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

当龙衣卫金陵镇抚司主事李远甄选的那批备选女官,抵达开封的时候,由于二圣圣驾都不在大梁,而是在天保府。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圣驾都不会移回开封。

本来,负责为江南女官授课的方以智,是希望让这批女官就一直待在开封上课,直到二圣回到开封府后,再将她们遣入宫中当差。

但这时候由于李过在米脂祭祖时,病情急剧恶化,套虏土默特部闻讯犯边,盘踞秦蜀的西寇孙可望也蠢蠢欲动,有北上进犯之举。李来亨就只好暂留北方,他以榆林和宁夏为基地,调遣四方兵马,派大将刘芳亮出边搜套、打击蒙古土默特部,又派遣郭君镇坐镇富平,抵挡西明军队。

北方军事形势紧张,李来亨要处理的日常政务也愈发繁多起来。在监国的一再催促下,河南节度使牛铨也无他法,只能先让方以智停止教学,将抵达开封不久的首批江南甄选女官派往北方当差。

当时河北久经残破,山西、陕西两省则面临蒙古人和孙可望的袭击,都很不安全。不少女官听闻要去往远在边疆的延安当差后,都很恐慌,甚至还有在半路逃走的人。

唯独林猫猫不以为意,她劝说众女官:“光中元年时,南明北伐军在徐州被王师打败,一时间溃兵满江南。如刘良佐辈,到处屠戮民众,焚劫地方,今天的北方再动荡,也不会比去年的江南更乱。”

她相信以大顺军的军纪和战斗力,甄选女官们一路前往延安,绝不至于有安全之忧。等到她们到延安当差以后,又是跟随在监国左右,那边更无危险可言。

林猫猫在众人出发时的表现和言行,给主持弘文院的方以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方以智在写给堂兄方以仁的信中,便着重提及了林猫猫,认为她“可堪秉笔之任”。

离开开封以前,林猫猫用方以智发给众人的银钱,到市面上采买冬衣。她注意到不仅方以智给她的银钱形制特殊,即便是开封外间市场上商肆所用的货币也都十分别致。

问过商人以后才知道,原来自从大顺定鼎开封以来,最开始顺军平买平卖时所用的还是在襄阳铸造的“永昌钱”,也就是正面铭刻有“永昌通宝”四字、背面铭刻有“顺天应人”四字的铜钱。

但是由于当时顺军铸钱技术一般,这种制钱甚至不能和明朝制钱竞争,导致市场上接受度较小,让一般顺军士卒只能直接用碎银采买军需物资。

去年监国平灭关内东虏以后,便派遣白鸠鹤督造新式制钱,以解决这个问题。

新式制钱名为“光中通宝”,有银币、铜币二种。

铜元中间无孔,每枚重二钱,背面有“若干枚换一银元”的字样。新制钱由随州水力锻锤机制而成,做工比永昌通宝更好,用料也远胜于明朝时的崇祯钱,其用途主要是作为辅币使用。

但由于今年以来,南北军事形势又趋于紧张。监国曾几次下令,暂停铸造光中钱,而将铜料用于铸造火炮。所以光中铜钱在市面上的流通度,还不算广泛。

方以智发给女官的,还有林猫猫在开封市肆见到的新钱,便主要是光中银元。

光中银元正面为“光中银元”及“顺天应人”字样,背面则是继天立极四字,天字上一层居中,下一层并列继立极三字。

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一条鞭法以来,赋税多征银上交国库。由于明朝并无小面值的制式银币,百姓所用多为碎银子,征税时就需要将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融化碎银造成的消耗就是“火耗”,实为明季一大弊政,中间暗藏许多贪赃枉法的环节。

吏员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就归官员了,火耗成为官员和吏员的重要收入。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

李来亨派遣白鸠鹤督造制式银币,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火耗弊政。而且光中银币做工良好,面值较小,也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要知道此前多尔衮在北方颁布剃发令,以此为端由搜刮北方士绅的财产,得以聚集了多达数千万两的巨额财富。

后来代善撤离北京以前,又纵兵大掠,获金银以千万计。

大顺军在徐州击败多尔衮时,已经缴获了巨额白银。后来刘芳亮追击代善时,又另外缴获一大批金银财货。

所以李来亨的手中,光是现银就不下七八千万两之多。如此庞大的白银储蓄,就很方便他推行制式银币、废除库平银的政策了。

此外制式银币的推广,也有利于促进财政货币化,免去宋明以来所谓“贯石匹两束”的一大堆繁复单位,减少会计环节中的贪赃枉法。

大顺通过营庄制,在光中二年大体控制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江宁、苏松、浙江全境以后,今年收到的夏秋粮已到了九千万石之多。

所以李来亨若要依靠手中的粮食,直接发行粮本位的纸币,问题也不大。只不过那样的话,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旧会受到阻碍,剩余资本只会继续流向土地,与他的规划蓝图相冲突。

因此他才放弃了更为稳妥的粮本位,而用发行制式银币,以及借口军事需要铸炮来限制铜钱流通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白银货币的流通。

林猫猫自然领悟不到“光中银元”背后隐藏的种种思绪,她主要是感到银元做工精美,比寻常碎银要方便使用很多。

光中银元的用料和实际重量,实际上都低于它的官定面值。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不法商贩敲下银币边缘一圈的白银牟利,也可以使得朝廷在发行制式银币的过程中赚取一定铸币税。

它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精美的做工,甚至李来亨都考虑过要不要直接发行合金币,更进一步减少白银用料的方案,最后确定光中银元还是以白银为主要材料,也是考虑到市场的接受度。

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十二章 鳌拜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章 太原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三十三章 容斋随笔只有六笔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七章 顺兵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
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十二章 鳌拜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九章 李定国案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章 太原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三十三章 容斋随笔只有六笔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七章 顺兵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