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

侯恂的算盘打得倒是很好,他甚至都做好了逃亡南都的准备。到时候天下形势的发展,若真的和侯恂预料的一般,只要南北隔绝,他凭借袁时中的首级和于永绶、高谦的兵马,无论如何也都可以在南都同仁之中据有一席之地。

大明虽然快走到最后的时候了,可只要自己把握好时机,未尝不能成就一番谢安的事业。

这时候家丁突然传来军营起火的消息,各怀着自己一番小心思的侯恂、高谦、于永绶三人,俱是一惊。

值此关键时刻,必须避免一切意外的发生。

侯恂赶忙起座,细细询问道:“是何处走水?快组织人手去救火,这种事情还要我来教吗?”

小兵惴惴不安地跪在地上连连认错,接着小声道:“起火不久就有城内救火兵丁夫头来帮忙,想来事情不至于严重,只是总要知会制台大人一声。”

侯恂摆摆手,复坐回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压压惊,缓声道:“那急什么?镇之以静、镇之以静。好了,你们去把那个袁时中杀了吧,于将军、高将军,我看还是要即刻启程,立即撤去淮安才行。”

家丁的话让侯恂打消了心中的紧张感,可是高谦听过以后却产生了几丝疑惑,他突然问道:“制台,城中救火兵丁是谁管辖的吗?可是史制台的麾下?”

“额……”侯恂楞了一下,他细细回想一会儿后回答说,“近来人手紧张,我记得道邻前几日提到过,因为义乌团练人数颇多,他就让这些团勇乡父帮忙做了些差役活儿。”

高谦听到义乌团练四个字,心中立刻一紧。他知道陈子龙和许都都亲近史可法,与侯恂这一派关系不睦,在他们即将瞒着史可法突然“转进”的这个紧要时刻,如果义乌团练突然插进手来,使得局势复杂起来,可就不好办了!

“老大人,为防意外,还是让我亲自带些兵马去看看,这个火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高谦放心不下,还是决定亲自带兵去救火,免得那些义乌团练察觉到他们马上就要逃离徐州城的计划。

侯恂被高谦这几句话说过以后,也慢慢思虑到了这一层。他点点头,夸赞道:“高将军不愧是守汴名将,心思细腻,所虑甚为周密。好,我们还是不能让那些土团乡夫靠近军营才好。”

于永绶还没弄明白高谦和侯恂这几句话说得是什么意思,他刚刚想开口问一下,就突然听到军营附近传来轰的一声爆炸声,大惊道:

“这是烧到了哪里?怎么像火药炸了似的!”

侯恂和高谦则都大惊失色,异口同声道:“史可法有变!”

在军营外面,方以智被陈子龙和许都两人裹挟——主要是许都,无可奈何之下,还是擅自取出了史可法放置在别苑中的所有关防印信。

有这些印信在,加上史可法的标营士兵都认识方以智,知道他是史制台身边重要的机要参赞,对他的话当然是言听计从。

在方以智的协助下,陈子龙和许都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徐州剿总的标营里抽调出了三百名比较干练的士兵参与行动。

方以智一开始还力劝陈子龙,说既然大家已经决定出兵救回袁时中,那么就不应该再瞻前顾后,只调动三百兵力。

否则一旦事情失败,他们三人的下场都很难说!

许都却为之哈哈大笑,他替陈子龙为方以智又解释了一番,侯恂的标营完全不堪战,不需要剿总标营,只需要义乌团练一冲即垮。

唯独高谦、于永绶手下两千人,人数又多,战斗力也比侯恂的标营强得多。

这支军队才是他们要对付的主要对手,为了抗衡他们,最后救出袁时中来,许都自己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周密的计划。

在这套计划里面,兵力的数量不算最重要的。与其拼凑起一些毫无战斗力的杂牌兵来,还不如尽量组织一些精干的部队来更好——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打垮侯恂,而是要想方设法救出袁时中来。

许都为人豪爽,又特别善于交友。侯恂的标营家丁里头,有很多人都和许都关系不错。靠着这层关系,他很容易就搞到了校场军营那边的布防情形,并对症下药,做好了突入军营救人的准备。

陈子龙和许都把指挥突营救人的指挥部,就设在了校场附近的一处酒楼里。这处酒楼是许都一位朋友的产业,此人也和许都一样,好任侠、喜骑射,是一名文武兼资的士人。

方以智走进酒楼里,见到许都这位朋友的时候,才惊诧道:“名泊,你怎么也在这里!?”

许都的这位朋友,居然就是方以智的密友,从九江到徐州采买船只的李远!

李远对方以智抱拳笑道:“我和许生一见如故,说来也巧,我二人相识,也是托了密之兄的关系呢。”

许都也走过来,哈哈笑道:“密之,你和名泊早已认识了吧?我带兵刚到徐州的时候,粮秣军资本就有限,又受到侯恂的克扣盘剥,多亏了名泊变卖家财,帮衬了我几分呢!这回营救袁时中的事情,台前虽然是我在奔走,可是幕后却是名泊在赞画。”

李远微笑道:“不敢当、不敢当。我纯是一介书生,收拾天下需要的还是许生这样果决骁勇的猛士。”

方以智看着李远,心里总觉得这一切似乎发展得过于巧合了一些。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局发展间不容发,也不允许方以智再做其他更多延伸性的思考了。

陈子龙也劝方以智道:“密之,你不晓武艺,就和我留在这里吧,台前之事自有许生和名泊来办。”

陈子龙是江南词宗,不像许都那般好勇斗狠。但方以智也常常游览名山大川,体魄强健,至少比起陈子龙要强了许多,所以方以智还是决定为朋友走上这一遭。

他回答道:“不,我擅取兵符印信调动了兵马,已经是罪在不赦。如果不能救出袁将军,扭转徐州的局面,事情如何收场?此事必要我亲自去办方成。”

“密之兄气魄过人啊!”许都忍不住拍掌赞叹道,“我听说过你的堂兄方以仁殉国之事,密之的勇烈刚直不下于乃兄啊。”

许都的话让一旁的李远轻轻挑了一下眉毛,他眼睛转了一圈,又说道:

“此事我亦曾耳闻,只是后来阮大铖好像翻出不少材料,说是方世兄并未殉国,反而是投靠了闯军?这消息当时传出,实在是令人感到惊诧。你们说这阉党之人指鹿为马,是不是可恨?”

李远突然提到阮大铖当年炮制出来的方家通闯逆案一事,一下子就让方以智脸色变得微妙了起来。

当年阮大铖四处搜集证据,确实是掌握了许多关于方以仁还活着,而且投靠了闯军的实证。方以智当时被卷入案中很深,对阮大铖掌握到的那些证据也有许多了解,只是最后因为朝廷不愿意推翻崇祯亲自定下的“烈士”,这件案子才不了了之。

可方以智心里其实十分明白,他那位智勇双全的堂兄方以仁,十成里有九成,可能是真的投靠了闯军。

后来方以智自己也多留了一分心,有意搜集了一些关于“黑秀才方以仁”的材料。从此人在朝廷塘报中提到的形象样貌还有种种行事做法来,方以智几乎可以断定,他肯定就是自己的堂哥。

以前方以智对自己堂兄投闯的做法,还会感到深深的耻辱。

可现在徐州局势居然会发展到此刻这种地步,方以智除了对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深深的绝望外,心里也突然萌发了一种新的想法。

方以仁的做法真的错了吗?

李远敏锐捕捉到了方以智脸上闪烁过去的微妙表情,但他不再多言。许都则握住方以智一手,笑道:

“我收买了侯恂标营的很多兵丁,接下来就等他们放火,然后我让团练兵以救火夫头的身份去灭火,咱们就能趁机混入军营之中。”

方以智毕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行险大胆的事情,犹自不安道:“事情真的能成吗?不成的话,又将如何收场?”

许都轻哼一声,看着校场的方向道:“自我到徐州以后,侯恂先是为了他的标营,后来是为了于永绶和高谦,处处克扣义乌团练的饷粮。我对他早就是一肚子气了!就算没有袁时中这回事情,我本来也是要找侯恂讨一讨公道的,有什么可怕的?”

李远也微笑道:“桐城方氏人丁旺盛,密之,与你同辈的方氏子弟多是大才。如今天下方乱,正是你们这种经世致用之才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呀。”

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七十八章 宁武关只打了两天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
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七十八章 宁武关只打了两天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