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

开封,监国行辕。

张皮绠带着一队羽林军刚刚从宫中回来,李来亨穿着一袭简朴的长袍起身相迎。羽林军卫士都是殿中军的精锐,兵力虽然不足一师,但实际战斗力当然是远超大顺野战五军中任何一个师的战力。

李来亨一直走到行辕府门处,他挽住张皮绠进来,接着问道:

“义父……孤的父皇身体情况如何?今后皇宫的警戒和守卫,要交由龙衣卫负责。”

龙衣卫从名字上一望可知,这是当初牛金星仿照明朝制度中的锦衣卫设立的机构。只是相比起明朝的锦衣卫,大顺的龙衣卫权责范围已经大大缩小,权势完全不能同明季相提并论。

等到李来亨依靠平定田牛之变,实际上掌握大顺政权以后,他才将楚闯的红队系统与永昌朝时只剩下掌握皇帝车驾仪仗功能的龙衣卫合并,命长期率领红队进行特情工作的严薪出任龙衣使,这才使龙衣卫具备了一定能量。

现在高太后和光中天子李过的个人安全,皇宫的护卫工作,全都是由龙衣卫负责。李来亨虽然已经开始着手使用女官代替明朝的宦官,准备重建内廷,不过因为现在他还不是大顺正式的皇帝,又没有规模浩大的后宫,军务繁忙,暂且也就用不到内廷,一些较为阴暗的事情,直接交给龙衣卫去办即可。

“陛下身体一切安好,高太后照顾的很好。”张皮绠回答道。

“嗯好,一功到哪里了?要将他的情况告知太后,让太后不要太过担心。”

张皮绠接着回答说:“高帅已经到灵宝了,潼关军情送递洛阳时,殿后军就已经做好了驰援的准备。殿下军令一经传达,高帅未及同太后告别,就已经急赴军前作战。”

由顾君恩领衔的兵政府和参军院的参谋人员们,此时也都在监国行辕内帮着李来亨处理军务文书。顾君恩将地图摊开放好,又命副手曹本荣拿来许多前线送来的军报,说:

“依照潼关递送军情来看,清军可能将在西北一线发起大规模攻势。”

虽然大顺的中央朝廷现在已经算是比较完善了,但由于李来亨还是以监国身份总领国政,所以朝廷的重要性依旧低于李来亨的个人幕府。

作为大顺朝廷百官之首的平章政事方以仁同样在监国行辕府中,他带着另外一批处理案牍诏书的官僚,在一旁协助办事。

方以仁看完参军院处理后递送过来的军情文书一会儿后,直接说:

“清军倒也没有那般痴愚,再怎么说潼关、华山一带地势狭小,攻城兵力也是不便于展开的。恐怕叩关是假,佯攻以诱我之主力是真。”

其实顾君恩自己的判断也是如此,不过他现在并非只是一个谋士,而是大顺朝廷的兵政府尚书和参军院总裁,因此不便于直接向李来亨给出这样的结论。

顾君恩更多是将种种军情文书整理清楚以后,把线索全部分门别类处理好后展示给李来亨,好让晋王得到更加客观的一种局势判断。

李来亨令张皮绠带着羽林军将士下去休息以后,沉吟道:

“多尔衮用少量的八旗兵增援吴三桂,这看起来的确不像是真心有意在潼关一线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模样。乐山说得不错,这种做法大体是佯攻不错了。

不过……”

李来亨笑了笑说:“多尔衮的做法太刻意,比之皇太极裹挟北明的手腕,就粗陋了许多倍。”

顾君恩束手答道:“睿酋自信黄河封冻,大顺军难以抵挡满洲兵的雷霆一击,自然没有必要过于隐藏主攻方向。”

顾君恩发话以后,参军院的办事人员们就立即将他们分析军务以后得出的种种结论,递送晋王一阅。

李来亨目不转睛地翻着参军院的小册子,对这些年轻参谋分析军情局势的能力十分嘉赏。

他小册子接着交给方以仁看,说:“乐山,你也看看吧。参军院做得很好,主次分析皆鞭辟入里,我看多尔衮的用兵方略大抵不会超出参军院预料的多少了。”

方以仁一目十行迅速看过小册子后,说:

“我们过去都认为清军将摆开两个拳头,是以陕西和山东为重点进攻的方向。现在参军院是认为多尔衮会以黄河中段为主要的突破方向吗?”

顾君恩给曹本荣使了一个眼色,曹本荣便向方太师介绍说:

“参军院是根据各地守军递送呈上的军情所做分析,以清军现在兵力分布来看,西北一线是佯攻无疑,太原一线,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多尔衮已经视太原为鸡肋,恐怕亦不会以主力进攻。如此便于清军突破的方向,就只有黄河中游及下游的山东一带——山东一带,我军方才挫败清军不久,多尔衮亦不可能重蹈覆辙。”

方以仁一边喝茶一边摇摇头,他对参军院的分析不以为然,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话,只是看着李来亨说:

“我朝经一秋冬休整以后,自湖广陆续调兵北上,如今殿下在开封集合了殿中军、殿右军、殿左军的大部分兵力,差不多十万精兵聚集开封一地,而没有调往前线御敌的意思。

殿下此谋,请为臣稍解疑惑?”

方以仁当然明白李来亨的用意,但他还是希望李来亨将想法在参军院这里全部公布出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晋王皱了一下眉头,对方以仁的用心同样是了若指掌,他心想着所谓的帝王心术,到底是不能用在方以仁、顾君恩这样的股肱心腹之臣上面。

李来亨说道:“获鹿之败,皆因孤一人盲动之故。此次夹河之役,孤以为我军不能重蹈梁末帝覆辙,必以重兵守备开封,以备万一。待清军行动以后,我军再后发制人。”

顾君恩若有所思,方以仁则玩味地说:“殿下何前勇锐而今持重?莫非获鹿一战而怯敌?”

李来亨哈哈大笑说:“乐山啊乐山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夹河之役,我军持重用兵,参军院以此宗旨拟定各军兵力调配的安排就好了。”

持重用兵这点上,其实李来亨、方以仁、顾君恩的意见都是一致的。甚至在高一功离开开封,前往潼关督师以前,李来亨还亲自找到了久未谋面的一功大哥,和他一起讨论了大顺军将来的作战计划。

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时间优势站在大顺这边,所以持重用兵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李来亨淡淡地说:“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是不用着急的。等到春汛来临,黄河解冻,多尔衮就更难跨越黄河了。现在着急的当然是东虏,多尔衮在智谋上是不如皇太极的,清军一旦狗急跳墙,势必暴露出更多的破绽。”

时间始终站在大顺的一边,所以众人在这方面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大顺在现阶段应该坚持防御反击的总体战略。

同时在河南和山东两省的营庄制改革及水利修缮、建设,也不能放松。南方的人力和物力,同样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动员。

清军如今盘踞的陕西、燕云之地,大多饱受战火摧残,现在又遭到了剃发令的二茬罪,民力残破已极,多尔衮靠这些资本,凭什么和李来亨逐鹿中原呢?

李来亨敲着桌子说:

“清军现在最大的优势,依旧是野蛮强悍的满洲大兵。其精锐兵马的数量,依旧稍胜大顺军一筹,因此速决战则优势在虏,防御反击则优势在我。

持重用兵,集中十万精兵于开封,观望局势变化再做调动,这就是孤的破虏大略。”

李来亨这是效仿南北朝时陈武帝陈霸先的用兵方略,集精兵于健康以观各方之变,而李来亨观的就是清军的粮荒之窘,还有西明和南明的外交动向。

他又喃喃自语道:“江南我是不指望了,希望在张献忠那里,我们能够得到一点好消息!”

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六章 裕州人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七章 鸟铳队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
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六章 裕州人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七章 鸟铳队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