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天下

府邸大门中间被打开一点,露出一道缝隙,李来亨看到乱兵们已经全部走光了,这才缓缓松了一口气。

他两手拍拍自己的脸,自己骂自己说:“你是李来亨,可不是李亚子,别在汴梁翻车啊。”

李来亨心中惊情还未完全散去,狸奴却已经一把撞进了他的怀中。身经百战的天生神将李晋王大吃一惊,险些又被狸奴这只身材过度超标的胖猫撞倒。

幼辞经过这几年来管理老营事务的历练,她常常跟随在高太后的左右处理种种公事,神情姿态,都不再复过去那番怯生生的模样。虽然刚刚经过一场荒唐的兵变,但此时却很快就整理好了情绪,连说话都比过去有条理了许多。

“殿、殿下……乱兵会被怎么处置?他……他们,他们都是大顺的老人,恐怕,恐怕不,不能肆意处置的。”

李来亨看着幼辞这副样子,心中忍不住一叹,自己完全是把幼辞当成一个小妹妹看待,可是如今却又不得不将其卷入漩涡之中……

但他随即便握紧了手中,丢掉了心中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多余情怀,为了大顺、为了永昌先帝,还有为了抵御鞑子,李来亨都已经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之后的每一步都将是不进则退,为了生存和胜利,他必须做完所有历史赋予给他的任务。

李来亨笑道:“义父会安排好的……幼辞不要太担心了。你刚来开封还不知道,最近这种闹事的老兵,数量实在不小。今天这种事情也不是头一遭啦,我和义父此前也都处理过好几回。”

幼辞盯住了李来亨的双眼,好像想从晋王的眼中看出他真正的情感和用意,但却又好像一无所获。

幼辞低下头,小声说:“王妃……王妃还好吗?那些老人都说要找王妃讨要公道。王妃也是曹营出身,会不会有所牵连?”

李来亨随手摸了摸幼辞的头,这几年的时间幼辞身材体型长大了不少,不过李来亨自己长得好像更多一点,两人身高差距反而扩大了不少。

他揉着幼辞的头顶,好像回到了多年前的龙驹寨,李来亨没有直接回答幼辞的问题,只是说:

“这些事情孤……我,我和监国都会处置好的。”

幼辞忍不住问道:“殿下究竟想要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李来亨拍拍她的头顶,温言说:“幼辞好好休息一下吧,不要想那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好好休息。”说完他就指派其他侍女带幼辞去休息,给她压压惊,同时再调派一下嫡系兵马保护府邸。

被侍女拉走的幼辞,却还是转回头来问了一句话:“殿下、殿,殿下……您唤我来开封,到、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来亨眯着眼睛,面露和煦的微笑,挥挥手道:“幼辞好好去休息吧。”

很快孙守法就手提铁鞭,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走进府中。孙守法命甲士们守卫好府邸安全,自己则单膝跪在李来亨面前请罪道:

“恕臣来晚了!”

李来亨摇摇手道:“无妨,让你们晚点再过来本来就是孤的要求。虽然说是以防万一的准备,但是事情不到完全激化的地步,孤绝不能对大顺军的兄弟同袍们用武,否则无论对错,都将影响到孤在军中、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李来亨当然不至于托大到单骑闯阵的地步,其实在他说服乱兵离开的同时,孙守法就带着数百甲士埋伏在这附近。万一有事,亲卫骑士们会先保护好李来亨,接着孙守法肯定就会杀出来平定叛乱了。

不过孙守法并非大顺元从,李来亨也非常看重自己在顺军内部基层将士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还是更愿意冒上一点点风险来处置此事,而非以武力弹压。

只是在孙守法看来,这种处理方法,势必将会纵容将士们桀骜张狂的风气……

李来亨接着又问孙守法说:“张皮绠去潼关了吗?”

“张帅已带兵前往潼关布置防务了。”

“嗯,这很好。”李来亨不禁露出一点欣慰的笑容说,“张皮绠在潼关,高一功也赶回襄阳坐镇,苗里琛和贺镇在汉、郧,郭君镇、谷可成、郝摇旗还有马宝在山东。楚闯精兵都在抵御鞑子南下的第一线,暂时来看防线还很稳固,我估计清军内部也即将生变,多尔衮大约不会在这段时间南下侵我。”

孙守法则有些不安地说:“殿下在开封的卫兵只有几百人,最近因为老兵们不满监国处理曹营叛贼的力度,闹事的人很多,区区几百护卫,实在太不安全了吧。”

李来亨大笑道:“孙守法,你在想些什么?这里又不是前线,这里是开封府啊,能有什么危险?在开封哪里需要什么护卫,再说孤义父的兵马在开封尚很多,实在无须多虑。走吧,我们先去行宫一趟,你派人去将乐山也叫来,事情都快要来了。”

“是,殿下……只是,殿下,最近兵变闹事的情况越来越多,东虏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真的会有这么多人脑子如此不清醒吗?而且我观此辈乱兵,一回行事比一回猖狂,或许殿下不应该再继续纵容他们了。”

李来亨脸色略有一些阴沉下来,凝神看着孙守法说:“孤自有主张。”

孙守法双手握拳,低下了头,还是规劝道:“殿下,万一此事背后是有什么人在煽动,我实在担心将要酿成大乱。”

“这不可能。”李来亨严肃地说,“大顺军里够资格的大将,没有一个人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无非是一些人不满我们处置曹营叛贼不利罢了,不过这没关系,孤已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要公布这个办法出来,我想至少一些人怨恨我和曹营的姻亲关系,说我是因此去刻意庇护曹营叛贼的事情,将不复存在。”

李来亨很少露出这样严肃庄重的表情来,可见他是不容任何人挑拨大顺诸将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李自成身故、大顺新帝尚未确认的情况下,维护大顺军内部的团结,是李来亨现在绝不能掉以轻心的一件事情。

他要求孙守法不得在外人面前声张这些不合时宜的话语,又安排甲士护卫好幼辞。不过想了一会儿,李来亨似乎觉得这些甲士保卫宅邸力度还不够,便又说:

“刘师傅与我最为亲密,他麾下有一位统率三堵墙精骑的骁将,叫做张洪。你去找一下左营方面,让张洪带一支左营的精兵来保护幼辞,以免这边兵力不足,应对不好时局变化。”

孙守法不明所以,但还是答应下来晋王的要求。接着晋王便重新穿戴好衣甲,跃身上马,与几十名亲军骑士一起赶去高太后和罗颜清暂居的开封行宫那边。

开封的大顺行宫是由明朝的周王府改造而来,周王府本来就是在宋金故宫遗址上建造的,它由内外两座城垣组成。外面的墙高二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内城墙高五丈,上有垛口,四周有城壕环绕,四面有门,大体和宋代皇城规格范围一致。

开封周王府有如此宏伟的规模,这是与周王的地位、古都开封自身的条件和历史以及主持周王府建设的当事者等诸多因素有关。

开封城的大小,从唐五代到明清无大变化,到了明代仍是河南省城,可谓河南第一大城,城周长“二十里一百九十步”。而堂堂的古都洛阳,城区变化特大,到了明末,河南府城周长仅八里三百四十五步,整个府城还比不上周王府的面积大。福王虽备受万历皇帝的宠爱,但位于洛阳城中的福王府规模,与开封的周王府相比,确有小巫见大巫之感。

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四章 于大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六十章 反对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章 六尚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三章 龙凤庙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
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四章 于大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六十章 反对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章 六尚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三章 龙凤庙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