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

顺军骑兵如旋风般刮过清军军帐,满洲护军固然各个精悍骁勇,都是百人敌的难得勇士,但现在缺乏马匹,又各自为战,一下子就受到很大损失。

博洛自杀以后,马宝带着三堵墙骑士们又在军帐中搜寻了一阵,始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敌人大将,马宝的不满和遗憾之情已经形色于外。

剩下的满洲护军在黑暗里慢慢聚集起来,还有一部分人已经飞扑过去抢夺马匹。虽然中间难免又遭到大顺军骑兵的反复冲锋屠戮,可还是有一些身手强悍过人的巴图鲁抢到了战马。

满洲兵一旦上马,分散在一片军帐之中正遭到顺军骑兵分割歼灭的敌人,就可以迅速聚集靠拢起来。虽然博洛已经自尽,辅国公满达海又正在聊城城内指挥攻城,一时间还没有撤退出来,但是剩余的满洲太君们里面并不缺乏有组织才干的军官,辫子兵的确骁悍,如此情势下居然还能重新聚集结阵,又且战且退,让马宝大感棘手。

马宝亲自带着顺军重骑兵又冲锋了两波以后,发现敌人聚集后已经不像此前那样容易收割,相反顺军骑兵自身的伤亡数字正在飞速上升,只好咬牙忍痛,放弃了对剩余满洲护军的追杀。

“东虏的护军营……都是天下间难得一见的勇悍狂徒啊。”

马宝长剑转向聊城方向,顺军骑兵立即放弃了对敌人军帐的继续追击,队伍转向,从两处城门相继鱼贯涌入城内,配合任继荣的守军采取前后夹击的战法来重创敌人。

剩下的满洲护军经过刚刚一场突袭以后,此时一边由各级军官清点伤亡,一边搜索失踪的端重郡王,还有一些人则到处牵过来马匹,不知道是该跟上顺军骑兵的步伐,一起冲向聊城殊死决斗,还是利用现在敌人陷在城中的机会撤退。

端重郡王博洛的弟弟镇国公岳乐此刻也在军营营地里,他四处找不到兄长的踪迹,可也找不到博洛的尸体,无法断定哥哥是否逃走或者已经战死。

岳乐在满清宗室权贵中是一位少有的改革派,他入关以后很受到汉人文臣的影响,为人和思想比起其他宗王都要和蔼一些,而且工于诗、画,汉化程度比较高,加上岳乐作战英勇,颇具谋略,不管在汉军还是满洲兵和蒙古兵中,都颇具威望。

博洛自杀以后,岳乐虽然第一时间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没能将精锐善战的护军营组织起来,对顺军骑兵实施反击。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位年轻的满洲宗室将领还是回过神来了,他自己把大纛点燃,高高举起,形成一只大火炬,并以自己为中心吸引分散在军营内的护军精兵们靠拢过来,重新组织反击。

岳乐又派人到各个军帐里寻找兄长博洛的身影,但依旧是了无音讯。岳乐心里马上凉掉半截,不管博洛是战死了,还是逃跑了,在此刻端重郡王的消失,都和死亡无疑,只是前者是身体死亡,而后者是政治生命的死亡。

“我家屡屡受挫于闯,父王、二哥皆在白沟河大败于李来亨,幸亏三哥在获鹿射杀了闯寇李自成,才使得我家家门不坠。

怎么今天三哥又失去了踪影?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这是我家被克于闯贼吗!”

岳乐仰天发泄,不管博洛是死是活,现在自己都必须承担起阿巴泰一系的荣誉,绝不能使得摄政王处心积虑的这一支奇兵作战失败。

聚集在岳乐周围的满洲护军营勇士们,都能看到聊城城内火光鼎沸,宛若白昼,杀声更是一波高过一波,好像处处都成为了战场。

大家都望向岳乐,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此刻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前进呢?没人知道!

岳乐大喊道:

“摄政王命我等潜行间道,疾驰袭击东昌,如今已经深入敌境百余里,即便撤退,沿途皆流贼暴民土寇之众,我等以新败之师,安能撤回大名?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不进则死,所有满洲将士都要和我们齐心协力。我们身处敌国之中,退是死,进也是死,与其撤退被暴民土寇所杀,不如前进殊死一搏,与满达海汇合后说不定还有转机!”

岳乐的话振奋和鼓舞了护军营满洲太君们的士气,的确,就像岳乐说的这样,清军深入大顺控制区,此时进攻聊城不克而返,不仅军队士气将受到巨大影响,而且撤退道路上还遍布敌视清军的义军武装,即便撤退,难道还真能安然全身而退?

“此时不进则死!”

岳乐振臂一呼,满洲护军营本来就是八旗军中勇冠全军的骁悍暴徒,这时候也不再畏惧,他们也都知道,且不说到底能否安然撤回大名,即便撤回,以他们丢弃主帅博洛和满达海的责任,回到多尔衮那里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为今之计,的确是不进则死了。

护军营士兵步骑列队结阵,这支在黑暗中刚刚遭到顺军骑兵扫荡而心有余悸的军队,士气和作战能力的恢复是这样快!

Www● Tтká n● ¢ 〇

满洲太君们不光是起到督战队的作用,他们的战斗能力的确骁悍非常,否则也不至于能够拥有今天堪比前金的成就。护军营士兵已经全力扑上,岳乐身先士卒带着部队跟在马宝那一支骑兵的身后,同样直扑向聊城城门。

马宝此时已经入城,留守聊城城门外面的是焦大率领的一支骑兵,总共人数还是只有百余人而已。这支骑兵此时突然遭到城内清军和城外护军营士兵的夹击,立刻就要招架不住,虽然楚闯骑士的作战能力特别强悍,但敌众我寡,坚守城门又缺乏骑兵机动冲锋的空间,形势立即直转而下,连焦大这样头铁的汉子都身负十余创,几乎支撑不住。

“攻进去——攻进去——”

岳乐双眼赤红,护军营的满洲兵都是天下精锐,今天却在楚闯骑士的手上狠狠吃了一把亏。满洲八旗兵的神话在大顺军的面前已经一再破灭,当清军不可战胜的神威完全荡然无存的时候,即便多尔衮终于渡过黄河,面临的或许也将是南征不返的局面。

熟悉汉人王朝典故和史事的岳乐,抱定了孤注一掷的想法,清军必须势如破竹、连战连胜,才能继续维持对于汉军的控制,否则……否则形势不容乐观。

“守住!”

焦大已经下了马,其他顺军骑兵在敌人的反攻下也都失去了冲锋空间,大家纷纷下马,不少人躲在战马或者马匹的尸体后面,以此形成胸墙来架设火铳进行反击。

清军的攻势极为猛烈,顺军区区百余名士兵到此时终于完全支撑不住。焦大急切地呼吁了几次反攻,但是都因为众寡悬殊,始终没有起到将敌人从城门口驱赶出去的作用。

这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一支流矢正中焦大的臂膀,他吃痛一声倒在顺军士兵的人群里面。清军则抓住机会加倍猛攻,终于突破了一扇城门,近百名护军营的满洲精锐先行贯城而入。

岳乐的脸上终于浮现半分喜色:“满达海中心开花,咱们还有戏啊。”

===

章节数字好像写错了。。。应该是92章,无伤大雅吧?

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
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