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

闯营大队兵马出龙驹寨后,李来亨和高一功便分别统带一队近百人的部队,先过丹水渡口,然后慢慢南下到山阳县境内,搜括粮秣。

官军在军岭川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杨嗣昌得悉。到时候杨督师一定会调遣重兵,北上围剿闯营。因此留给闯营搜集粮食的时间非常紧张,李来亨也知道,商洛山中本来就是个人烟稀疏、地瘠民贫的地方,加上连年的大灾和战乱,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留下来的稀稀拉拉,无衣无食,苟延时日。

山阳县一带虽然遭遇的战乱和饥荒比较少一些,可军岭川官军惨败后,本地的土寇也蜂拥而起,割据山寨,分守一方。县内许多在县城没有房屋亲戚的百姓,就只能选择投奔这些山寨之主,成为寨民了。

这些土寇山寨,对闯营采取中立态度,并不加以攻击,但也十分警惕,据寨自守。李来亨本打算直接出兵搜剿这些山寨,但高一功认为,土寇熟悉本地地理人情,而且又占据深山险要。以小虎队和高一功所部实力,剿灭这些山寨并非难事,但却很浪费时间。

高一功教了李来亨一个办法,这是过去闯营在陕西活动时,惯用的“借粮”法子。这种方法是直接派人到各处山寨送信,或到寨外放几响火铳,呐喊一阵,或点燃柴火垛,临走时将信张贴在附近。

这些信有一个传统的老套子,这样写着:某寨寨主知悉,本军过境,与尔无仇,并不侵犯尔山寨。唯本军需赈济百姓,需得纹银若干、米麦若干,尔寨若与本军为善,自当将银钱粮食如数凑齐,交付本军。倘若一意抗拒,欲与本军为敌,则当烧尔房屋,杀尔人,鸡犬不留!

这些土寇山寨大多实力不强,也没有和闯营为敌到底的决心。他们看了高一功张贴出去的信后,大多是派人联络闯营使者说情,希望商议减免一下钱粮的数目,并没有几家要同闯营为难的。

这法子令李来亨十分称赞,为此他也连连夸奖高一功经验丰富,比之自己老道许多。李来亨让庆叔跟着高一功的部下去办理钱粮交付一事,统计了一下数字,便发现初入山阳县境内一天多,闯营就收获不菲了。

“高大哥真是有法子,我们不费一兵一卒,稍作威吓,就让这些土寇山寨,主动送上钱粮了。”李来亨很是佩服高一功的丰富经验,这位李自成的妻弟,并不靠亲戚关系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而是依仗十年戎马的转战经验,确保了其在闯营内的一席之地。

高一功拱拱手,他看了庆叔统计上来的钱粮数字后,却并不放心,说道:“咱们时间剩的也不多了,所获钱粮同掌盘的要求却还差不少。我看,还是不能全寄望在这些山寨,主动交付钱粮上面了。”

李来亨也看了看庆叔交付过来的钱粮数目,他也理解,这些土寇山寨为了避免闯营的攻击,主动给出的“保护费”,并不会特别多。闯营即将离开商州,仅仅靠这些“保护费”是很难维持下一段时期作战的,他们还是必须攻取县城,获取更多物资才行。

但县城有城墙保护,李来亨估计城内除了官兵外,乡绅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民兵参与作战——这些民兵野战中绝不是闯营对手,但他们在城墙上丢丢砖头檑木,还是非常麻烦的。

他沉思一会儿,想到附近一些田地庄园,因乡绅逃入县城避难而被放弃,便冒出了一个主意。

“我看这一带,不少乡绅因害怕我们,就把田产庐舍都抛下,一股脑逃回县城里了。”李来亨指了指附近一些被乡绅放弃的房屋庄园,分析道,“这些房屋财产都是官绅大户们的心头肉,咱们要是干一票大的,每过段时间就烧毁、拆除掉一批。我不信城里人能沉得住气,把自己的家产都不要了。”

高一功稍稍感到怀疑,他倒不是认为乡绅们能沉住这口气,而是觉得城里知县之流未必有出城作战的勇气,“我们时间紧急,城里知县、守备之流,更可能选择拖一拖,等我们自行退去吧?”

李来亨对此笑了笑,说道:“城中官绅怎么晓得我们时间紧急与否?他们就算知道杨嗣昌迟早会回师商州,但能肯定是什么时候吗?”

“我们也不必一口气把那些富户庄园都烧掉,反而要尽量选择一些离县城较远的房屋,慢慢烧、慢慢拆。”

“此外,”李来亨用手指了指远处县城的方向,补充说道,“如果县垣中的官绅不敢出城作战,我们就示弱诱敌。我看那些山寨都和城中官绅有所联系,我们大可将一半兵力收拢起来,只用一百人左右的部队在外活动,搜集粮秣。”

“官绅之中,或许有二三人可以沉得住气,不图一时之利。但绝大部分人,肯定是不会放任闯营毁坏其家产的——只要绝大部分人意见一致,少数沉得住气的人,也只能被其意见裹挟了。”

高一功细想一会儿,感觉李来亨的主意并不是没有道理。但他担心的还是时间问题,按李来亨所说,慢慢拆毁乡绅们的房屋庐舍,毁坏其田产,引诱他们主动出城作战,这肯定是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但闯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杨嗣昌重兵围剿在即,留给闯营的窗口时间,最多不过数日而已。

“如果时间充裕,这办法确实合适。但我们时间实在紧急,若官绅并不主动出城搜剿,我们岂不是坐视时间流逝了?”

高一功十分年少时,就跟随李自成起兵,他懂得义军转战、营寨后勤乃至于绿林潜规矩的方方面面,却对士绅阶层了解不足。而李来亨戎马经验虽然较少,但他在米脂老家时,办过乡勇和水利,又经历了和艾都司等官绅人物的博弈斗争。

李来亨对于士绅群体的了解,虽然不算多么深刻,但无疑比高一功要深很多。以他对绅民们的了解,相信这群人绝对会上自己的钩,自取灭亡的。

他伸出一根手指,向高一功保证,“一天,只要给我一天时间,这些乡绅一定会自投罗网。”

高一功对此犹豫不决,但他并无权指挥和命令李来亨,再加上李来亨信心满满的模样也确实令他意动。高一功的性格本就不是那种坚定又果决的类型,他性情较和善,很少与人争执,一番纠结之后,还是决定听取李来亨的主意。

ωωω●ттkan●C 〇

“那……就先这样办吧。一天时间,应该也不至于影响到闯营整个转移的计划。”高一功稍稍犹豫,但最后还是同意了李来亨的计划,“只是山阳县的官绅未必蠢到这种地步吧?”

李来亨笑了两声,说道:“蠢人可不会抱薪救火,只有在乎自己利益的聪明人,才会上钩。”

李来亨为了将城内官军引诱出来,也费尽苦心。他让高一功带着五十多人,先将各处山寨的“保护费”收了,自己则和郝摇旗另外带着三四十人,在山阳县县境最外围一圈,拆毁了四五座庄园房屋。剩下的主力部队,便让庆叔带着,隐匿在县内白土沟一带的密林处。

他看官军似乎不为所动,时间又一点一点过去,也不禁有点焦急了起来。毕竟李来亨的计划,全部建立在官绅们的短视之上,但城中绅民说不定有一两个智识之士,可以看出闯营的目的来。

“摇旗,你觉得官兵会上钩吗?”这么长时间,山阳县县城内的官绅似乎都没有做出什么动作来,李来亨越来越觉得心里没底了,“我们将主力埋伏在密林之中,偃旗息鼓,不露炊烟,似乎还是没给县城中的官绅,十足的战胜把握啊。”

郝摇旗带着一队闯营将士,正将几间修在田地和林间的庭院放火烧掉,他对李来亨的担忧却不以为意,“不是啊,我说管队,我看是你太高估城内的官绅了吧!”

他将一段柴火丢入燃烧的庭院中,用手挥了挥,将面前的浓烟挥开,说道:“管队啊,就算是咱们闯营,一次出兵打仗,从议定事项,到筹备兵马粮秣,再到正式拔营出发,也要将近一天。”

“何况山阳县的官军,如果真和管队你预料的一样,是和乡绅联合出兵的话。那些乡绅要募集家丁、乡勇,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就算他们第一时间决定下来,要出兵夺回田产庄园,我看没有个一天时间,也准备不好。”

听到郝摇旗的解释,李来亨才发现自己确实有些灯下黑,过于单方面的思考了。相比之下,郝摇旗虽然时常表现出粗神经的模样来,但他毕竟有转战十年的军事经验,对官军的速度,了解极深,自然一下就看到了要害之处。

确实如郝摇旗所言,像此前军岭川之战时,官军还全都是边军秦兵。但整个行军速度,还是非常缓慢了。相比较之下,山阳县县城中的官兵,精锐程度肯定不如郑国栋和艾国彬亲自率领的主力兵马,而且他们又要征募许多战斗力更加脆弱的乡勇参与作战,那整个出兵速度,肯定是非常慢了。

这时前面的人马有些骚动了起来,李来亨心中一紧,知道很大可能是战机要出现了。他急忙迎上前去,看到是高一功带着几人骑马奔回,他马背上还驮着一个李来亨十分陌生的汉子。

高一功勒住战马,利落地跳下来后,又将马背上驮着的那汉子也扶了下来。马背上的人穿着朴素,背带弓箭,一副山林猎户的打扮。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不是闯营的战士。高一功将他带来是要干嘛?

李来亨疑惑的看了一眼高一功,高一功将那猎户向前推了一把,说道:“这位是刘猎户,是这边一座山寨的寨民,他们遭了官军攻击,有重要的军情要告诉我们。”

刘猎户顺势向前跪倒,他拜倒在地上,连连向李来亨磕头,用力极大,咚咚咚的声音听着李来亨头皮发麻。

“还请义军老爷知道!我兄弟刘三虎素与本县的劣绅叶秀才有仇,这次叶秀才借着义军入境的机会,撺掇知县出兵搜杀。就趁机说我兄弟和义军有联络,将他抓去祭了旗。我们山寨兄弟看不下去,看兵微力弱,没有办法,只能求取义军老爷灭了那叶秀才了!”

原来这刘猎户的兄弟平日里常常唾骂叶秀才是本地的恶霸,还说将来迟早让义军抓去砍了。李来亨很快便理解了,那个叶秀才估计是山阳县乡绅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撺掇衙门出兵搜杀闯营后,就趁机打着剿贼旗号,把自己的仇人给杀了几个。

“小老虎,一切都在你的谋划之中啊!官军果然出动了,而且与你所想的一样,本地乡绅不舍田产,募集了不少乡勇丁壮,跟着出兵了。”

高一功锤了李来亨胸口一拳,对他的准确预测十分佩服。与李来亨设想的一样,在闯营焚烧拆毁乡绅家产的威胁下,这些人只在乎自己眼前利益的短视之人,果然坐不住了。

“好、好……”李来亨握紧拳头,信心大增,他来回走了两圈,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情绪后,双手将刘猎户扶了起来,“兄弟,我们闯营来山阳县,本就是为了这几个百姓。我们来此,正要好好杀他几个劣绅恶霸,杀一杀官绅的威风。你兄弟的事情,我‘乳虎’现在就给你答应下来了,一定把那个叶秀才的脑袋给你带回来!”

闯营进入山阳县境内,目的本是为了搜括粮秣。但李来亨知道将来闯营要发展起来,一定要依靠在民间广泛且良好的声誉,所以他此时就刻意在刘猎户面前塑造一副吊民伐罪的模样来——当然,这究竟能不能改善闯营在民间的形象,还是两说。

总之李来亨大为兴奋,他终于得到了官军出城的确切消息,证明了他苦守一天的计划确有可行性。

“埋锅造饭,准备迎战!”

闯营为不使火光和烟雾被远处看见,埋锅造饭的地方都是在大石背后,密林深处,或比较隐蔽的山沟中。小虎队上下都打起了精神,抓紧休整,郝摇旗则亲自带着几名夜不收,跟着刘猎户一起去探查地形。

李来亨坐在在一块石头上,正在吃饭,他随便吃了点干粮,又喝了几口水,还是难以按捺心中的兴奋情绪。这是小虎队第一次出兵作战,也是李来亨自己第一次独立主持一场战事,意义同之前他在李自成、刘宗敏、李过、刘芳亮等人麾下作战,自然又不一样。

过了一会儿,郝摇旗骑着高一功的那匹马先赶了回来。他向李来亨禀报,说官军离此地还有七八里左右,人马众多,兵力看着倒很雄厚。

李来亨赶忙三两口将干粮全部吃完,他让庆叔赶紧吩咐下去,命人赶快将所有土灶和火堆弄灭。然后他便跟着郝摇旗,上了一个小山高坡,观察敌情,高一功也在那里向远处打量着。

“官军队伍烟尘零乱,行进很慢,看来大部分都是步兵,而且十分疲惫,部伍不整。这边多山地密林不适宜骑战,来亨,我看咱们先把马匹都留在后面吧。”

高一功从高处打量着远方官军的队伍,虽然距离还很远,但军事经验丰富的高一功,一眼便判断出了官军的兵力和阵列大致情况,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李来亨先望了郝摇旗一眼,见郝摇旗也点点头,认可了高一功的判断,便从腰间拔出长刀,开始布置兵力,“高大哥说得有理,那就这样,我和高大哥带一百弟兄埋伏在这附近,所有弓箭、火铳也都留在这里。”

“然后,”李来亨用长刀在地上划出一个大概的兵力分布图后,又指着郝摇旗说,“摇旗,你带剩下的弟兄,往东走一里路,在路旁的树林中埋伏好。”

“官兵在正面被我和高大哥挡住后,一定会停下来。届时,摇旗你就带着刀牌队从侧后杀出去,猛砍猛杀,截断官军尾巴。这样准可以少胜众,把王八蛋杀得溃不成军。”

高一功听完李来亨的兵力安排后,算是比较满意,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是又补充了一句,说道:“我们杀散官军之后,立刻追赶大队,千万不要恋战,不要拾取官军辎重。决不能放官兵大队人马,逃回县城去。”

“好!就这样安排了!”

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十六章 五军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四章 女官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
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十六章 五军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四章 女官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