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

开国大礼的烟花缭绕之下是一片使人感到陶醉的酒气,李来亨告别李过以后,便和方以仁等部属返回永昌天子御赐的宅邸休息。

但在星空之下,在层叠弥漫的烟雾之中,另外还有一些人则积极地联络和活跃了起来。

这些人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便是新晋的大顺开国伯爵繁峙伯姜瓖。

姜瓖在酒宴以后,就找上了陈永福、白广恩还有左光先等人攀谈。他们几位都出身于明朝降将的队伍之中,但是细细区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白广恩和左光先,还包括牛成虎在内,都属于秦军出身,其中白广恩还是由义军投降官军以后,又由官军投降回了大顺军。

陈永福的身份又更加特别,他属于河南官军出身。因为河南的官军在明军之中,本来就算不上是一支劲旅,又不像九边军队那样存在大量亲戚联结、根深蒂固的将门世家。所以陈永福本人虽然一再提携亲子陈德上位,竭力向明朝官军的将门世家靠拢,但就他本人而言,与这些将门世家的关系尚属于淡薄之列。

如果仔细算起来,考虑到楚闯中还有马宝这样同样出身河南官军,现在则跻身于李来亨麾下高位的人物,陈永福大约是这一批伯爵中,唯一一个与李过李来亨父子关系亲密之人。

至于姜瓖本人,便是典型的九边边军将门世家出身。

可是因为大同之变、雁门之败的缘故,姜瓖于大同边军中的“生态位”已经全部被现在明清联军所属的大同总兵刘迁所取代了。

他留在大同的家眷、子弟,也在雁门之战以后,悉数遭到了满洲人的屠杀——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姜瓖才可以洗脱自己在大同之变中的种种通敌嫌疑。

姜瓖因为雁门之战中奋勇作战,特别是断后阻敌,又护卫田见秀狂战溃围而出的一段经历,让他与大顺军的泽侯形成了十分亲密的关系。

“我家数十口人,一夜之间为东虏杀尽……此仇不报,何复为人!”

这些新朝伯爵们酒醉以后,姜瓖不知道是酒后吐露真言,还是刻意用这样的说辞彰显着自己对于新朝政权的忠诚。

总之姜瓖的样子,他沉醉酒水之中,双眼赤红,好像是想念起了远在大同的父母、妻子、兄弟、族人,好像是想起了雁门之战以后传来的那些惨痛的消息,眼眶红着红着,不知不觉便湿润了起来。

他把酒杯握得极紧,几乎要把杯子捏碎在了手掌里面。杯中的酒水摇摇晃晃着,几次向杯子的边缘接近,似乎要倾洒出来,但随即又慢慢荡回杯中,继而恢复平静。

同坐的其余将军们,有秦军出身的白广恩、左光先、牛成虎等人,也有刚刚到达太原不久,心中正盘算着什么时候去拜会李来亨的陈永福。

诸人心思各异,想的事情都很多。但是姜瓖这样悲惨的遭遇,又让他们的确是真实地产生了一种同情感。

鸟兽尚且伤其同类,何况是人呢?

大家过去都是明朝的将军,现在又都是新朝的伯爵,于境遇上处境基本相似。可是左光先的儿子左勷现在已经担任起了大顺军的地方卫军将领,陈永福之子陈德同样在李来亨的麾下为将,只有姜瓖全家因为雁门之战,遭遇到这样的灭顶之灾,物伤其类,谁又能够不为之感叹一声呢?

左光先是秦军中特别有名的一位骁将,只是他现在年岁已大,所以实力、战绩比不上白广恩这些新人。但左光先与姜瓖一样,不似白广恩和牛成虎,而是正统的明朝边军将门世家出身,且家世比之姜瓖更为显赫,是边军中一位深孚人望的老将。

他为姜瓖劝酒道:“东虏皆人面兽心之辈,痛饮此杯,日后定当直抵幽燕之地,收复京师,既报我们曾经的国仇,也雪兄弟今日的家恨。”

其余人等纷纷举起杯来,同仇敌忾之气,不必多言。姜瓖趁着气氛的热烈,又痛洒热泪,向这几位老兄弟谈到了自己在大同之变以后的种种心路历程:

“不瞒老兄弟们一句话,大同事前,我也想过大顺新朝究竟能不能站稳脚跟?大明的国基和天命是不是真的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现在想来,就是兄弟我的迟疑造成了一门的灭顶之灾啊!

明廷引虏入邦,祸在天下。先帝……崇祯帝在紫禁城中触柱自杀,我就不去说他了,可是像如今明朝的首辅陈演这一班人,哪个又不是狼心狗肺、衣冠败类?居然屈膝于夷狄,把几百年的天子首善之地都献给了虏酋……前朝的文官合该拷掠夹死一班,那些关宁武将又能好到哪里去?

吴三桂先是拥兵自重,秦军兄弟们在河南的时候,他吴长伯却在宁远和东虏勾肩搭背!照我来看,怀来之事,肯定是早在宁远的时候,就有祖大寿这类人从中穿针引线,早把事情谈妥了,否则事情怎么会件件都顺虏酋的意思?关宁武将也是都该杀的!”

秦军诸将们都是孙传庭的旧部,虽然已经投降了大顺军,可是毕竟与孙传庭留有一分香火情在,对于吴三桂在怀来宴上的丑恶之举,哪一个不是怒发冲冠!

姜瓖提起这件事来,白广恩当即就拍桌切齿骂道:“吴长伯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当年在辽左的时候,我真是瞎了眼睛带兵去救他!我把这条龌龊的狗东西当成一个兄弟,才害死了怀来宴上的一帮秦军故旧啊!”

牛成虎想到自己作为秦军的旁系将领,一贯是爹不疼娘不爱,一切粮饷军资的分配都落在后面,常常受到一些文官的克扣盘剥,听姜瓖怒斥明朝文官各个该杀,同样深有同感:

“文官是各个该死!……至少在京师的那些个文官,等咱们随陛下光复幽燕,定要杀遍一个京华!”

考虑到李自成现在又重用了不少明朝旧臣,牛成虎顺着酒意骂到一半后,还是改了口,缩小了自己的攻击范围,只说尚在明清联军统治之下,为皇太极天下之谋添柴加火的那些个文臣才是该杀之人。

陈永福看着这一切,静观其变,他感到了姜瓖正在拉拢明军降将们的努力,可是又不禁疑惑起来,大家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一切都要小心行事,谁都不敢像过去在明朝时那样跋扈不法。姜瓖想拉起一个小团体吗?作为刚刚加入大顺不久的新人,立即就做起这种犯忌讳的事情,可算不上明智之举呀。

“对,许多狗东西是合该剿洗屠戮的。”

姜瓖趁着众人的情绪,立即又说道:

“大同、雁门两战以后,我家一门数十口被鞑子杀害。雁门之战,我的老部属刘迁还伏击老子,想要取我的项上首级,换取他在虏酋那里的平步青云!

若非泽侯看重我,大同惨变以后,我到底还有什么活着的意思?不若跟我幼子一起去死吧!

蒙泽侯的看重,雁门之战我们溃围杀出。死守太原的时候,泽侯又解衣推食地待我,人以国士待之,我能不以国士回之?虏骑不能摧破太原,这都是泽侯深孚军心的缘故。

也是此事以后,我便记住一点,要对得起泽侯的看重,对得起大顺和陛下的看重。今后无论如何,我是一定要为大顺尽忠,要为陛下尽忠的。东虏一时间盘踞了幽燕,可是我看虏酋比不得元顺帝和王保保,他们的好日子一定不多了!”

其实太原之战时,率军猛攻太原试图全歼田见秀残兵的,并非是多尔衮,而正是孙传庭。但此时在座的白广恩、左光先、牛成虎都是孙传庭的旧部,姜瓖口中便只谈虏骑、虏酋,而不提及孙传庭的事情。

听到这里,陈永福倒是慢慢回过味来了。

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二章 惠世扬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十二章 鳌拜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九十五章 前营的黑色大纛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十二章 鳌拜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
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二章 惠世扬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十二章 鳌拜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七章 鸟铳队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九十五章 前营的黑色大纛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十二章 鳌拜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