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

闯营物资管理的粗陋和草率,令李来亨大为震惊。他本来听白旺所说,闯营的缴获一切归公,财务集中管理,统支统取,还感到这种做法又现金、又简练。

此时才发现,这所谓的集中管理,其实还充斥着山大王秤砣分金的原始风貌。像刘宗敏、刘芳亮、李双喜,他们都经常任意支取老营的物资——他们都不是拿去个人享乐,也是看将士们训练辛苦,拿去给将士们享用的。

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一切缴获归公、一切财务集中管理的统支统取政策,令老营的管理,事实上变成一团乌烟瘴气的乱麻。

后勤实在是一个大学问,而闯营在这方面上,又实在是严重缺乏经验。

李来亨想到,在后世的一些史料记载中,认为闯军在进军北京的过程中,先后拷掠到了三千万到七千万两左右的白银。但闯军似乎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笔庞大的财富,这问题很大可能,就出在闯军后勤管理的原始、落后和混乱上了。

实际上以闯营现在的人员结构,在缺乏大量识字者和管理者的情况下,也根本不可能推行像后世八路军一样彻底的财务集中政策。

在李来亨看来,考虑到闯营本身的具体情况,对物资和后勤,实行分级管理的结构,还比较靠谱一些——不过这些事情他就做不了主了。

但无论如何,李来亨心中想到,之后见到李自成本人的时候,他一定要设法将这些建议提出来才行。对闯营来说,后勤真是一个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了。

后勤是一门大学问,物资支取如何管理,物资管理的权责怎么界定和分配,物资下放时各级头目支用的权限是多少……这些问题要一一整理起来,就实在太过复杂了,也超过了现在闯营的能力范畴。

但正是要趁着现在闯营人数还比较小、整体规模盘子都比较简单的时候,制订好规则,将一个基本的体系搭建起来。

否则等到将来冲入河南大地的时候,加入了大量其他山头的农民军武装后,再想建立起一个适当平衡的高效体系,就非常困难了。

李来亨因此对白旺强调说道:“怎么说呢……白管队,我看现在这样管理粮秣,实在是有点浪费。”

他心中在筹措着语言,李来亨心想,他要做的事情,相当于是要改革整个老营的体制,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便是说服白旺都未必成功,何况真正要实行,肯定还得是要说服李自成本人才行。

“白管队,我心下还是觉得,这次好不容易得到这么多粮秣,还是要细致、谨慎一些处理来得比较好。”

李来亨想的很多,他想到这老营制度可能是李自成或田见秀这等领袖人物制订的,像白旺可能也参与不少管理,如果自己过于否定的话,是否会引起面前白旺的不快?自己才刚刚加入闯营,又是否有必要,这么快就出风头,去否定一些前人的做法呢?

但白旺倒没像李来亨想的那么复杂,闯营诸将毕竟多无他肠,白旺反而对李来亨这番话中表现出来的才干,十分敬仰。

他拍拍李来亨的肩膀说道:“小老虎,你提到的这几点,我完全没有想到过。我看,我们还是要和老掌盘的,直接说明才好。”

李来亨面露难色,他现在有点后悔了,自己初入闯营,可真不该那么快多嘴,去否定李自成的章法格局。

李来亨有点担忧,便说道:“大夫人不是说老掌盘害了热病,身体很是不好吗?我看还是不必要去打扰老掌盘才好。”

“嗯……”白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道,“那我看便等刘将爷和一只虎看望完老掌盘后,我们再去跟他们说说这件事,若老掌盘身体好转的话,再去交代完整。”

“好、好!”李来亨猛点头,先跟自己的义父李过说清楚,应该还是比较合适一些的。

白旺又说道:“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是不能乱来一气了,我看就按你说的那样,咱们根据这个什么统计表格的分类,先把东西大概简单分开,清点一下。”

“这可以,我看就先把大宗的粮秣军需,跟小类的金银细软,这两类分开收拾好。”

现在做的太多也没必要,一切还是要等待说服李自成之后才能进行。

但李来亨心中的思虑和想法却已经延伸到了很远的地方。

后世历史总结闯军的失败,大多认为是因此闯军始终维持“流寇主义”,没有建设根据地的缘故。

但是按照《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作者顾诚的说法,闯军在襄阳建制后,实际上为建设根据地付出了不少心力。不仅招收了许多士人负责地方行政,也建设了许多卫军,留守荆襄地方。

但是在山海关大战的惨败后,这些地方纷纷爆发了大量叛乱,留守地方的卫军反而遭到各个击破,使得闯军受到严重损失。

后世常把这点归因于闯军的拷掠政策,认为是闯军的拷掠政策使得他们丧失了士绅阶层的拥护。但现在李来亨又发现,这一定程度上似乎也是因为闯军本身的管理能力过于粗陋,这使得他们虽然建设了地方卫军,可在行政管理上缺乏自己的一套班底跟人马,需要借用士绅阶层来做行政管理工作。

当士绅阶层抛弃闯军之后,他们在地方上的卫军,便脱离了行政机构,成为了一支漂浮和真空的军队,自然被敌人轻易地各个击破了。

所以现在李来亨心中想的,除了改革老营的后勤管理制度外,也是希望能够借用这个机会,在老营之中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来。

将来闯营大发展的时候,这些管理人才,就可以使得闯军在同士绅阶层的博弈和斗法中,具备一种更坚实的优势和底气了。

总之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来。现在的闯营,终归还只是流贼中的一股绺子罢了,要将它改造成一只妇孺敢与争道的王师,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努力——但比起明朝官军、满洲人等等其他势力,闯营的改造难度,毫无疑问是最低的。

闯营自身具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生命力,这是它相对于明朝官军最大的优势。改造闯营,唯一的问题是获得李自成和其他农民军豪帅们的认同,而不用受到官僚、士绅阶层的制约,在效率上,真可谓天壤之别了。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李来亨相信,真正起于闾左的闯营才是洪武帝最好的继承人。闯营本身的资质,在明末的大环境中,已经具备了一种特殊的胜利资格——但它还需要更多的力量。

李来亨将设法彻底改造闯营,让它在后世历史中,不再是一个失败教训的例子,而是成为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挽天倾于将崩的成功案例。

王侯宁有种!

“好!刘将爷和义父出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李来亨望见刘宗敏、李过二人从内宅中走了出来,便招呼着白旺一同上前,去问候一下李自成具体的病情。

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章 即将定于一尊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章 反对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二章 顾炎武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
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章 即将定于一尊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章 反对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二章 顾炎武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