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

田见秀、牛金星、张鼐三个人,都已经被分别囚禁了起来。

田见秀被关押在平阳公府内,他的铁杆死党大部分人,或者是在兵变中战死,或者是被郭君镇解除了武装另行看押起来。此时平阳公府全都由陈永福派来的一支部队看管,田见秀被软禁在他自己的私室内,直到李来亨差不多整顿好开封城的秩序后,田见秀才见到了晋王的人。

田见秀看到来的人是吴汝义的时候,显然有些吃惊,他本以为李过或者李来亨会来和自己说上最后几句话,绝没想到这时候竟然还能又一次见到吴汝义。

吴汝义眼眶微红着,他难看地笑了一声后说:

“田公。晋王说,不会因为兵变的事情杀掉任何一个人。”

田见秀哼了一声,他甩袖道:“怎么?李重二想要我自杀吗?”

跟在吴汝义边上的楚兵将领李懋亨啪的拍了一下桌子,不悦道:

“田见秀!晋王大仁大义,不愿意开大顺内部诛杀元勋的先例,即便你已经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滔天巨罪,晋王也不打算杀你。如此恩德,田见秀,你还是将嘴巴放的干净一点吧。”

李懋亨的话终于让田见秀动容了,他不大敢相信这种可能,看向吴汝义,见自己的这位副将点头以后,才一把跌到了椅子上。

“……我不懂,李来亨为什么不杀我?”

吴汝义苦笑道:“田公在大顺军中人望毕竟很高,许多将士都曾经受过田公恩德,晋王认为大局已定,田公再也不能有所作为。与其诛杀田公,造成一些大顺元从将士的私下怨怼,不如恩赦之。”

李懋亨哼道:“胡言乱语。晋王殿下与先帝为人性情如出一辙,宽厚爱仁,不是汝等叛贼可比。晋王的要求是,田见秀你立即剃度出家,将楚兵押往武昌,从此老死青灯古佛之间罢。”

吴汝义劝说道:“田公……晋王殿下已经恩准我同您一起出家了。田公不是早就醉心于佛经了吗?我在田公的左右,同样耳濡目染佛经教诲,晋王因此恩准我和您一起放下所有功名利禄……我们同去武昌,今后做一个为大顺国运祈福的僧侣,才能稍稍补偿煽乱之罪。”

田见秀忍不住摸了一下的自己头发,他想到在镜中看到的白发苍颜,想到李来亨如此宽大的处理,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中营老本兵全部人马都将要重新整编,包括山西前线的那些部队。”李懋亨说,“晋王要求你们立即写信到山西和彰德府等地,命中营所有部队接受整编。”

田见秀勉力端坐在座位上,他露出难得的笑容,坦然道:

“李来亨的魄力如此伟大,是我输了。好,我会命中营诸部全都接受改编的。今后我也会安然听从晋王的要求,在武昌苦修禅道,终此残生……

只是我的女儿……她嫁给了李双喜,晋王会如何处置呢?”

李懋亨骄傲地说:“晋王宽厚,已经免去了张鼐家眷的罪名。不管是你的女儿,还是你的外孙张玄朗,都没有事情。”

田见秀低头看着自己手背上的皱纹,突然感到自己这些人这一段时间来的上蹿下跳是如此无谓。但是唯一的正面意义,或许就是给了李来亨定于一尊的好机会?

毕竟李过虽然宽和,又有军事才能,但他的性格太软,并不是一个适合如今局势的铁血领袖。

现在李过虽然还是监国,但是诸将和群臣,包括刘芳亮和袁宗第都已经倒向了李来亨,形势完全被晋王掌握,李过或许只能做唐高祖了。

唯一让田见秀感到疑惑的事情,只是他们上蹿下跳的这个过程里,有多少比例来自于他们自己的野心,又有多少比例来自于李来亨的刻意诱导呢?

但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

田见秀终于跪了下来,他的平阳公公爵不会被废除,爵位应得的俸禄还是会照旧发放,但是因为田见秀除了一个女儿,再没有其他子嗣,当他老死以后,平阳公公爵就会断绝了。

他用力叩头,感慨道:“罪臣叩谢晋王殿下大恩大德。”

田见秀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了,他和吴汝义两人都被士兵一起带走,脱去了公侯的华服,换上了朴素的僧衣,削去了头上的白发,今后都将终老于武昌的寺庙。

至于另外两个人,李来亨同样以格外宽怀的处理方式对待。

他甚至没有将牛金星关押起来,而是将牛金星放回了其子开封府府尹牛铨的家里。

这一天一夜,牛金星都在牛铨府上过着和过去没有多大区别的日子。仆人们为他端上了丰盛的饭菜,侍女们伺候着牛相沐浴更衣,最后牛金星点燃了几柱香,又默默地给儿子牛铨写了好几封家书。

他写着写着,眼泪就忍不住滴落到了信纸上。

牛铨看着父亲老迈的模样,同样忍不住湿润了眼眶。他哽咽着说:“父亲,是孩儿不孝,是孩儿出卖了你们。”

牛金星擦拭去了眼泪,将家书折好后放进信封里说:

“这些都是为父留给你的教诲,有些是对你将来娶妻的要求,有些是对你今后官途上的指点……唉!你没有错,为父还记得,你曾经多少次劝说过我?是我自己没有看到你的一再阻止,才走上了这条错路。

你做得非常对,为父虽然走错了,可是你却走对了。经过此事以后,晋王必定对你刮目相看、格外看重,我们牛家在新朝的地位,不会因为为父的过错而有所减少。”

牛铨听着父亲牛金星的话,已经泣不成声,哭的简直不像样子。

牛金星看着儿子这副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地骂道:“哭什么?不许哭了!你是大顺今后的宰相人才,怎么能做如此小儿女的姿态呢?”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孩子,又想到了当年在洛阳附近初遇李自成时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三四年来,自己跟随闯王,为他出谋划策,大顺军一度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趋势,可是在这半道上,闯王竟然先自己而去了。

但是,大顺的江山社稷依旧存在,只要大顺没有灭亡,他牛金星的名字,就一定会继续跟随着李自成名流千古。

想到这里,牛金星终于欣慰地笑了一下。自己的确是将功名利禄看得太重,看得比生命和名誉更为重要啊,所以,既然自己已经彻底输了,那就更不该挡住儿子的道路,影响到他将来的仕途了。

“你出去吧。”

牛金星挥挥手,示意让牛铨走出门外。

牛铨心中马上升起了强烈的不祥预感,他忍不住劝道:“父亲……晋王已经恩赦了田见秀、吴汝义两人,只是命他们交出所有的军队,前往武昌剃度出家而已。父亲,你的罪名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田见秀的啊。”

牛金星哈哈笑道:“傻孩子,你有一个这样十恶不赦的罪父,在新朝岂有仕途可言呢?你好好做官,一定要做到宰相,好吗?不要让父亲失望!这样我才能瞑目。”

牛铨痛哭道:“父亲,仕途岂有那么重要?”

“够了,你出去吧。”

牛金星强推着牛铨出门:

“新朝还有用得到你的地方,为父尚有许多门生故吏,晋王是不会清洗掉他们所有人的。晋王留着为父这些故旧,还可以起到分宋企郊、巩淯、方以仁等人势力的作用,晋王乃雄猜之主,他一定不会让某一派势力独据朝堂,所以你未来还大有可为。好好做官吧!为父这才能瞑目。”

牛铨忍住悲痛感,终于一步一步地退出了房门。他静静守候在门外,眼泪不断流了下来,一边流着一边低声地哭泣了起来,直到屋内传出了椅子翻倒的声音以后,又过了一会儿,牛铨才和家仆们一起打开了房门。

牛金星,已经吊死在了房梁上面。

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十七章 无派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七章 左镇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六十三章 情报流才是战场的本质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
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十七章 无派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七章 左镇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六十三章 情报流才是战场的本质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