工夫,闯军就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李来亨才带上这些人,既是示威,也是警告。

这时候城下传来轰隆一声,苗里琛指挥矿徒兵穴地爆破取得了极大成效,一片城墙轰然倒塌。早已做好准备的闯军兵马,立即从缺口杀进城中。孝感守军本来在士气和体力上就已经难以支撑了,这时候城墙坍塌,精神更是彻底崩溃,几乎全数投降。

易道三的堂兄,在湖广名气极高的大文人易道暹被闯军的攻城手腕惊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孝感守军不多,誓难抵挡住闯军攻势,可绝没想到闯军攻破孝感会这样的容易和轻松,心中震动,总算觉得易道三把田息拿去跟闯军搞“公私合营”很有那么几分道理。

李来亨看着士绅们震惊的神色,心中好笑又自得,他同前营的两位果毅将军高一功、谷可成讲了几句话,要他们严加约束入城兵马,不许杀戮、放火、抢劫。

然后便调转马头,到部队另一端听取张皮绠和郝摇旗带回的消息。

张皮绠汇报的是左良玉已经撤回襄阳,根据红队探查的情报来看,左良玉搜集了不少溃散在河南的官兵,现在在襄阳约有近三万可战之兵。虽然大多是惊弓之鸟,但毕竟人多势众,又毗邻随州,威胁着闯军后方大本营,必须严加警惕。

郝摇旗带来的消息则更为紧要,一是丁启睿带着约二万兵马已回到了武昌,二是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咬在丁启睿的屁股后面也到了湖广,现在蕲水一带活动。

张献忠是大家所熟悉的人,革左五营则是由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刘希尧、治世王蔺养成和老回回马守应率领的五支队伍。

革左五营互不统属,但为了应对官军的威胁,总是联合行动,总兵力也有一万多人接近两万,同张献忠不相上下。

张献忠和革左五营都很关注闯军的动向,他们在江北进展不利,又听说闯军在豫楚战场上节节胜利,人马日益壮大,便决定先到湖广,见见李来亨,再做下一步的考虑。

郝摇旗虽然官位不高,但在起义军中资历很深,他同张献忠以及革左五营的主要头目都认识,而且颇有交情。

所以李来亨便派他去应付这突然冲入湖广的数万兵马,郝摇旗已把西营和革左派来的先锋兵马安置到蕲水县附近休整。

据说张献忠和贺一龙、马守应、贺锦等著名首领,全都已经到了蕲水附近,他们都要求立即见到李自成,若见不到李自成,也要求见到田见秀、李过等闯军的知名人物或者是湖广闯军的最高负责人。

李来亨冷冷一笑道:“他们就在英霍潜山一带活动,我还真不相信革左五营会不清楚湖广闯军是由谁统领的。这些人无非是倚老卖老,想给我来一个下马威罢了。也好,既然他们来者不善,也就怪不得我用上种种手段。”

他又低头沉思一会儿,叫张皮绠将方以仁等人叫来,又让郝摇旗准备一下,待孝感稍稍安定以后,便组织一支兵马去蕲水同张献忠、革左五营会盟。

革左五营并未同张献忠在一处扎营,西营扎营在蕲水南面,靠近长江的地方,革左五营则驻扎在蕲水北面,与西营保持了一定距离。

张献忠有意和革左五营联手,先拿下闯军在湖广经营已久的基地。革里眼贺一龙对此颇为意动,但左金王贺锦和刘希尧、蔺养成都很反对,老回回马守应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上则加强了本部兵马对西营的戒备,贺一龙没有办法,也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可他们对李来亨还是颇为看不起,五营首领开会时,马守应便直接说出大家的心里话:“什么狗屁李公子,李来亨这么一个黄口小儿,凭什么和咱们平起平坐?就算是他爹一只虎,也别想给老子脸色看。”

革里眼贺一龙也附和道:“对对,李来亨怎么敢让我们在蕲水这里等他?他算是哪根葱?架子居然这么高,李自成的手下如果都是这等货色,我们还去投奔他做个鸟。”

但左金王贺锦则劝说道:“你们两人也不要这么说,李来亨一个少年小将,可却能攻占二府之地,斩杀湖广巡抚宋一鹤,这是我们五人加起来都办不到的战果。他如果没有几分本领的话,我们革左五营又算什么?李自成手下一个小将就有这等功夫,现在到处传闻什么十八孩儿兑上坐,可能真要应到他们李家身上。”

刘希尧也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此来本就是打算投奔闯王,一些事情也只能入乡随俗。马老哥看不惯李来亨,那不同他来往,直接去河南就好。”

对于投奔闯军这件事,革左五营的意见本来就很不一致。五营之中声威最高、资望最盛的两人,也就是革里眼贺一龙和左金王贺锦分别代表一派意见,革里眼贺一龙对闯军很不信任,而且他自认为自己兵力不弱、资历又高,大可以同李自成掰掰手腕;左金王贺锦则同李自成有老交情,他对闯军比较了解,心中更倾向于直接加入闯军,协同李自成打天下。

至于老回回马守应,他也是一个老资历的人物,意见和革里眼贺一龙一致,都想要保持独立性。

而刘希尧、蔺养成两人资历则就差的远了,刘希尧是湖广蕲州人,蔺养成是湖广南漳人,都不是陕北老兄弟。他们两人的意见更接近于左金王贺锦,甚至于比贺锦还进一步,贺锦想的是去河南做李自成的部下,而刘希尧、蔺养成干脆想在湖广投入李来亨的麾下。

刘希尧跟蔺养成两人之间,蔺养成的资历又要再浅一些,所以蔺养成比之刘希尧,还要更加倾向于投靠李来亨。

革左五营刚回到湖广的时候,蔺养成便暗中通过郝摇旗向李来亨传递了一些革左五营的内幕情报。

他见贺一龙、马守应两人对李来亨意见很深,便为李来亨开脱道:“丁启睿督率二万兵马逃回武昌,我想李虎帅也是要堵防丁启睿渡江恢剿,一时腾不出手来,才没有到蕲水来远迎我们。但看闯军的意思,他们那边战事稍稍平缓以后,李虎帅还是会亲自来同我们会盟。”

蔺养成本人志气不长,也没有什么野心,也因此他在各家义军中一向人缘不错,又比较圆滑世故。他既然说了这话,贺一龙和马守应也不便再说些什么了。

而贺锦和刘希尧都是精明强干之人,他们两个对视一眼,都感到依照贺一龙简单粗暴的为人和马守应阴阳怪气的性格,这投闯之事,恐怕多有波折。

不过贺一龙和马守应还好,更大的问题是此时驻军在蕲水南面的张献忠。

八大王资望之盛,还在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人之上,他一到湖广,就试探革左五营,流露出了吞并闯军基业的意图来。

难以对付啊……

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三十七章 顺与清各擅胜场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杀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七章 强攻屏风寨(三)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
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三十七章 顺与清各擅胜场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杀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七章 强攻屏风寨(三)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