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鹿角线

左良玉生怕闯军这支伏兵逃跑,他看李国英那支兵马,时间一久,肯定能靠兵力优势解决郝摇旗。便派左梦庚另外率领数千兵马,往东面迂回,左良玉认为这种伏兵如果要跑,自然不会向西面的襄阳跑,而是肯定会往东面逃。

北面是大山,闯军要是往北面翻山跑,那一旦遭到追击,军队建制立即就会溃散。

想来李来亨也不是那种愚蠢之人。

所以左良玉断定闯军只会往东走,只要截住东面的出路,他就可以聚歼这支贼兵。

“今天方使闯逆,知我的手段。”

左大将军阴阴一笑,又命副总兵吴学礼,率部直接绕开郝摇旗,直接进攻鹰子山。

吴学礼和满清间谍董源是老朋友,董源心下忧虑,劝说左良玉道:

“大将军,闯逆不在鹰子山据险而守,反而背山列阵。我恐怕闯逆还有什么伏兵呀!”

“哼。”左良玉并不动摇,他冷冷道,“闯逆兵力有限,伏兵又能怎么样?我们的时间太紧了,即便多死一些人,也必须赶紧聚歼这股残敌,好回去打下随州。”

这也不是左良玉急于求成,而实在是左军粮食匮乏严重。左大将军如此急于求战,也是被逼无奈,即便明知道闯逆有所埋伏,也只能用兄弟们的人头铺出一条路。

这位过去曾以“俊美”之名,获得东林大佬侯恂赏识的将军,此时神情狰狞,脸庞完全扭曲。这样可怕的气魄,董源又岂敢再说些什么话呢?

董源远望着北方,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祥感来。

遥远的北方,乌云密布的北方大地,他何时能归辽东家乡?早知道当初跟着堂哥佟养性,投靠大清就好了!

副总兵吴学礼看了董源几眼,见董源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也想说些什么。可是左良玉的语气越来越凶,吴学礼再不敢多言,立即便骑马率部而去。

左良玉账下还有另一名副将卢鼎,原本亦是河南土寇的一员。在闯军攻下洛阳的前夕,他投降于左镇。此时卢鼎见吴学礼一脸不乐地离开,忍不住说了一句:

“大将军,现在紧要时刻,用兵更要谨慎啊。”

卢鼎怎么都没想到,他自己的这句话正踹在了左良玉的铁板上。精神高度紧张的左平贼,立即大发雷霆,下令家丁将卢鼎拖到阵前,痛打三十军鞭,以儆效尤。

董源等人劝说不住,卢鼎也不敢顶嘴,心中只怨自己干嘛要为吴学礼说话。卢鼎挨的这一阵军鞭,更给左军诸将的心理上,增添了一层阴云。

大家忧愁的不是能不能打败闯军,而是左良玉的为人越发跋扈偏激,再不复过去那种,对百姓虽然残虐,对兄弟却推心置腹的样子。

唉……

自从朱仙镇之败以后,大将军就越发如此!

虽然郝摇旗还在李国英的围攻之下,勉力支撑。但随着吴学礼、左梦庚率部,从正面和东面两个方向,迂回合击鹰子山大阵。

郝摇旗也知道,自己的任务最多做到这里了!

“全力突围!”

“三堵墙——溃围突出去!”

三堵墙的骑兵们伤亡特别惨重,他们以区区一千兵力,搅动了左镇五六千人的兵马。将士们几乎人人带伤,衣甲残破,连长枪、快刀、宝剑都残破不堪,短火铳也大多打完了火药和铅弹,连箭矢都没有剩下几羽。

战斗到这种地步,实在已经做得够多了。

一名披着红色罩衣的三堵墙骑兵,在最末尾处殿后,他身上已中了四五根箭矢。箭头全部深入骨肉之中,还有好几处刀伤可见白骨,触目惊心,怕是已活不久了。

郝摇旗忍痛闭上了眼睛,他正在越来越向一个成熟的将领进步,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把更多人带回去。

总会有牺牲……

但郝摇旗希望这种牺牲是必要的,而且是能够给百姓带来一些益处的。

驻足丘陵之上的李来亨,也在动容。但他身为主帅,还有更多要负责的东西,李来亨抓住了谷可成的肩膀,恳求道:

“谷哥,我长于战前的谋划,短于临阵的决断。现在左良玉已上了我们的钩,阵前的具体指挥,就看你了!”

李来亨现在也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的长处是思虑越发周全,思路又比其他人开阔得多,常常能相出别人想不到的法子;可是短处也很明显,就是临阵决机的能力,远远不如这些浸淫沙场十多年的老将。

今天这一仗,是湖广闯军和左镇的大决战,不容有失。

更何况优势还在左良玉这边!

他想的很明白,将闯营的老资格大将谷可成带在身边,也是为了这种场合的使用!

谷可成比李来亨更稳健一些,他不慌不忙地问道:

“节帅,那李世威的铳炮标由谁来指挥?我实在还不熟悉火器。”

谷可成也是实话实说,他虽然做了刘宗敏许多年的副将,可是闯军长期缺乏火器部队,谷可成就算打了十多年仗,对火器的掌握,也恐怕没有李来亨、李世威高。

李来亨沉吟一会儿后,想到自己的一些战术,还是决定揽下这个责任:“那好,铳手全都由我指挥,但大局用兵以你为主,你是前敌总指挥……你是本战的排阵使!”

既然李来亨自己的临阵指挥能力十分一般,那今后就该每战都指派前敌总司令,由排阵使来负责起具体的战役指挥工作。

少虎帅更多还是负责战略和谋划方面的工作,那样更好些。

样样都大包大揽,那是权力狂,注定灭亡。

苗里琛已经带领矿徒兵,挖掘出了一道规模相当可观的堑壕——虽然还很浅,但是搭配上一道鹿角、陷坑、栅栏构成的防线,足以成为左军的地狱之线。

“来了……”

李来亨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闯军先看到了从阵前撤回的郝摇旗。这一支兵马为了拖延时间,付出了惨痛损失,一千名最精锐的三堵墙骑兵,此时只剩下不满六百人。折损近半不说,剩下的人也是人人带伤,衣甲、兵刃俱已残破至极。

所有人的心中都很沉痛,左镇的实力、左良玉的动作之快,都几乎要撑破李来亨布下的局。若真的棋差一招,要如何收场?

恐怕是不能收场了……

“冲吧!”

谷可成知道战机已到,闯军的步兵少而骑兵多,绝对不能呆板死守,也绝对不能将胜负完全依赖在苗里琛那道胸墙上面。

必须主动出击。

马宝所部已经下马步战,现在冲出去的是艾卓那支骑兵标。艾卓原本是红队的老管队,但因为在洛阳时表现一般,慢慢退出了秘密工作的战线,却在正面战场上越发活跃起来,如今已成为湖广闯军中数一数二的骑兵将领。

他没有郝摇旗那般天生神力、勇猛过人,但爱惜士卒,很得部众之心。

这支骑兵部队的反冲锋,相比较郝摇旗的做法更为巧妙一些。艾卓对兵力的使用十分节制,留有中队和后队,保持了一种中等节奏的进攻频率。他在和吴学礼所部激战的同时,犹且能将部队轮换下来,保持体力和马力。

只是敌众我寡,终究难以持久——何况左梦庚率领的数千左军,也已从东侧包抄了过来。

李来亨沉住了气,他的表现也让李世威沉住了气。

铳炮标使用的鸟铳,是在随州经过改制的新型火器,虽然还没有到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的技术水平。

但是闯军的新式鸟铳远比官军的鸟铳大上许多,不仅口径大,枪身也更大。除此以外,最大特点是由于枪身笨重,在火铳的下面还需要搭配一个支架,一起使用。

除了较大的重型鸟铳以外,还有更多人使用的是射程较短,但做工精良射速更快的轻型鸟铳。

火铳手们一支手持支架肩托枪柄,另一支手拿着燃烧的火绳,待在胸墙后面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左军士兵。

左梦庚已经冲到了阵前,几乎能看清对面闯军的模样。他对那些守在几尺高矮墙后,手上拿着奇怪鸟铳的闯军,深感疑惑,他们的队列怎么那么浅?

按照父帅左良玉教导的知识,步兵对抗骑兵,不都要结成纵深极深的阵列才行吗?闯逆居然列成横队?而且是那么薄的一条横队?看起来只有三四排的样子,最多也只有五排人,这样浅薄的纵横,怎么可能抗衡左军的冲击?

左梦庚百思不得其解,他猜测闯逆头目的水平大概就是这么低吧,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左良玉的军事教学。

他转过身去,向着左镇将士们高举起一只手,轻蔑笑道:

“闯逆不知兵法,自取灭亡!”

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四十章 孙可望
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四十章 孙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