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

李自成率领闯军主力北出熊耳山后,留在南阳牵制官军的李来亨和刘芳亮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几次想从南召县一带突围,但都被兵力雄厚的官军堵住。好在关键时刻,原本活跃在归德府和凤阳府亳州等地的小袁营大举西进,杀到临颍,一拳打在官军的腰窝上。

щщщ ▪тtκan ▪C○

保定总督杨文岳和总兵虎大威等几支精兵主力,被迫回救梁、宋之间。李来亨、刘芳亮这两支兵马才得到了充分的机动空间,坚持到了李自成突袭灵宝县,迫使大部分官军北上围剿的时候。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小袁营之间的协同作战,李来亨便派方以仁和柳敬亭老先生两人前往临颍一带,劝说袁时中和闯军正式结盟,双方共同对付驻在叶县和舞阳县的“闯塌天”刘国能、“射塌天”李万庆。

这一路跋涉十分辛苦,他们先回到南召县,听守军说李来亨等人已经攻破裕州,主力转移去州城后。便又从南召县赶到裕州,柳敬亭老先生本已年迈,这一路奔波让他身体着实有些受不了,就先留在南召县休息。

只有方以仁一人风尘仆仆,赶到裕州来向李来亨回禀使命。

“哈哈,乐山,瞧你这幅样子,实在不修边幅!我已经为你准备好饭菜和温茶热水,还有一套薄棉布的袍子,过会儿便能好好休息了!”

方以仁原本也是世家公子出身,但和小虎队混了这么久,他对环境的接受度早就不知道上升了多少。

他微笑道:“无烦掌哨费心,好在我也不辱使命。”

“看来小袁营那边的交涉非常成功咯?快讲给我听听吧。”

方以仁先坐下,然后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不紧不慢介绍说:“这个袁时中,原本在黄河北岸起兵,但渡黄之后,则主要在梁宋之间活动。因为原本在亳州,还有一个袁老山,起义比他早,所以袁老山的人马称为老袁营,他的人马就称为小袁营。”

“那袁时中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这人倒有许多长处,人马的军纪还算讲究,还用了一些读书人,比寻常河南土寇流贼,高明许多。我感觉他同李际遇比较类似,远胜于大忠一流。”

方以仁接着回想一会儿,说:“袁时中应该略微识字,我有看到他同一些读书人谈古论今,也见过他亲自签发几道军令。总体来说,袁时中不像绿林好汉,倒有几分文雅气。”

李来亨沉吟道:“嗯……这全是好的一面,其他方面呢?”

“坏的方面……我观小袁营里,很有一些诸生秀才,但这些人只是被袁时中搭救,并不为小袁营出谋划策,似乎只是养在营中吃白饭。这些文人常常同袁时中讲朝廷大兵的厉害,劝他尽快求一个招安,走上正道。”

李来亨失笑道:“所以依你之见,袁时中是晁盖还是宋江?”

“依我之见,袁时中更像是张士诚。他有野心,绝不甘于现状,但也汲汲于眼前小利,对朝廷的招安很感兴趣。袁时中究竟是高邮的豪杰,还是成为大元的吴王,全看局势变化与掌哨的手腕。”

“哈哈哈,乐山你又在说什么隐语?拿袁时中同张士诚相比!用意深远啊……”李来亨和方以仁之间早没什么秘密可言,他白了方乐山一眼后,继续问道,“说回正题吧,既然你说不辱使命,看来袁时中答应了帮助我们进攻叶县侧翼的事情?”

“是也不是——袁时中的东面被刘良佐、黄得功两支人马挡住去路,他的南面则被凤阳总督朱大典所钳制,往北则是黄河和开封城。他是无路可走,只能同咱们联手向西发展。”

方以仁接着说:“掌哨,袁时中已经应允下来。小袁营将从临颍出兵,向西进攻叶县。但他也坦言,小袁营兵马虽多,可是大多只是普通的流民成军而已,不能闯军相比,战兵只有一千多人,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既然这么说,看来就是愿意出兵,但绝不愿意对付刘国能的主力?也好,刘国能是咱们陕西人的叛徒,本来就应该交给咱们陕西人自己来清理门户!”

接着李来亨便让张皮绠带方以仁先去休息,校场那边高一功和郭君镇也已经将公审大会的事情处理完了。他们最终大概审判后杀掉了三十多人,比李来亨预想的数字小一些,不过这场公审在百姓中的反响还是极为热烈的。

“在明末,能给你们审判一番后再杀掉,已经够有人权了!”

李来亨自己吐槽自己一句后,看着裕州街道上,百姓们红光满面的神情,笑了笑,心想: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公审崇祯?能公审皇太极和多尔衮就最好了!

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吴三桂之流,最好也一起带高帽游街,公审嘛,总要多多益善才好!

他回到州衙内,看到刘芳亮、刘汝魁、高一功、郝摇旗、郭君镇等将领全都聚集一堂,都等着李来亨议定攻打叶县的最后章程。

“大伙等久了吧?刘师傅,我听摇旗说刘国能过去曾经是您的拜把兄弟?他到底有几分几两呢!”

刘国能比李万庆厉害很多,他原本在义军中,就是第一线的豪帅。过去在山西,闯军同他合营作战的时候,刘宗敏、刘芳亮几人还跟刘国能联过谱,成了拜把兄弟。

刘芳亮不敢轻忽他这位老朋友、老兄弟,回答道:“闯塌天不仅是一员悍将,而且胆大心细。张献忠在玛瑙山惨败,就是吃了刘国能的大亏。他武艺骁勇一点不比李万庆差,而且刘国能这人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认死理——自从他归顺朝廷以后,就认定死理,对义军下手比任何官军都狠辣。”

高一功也感叹说:“能叔……刘国能和他的部下,大多都是延安人。很多人不仅同闯营的老兄弟们素有交情,甚至不少人还是亲戚关系。如今却要刀兵相见,唉!”

李来亨笑着劝慰道:“一功,这绝不是我们的错。天下间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老天不是没给过崇祯机会,可他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把机会砸到地上,谁又有办法?刘国能昏了头,死命效忠崇祯这样一个无能无才无品,只会说些好听空话的君王,是他愚蠢。而他做了叛徒,和义军结下血仇,就不能怪我们要杀他了。”

接着他让张皮绠给大家介绍了方以仁带回的新消息,刘芳亮和高一功听完以后,也都赞成了和小袁营一起夹击叶县的方案。

只有郭君镇眯着眼睛说:“小袁营必有自己的意图,我观他们长期徘徊梁宋之间,未必有到南阳的意图。或许只是借我们攻打叶县,来吸引官军的注意力?好使得自己有一个东窜归德、亳州的机会。”

李来亨印象里,后世历史中小袁营确实长期活动在颍、归、亳一带。但他细想后,还是说:“小袁营或许有可能摆我们一道,但不管他们的动向如何,只要不投向官军。小袁营一动,总会牵制官军部分力量,为我们解决刘国能,提供便利的条件。”

“刘师傅,北舞渡是关键要点,就要靠师傅你亲自出马,长途奔袭,卡住北舞渡了。”

北舞渡是舞阳和叶县一带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只要闯军能够先行抢占北舞渡,那不仅可以分割官军,而且也可以断绝刘国能逃亡的可能性。

刘芳亮点点头,他和李来亨地位等夷,都是一标的掌哨,所以也对整体战术的部署有发言权。

他看了看地图,又问了张皮绠一些关于小袁营兵力的情况后,便说:“叶县县城被刘国能三番五次加固过,如果他据守县垣,我们很难下口。但叶县城小,一定没有可供刘国能几千军队食用的粮食,还应该用一支奇兵袭破从南阳府城和开封往叶县运米麦的粮道。”

“嗯,不错!这是我疏忽纰漏的地方,还是师傅你想的更为周全。”

“刘国能手上至少还有两三千可战之士,按君镇的说法,李万庆也可能带回去了几百人。他们都是宿将,不可轻忽,如果凭城固守,咱们四千人是绝对拿不下闯塌天的。”

李来亨最后敲了敲桌子,说道:“就按照师傅的布置,破其粮道,逼其出城与我一战。”

其实李来亨心中还有更毒的法子没有直接说出,他听刘芳亮详细说过刘国能的为人和性格。知道刘国能自从投降朝廷以后,虽然以忠君爱国自诩,可因为他隶于左良玉的麾下。豫鄂之间厌恶左镇乱军的士绅们,不敢说左良玉,便把气撒到了从不反驳、忠君乖顺的刘国能身上。

如果闯军在叶县附近专门破坏士绅的田产庄园,在那些士绅逼迫之下,刘国能恐怕只能背城一战了。

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章 顺兵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
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章 顺兵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十二章 幼辞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