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

“明军和东虏态势有变!”

天才刚刚初亮,升腾的朝阳照耀出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红色云霞,闯军将士望着那一轮好像喷薄欲出的红日,好像连身体都更加温暖了几分。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早凌晨,关宁军组织了好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不过陈永福布置的防线极为严密,明军始终未能得手,吴三桂也因此没有继续加码进攻闯军的阵地。

陈永福对于白沟河东北岸的清军,关注最为密切。凿冰断河以后,闯军要观察对岸敌人的态势,也多少受到了一些不方便的影响,但陈永福还是尽力放出夜不收,天亮不久以后,果然发觉到了敌人大规模移营的活动。

“东虏已经拔营向东而去?”

陈永福沉下脸来,他立即把闯军从保定府缴获到的北直隶地图展开,手指着白洋淀的方位,向诸将介绍道:

“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古时宋辽边界,永定河和滹沱河交汇于此后,自湖东北汇入大清河。这是一处沟通保定和京畿的重要航道,现在天寒地冻,白洋淀已经封冻结冰,敌人东进,目的显而易见,一定是要踏冰白洋淀,好绕开闯军设在白沟河南岸的这道防线。”

被完全冰封起来的白洋淀,就是此前辅国公博和托星夜南下的一条要道。现在闯军凿冰断河,阿巴泰既然不能说服明军和他一起努力打破陈永福设置的防线,唯一的办法,也就只有继续走白洋淀这条道路,绕开闯军主力南下了。

但是明清联军骤然移营,虽然在战略上对闯军诸将造成一定突然性,可毫无疑问,于自身的准备来说,一定是非常不充分的。

张皮绠就断然道:“敌兵骤然移营东向,清兵还不好说,对官兵许多将士来说,一定会造成人心惶惶的情况。谁能知道这突然移营,是要进攻,还是要逃走?明军中一部分的将领作风,是大家人所共知的,他们打仗不一定在行,可是关键时刻抛下友军逃跑,却算得上是一项无人可比的本领。”

陈永福赞同了张皮绠的意见:“的确不错!大帅现在正南下去捕捉敌人的迂回部队,在这种关键时候,明军和东虏突然拔营往东转移,目的肯定是为了救下这一支迂回部队。从全局而言,他们的用兵可以算是被大帅牵着鼻子走了,兵家讲究不能制于人,现在明军、清军的势态却是分明跟着咱们走,胜败形势可说是相当明了。”

“陈将军的看法是?”

方以仁也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他算得上是李来亨留在白沟河大营的代表,虽然没有直接带兵的经验和权力,但发言权一点不低于被李来亨委以重任的陈永福。

方以仁眯起眼睛,对陈永福问道:“将军之意,是我们也该放弃固守防线,东进阻敌吗?但这样用兵,我们自弃阵地,反倒是变成为人所制了吧!”

刘芳亮尚未苏醒过来,他左营麾下的将领刘汝魁和马世泰也赞成方以仁的这句话,两人都跟着说道:“对啊!将士们连夜凿冰断河,掘壕立壁,现在敌人稍微做了一点动作,我们就弃守阵地跑去迎敌,这也太被动了吧!”

陈永福不知道方以仁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的意思,他又重新看了一遍地图,接着向马世耀和张皮绠两人咨询了闯军左营、前营现在的兵力、战力情况,沉思后,依旧还是坚持意见说:

“方书记,敌人的东进这样仓促,我可以用性命担保,这绝不是一招奇兵,而只是自取灭亡罢了。你们都曾和明军将领打过仗,难道不明白他们的作风吗?东虏走白洋淀,目的是救自己人,而不是去救明军……何况就算是去救明军,难道明军诸将就会为了友军,而把自己的本钱砸进去吗?”

“可是将士一夜辛劳,怎么能现在随敌人调动而动?”

之前夜里亲自带队凿冰的马世泰,他对陈永福流露出的离开阵地、主动迎敌官军的意思,抱有非常大的意见。

甚至在马世泰看来,陈永福不过就是一个明军降将,现在突然说要让闯军离开辛苦建成的阵地,难保没有别的意思?谁能保证他不是一个像丘之陶那样的奸细呢!

“陈将军,府主把统筹大局的职责交给你,你就要有做出决断的魄力……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吗?”

方以仁的话终于让陈永福开了窍,他把地图卷起,站起身来对诸将抱拳大声说道:

“明军、清军仓促拔营而走,他们现在正奔着闯军侧翼而来。千里奔袭,必厥上将军,何况联军令出多端,首尾不一,上下不能同心,内外不能一体,明军官兵难道甘心为救虏骑而裹革冰河?虏兵又岂能放心明军在身后!以我观之,联军现在根本不是东进,而是东窜,我军只要赶到迎敌,势能摧破强虏!”

马世泰、刘汝魁两人还有反对的意见,但马世耀却按住他弟弟马世泰,轻声道:“我赞同陈将军所言,敌人现在不是背水一战的形势,而是狗急跳墙,胡乱用兵。蠢到了这种地步,只要我们能在白洋淀堵住敌人,我也相信势必能够取得重大胜利。”

“哥……万一、万一……”

马世泰还想说些什么,刘汝魁却默默点头:“好,我愿为先锋。”

“陈将军有魄力下定决心,这样我再没有其他顾虑。”

方以仁拍了拍手后,张皮绠也立即跟着站起来,插手答道:“闯军轮换凿冰,兵马休整完好,目下出击,绝无问题可言。”

“好!”

其实陈永福只要能够说服方以仁支持他的意见,那么指挥大军就全无问题。现在不止有方以仁赞成,连左营中最有主见和大局观的马世耀也赞成他的方案,闯军的主动迎敌作战,便立即确定了下来。

虽然闯军将士连夜凿冰设防,相比较龟缩大营的明清联军,在体力方面或许稍有不如。可是张皮绠着意安排了士兵们轮换挖掘工事,还是设法让大多数士兵进行了足够的休息。

唯一问题,或许是因为李来亨的南下,使得闯军现在骑兵数量相对较少。不过方以仁还是设法调出了许多骡子和大车,从别的方面增加了闯军机动的速度。

因为闯军的指挥体系由上而下,完全是高度集中起来的。所以相比较明清联军拔营向东时仓促、混乱的情况,闯军的移动迎敌,就显出了分外的严整和秩序来。

此时以白沟河为界,两岸数万军队,都纷纷离开了他们之前严防死守的阵地,沿着大河向东运动。

这是一幕极为壮阔的景色,如果观测者的目光位于天空上,那么他就能够看到在红色的朝阳下,两条雄壮的大军海洋正以平行线的形态向同一个方向汇集。

雪尘纷飞,战马嘶鸣,连绵又漫长的行军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几乎蔓延到了地平线的极限。闯军的旗帜,明军的旗帜,清军的旗帜,三种大旗分列其中,战士们的步伐踏碎了华北大地最后的平静,预兆着一种紧张的杀戮即将到来。

气氛肃穆,山河冷冽,燕赵古战场上,风起云涌,没有士兵在呐喊,也没有鼓角被吹响。可是寒风北去,在这默然的寂静中,人们却可以隐约听到来自千古的战吼声,其气雄浑,可贯万里。

金戈铁马之象,唯此而已!

===

书友群又又又又又被爆破了,新群980937333,禁止键政!!!

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二十六章 岁入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
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二十六章 岁入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