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

李来亨对陈可新这个人物,尚没有充分的了解。但他很信任白旺的意见,更何况陈可新先做庄使,再做营田使,在闯军的新体制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功绩,足可以证明他的可靠性。

“老白是持重之人,我全听你的意见。”李来亨点点头,下令道,“那便由左帅兼任排阵使,老白为牢城使,陈可新今后就从黄州府的营田使调任为随州牧。”

排阵使、牢城使都是唐代的官名,只是被李来亨赋予了新的定义。在他这里,排阵使等同于后世的前敌总司令,负有统合协调一线作战的权责,牢城使则相当于城防警备司令。

而随州牧这个官职,其实就是明朝的知州。只不过因为李自成和牛金星两人都有模仿唐风的喜好,所以把明代的兵备道、知府、知州、知县,改名改成了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

这样由前敌总指挥、城防警备司令、地方行政长官三位一体,就算是形成了一个结构上比较可靠的指挥班子。

李来亨接着向贺锦和白旺两人谈到主题,谈到当前的敌情。目前大军将转移到随州北面,随州的留守部队数量较少,必须要贺锦和刘希尧两营扛起正面。

根据夜不收的探报来看,左良玉攻破枣阳以后,难得约束了一次部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城破坏,而是继续保持了以官兵来说,极为快速的行军速度。

枣阳和随州之间的道路,左镇大军云集,轴舻帆盖如云密布,闯军严阵以待,一阵大厮杀看来是不可避免。李来亨又接着分析了襄阳方面的政治、军事情况,说:

“朱仙镇大败以后,左良玉困守襄阳府一隅之地,他的三万兵马尽是新败溃军,士气低下,缺衣少食,只好在襄阳附近疯狂打粮,势不能长久。襄阳以东就是随州,不必说了。襄阳以南是承天府,革回两营虽然不肯跟我们一起作战,但已经直奔承天去了,左军若败,南路也将断绝。”

方以仁接口说:

“襄阳向北是大元帅的主力,左军绝不会去送死。只有向西是郧阳抚治高斗枢辖有的郧阳府,虽然地小民贫,可犹且是一块立脚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阻断左良玉西退之路,他最后总难逃兵败身死的命运。”

经过大半年来的治理,德黄两府的物力、人力都相当丰沛,左良玉这样小觑它,必定磕碎他的一口犬牙。

李来亨最后说道:

“形势时刻都在变化,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左良玉悬军远征、孤注一掷,一旦我们抓住战机,左镇势必土崩瓦解,湖广大局都将全部撬动。左帅,您在我们之中,资望最深,经验也最老道,大局还是由您掌控为好。”

虽然贺锦不是闯军的自己人,但李来亨还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他并不打算让贺锦、白旺、陈可新三人互相牵制、异论相搅,最后办件事都做不好。而是认为既然已经任命了贺锦做排阵使、做前敌总指挥,在军事上自应畀以全权,充分放手,让他统筹全局。六辔在手,操纵自如,才有战胜的把握。

牢城使和随州牧各有权责范围,千万不得在旁掣肘。唐朝宦官监军,郭、李不得成大功,九节度围攻相州失败的殷鉴不远。

更不用说我大宋惯用异论相搅,上下相制,结果屡战屡败、直到灭亡之事。

即便上位者要治御派系,也不是在这种时候该做的。

所以李来亨还是决心给贺锦以充分的自主权力,放手一搏!

势在全胜。

他要的不是必胜,而是全胜!

陈可新过去只是个操办民团的举人,后来也只不过是李仙风身边做文书工作的幕僚。投闯以后,虽然负责了许多黄州府营庄制改革的细务,可他不是军官出身,没有指挥大战役的经验,更加谈不上已经有了通筹全局的战略观点。

但他是个头脑清醒的、有常识的、实事求是的人,不是妄人,在明末就属于非常难得了。

陈可新在李来亨率军出发前,在这既短暂的半天时间内,便将随州城的户口、器械、粮秣资料整齐井然。明末的问题是老一辈人筋骨已衰,暮气渐深,可朝廷的旧体制却不能给新人以出头的机会,陈可新这样有才干的士人,往往只能半生蹉跎于家乡。

也无怪乎,李自成的建基檄文中,都要强调闯军反对“重制科,循资格”的风气。

朝廷迩来取士之大弊,就在于此。

不过朝廷旧体制暮气深沉,又根本改革不了,一个被裱糊起来、勉强支撑的破房,若是像天启皇帝这样的寻常庸人坐视风吹雨打,还能维持一阵。可若是遇到崇祯皇帝这种,有志中兴,非要大改大革折腾一番的皇帝,就立时散架了。

所以朝廷的旧体制,属于不改革会慢慢死,改革了就会立刻死的情况。

大明已是死局。

欲破局,唯有自局外而来,所以天下非胡虏所有,即贼寇所有。

而胡虏与贼寇相比,又是高下立判。

所以即便是最为痛恨“流寇”的儒家大师黄宗羲,也在《留书》中痛诉:以中国制中国,以夷狄制夷狄,犹人之不可杂之于禽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尚不失为中国人也。

李来亨将随州留守的一切事务安排妥当以后,终于喘了口气。此时夜色已经很深,饱满的半月,像一张稍微拽开的玉弓悬挂在庭外梧桐树枝上。一群被皎洁的月光惊动的小雀儿,一会儿栖息在这棵树上,一会儿又飞向那一棵,叫得吱吱喳喳,没个安定。

夜晚也好像是一头用黑布蒙着的鸟儿,它在气闷的黑布底下不安定地跳跃着,要想振翅高飞。

稍后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颤抖着的黑布,似乎在长空中燃烧起一场大火。隔了一会就听见近处的人家用辘轳把井水挽上来,给出征的闯军将士洗脸,还有些市民将匆匆做好的早饭送来。

不久,在较远的街道上响起了被号角声所征集起来的第一批脚步声和马蹄声,这是一群群从营房和家里走出的士兵、低级军官以及为他们送行的老营家眷们。

李来亨闭上了眼睛,和左良玉的一场决战将要来临。

所有人都在等待黎明来临的时刻。

灯火在黑夜中摇曳着,贺锦、白旺两人并肩站在台阶前,刘希尧和陈可新则站在他们的身后,四人一齐望着李来亨上马的背影,心中惴惴不安。

方以仁和顾君恩也随同出征,他们还要在李来亨的左右赞画军机。剩下的大将,最重要的一人是果毅将军谷可成,这位“九条龙”加入湖广闯军不久,这是他参与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因此更显兴奋和激动。

其余的三大骑兵标威武将军,郝摇旗、马宝、艾卓,也一起上马,这三人都是李来亨手下含有的猛将锐士,身手都相当不凡,上马动作凌厉干净。以前郝摇旗总让李来亨担心,可他近来也越显成熟稳重,此时面色深沉似水,已初步具备了大将的气度。

最后是亲兵标威武将军张皮绠和炮兵标威武将军李世威,李来亨一手提拔起来的小少年们,也俨然被人以将军尊称。

“大军开拔!”

郝摇旗用他那标志性的雷声嗓音,呼喊出了出兵的号令。随后号角和海螺一同吹响,如暴风狂啸、如山岳震动的战声,响彻了随州城。

“大军开拔!”

来送顾君恩随军从征的谢徵,看着道路旁给出征闯军送来饮水和早饭的随州百姓,忍不住问道:

“乡亲,这几年来,百姓惧兵已成惯例,从来只有大兵打粮,岂有百姓送粮之事?闯军究竟有何不同?”

乡人诧异,回话道:

“大人新到随州不久吗?去年我只是随州城外一个给人种地的佃户,一旦有风吹草动、小旱微涝,我就连租子都交不起,只能去借阎王债顶事。可自从小李王来了以后,我有田可种,又不用交赋,只要交不到过去一半的租子就行。如果左兵杀回来,我的田地保不住是小,将来再看不到一点翻身的指望,才是大事。”

乡人的诚恳和真挚的神情,让谢徵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他皱起了眉头,望着闯军排列成纵队,鱼贯出城的整齐步伐,还有每个人脸上向死而生的坚毅表情,终于动容,口占道:

“河迢公竟渡,薪烬木争燃。

簇焰连渊上,微生向死前。”

“从军之由,我今知之。”

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九十五章 前营的黑色大纛第十八章 祝捷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
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九十五章 前营的黑色大纛第十八章 祝捷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