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

这趟讲解条陈的汇报工作,让李来亨压力很大。他出了衙门二堂的大门后,才感觉背后出了不少的冷汗。李自成虽然安排事情毫不拖泥带水,说话也十分和气,但他的人事安排,似乎随意中却又带有几丝微妙,让李来亨不禁多想了几分,感到一点深沉不可测的味道。

李自成的安排是无意?抑或有意?或许又只是李来亨自己多想罢了,毕竟就他现在的观察来看,闯营的组织结构极为简单,李自成在闯营之中拥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尚无太多必要,玩弄一些手段。

正思虑间,李过也从衙门二堂中走了出来。一只虎微斜着头,他的鼻子非常挺直,在庭院间灯光的映照下,脸上阴影深沉,看起来更加肃穆了。

“来亨,你做的很好,大家算是都接受你了。”

李过声音低沉,他将李来亨收为义子,起初只是和李双喜间心血来潮的玩笑话而已。可当他看着李来亨不断成长,从一个狡黠的民夫,变成一个从容的组织者,心中还是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李过和李自成虽然是叔侄关系,但他们两人年龄相近,相处却如兄弟一般。李过自少年时,便跟在李自成之后,受尽保护和激励,因此两人关系又有一份近似父子般的感情。李自成对他而言,既是兄亦是父,他对闯王,自然更具有一种混杂了崇拜与敬爱的心情。

如今的李来亨,让他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几分影子,这就更让李过想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扮演好一个犹如李自成那般引导者的角色。

“我今天白天,和玉峰讲了你的事情。他对你十分欣赏,玉峰在闯营中地位仅在老掌盘和你刘将爷之下。有玉峰欣赏和帮助你,对你今后继续融入闯营,一定有很大的臂助。”

“啊!”

听到这话,李来亨才知道今天田见秀为什么会突然找上自己。老八队的三把手,又怎么会只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大开方便之门,让袁宗第给自己那么多装备呢?原来在背后,还有李过在帮着李来亨,疏通各个方面的关系。

李过平时的话很少,又总是一副冷漠肃穆的死板脸色。他不太善于表达那种矫情的情感,只懂得默默做事,帮自己的义子夯实基础。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本就没有什么直系亲属的李来亨,失去了可爱粘人的妹妹幼娘,又失去了真诚热心的前辈白有财。他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却又太多,不能不对这个残酷的世道,产生一点偏激的仇恨。

但此时李来亨却想到,他毕竟还有一个便宜义父李过,他毕竟还有一个可以容身的集体闯营——在这个残忍的乱世里,还有多少人,连一个残破的容身之所都没有、连一点一滴的血亲都没有了?

天下骚然,万民熙攘,人情沸腾,所为何事?

不过是一个容身之所,一碗活命稀粥,一个可有依靠的家人罢了。

“义父……”

李来亨微微咬着嘴唇,从胸腔深处,发出了声音很轻的一句“义父”。虽然声音如此轻微,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开始将李过这个便宜老爹,同“父”这个沉重的字眼,真正联系成一体。

“义父……你为什么选择造反呢?”

不知为何,李来亨突然问出了这个问题。他有些愣神,为什么要问出这种没有意义的问题呢?但他也的确很想听听李过的答案,不是那种跟随李自成的答案,而是独属于李过的答案。

“哈……我爹叫做李自立,他也是咱们老掌盘的大哥。”李过微笑一声,他提起往事倒并无苦涩,脸上只是一种单纯回忆过往的神情。

李过坐到了衙门庭院中间,一只低矮的石椅上,他用食指指节敲击着椅面,慢慢回忆道:“我爹比老掌盘大很多,我还小的时候,每天不懂事,不好好放羊,整日只是跟着自成到处玩耍。哈哈,,那真是段荒唐的日子了。”

他大概是回想起了童年时和李自成一起玩耍的幼稚日子,禁不住放声大笑了两声,“哈,再后来,大概是在天启年间吧,不知怎么回事,边军欠饷越来越厉害,常有一些哗变的边军士兵,劫掠延安府一带。”

“我爹本来是帮一家大户老爷放羊,有一回不幸遭遇上了哗变的士兵,羊群都让乱兵杀光抢光了。老爷惹不起乱兵,便把罪都怪到我爹身上,硬要他赔付羊群全部的损失。他一个放羊人,哪陪得起呢?只好在老爷家门口自尽,那户老爷人家怕再惹出什么事端来,就不再追究这事了。”

李过语气十分平淡,但却讲述着一个十分惊心动魄的故事。他的父亲、李自成的大哥,是怀抱什么样的心情,在债主家门口自杀的呢?

“所以后来老掌盘被艾举人逼债的时候,我就跟着大伙,干脆将那艾举人杀了,绝不重蹈我爹的覆辙。来亨,朝廷收那么多赋税、将军们那么有钱,为什么会欠饷呢?边军不是用来对付边墙外的鞑子吗?他怎么就把刀口对准了百姓呢?”

李来亨知道,天启年间,因为熹宗朱由校修建宫殿的三大工、辽东战事的不利,使得明朝的财政状态急剧恶化。九边边军欠饷严重,光天启六、七两年,欠饷就多达四百余万两。朝廷的腐朽崩溃,又岂始于崇祯年?反倒是崇祯初年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兴办军屯、核查地亩、令商人运粟实边,稍稍阻滞了一点明朝崩解的速度。

这是朝廷整体腐朽透顶造成的,李过问是问不出答案的,光是朱家帝子的宗室开销,就占到了朝廷总支出的一半以上。朝廷的钱去了哪里这种问题,用嘴是问不出来的,唯有用刀,才能问出。

李来亨后世也是是读过《万历会计录》的人,自然知道在万历年间的时候,明朝供养宗室的负担已经占了户部总支出的29%,如果把皇帝也算宗室的一员,那整个皇室的开支就达到40%了。就算再加上兵部太仆寺的常盈库、工部的节慎库,皇室开支的规模也几乎超过了整个明朝的军费开支了。更别提泰昌、天启、崇祯以来,宗室人数和开支又比万历年间增加了许多倍,何况宗室除了直接占用朝廷支出外,自己还占有大量的田地、商铺,依靠宗室特权进行经营,真是天下之大蠹了。

“所以……义父跟随老掌盘造反,就是想知道答案吗?”

李过看着远空的悬月,摇了摇头,“老掌盘告诉我,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去消灭问题。我跟着老掌盘起兵造反,便只为消灭那几个问题。”

“问题的答案,我就留给来亨你解决了。”月光下的李过除了肃穆外,难得露出一点温和的笑容,他伸出右手,揉了揉李来亨的脑袋,将寻找答案的任务也留给了小老虎。

“貂裘敝、黄金尽,无银钱当时把英雄困到~”李过看李来亨听了这一番话后,又陷入长久的沉思之中,便笑了笑,唱了段陕北梆子戏的唱词,说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你今天帮着掌盘整理老营,已有大功,不要介怀太多事情了。”

“嗯……来亨会牢牢记住义父今日所说的话,将来一定会找出所有的答案来。”

李来亨感觉自己对义父的了解又增加了一层,他并不是一个附庸于李自成的人物,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独立灵魂与独立困惑的英雄。他知道,后世历史中的李过,将在满洲人的威胁下,放弃了对问题答案的追寻,而选择了和南明共同携手抗清——满洲人究竟带来怎样的噩梦,让李过暂时放下了对答案的追寻呢?

李自成一贯号召大家厉行节约,衙门庭院中灯火未到夜色更深,便已烧灭了。李过从胸口取出一支火折子,用手捂着,重新点燃一只小灯后,将那盏灯提了起来,交给李来亨,“夜路小心,来亨,快回去你们的营地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二章 惠世扬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三章 龙凤庙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七章 鸟铳队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六十章 反对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二章 惠世扬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三章 龙凤庙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七章 鸟铳队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六十章 反对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