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

屏风寨地势高耸,寨内还修了许多望楼,居高临下,视角极好,可以俯瞰从熊耳山到嵩县的几条主要干道。

此时夜色浓黑,点点斑斓的星光照在寨墙之上。由于传闻闯军即将强攻屏风寨,寨中的士兵们,在于大忠三令五申之下,无不枕戈待旦。好几队士兵都握着兵器,在寨墙上巡逻,大家一点都不敢松懈,谁要是偷懒被寨主睹见,那么望楼上悬挂的众多人头,就将是他的下场。

一阵西风吹过,风中夹杂着来自关陕的寒意,西北凛冽的风息似乎即将席卷中州的大地。寨墙上树立着的众多火把,被西风一吹,都摇摇晃晃起来,舞动的橘色火光像是精灵与妖魅,让寨兵们心中莫名产生一种恐慌感。

把守寨墙的士兵,除了嵩县本地出身的矿徒军外,还有一些是于大忠收编的其他山寨武装与流寇武装。前几年纵横天下的秦寇,攻破凤阳以后,从淮上折回河南,又在河南被官军击败,不少人马流落熊耳山中,于大忠便收编其部伍,编成了矿徒军以外的一支流民军。

流民军有一个小头目叫做朱由柀,他身长八尺,算是高大,但蒜鼻大眼,形貌生得十分怪异。朱由柀奉命巡视西段寨墙,他刚从望楼下来,被西风一吹,身上略微发寒,便把两手紧搓了好几下取暖。

跟在他边上,一起巡视寨墙的军官,是嵩县矿徒出身的屏风寨老兄弟。他看朱由柀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便取笑说:“猪皮,你怎么还发起抖来了?陕西人都还未到呢,看看就把你吓成什么样啦。”

朱由柀苦笑几声,没有答话。他因为名字古怪,被寨中兄弟取了一个叫“猪皮”的绰号,常常让人取笑。

其实从他的名字上便可看出,朱由柀身份很不简单,他本是明朝宗室藩王荣王府中的疏族,也算得上是皇亲宗室。朱由柀靠着宗室身份,享受过不少荣华富贵,养成一种跋扈嚣张的性格。

他曾在荣王府的封地常德,当街掳掠民女,后来甚至还将湖南一位知州未过门的妻子抢走玩乐,引发众怒,还惊动了崇祯皇帝,被罚去俸禄三百石。

可朱由柀不吸取教训,依旧仗着宗室身份在常德欺男霸女,结果有湖南官员告发他,说他在崇祯皇帝的王顺妃血崩病死时,不仅不服衰,而且还在王府宴乐三天。这才终于使得崇祯大怒,下令剥夺朱由柀爵位俸禄,将其圈禁凤阳高墙。

可刚巧不巧的,几年后罗汝才、张献忠等部义军攻破凤阳以后,将高墙内圈禁的罪宗全部释放。朱由柀遂被裹挟到农民军中,前往河南,后来农民军在河南被官军挫败,他便流落熊耳山中,依靠在常德时曾为王府经营商铺矿井的经验,投入屏风寨内,居然还混成了一个小头目。

从湖南到凤阳,又从凤阳到河南,千里漂泊彻底改变了朱由柀的性格和为人。他对大家伙调侃他是“猪皮”,也笑而不怒。

朱由柀现在担心的主要问题,还是屏风寨内的人心动摇。他知道大家虽然都一副毫不松懈、认真守御的样子,但矿徒军、流民军的大小头目们,都有各自的人脉,便是朱由柀自己都通过熊耳山里相熟的一些寨主,与联军建立了沟通渠道。

他不知道,等到联军真的开始攻打山寨时,到底有多少人会为于大忠尽忠陪葬,又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打开寨门,迎接联军进来?

差不多到了三更时候,在寨墙上的几位军官将领都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朱由柀也想去就寝谁上几个时辰。众人却忽然听见寨墙上一片呐喊,炮声乱响。

他慌忙奔上寨墙,看见南寨外火光冲天,骂了一句“妈的,是不是陕西人来啦!”随即提着刀,带着一群部下的流民军,从寨墙一头冲往南面的另一头。

远处的火光中有许多人影在跑动,寨外的一个小庄子被陕西人点着了,草房和柴火堆烈焰腾空。

朱由柀突然听到有人在高喊“破寨啦!破寨啦!快逃命吧!”,他不敢置信,不相信陕西人会这样快攻破坚如磐石的屏风寨。

好在于大忠虽然性情暴虐,但也确实勇武非常。他亲自提着一支三眼铳,带着几十名亲信部下堵住南门,组织其他寨兵合起来抵抗夜袭的陕西人。寨兵们都努力向攀爬寨墙的陕西人抛掷砖瓦、放箭、放鸟枪和火铳。

这时候朱由柀才渐渐看明白了形势,原来是有一小群寨内的士兵,受了陕西人或者其他山寨寨主的收买蛊惑,在寨内放火,到处喊破寨了,想要引起混乱,里应外合打破山寨。

于大忠发起狠来,十分可怖,他一下子就将那些生乱的内奸斩杀。让部下们用长矛、长杆将内奸的人头高高挂起示众,又组织好防务,借着居高临下的寨墙和望楼,利用密如暴雨般的砖、瓦、石块击退了陕西人的攻势。

于大忠把三眼铳别在腰间,手上握着一把尖头刀,他用嘶哑酷烈的声音叫喊说:“都去给老子堵口,谁的动作慢一步,谁就是陕西人的内奸,全家都要杀头!”

朱由柀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虽然也同寨外的联军有所联络,但只有在屏风寨他才是个头目,若非万不得已,朱由柀也不想屏风寨就此失守。他见于大忠镇住场子以后,寨兵们都恢复了组织,特别是那些善于土木工事的矿徒兵,更积极活跃起来,利用他们从矿井中磨练出来的种种手艺,给陕西人制造了极大麻烦。

但就在这时候,朱由柀突然听到“轰”的一声炮响,一片橘色的火光就在寨墙墙头上炸裂开来。他自己闪躲不及,也被从那火花中喷射出的无数铁砂溅伤,左臂和左肩上都被铁砂子溅出密集恐怖的伤口来。

“是百子弗朗机吗!?”

朱由柀好歹是罪宗出身,对火器的了解远比一般寨兵要多许多。他看到寨墙上被炸起一片火花后,就知道是攻寨的联军动用了某种火炮。接着他被大片的铁砂击伤后,便突然想起戚少保改制的百子佛郎机一类神器。

不过过了一会儿,等朱由柀从惊吓中稍稍缓过来以后,他就知道这绝非是百子佛郎机,否则自己不会只被溅伤,而理应是已然毙命。

他估计攻寨联军使用的,应该是某种比较百子佛郎机落后些的老式火炮。这种火炮恐怕无法打破屏风寨的土墙,但那些散射开的铁砂,却对寨墙上的士兵们威胁很大。

果然,还没等朱由柀跑去向于大忠汇报这条内情。便接连又有三四发铁砂弹落在墙头上,联军射出的炮弹,是以实心石弹为主、铁砂和爆炸物为辅。

那些破空而来的石弹,在心理上给寨兵们造成很大压力。但对墙头寨兵造成伤害的,主要是还是石弹落地后,跟着溅射开来的铁砂子。这些密集的铁砂子虽然不能直接造成致命伤害,但它可怖的视觉效果与被击中后密密麻麻的伤口,却大大降低了寨兵的士气,让大家极为惊恐。

“砰、砰、砰!”

紧接着又传来一阵密集如黄豆爆裂般的响声,寨墙下烟雾缭绕,一排鸟铳趁势将铅弹射到墙头上,使得被铁砂弹压制后尚处混乱之中的寨兵,又被收割一波性命。

“他妈的,都愣着干嘛,咱们又不是没有火铳火炮,都给老子射回去!”

暴怒中的于大忠一连又砍了六七个寨兵的人头,屏风寨中也并不缺乏鸟铳、三眼铳和轻炮一类武器。而且寨兵们依托寨墙和望楼,居高临下,拥有更加良好的射界与更远的射程,实际火力上相比攻寨方优势要大不少。

只是大家被陕西人的火炮突袭,打了一个蒙头转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于大忠用屠杀和高压,恢复守军的秩序以后,寨兵们便都急忙用火器进行回击。望楼上的士兵放火箭试图点燃陕西人制造的云梯一类攻城工具,寨墙上的士兵们则半跪在枪眼和城垛前,用鸟铳和三眼铳将攀爬寨墙的攻寨士兵扫落下去。

陕西人不顾死伤,轮番进攻,他们手擎门板和木牌,都在拼命往寨墙前冲击。有几名军官站在陕西人的人堆里,大喊着什么“灌呀!灌进去呀!”。

朱由柀知道“灌”不是陕西人的方言,而是河南人的方言。意思是是拿水来比方队伍,队伍攻进城寨或住宅像一股水灌进池子,进攻将“灌水”,撤退叫“出水”。

他感到这波进攻,陕西人虽然不少,但本地的河南山寨恐怕也很多。这更让他对屏风寨的前途感觉很是渺茫了,即便挡住这波攻势,可屏风寨再也无法压制本地山寨后,于大忠的霸权又能维持几天呢?

杀红了眼的于大忠一再在寨墙上梭巡徘徊,他手上的尖头刀又刺死了七八名士兵。大家都心惊胆战,既害怕寨墙外的敌军攻打上来,自己被可怕的铁砂子打得面目全非,也怕被寨墙上暴怒失控的于大忠砍头,杀鸡儆猴。

“猪皮,你他妈快带人去放炮!”

于大忠大声挥喝了两声,朱由柀勉强算是屏风寨内的火器专家之一。他突然被于大忠叫去带人操控火炮,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这样毕竟不用和敌军白刃厮杀,也可以离暴躁的于大忠远些,避免一不小心惹怒老大,被祭了旗。

“好!弟兄们,都跟我上楼去,咱们也让陕西人吃一吃炮子!”

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六十章 兵发中原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
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六十章 兵发中原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