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

鳌拜之前那领铠甲早就残破不堪了,现在他新披上了一件战损较少的布面甲。从甲衣上的扬武蓝染料可以看出,这是一件从闯军牺牲将士身上剥下的衣服。

他的战马同样披甲,连大腿以下也有甲叶保护,只有腿弯处才露出一段黑色的皮毛,不致妨碍它的自由驰骋。

遏必隆为鳌拜充当起了旗鼓官的职责,他将一面镶黄旗的战旗高高举起,龙爪飞腾,气势同样惊人。

一声“冲”以后,所有八旗披甲骑兵就都紧紧跟在鳌拜和遏必隆的身边,像一把千淬百炼的匕首,猛然扎进了闯军的战线里。

清军的战马飞奔腾踔,扬起满天灰尘,这些仗以四蹄奔驰的驯兽,足下似乎驾驭着一重接着一重的风雷,把他们这队巴牙喇甲兵全都平空托在半空中。

四百余名清军最后的披甲精骑在鳌拜和遏必隆几名满洲少壮派将领的率领下,矫若游龙地搅入闯军阵列深处。

鳌拜的目的不是只攻入闯军的表皮层就戛然而止,四百甲骑于冲驰中急切射击,乱箭攒射,登时射倒了一批盔甲防护较弱的闯军步卒。

清军是从最中心的位置直接贯入,他们的目的就是最干脆、最直接地凿穿闯军的中央战线,好直接冲击到李来亨所在的中军本阵位置上。

若能在万军之中,一举击杀李来亨,清军一定能够力挽狂澜,扭转败局!

鳌拜的胆气是如此豪壮,他身边的满洲八旗兵们纷纷挥戈挺刃,卷舞着长刀大枪,用一种不可阻挡的亡命姿态直撼闯军的心膂之地。

只是一个呼吸的功夫,李来亨就看到五六面军旗刷刷地掉落了下来,清军的亡命冲锋,在逆境下更显出可怕的威力来,令他手心里忍不住握出了一把冷汗。

“穿插拦截!顶住他们!”

最前方的闯军步卒猝不及防,预想不到清军在这样的败局逆势之下,还能发起如此坚定的反向突击,一时间被杀伤不少,阵线大为动摇。

因为郝摇旗身负重伤,在战线中央位置接替前敌指挥之责的马宝,意识到了清军甲骑冲击的威胁。

马宝虽然还没想到鳌拜的胆气雄壮到了想要击杀李来亨的地步,但依旧做出了十分正确的补救办法。

闯军正面的步卒一时间抵挡不住鳌拜的锋芒,马宝就采用旁敲侧击的战术。他让士兵们从正面退却下来,继而从两侧发起反击,被调集过来的百余名闯军骑兵也几次三番地拦腰冲上来,力图把清军割成几段。

马宝的战术取得了一小部分成功,他把近百名清军巴牙喇甲骑分割了出去,将这一群人同他们的主力冲击队列拦截了开来。

这些个别小队的清军披甲精骑,不得不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里。一些流动的圈子在战线深处挤来挤去,从激烈的动荡进入静止状态,有时静止片刻以后,又重新振荡起来,表明八旗兵绝不甘心于束手待毙。

可是他们的人数较少,而且在被马宝率兵分割拦截以后,渐渐丧失了机动和冲击的空间。这些当世罕见的猛士锐卒,在受到致命的重伤后,还在作着最后的格斗,不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决不罢休。

满洲人确实是可畏的敌手,可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陷入闯军的包围以后,再怎么样的勇猛,甚至都不能帮助他们做到在死前杀死两个敌人。

密集的铳炮声再度响起,李世威调来了一队铳手修补战线。他们用连绵的火力将这近百名披甲骑兵纷纷射杀,好几面军旗掉落了下来。

还有几名巴牙喇甲兵不甘心失败,拼了命催动战马想要冲出去。可是马宝手下那些刀牌手已经一拥而上,用腰刀、雁翎刀、斩马刀、钩镰枪等兵器,把所剩无多的满洲兵全部乱刀砍死。

只剩下鳌拜和遏必隆身边的三百骑兵还在冲击,他们已经冲破了好几层闯军的拦截,一直贯穿到敌阵的后方。

但遏必隆动作慢了一些,他这一队骑兵也被闯军步卒拦截了下来。无数支长矛和斩马刀一齐冲过来,便是再骁勇的骑士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武艺,只能在一瞬间便成为了战马上僵死的尸体。

鳌拜忽然发现有一部分自己人受围,他看到遏必隆被闯军步卒围在阵中,心中是愤慨且惊怒,咬了咬牙,就又回过头来,一阵搏杀驱散,硬是把遏必隆等人从重围中救了出来。

“蠢货!”

鳌拜大声叱骂了遏必隆一句,他之所以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就是因为当年曾经率领四百精兵奇袭皮岛,摧毁了东江军最后的抵抗,所以比较遏必隆,也更有孤军冒险的勇气和经验。

遏必隆为自己的失措感到深深的耻辱和脸红,这时候他看到有两名闯军骑兵突然从鳌拜身后方向冲了过来。他赶紧抽出自己那柄用鲨鱼皮刀鞘包裹起来的宝刀,迎空一挥,帮鳌拜格下了一根箭矢。

接着鳌拜也把马鞍上放置的长刀抽出,刷的一声砍伤左边的闯军骑兵,使他跌落下马。可右边那名骑兵则靠近了过来,刺出长矛,几乎将鳌拜格杀当场,关键时刻是遏必隆将自己的佩刀丢了过去。

“刀给你!”

鳌拜在空中将遏必隆腰刀接过,当啷一声别过长矛,这才保住了性命。这把贯穿了后世清朝二百余年历史的遏必隆腰刀,今天就这样被握在了鳌拜的手中。

他并不知道,这把腰刀后来会成为有清一代十分重要的象征武器。

乾隆曾用这把刀在军前正法了大小金川之役里,作战失利的遏必隆之孙钮祜禄·讷亲;富察·傅恒则将带着这把刀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将满洲人的势力推向全盛;而赛尚阿则会带着这把刀,在广西的群山中被名为太平天国的一群客家人打败,开启了清朝灭亡的序曲。

鳌拜重重喘息了三声,对遏必隆说道:“哈……我的刀法还挺准的。遏必隆……你带五十骑守住退路,一旦我冲阵失败,就立即撤退。”

“你在说什么啊!”遏必隆瞪大了眼睛,“你怕我当成什么废物了?”

“快去!”

鳌拜向左右的巴牙喇们示意了一个眼神,他们就一起冲过去把遏必隆夹在其中,挟着他往外冲去。

之前的战斗里,鳌拜已经可以完全断定,即便他冲阵成功,于万军之中击杀闯军主帅,他们这一队骑兵也没可能活着突围出去。

这些巴牙喇甲骑全都是满洲年轻人里的豪杰才俊,像遏必隆虽然性情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可假以时日,也一定是能够扶保大汗之子的干城之一。

鳌拜在间不容发的战间,脑中突然浮现出了皇太极撑着病体指挥松锦大战,想到大汗因病情鼻血如注的模样。

他必须给镶黄旗保存元气!

否则一旦大汗因病驾崩,豪格抑或福临,这些大汗的儿子恐怕很难抗衡掌握两白旗的多尔衮兄弟!

紧跟着鳌拜一起突阵的另几名兄弟,转眼间就被又一队强劲的闯军劲卒给拦截了下来。一旦战马的速度减慢,他们就立刻被闯军包围起来杀死。

这时,鳌拜的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他的眼腈和喉咙里都冒出火来,再没有其他方向,只能朝着李来亨的那面大纛拼死冲了过去。

清军这数百骑兵,依靠惊人的武艺和骁勇,付出重大的代价,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前后驰突,冲破了层层抵抗的闯军阻挠,使他们无法保持原来的队形,使得他们不得不退却开来,为鳌拜让出了一条道路。

“东虏冲过来了!”

顾君恩大惊失色,惊呼出声,清军居然真的能够冲破这样的重围!

张皮绠麾下亲兵是中军本阵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巴牙喇甲骑这时候突然纷纷丢出套索,一下子就把不少人拉扯下马。

套索是蒙古人从长期习骑和实际作战中锻练出来的一项绝技,满洲人也师从蒙古人学会了这种技术。

他们原来只用以套马,数十步内外,一条软索抛出去,软索上端的活结就能把疾驰中的马匹套住,百发百中。后来他们把这项绝技发展成为一种骑战中的有效战术。套索上系着钢钩,作战时,从马上飞出套索,只要钢钩钩住敌方步骑的衣甲皮肉,顺手一扯,就可以把他活提过来。

“不要停下来!”

鳌拜怒吼一声,终于冲到了闯军本阵的大纛之下。这一瞬间,顾君恩仓皇失色,不知道是冲过去抵挡还是想办法逃走;方以仁则被清军骑兵的冲锋吓住,呆愣在了原地;李来亨身边的三名亲兵,一起飞扑出去,想把鳌拜给挡下来。

可鳌拜冲驰速度太快,瞬息之间就已经冲到了李来亨的近侧处。李来亨刚把虎头腰刀抽了出来,便被乱军中不知道何人射出的一发流矢击落。

“停住!”

张皮绠用从满洲人手上夺来的一条套索,倏忽一下正套住鳌拜的那匹黑色骏马。鳌拜马前失蹄,整个人翻滚着跌落下来,方以仁这时候最先反应了过来,他抓起马鞍上夹着的一支长矛就冲刺了过去。

方以仁马鞍上放置的长矛、佩刀,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会有用武之地。可他武艺平平,居然让鳌拜两手握住矛锋,反将他拽下马来。

风驰电挚的瞬间,鳌拜飞扑到方以仁身上,抓出遏必隆的腰刀,高举过头。但这时候李来亨已把火药装填完毕,他用从麻城缴获来的那支自生火铳对准了鳌拜,冷冷道:

“东虏,时代变了!”

砰的一声,李来亨的手铳一枪就把鳌拜的脑袋打得粉碎,鲜血和脑浆溅满了方以仁一脸。

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六十章 反对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二章 顾炎武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六章 裕州人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十五章 身后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
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六十章 反对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二章 顾炎武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六章 裕州人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十五章 身后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