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

推荐票啊啊

===============

李来亨知道高一功看起来英武果决,但本性温和得过分——这点倒和他义父一只虎李过十分相似。许多人对于农民起义军总有一种偏见,认为他们大多是充满草莽气、动辄挥喝杀戮的角色,其实看看李过和高一功后来的人生命运,就能知道,农民军的将领比之官军将领,由于兼具了底层的出身与上层的眼界能力,性格上往往是更加温和。

后世历史中,李自成在九宫山意外死亡后,东路大顺军遭到重大损失,几乎完全解体。在此情况下,手握西路大顺军完整建制的李过和高一功,却平等对待诸将,没有利用兵力优势夺权——这点虽然比较孙可望在大西军遵义政变上的野心勃勃,对大顺军后续的发展造成致命的负面影响,但也体现出了李过和高一功平和而不贪恋全力的性格特点。

李过牺牲以后,高一功带着大顺军余部进入广西,参与到南明的永历朝廷内部倾轧斗争中。他见到南明各个军阀据地自雄、倾轧内斗的局面,深恶痛绝,提出将自己的兵马交给永历朝廷,请身为诸将倡:以兵归兵部,赋归户部,简汰疲弱,分泛战守,较勘功罪,则事尚可为;如因仍离折,兵虽众,将虽尊,皇上求一卒之用亦不可得,有主臣皆陷而已“。

王夫之也记载,五月“高必正(高一功)、党守素(自南宁至梧州)入见。……谕高必正、党守素援广东。必正请括兵马归兵部,钱粮归户部,铨选归吏部;进止一听朝廷,诸帅不得以便宜专行,奉上亲征。廷议不能从。必正、守素归南宁。”。

懦弱的永历朝廷不敢开罪各地割据自雄的军阀,根本不敢任用高一功的意见,使得高一功最终郁郁而终,身死土司之手。

李来亨知道由于李自成在闯军内部拥有绝对主导权的地位,使得闯军诸将如李过、高一功等人,都不能像集权程度更低的大西军一样,涌现出像孙可望、李定国这般具备勃勃野心和独立主见的人物——这在后来抗清的历史中,使得闯营不能起到像西营那般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李来亨也觉得,若能有人在李自成死后力挽狂澜,接替李自成绝对主导的领袖地位,那闯营完全可能取得超过西营的抗清成就,而且还不至于出现后来西营之中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的内斗情况。

李来亨拍了拍高一功的肩膀,说道:“高大哥若真的对总哨爷心怀愧疚,就更该加把劲儿,鼓起精神,好好打仗了。捷轩叔死前说过,他想要闯军创造一个穷人也能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着的世道,我们正该记住捷轩叔这句遗言,才可以让他瞑目。”

刘宗敏死前的遗言到底是什么,今后在李来亨的口中还将出现无数变种。好在真正听取刘宗敏遗言的谷可成,也不会专门来反驳什么。作为闯营第二号人物,又壮烈牺牲的刘宗敏,他的遗言在闯营之中将成为一种几乎带有神性的政治宣言,被李来亨拿出来用上一次又一次。

“小老虎、一功,你们说花关索带领的官军,会不会是从围剿张献忠的部队中抽调出来的?”白旺还在深思李来亨问出的问题,他心思谨慎又细腻,考虑事情十分周全,思考很久后,已经几乎摸到了杨嗣昌用兵的真意了。

高一功皱眉说道:“掌盘之前已经分析过了,杨嗣昌断不会移剿献之兵来攻击我们——就算调动了围剿西营的部队,也绝不会这般悄无声息……等等,你的意思莫非是?”

高一功眼中突然闪现出一片骇然之色,李来亨和白旺两人则相视一笑,两人均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答案。

“不错,”白旺点点头,回答说,“若杨嗣昌已经将西营剿灭,那么他自然可以立即调剿献之兵到鄂西来,而不需要和朝廷官员、各地督抚邸钞往来、反复争论了。”

“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高一功连连摇头,他感到这种说法实在离奇,“西营有战兵近二万之多,比之咱们联军在香油坪大捷壮大以后的军力,也不弱几分。杨嗣昌围剿西营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怎么可能突然击灭八大王呢?”

李来亨回答说:“你已经将答案说出来啦,杨嗣昌在香油坪的失败以后,一定急于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鄂西官军刚刚惨败,短时间内无法立即取胜,他自然要加大筹码对付张献忠——老杨打不垮八大王不是实力不济,而是左良玉等大将不肯尽心用力。现在老杨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位,一定不惜一切代价,给左良玉许诺许多东西,左镇一旦倾尽全力,西营在骄傲自大的情况下,是很难抵挡的。”

高一功头脑也算灵活,他知道杨嗣昌一战击垮张献忠的概率确实极低。可是只有发生了这种前提,才能合理解释秦兵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鄂西战场上。高一功内心实际上已经被李来亨和白旺的推测所折服了,他脸色不断变化,最后惊呼道:“那我们一定要阻止曹营赵应元和小秦王白贵出兵远安县了,他们毫无防备,若无意外,一定会全军覆没!”

李来亨遥望天际,叹道:“的确如此,但我们的推测是这样匪夷所思,恐怕很难说服曹操……不过我想,若杨嗣昌真的一战击垮了张献忠,那么详尽的消息,用不了多久也就会传到这里了。”

李来亨话音刚落,从夷陵城头到州衙官署,一路上飞骑奔驰,惊起城中片片惊惶声来。李来亨、白旺、高一功三人,目光交汇到一处,都心领神会,知道这一定是张献忠的消息传到了!

李来亨耸耸肩,笑道:“二位,我看咱们不必回营休息了,还是去衙门官署看看,信使传回的到底是何消息吧!”

他们三人都知道信使带来的消息,一定关系着大局变化的关键,因此马上便跟着返回了官署。李自成和李过、田见秀等人也还在官署,尚未回营,他们见到李来亨三人突然返回,都十分讶异。田见秀一脸疑惑,李自成和李过则联想到一脸紧张神色的信使,瞬间反应了过来,信使带来的消息一定和杨嗣昌、张献忠有关,面色猛地骇然起来。

李自成咬牙厉声道:“小老虎,你们也都料到了吗?走!我们去听听,杨嗣昌用兵到底有何高明之处吧!”

闯营一行人除了田见秀尚在不解中以外,其他人都一脸了然。大家跟随在李自成身后,穿过州衙官署的两进大院,走到内堂,正听到曹营信使向罗汝才汇报战情。

“……左镇官军和秦军主力,在四川太平的玛瑙山抓住西营主力的踪迹。八大王据守山顶,准备迎敌,但左良玉新受命为大将,左镇官兵冲击凶猛异常,左军担任中路和右路,陕西兵为左路,以击鼓为号,同时发动进攻。西营虽然拚命反击,终因力量不敌,不得不困守山头。但玛瑙山中无水,左良玉趁机令闯塌天刘国能假扮乡民送水入山,趁机袭击老营。八大王因此惨败,精兵阵亡三千五百人之多,十反王杨友贤投降,军师潘独鳌被俘。”

“不久秦军贺人龙、李国奇部在韩溪寺又追上西营。西营大将一条龙薛成才、顺天王贺国现领着两千多人投降。次日官军再追到盐井,西营又被杀俘上千,还有几千人人投了降!”

=====================================

《UC新闻:震惊,顺朝世祖皇帝原来是大明忠臣!》

一说起李来亨,各位网友眼里浮现的可能是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永昌王朝》里面英勇强悍的乳虎,在《顺史》当中,李来亨也以这种形象示人,作为太宗皇帝之子,李来亨加入闯军以来便屡建战功,为大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电视剧截图)

然而小编最近看到一些材料,却不得不做出一种判断,李来亨或许最早是以明朝间谍的身份打入闯军的!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李来亨的早年生活,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作者顾诚老先生早有考证,李来亨原名李重二,年轻的时候有些文采,名传乡里,还曾经训练乡勇,以便镇压当地的流民,现在在米脂县还留有遗迹,这说明,李来亨早年是个坚决拥护明朝腐朽统治的糊涂虫。

那么为什么李来亨会转变身份,投降闯营呢?根据现在不多的史料记载,是因为陕西都司艾国彬看上了他这支乡勇,想要夺为己用,因而构陷李重二,将之投入大狱,并送往湖北剿闯的前线担任民夫,这毫无疑问又是逻辑不通的事情。

即便是明末的时候,明军的装备和意志力依旧不错,艾国彬为什么偏偏看上了一支三百人的乡勇?而且,假设他真的诬陷了李重二,明明可以杀死他以绝后患,却偏偏把他扔到湖北前线,刚好是李自成当时的活动区域,这岂不是养虎为患,将这个被诬陷的人往起义军的怀里推吗?

小编不得不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所谓的李重二被构陷,只不过是艾国彬和李重二之间的计策,他们以这种苦肉计的方式,让李重二打进闯营。

李重二投入闯营的具体过程,也显得迷雾重重,转战商洛时期,由于条件限制,李自成不可能大规模招收流民,因而只以同乡亲戚的方式介绍可靠的人加入,李重二虽然是李自成的老乡,但两人之前并不相识,之所以能够加入闯营,根据《大顺得胜陀颂碑碑文》和《世祖亲征录》的记载,是因为与李重二同为民夫的白有财与李自成的部下相识,才将李重二介绍入伙。

我们姑且相信这种解释,然而在随即的竹溪县之战中,李重二与白有财两人负责放火,两个人走的是一样的线路,执行的是相同的任务,也同样遭到了明军的堵截,白有财被杀死,可李重二连伤都没受,这显然不合常理。请问,白有财为何身死?也许是他看到或者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

踩着白有财的鲜血,李重二成功的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底细的情况下加入了闯营,改名李来亨。在这之后,李自成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在他转移向曹操罗汝才会合的途中,连续遭到了明军的重兵围剿。

值得玩味的是,无名山、军岭川之战,李自成遭到了明军的重创,但是抓获的俘虏却都是李来亨曾经的乡勇,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巧合。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来亨与艾国彬之间的计策,由于担心李来亨在闯营内势单力孤不能成事,所以艾国彬特意送了一群俘虏,帮助李来亨在闯营内构建自己的基本盘。

根据《顺史》的记载,李来亨在这一战中俘杀了艾国彬,但是却没有掌握多少有关明军的情报,在之后的鄂西之战中依旧处于被动,这说明当时李来亨是急急忙忙杀掉艾国彬的,很有可能是两人的计策出现纰漏,艾国彬意外被俘,为了防止他供出自己,从而抢先杀人灭口。

在之后的山阳县之战当中,明军反应极为灵敏,急速盯上了在商州附近的闯军,这显然也是李来亨的功劳。

最大的疑点在于夷陵之战,在这场战斗当中,最大的变数在于两千沅兵晚来了几天,刚好卡在夷陵的位置上,这又是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的事情。

然而刘宗敏胆识过人,率军在一日之内攻破了夷陵,抢在了援兵之前。

之后的保卫战却极为可疑,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爱将,胆识过人,胸有韬略,此时他手下有闯营本部的数百人马,还有花关索王光恩的上千人,却不幸身亡,被沅兵的大炮打开了缺口。

而当天晚上王光恩率军逃走,仅剩下数百人的李来亨却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意外的挫败了敌军的攻势,伏杀官军三千人。

无论《大顺得胜陀颂碑碑文》和《世祖亲征录》如何笔墨渲染这一仗,都不能改变这极不合理的现实。除去李来亨事前就与沅兵有所勾结之外,根本找不到别的解释,很明显,明军又为李来亨送来一样功劳,以助他在李自成身边站稳脚跟。

这一点在事后对于方以仁的态度上也可见一斑,刘宗敏战死,闯营战士悲愤欲绝,在这种情况下,被俘的敌军炮兵指挥方以仁仅有一死。但是李来亨却以方以仁有炮兵和算学的技能为由留下此人,是问,他李来亨又不是穿越者,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民哪里知道西方数学的巨大优势?

毫无疑问,是刘芳亮及时赶到,将本来应该逃离的明军诸将捉住,而此时李来亨也只能暗暗叫苦,他很可能因为杀掉艾国彬已经被上峰猜忌,所以此次冒着天大的干系,也得留下方以仁一命。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更多的内容请关注本专栏,记得给文章点赞,小编在这里谢谢大家。

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五十三章 清军裂开了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
第七章 免赋均田的悖论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五十三章 清军裂开了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九章 高家寨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