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

陈荩对陈可新有举荐之恩,陈可新因为之前在夷陵时,组织的民团曾被小虎队征募,左良玉收复夷陵后,他便因此被治罪。

结果堂堂一个举人,居然险些居无定所、沦为饿殍。到河南受到一些同年接济后,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但因为他过去有从贼的嫌疑,做官几乎是不可能了。

多亏了在河南颇有名望的陈荩推荐,他才能到河南巡按高名衡的幕中忝居僚属。

所以现在双方虽然分属抚、按两个阵营,但陈可新还是不得不见自己这位恩人了。

“中州扰攘,温故在按院幕中如鱼得水,如今受命张仪之任,想来也是能够一展长才和抱负了。”

陈荩对自己这位得到高名衡赏识的朋友恭维了几句,陈可新却苦笑道:“张仪之任?小弟在湖广时就因官场积习的腐败风气所害,几乎家破人亡。幸而得到我兄的举荐,才能在按院幕中混口饭吃,可所作所为终究还是一些党争倾轧的事情,一切不过逢场作戏,其实不值—提,何必言贺。”

“哦?上回在南阳时,我还未详细问过,温故你在夷陵的家人都如何了?”

陈可新回想到夷陵之战的往事,恨恨道:“全是闯贼之过!闯贼攻破夷陵州城,以重金相诱,使得我组织的一批民团帮助他们修缮城防。城破以后,大将军因此怪罪于我,我家家人大多因此治罪!”

陈荩心中对陈可新把这件事情怪罪到闯贼头上,而非左镇头上,感到一阵无语。不过他毕竟身负任务,还是劝慰说:“温故身怀才具,绝不会和光同尘,将来总有一番事业。现在抚台正在收复洛阳的关键时候,温故能否听我一言,先放下抚按倾轧的事情,等剿贼以后,再论其他?”

陈可新看了陈荩一眼,突然笑了一声,说:“兄长,你竟然是这般看我?我岂是醉心党争倾轧之人?流贼已经涂炭于中州,而抚台、按院还为几顶乌纱帽不顾一切,我亦深恨之。这回我到陈永福的营中,正是劝说他不要顾及按院,尽力进兵,收复洛阳。”

“好极了!只是弟如此为之,按院那边如何处置?需要我尽一分臂助之力吗?”

“按院那里……”陈可新摇了摇头,叹息道,“我在开封见到高按院后,被他的才具所折服。我曾在高按院家中,听他谈过一席话,他认为如今朝政腐败、灾荒连年,东虏内犯、流寇四起,既是局面崩塌之时,也是刷新政治之机。”

陈荩抚须沉吟说:“按院这句话倒确实卓有远见,如今朝廷正将有土崩瓦解的不可言之势。但若我辈仁人志士,能够有用武之地尽抒长才,未必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哈哈!按院曾给皇上写过一份奏疏,提出‘选贤任能,不必循资论俸;整顿吏治,亟严逗怯之诛’的方略。这奏疏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可又何曾见到朝政因此有所好转?反而按院自己到河南出任巡按以后,每日同巡抚斗得不可开交,初心何在!”

陈可新说到这里,突然将话题转了一个方向,反问陈荩说:“王臣我兄,你敝屣功名,无意青云,襟怀高旷。我听说兄辞官后,也曾在江南等地游学?不知江南情形比之中州、三楚如何?”

陈荩眉头一皱,回答说:“江南如一座大厦,根基梁柱已朽,外观仍是金碧辉煌,彩绘绚丽。没有意外变故也不会支持多少年,倘遇一场狂风暴雨,必会顷刻倒塌,不可收拾。”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么?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

“目前江南士大夫仍是往年习气,到处结社,互相标榜,追名逐利。南京秦淮河一带仍是花天酒地,听歌狎妓。能够关心大局,以国事为念的人,千不抽一。那班自命风雅的小名士,到处招摇,鼠目寸光,纸醉金迷,根本看不到大厦将倾的危机。”

陈可新大叹道:“北方已经糜烂,南方犹且如此,天下事几不堪问矣。”

他回到正题上,对陈荩说:“我可以为兄确保,陈永福一定会尽心作战。我在开封观河南诸军,稍有兵略者不过陈永福、高谦二人,但高谦十分油滑,陈永福则颇为质朴,将来支撑中州大局的,或许正是斯人。”

陈荩拍拍陈可新肩膀说:“按院那边……这件事我会为你尽力瞒住,假使抚台还是不能逃脱皇上的追责,被逮京治罪,也绝不牵累到你,也不会让你失去在按院那里的僚职。”

“唉,天下事越发不忍言了。我兄是否有避居江南之意?”

陈荩摇摇头说:“江左一样是干柴堆积,只差烈火。到处是佃农、奴仆起事造反的佃变和奴变,而且文气太过、质朴不足,一旦天下有事,我恐怕永嘉、建炎之事难为矣。”

突然间,陈荩心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突然问道:“五季之初,唐室分崩,天下未入藩镇之手,亦未入门阀之手。反而是边贼李克用和流贼朱温争衡天下,温故,你说今日的天下,是否会有边贼、流贼角力之事?”

陈可新对陈荩说的这番话感到不可置信,他瞪大了眼睛说:“老兄你在想些什么!朝廷虽然困顿,但岂曾如唐室之分崩,天下纵使有事,也绝不至于让边贼和流贼登堂入室。”

“哈……的确,大明之患不在于四肢,而在于朝廷腹心啊。”陈荩摇摇头,同陈可新确认了一番陈永福出兵的事情后,感到把握增加许多。

高谦的兵马约有两千人,他同高名衡不和,不会为按院做事,应该会尽心尽力攻打洛阳。陈永福的兵力则有两千人到三千人之多,是河南官军的一支主力,如果陈永福所部可靠的话,收复洛阳应该不成问题。

根据他们从饥民那里拷打来的讯息来看,闯贼留守洛阳的兵马,可能在一千人到两千人之间。

虽然洛阳城防算得上坚固,但洛阳作为河南府的府城,又是福王就藩的地方,城内豪绅巨族不少。一旦官军围城,城内士绅必然发起内应,闯贼是很难依靠洛阳的城墙进行防守的。

想到此处,陈荩感到事情应该已很稳妥,除非闯贼留守洛阳之人是太原公子复生,官军才可能失手一着吧!

他看到远处标着陈字的旗帜已经飘动了起来,知道陈可新所言非虚,陈永福的确用心于收复洛阳的战事。陈荩很快返回巡抚李仙风处汇报了相关的情况,让绝望中的李仙风终于稍稍增加了半分信心。

驻扎在孟津的数千官军,也渐渐开始行动了起来,金戈、旗鼓之声响彻黄河南岸。这支军队是河南官军的精华,在保定总督杨文岳麾下的虎大威部和傅宗龙督率的秦军抵达前,是支撑中州大局的唯一有力力量。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忽略了杨嗣昌遗言中,调往豫西恢剿的秦军贺人龙部。

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一百零四章 官军炮火(三更)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八章 熊耳山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
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一百零四章 官军炮火(三更)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八章 熊耳山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