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

花厅议事结束以后,闯军众将全部返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都在整装准备新的出征活动。虽然李自成和罗汝才都希望把李来亨和罗颜清的婚事,大办特办一场,好昭明现在闯营和曹营完全融为一体的亲密状况。

只是李来亨自己一再向两位元帅提议,说现在军事紧张,闯军也还只占领二省的疆土,一切军资粮秣尚属紧张,怎么能把重要的金钱,花费到大婚这样华而不实的事情上来呢?

既然李来亨自己都表露了不希望大办婚事的意思,那本来就对闯军现在财政情况十分头疼的牛金星,当然也就立马顺杆爬,一再向闯王说明如果现在在开封大办一场成亲大典,将会给闯军增添如何沉重的负担。

李来亨或者罗颜清,婚事中的一男一女,当然可以说自己不需要一场豪华的典礼来装潢感情。可是牛金星你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甚至连李、罗两家的家人都不是,岂能插手到李来亨的私事、李自成家事里呢?

李来亨心里暗自冷笑,又默默记下了牛金星这一段“跋扈”的事迹。到开封这短短的几天,他已经很清楚地感觉到了牛金星对自己的恶感和排斥感。

在过去,李来亨一直以为牛金星对自己带有敌意,是出于中央文官对地方诸侯天然的对立感。可是来到开封以后,李来亨渐渐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牛金星对于李来亨的敌意,最重要的部分和原因,似乎不是来自于他楚闯领袖的身份……而是来自于他是李过的义子。

包括他设法打压李来亨的婚礼规格,如果说只是出于对李来亨一方诸侯地位的忌惮,似乎就更不应该这种激化矛盾的手法来进行操作。

何况大婚关系到罗汝才的脸面,牛金星的做法就更显愚蠢。

这不是一种对付诸侯的方法,而是一种对付政敌的方法。

这之后的几天里,李来亨除了上牛金星的府上拜会了半个时辰以外,就再没有去见过牛启东了。但是他很是花费了一些时间,将包括李过、刘芳亮、田见秀、李双喜、袁宗第等等闯军一干大将,全部上门拜见了一番。

在这样的一段接触过程里,李来亨慢慢发现了闯军现在内部的情况,似乎并不是以李自成和罗汝才的矛盾为主——或者说这种矛盾确实存在,但由于李自成实力的巨大提升,以及罗汝才非常有意识的自我羞辱和收敛潜伏,使得这种矛盾在表面上几乎看不到了。

于是闯军内部,闯军自身派系的分化就逐渐地浮出了水面。

这种派系的对立,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初见端倪了。只是那时候它的表现没有像现在这般明显,李来亨想到,看来这一年以来,伴随着闯军势力的急剧增长,在它的内部,终于从过去李自成压倒性的一元化统治体制里,分化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派系来。

从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毫无疑问,牛启东、田见秀是属于一个派系立场的。而李双喜虽然本身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派系倾向来,可是由于李双喜娶了田见秀的女儿,是田见秀的女婿,他自然也只能归类于牛党之中。同样的,袁宗第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派系立场,可因为他和田见秀关系莫逆,长期担任田见秀的副手,自然也就归属于牛党。

宋献策这个人物就比较特殊,他是牛金星举荐起来的谋士军师,理应倾向于牛金星的立场。可在这几天李来亨和他的接触来看,宋献策似乎对牛金星、田见秀一党的做法很不感冒,当然宋献策这个人的性格乖张古怪,他的实质想法究竟如何,李来亨也很难猜测到。

除此以外,刘体纯和吴汝义虽然也没有明显的派系立场,可由于他们是田见秀和袁宗第的左右副手,所以也自然,相对更接近于牛党的一方。

另外提到李双喜,还很有必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闯军初次攻占洛阳时,投闯闯军的书办邵时昌。

邵时昌本来只是洛阳的一名普通书办,但闯军攻破洛阳以后,曾由李双喜负责押运洛阳财物。李双喜只是一介武将,完全缺乏调度大宗物资所需要的才干和知识。所以在当时,邵时昌就作为李双喜的助手,实际上承担了多数调度工作。

从那以后邵时昌就成为了李双喜身边的一个谋主,在邵时昌的帮助下,李双喜、党守素,就在李自成亲自掌握的中营亲军里头,发展出了一支相当有实力的力量。

以李双喜为首的这一群闯军青年将领,大多都是李自成中营亲兵的将领和军官,也包括了过去刘宗敏的副将,和谷可成资历、地位相当的辛思忠,这一大群青年将官,全都成为了李双喜的忠实拥趸。

既有牛金星这样执闯军文官牛耳的核心人物,又有田见秀这样资望、地位不下于罗汝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闯军嫡系第二号人物的大将。

这一派牛党,在闯军内部,几乎可说是成为了最为主流的一股势力。

和牛党相比,与他们对立的,也就是以李过为首,刘芳亮次之的李党,

当然硬要说存在一个李党,这个李党还和牛金星、田见秀为首的一伙人存在斗争,其实是很不准确的。

自然,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李双喜是李自成的义子,随着闯军渐渐发展为一个坐拥二省,而且即将夺取陕西和山西两省的庞大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牛金星会产生提前放下筹码,暗中支持与闯军首席大将田见秀关系紧密的李双喜,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但其实先不说李党,如果排除了李过义子李来亨所代表的湖广庞大势力以外,其实仅仅有李过和刘芳亮两人构成的李党,根本不足以和牛党相提并论。

而且即便只谈牛党,像刘体纯,虽然他是袁宗第的副手,可又长期和李过并称刘李二将军,两人关系同样莫逆。甚至像田见秀这样牛党领袖地位的人物,其实除了和李双喜具有姻亲关系以外,也完全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支持李双喜而排斥李过的作为。

明末党争剧烈,官僚士大夫往往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闯军虽然由于势力的增长,随着它吸收了一大群在明朝处境落魄的中下层士人进入领导集团后,也渐渐发展出了这种党争形式,但它的形式高度烈度,同明朝的党争相比,简直是米粒比之山岳。

在这几天里李来亨简单地剖析了一下这所谓的牛李党争,就发现它更多是牛金星自己的臆想,而非闯军中真正存在的派系斗争。

既然连牛党,都是一个很不严谨的存在。那么严格说,闯军内就更不存在李党了。所谓的李党,更多只是牛金星把他视为妨碍自己、妨碍李双喜继承人地位的势力,归结为一党。

不过这样看来,虚假的牛李“党争”,倒可以帮李来亨减弱牛金星对他的忌惮。毕竟对于一个假想出来的李党的忌惮,和对确实存在的湖广楚闯势力的忌惮,是两种性质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事情。

李来亨想到这点,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微笑。他笑得这样古怪,让张皮绠禁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问道:

“大帅,您过两天就真的要成婚了。这刀马旦……不至于笑成如此吧?话说回来,这大婚要不要请幼辞小姐一起来参加?大帅的家人也不多,幼辞小姐算是一个吧。”

“咳咳。”

李来亨咳嗽了两声后,反问道:“罗副帅真的派人来问李香君的事情了吗?”

张皮绠点头回道:“是啊。不知道罗副帅从哪里听说的此事,说是我们攻破了归德府,公审了侯方域,那个美若天仙的李香君现在就在我们军中。”

“在倒是在……这美若天仙就……”

李来亨想起他在归德府见到李香君本人时的情景,就感觉十分滑稽。倒不是说李香君长得多么丑陋,其实真要说相貌气质,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当然有过人的地方。

只是她的小脚和过度的削肩,实在让李来亨受到不小的惊吓。

李来亨投身闯军以来,长年戎马倥惚,也没有正经接触过几个大户人家的女子。在归德府听说李香君被闯军俘虏以后,他想到秦淮八艳的美名,心里怀揣了不少小心思,才跑去特地看了李香君一眼。

这一看,李来亨当即脑中只剩下一个想法,就是绝对不能让幼辞裹脚,也不能压住她的肩膀,将她搞成夸张的削肩体态。

“你去这样和罗副帅派来的人说,就说归德当时兵荒马乱,我们不曾特别留意李香君此人,即便没有被乱兵杀害,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了。”

李来亨耸耸肩,他对李香君倒不怎么在意,只是罗汝才特地派人来问李香君的事情,以罗汝才的性格,大抵是为了要和李来亨索要李香君做自己的侍妾。

李来亨虽然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觉得李香君的美貌言过其实,可他也不想因为罗汝才索要一下,就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当成玩物一样送给别人。

至于李香君本人的命运……李来亨想估计此人识字不少,现在随州、襄阳、武昌那边,从叛变的不法官绅手里没收了很多工坊,这些工坊的雇工很有不少女子,干脆就把李香君送去随州,让她做个教师,教这些女工识字好了。

张皮绠则担忧道:“罗副帅来要人,就这样直接搪塞过去吗?”

李来亨轻轻一笑,道:“罗副帅千方百计要同闯军和解,他怎么会在意这种小事?就算在意,湖广十万兵马的潜实力,他也只好不在意了吧。我这位大舅哥,谋得一个进攻陕西的方面,意图究竟何在?无论如何,我想他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坏了自己的计划。”

第二章 白土岗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三章 龙凤庙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七章 鸟铳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章 英雄气第七章 鸟铳队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四章 于大忠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
第二章 白土岗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二)第三章 龙凤庙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二十五章 洛阳春光好(二)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七章 鸟铳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八章 英雄气第七章 鸟铳队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四章 于大忠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二章 这里不是魏博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