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

李来亨、刘芳亮,还有吴汝义,这时候也带着各自的人马终于赶到了太后的寝宫前了。

正午,太阳勉强冲破云层,努力将雾障消解到蓝空中。行宫从东南面一直到宫门台陛前,都被包裹在灰黑色的烟雾环绕里,太阳已经爬上了人们的头顶,可却好像是一抹缺少生气的鬼魂,只让李来亨感到虚幻和荒谬。

乱兵们或跪或伏,都蜷缩着身子。在监国的面前,他们一下子丧失了那种痴狂愚昧的勇气,每个人都在见到李过的瞬间,重新拥有了对于军纪和秩序的恐惧感。

李来亨死死盯着牛铨,他的眼神锐利好像箭矢,直刺入牛铨的背上。

牛铨身为开封尹,无论如何,的确是罪责难逃。

李过叹了一口气,说:“此事本也非你所能处理。”

接着宫门终于打开,从大门的缝隙里,照旧冒出一阵接着一阵的烟气。烟气里全都充塞满了灰烬,李来亨感觉自己只要稍微用力呼吸一口,就会吸入大量的木屑、灰炭,他咳了好几声后,才从刘芳亮手中接过一块手帕捂住了嘴巴。

李来亨非常用力地将手帕压在了口鼻上,他的手背青筋暴起,额角的血管同样明显鼓起,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愤怒。

“刘师傅……如果颜清有事,你会帮我吗?”

刘芳亮沉静地看着李来亨,然后缓缓将之前在吴汝义面前掀开的铁面甲又拉了下来,说:

“颜清若有事,我必诛除元凶。”

吱……

宫门完全打开了,两队宫人,总共大概有十几人的样子,她们的衣物也都被水打湿,许多人的衣服上、手上、脸上还沾满了灰烬,显得十分狼狈。

高太后在一位宫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到了台陛的最高处。她穿着一件棉布做成的浅色长裙,看起来十分俭朴,让李来亨松了一口气的是,太后的脸色看起来还好,身上也很干净,看来大火并没有蔓延到行宫内部。

张鼐、党守素、刘芳亮、吴汝义等人也都纷纷下马,向高太后行礼。太后则紧皱着眉头,她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张鼐,嘴巴微微轻启,但是却又没有说出话来。

刘芳亮率先大胆地问道:“太后,晋王妃怎么样了?”

李来亨接着也沉声问道:“太后,王妃受到惊扰了吗?”

空气里透出一股诡异的紧张感,吴汝义感到自己的手心里已经捏满了汗。他心里疯狂发慌,眼睛不时望向田见秀的平阳公府方向,却没看到田见秀和牛金星派人来接应的样子。

事情怎么会闹成这样尴尬又不能收场的局面!

太后一步一步走下台陛,先是走到了李过的身旁,她从宫人手上接过一件披风,披在了李过的身上。接着又走到李来亨的面前,握着李来亨的手,安抚地说:

“颜清没有事,她很好,还不知道外面起了火呢。”

李来亨终于松了一口气,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多亏太后照看……这段时间,暂且不要让颜清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好。”

李来亨的话语中隐藏着某种难以捉摸的可怕意味,高太后心里一跳,总觉得自己是否小瞧了这位武名已经震动天下的顺军名将。

那边李过则恢复了严肃的神情,他以相当冷淡的语气对张鼐说:

“玉峰在太原受了伤,对吗?”

“……对。”

“这几日,玉峰让你代他负责太原治安,对吗?”

张鼐被李过问得有些着急了起来,他赶紧解释说:“过、过哥,是由我负责太原治安……可是,可是,可是这些人都是闯营的老兄弟,许多人还是在太原苦战的老兵……我怎么能,怎么能处置他们呢!”

李过的副将马重禧则冷漠地说:“双喜,你不是说不认识他们吗?”

张鼐马上慌了手脚,慌乱地说:“这……这我,大部分人是我不认识的,只是,只是有些人面熟。”

党守素站在他身边,低哼了一声。那些蜷缩蹲伏在宫门前的乱兵们,也都看着张鼐,许多人都露出了感到吃惊的眼神,有个在太原负伤残疾的老兵,显然不能接受张鼐的说法,他竟然站了起来,指着张鼐想要说什么,但很快就被身旁其他闹事的士兵拉住。

李过又一次闭上了双眼,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想要平静下来。可是双手、臂膀却一直在微微地抖动着,监国的克制与宽容,难道还不足够吗?

马重禧算得上是和张鼐交好的故交,他的眼中充满了遗憾、失望和一种十分强烈的积郁感。

高太后紧紧地握住了李来亨的手,低声说道:“李过会调查清楚的……你义父一定会调查清楚的,不要冲动。”

刘芳亮则把马鞍一侧放着的兵器取了下来,他双手握住马槊,向前走动了两步,护卫在李来亨的身前,铠甲哗啦哗啦地发出响声,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森然恐怖的寒意。

牛铨小心翼翼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擦着额上的冷汗说:“微臣……微臣以为当惩处乱兵,以儆效尤……”

张鼐好像从这句话中得到灵感,也赶紧冲了过来说:“对!应该处置这些闹事的乱兵……你们……”

他哭丧着脸看向李来亨,好像欲哭无泪一样地说:“来亨,你相信我!你要相信双喜哥啊!”

李来亨轻轻地拍了拍高太后的手以后,一点点地将太后的手掰开。他从刘芳亮的身后走了出来,一边走着,一边将身上穿戴的三重铁铠解开。

当的一声,先是最外面的扎甲被李来亨解开,衣甲摔落在灰烬里,溅起一片黑乎乎的烟尘。接着是里面的布面甲和锁子甲,李来亨一边向前走着,一边在宫门前的台陛上解除自己的全部武装。

三重铁铠之下,是顺军将士所熟悉的一件天蓝色箭衣。

哐——

李来亨把头盔摘了下来,随手丢到了乱兵们的面前。铁制的笠盔下面,压着一顶充满标志性的红缨毡帽。

“你们……”

李来亨的裙甲还未解开,便指着蜷缩在地上的乱兵们,笑了起来。

“你们,是要孤交代曹营之事吗?”

他的笑声里充满了悲愤感,使人感到既诧异,又在情理之中。张鼐苦着一张脸,只能静静地看着李来亨,党守素和吴汝义则都知趣地低下了头。

“你们都觉得是孤平叛不力吗?还是认为孤和晋王妃纵容了叛贼?”

宫门前的广场上,一片寂静,乱兵们也都只是静静地看着李来亨,没有一人再敢出言顶撞了。

李来亨转过身,单膝跪在李过和高太后的面前,拱手说:

“义父,太后!是儿臣无能,关中平叛不力,以至于将士怨怼,人心愤慨。自田平阳和牛太师回汴以来,将士们对儿臣的不满和怨气,就一日赛过一日。这岂是仅仅因为平叛不力一事?实在是日积月累的敌忾之仇啊!

儿臣为速平杨吉之乱,救出陷在关中的大顺兄弟,只能以仅诛祸首一人的办法瓦解叛军人心。现在兄弟们不满儿臣的处置,日日哗变酿乱,声言要尽诛军中曹营旧人。

当日在长安,儿臣已许诺不杀反正归诚之人,岂能再失信于天下?可将士兄弟们胸中又怨气难平,竟然发展到了今日冲击太后寝宫,欲诛晋王妃的地步!”

李来亨不等其他人说话,就站了起来,他将手中的花马剑和腰间的手铳都扔在了地上,喝道:

“不若今日便请监国诛杀我一人,以我一人头颅平息众兄弟怨气如何!?”

“这、这……这万万不可啊!”

第一个反对的人竟然是牛金星的儿子牛铨,他又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恳求道:“此事万万不可,晋王三思而后行啊!晋王乃是大顺功臣,数破东虏有功,岂能无罪而诛?监国、监国,杀鞑子、克燕京,非晋王不可啊!”

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六十四章 和硕特战争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七章 顺兵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十五章 身后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二章 鳌拜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八十四章 李来亨用兵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
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六十四章 和硕特战争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三十一章 破阵军岭川(二)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七章 顺兵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五章 矿徒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十五章 身后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二章 鳌拜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八十四章 李来亨用兵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八章 多尔衮退兵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