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

官军连续施放火器,箭矢和铅弹像飞蝗般射向曹营士兵。罗汝才虽然有所准备,给士兵们配有数量很多的傍牌,但还是折损不少人马。

李自成收到前方战局情况的消息后,便问左右的牛金星和宋献策道:“老曹硬打的话,是可以打下这几个营垒的。不过我想我们既然要吓住这位平贼大将军,那最好这一仗还是打的更干净些比较好吧?”

宋矮子抚着胡须没有说话,牛金星则笑道:“曹副帅心思太多,或许让他多死伤一些兵马,才能使他乖下来。

牛金星这话俨然是要用曹营将士们的性命做李自成、罗汝才二人权力斗争的筹码,虽然也有道理,但听在田见秀、刘芳亮、李双喜几人耳朵里,就非常不顺听了。

李来亨如今是闯军五标大帅之一,也算闯营一线大将,他的发言权不低,这时候就劝道:“援剿各镇里,只有两支能打硬仗的官兵……一支是贺疯子,还有一支就是左良玉。如果我们这时候不干净利落地震慑住左良玉,使得老左萌生什么大胆出击的想法,那么整个诱击承天府的方案,就可能都坏掉了。”

李自成点点头,他先安抚牛金星说:“启东的意见也很中肯,老曹近来的小动作越来越多,我们迟早是要设法约束、控制一下曹营的。但是现在是战时,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其他东西都可以先往后面放一放。”

当曹营兵马被杀伤一阵的时候,从义军中叛变出去的“混十万”马进忠也在观战

崇祯十一年二月的时候,马进忠被另外一个义军叛徒“闯塌天”刘国能打败,兵马受到重创。之后他跟着罗汝才混了一段日子,最后又待不下去,设法北上抵达灵宝朱阳关,企图突入陕西,但又被时任陕西巡抚的孙传庭阻挡击败。

走投无路的马进忠也就只好投降了左良玉,结果一下时来运转,被左良玉看重,成为左镇中一员亲信大将。

很多年后因缘际会成为南明一大战将,又和李过等忠贞营并肩作战,乃至于在孙可望和李定国最后的天王山之战中临阵倒戈,成为覆灭孙可望的功勋之人,则又是另一番故事。

此时马进忠只是对眼前局势稍微感到满意,以他对义军的了解,看来闯曹联军进攻信阳的决心还不坚定,投入的力量十分有限。

马进忠感到自己只要这样慢慢守下去,挫了流贼的锐气,长了自家志气,就是完成了任务,也就好同左良玉交代,左良玉也自然好同崇祯皇帝交代。

但这时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闯军的主力兵马在一阵密集的鼓声以后,渐次将一队又一队的兵力投入战场,令左军压力骤增。

马进忠大感吃惊,因为他和左良玉此前都估计闯军这波攻势应当不是主力,李自成用兵不会那么蠢笨。

可是现在眼前的事实却告诉马进忠,义军似乎真把主要的进攻目标对准了左镇?

他不敢置信:“李自成怎么会这样蠢?他把全部力量都砸到信阳来,一点巧变都没有,想和官军硬拼阵地战,李自成是疯掉了吗!”

不管闯军有没有疯掉,随着上万兵力投入战场,马进忠已经感到这几座营垒根本无法防守了。他也觉得很有必要返回信阳城,去告诫左良玉,闯曹联军似乎真把主要的进攻目标锁定到了左镇身上。

“疯了、疯了,老李这样打仗,难不成是拼着自己全军覆没,也要在左镇身上先咬掉一块肉?不对不对,我们左镇跟闯军也没有那么大的仇呀!难不成是罗汝才的主意?对,一定是曹操,他和张献忠合营时被左镇击溃多次,势必怀恨在心,才出了这样两败俱伤的馊主意。”

马进忠内心一番推理,将嫌疑放到了罗汝才身上。他自己就是义军豪帅出身,对李自成和罗汝才都很了解,以这两个人的性格,李自成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那么就很可能是罗汝才意气用事了。

“他妈的,撤、撤,各个营垒全部放弃,咱们全回信阳去……大道上的守兵还得留下,对,我们不守那些小寨了,就看住大道,不让流寇往南边突围出来就行,其他的不关咱们左镇的事情啦!”

马进忠当机立断开始甩锅,他生怕闯曹联军这样凶猛的攻扑会吃掉左良玉最看重的精兵,自己要是吃了敌人的亏,损失一些兵马,那今后在左镇地位可就直线下滑了。

总之左大将军说得对,以守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坚决不要同闯曹联军野战!

官军放弃各处营垒向信阳后撤的速度比李自成预料中要快一些,他失望道:“马进忠跑的真够快,我们是追之不及,错失了吃一口左镇的良机。”

同马进忠有些老交情的刘芳亮想起往事,笑道:“这个混十万别的不行,转进如风确实厉害。崇祯十一年他在河南混时,跑遍中原,北至灵宝、南打固始,什么汝宁、洛水他全都跑过一遍。”

李来亨则问道:“元帅,我们还要继续往信阳再打一打看看吗?”

李自成沉吟片刻,以他对马进忠的了解,估计马进忠回到信阳以后,一定会极力劝说左良玉不要进行无谓的冒险,便下定决定扬鞭喝道:“不打了,休整片刻,全军北返!”

李来亨点点头,现在打两下马进忠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北返去打傅宗龙才是硬仗。

傅宗龙手上有约四万兵马,其中还有两万是精悍骁猛的秦兵,又在襄城和郾城一带建成了坚固的防线。

闯曹联军想要跃进大别山的余脉桐柏山,然后一口气冲往承天府,就必须先吓住傅宗龙。

可是要用两万多人的联军去拼四万人的官兵,还是要进攻官军已经完成的防御阵地,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这场硬仗之后,闯曹联军还需要在四万官兵的面前,搞一回敌前转进,狂飙飞奔到湖广境内。

这每一关都是极难迈过的门槛,李来亨深呼吸一口,他想到留在汝阳那里的数门红夷炮:不管形势如何,他要说服李自成,即便要狂飙猛进去承天府,也不能丢下这些宝贵的红夷炮。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希望能借您的吉言了。”

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章 熊耳山
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章 熊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