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

牛金星也抚须哈哈大笑说:“哈哈,义侯击破东虏一军,又连破清兵数阵。已经不仅是掠阵,而且是率先痛击了鞑子,重挫了敌人的士气,当得一大战功。”

宋献策却问道:“咱们伤亡了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战死多少人?尸首和战马抢夺回军中了吗?”

宋矮子的问题一下子问得有些多,张鼐无法马上作答,反而是张皮绠一五一十回答说:

“我军先锋精骑已经伤亡有二千之数……伤亡不小,不过两军前锋交战,鞑子看来也没有全力出击,我军伤者多、阵亡者少,大部分将士遗体和他们的马匹也已被带回军中。”

没等宋献策说话,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我观清军伤亡之数,势必在二千之上。义侯率军破阵,大扬我军的士气,这是一件好事呀。”

张鼐自己扭头看了看伤亡颇重的宿卫骑兵,露出迟疑和为难的神色,低声道:“我军伤亡不小……”

宋献策这才对李自成劝道:“圣驾,东虏战线连绵,兵力至少不下十万余人,我大顺不能不审慎待之。”

宋献策从张鼐、张皮绠掠阵一战,已经发现清军兵马状况远比大顺君臣预计情况要好上太多了。他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心中压力十分沉重,对于即将爆发的大会战,更加感到前途叵测。

在宋献策的心中,李自成当然是近年来独一无二的一位雄主。他知道李自成远比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高明,也知道李自成比之崇祯皇帝清醒得多。可是李自成到底是一位草莽英雄,在许多方面受到的教育还不充分——虽然近年来他积极向牛金星学习经史,可是程度还不够高,大顺军政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决战,就这样降临在了大顺君臣的面前。胜利自然一切好说,顺军席卷天下之势将成,可是战败的话呢?到时候步步失措,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也不好说。

宋献策深知责任的所在,又劝说道:“从义侯掠阵一战来看,满洲兵的军纪士气都不可小觑。臣想到敌人兵马众多,十余万大军,这是过去杨嗣昌和孙传庭全盛之时也没能筹集起来的大军,绝对不能轻视。

何况我军从太原远道而来,中间穿行过崎岖的井陉山路,还没有好好休整过一天,仅仅只在关城略作停留罢了!”

李自成神态镇静且从容,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义军豪帅的影子,而完全是王朝君主的气度。

永昌天子低头沉思以后,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何不拿出你的最后一计?”

前方清军战线烟尘密布,诸将都能隐约看出皇太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等到八旗兵的调动全部完成以后,或许清军就将发起主动攻势。

时间紧张,大家纷纷催促宋献策说出妙计。宋献策又犹豫片刻,只好说道:“依献策愚见,陛下原定的用兵方略,要调一军迂回到获鹿北面靠近平山、灵寿两线的一侧,夹击东虏的侧翼——这是一个很好的方略,可是却建立在东虏兵力不比我们多多少的基础上。

现在看来东虏兵力雄厚,虽然烟尘密布,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似乎也不下于十万人。现在分兵侧击,很可能削弱了我大顺军的兵锋,不若废除此略,集结所有兵马于一处,齐进齐退,更为可靠。”

李自成没想到宋献策的妙计居然只是大军抱团一处的保守策略,这让他有些失望。牛金星也觉得宋献策的意见有些荒唐,他说:

“这是何计策?东虏顿兵真定城下,士气沮丧已久,我军破之不难。但鞑子虏骑众多,战马数量极多,如果不派遣一军遏住北路,即便击溃清军,也势必放走大批虏骑,大大影响我军日后北取幽燕的脚步。”

李自成最器重的两位谋主牛金星和宋献策意见不一,而李自成新晋宠幸起来的文官不论是宋企郊也好,还是巩尚书也好,他们都不精通军事,无法给出合适的建议来。

最后还是要看李自成自己的决策。

张鼐急于逆袭反扑,就强调说:“万岁!我看宋军师的主意也不错,大军齐进齐退,把狗鞑子一举荡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李过则沉声说:“即便敌人兵马很多,现在也不便在军前临时改变已经制订好的用兵方略……陛下之前已把后营大部骑兵先行调动迂回往北,难道要现在再撤回来?”

李过一向沉着冷静,他的用兵水平在大顺军中,仅在李自成之下,远过于他人,他的话当然对李自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营许多兵马之前已经被调去往北迂回,的确就像李过说的这样,大顺军都已经将用兵方略执行一半,现在看到清军兵马的影子,就突然改变作战策略,肯定会使得全军上下无所适从,大大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

李自成下好作战决心,他坚定地说:“自从崇祯十三年我们进入河南以来,闯军、大顺军从来都是主动出击,积极寻求战机,从来都没有在敌人面前退缩过一步。

今天大顺军当然也是如此,朕当然也依旧是如此。虽然我们从太原远道而来,士卒们都十分疲惫辛苦。可是我们辛苦、我们疲惫,敌人却更疲惫!东虏不能攻克真定城,他们的体力、士气是远远不如我们的,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

朕意已决,继续按照此前方略作战……补之,北面之兵交由你统帅,与朕合击并力破敌。”

李过立即带着几十名左营亲兵准备向北移动,李自成的御营精兵也开始向前挺进。这些大顺军中最精锐的战士们,刀剑出鞘,闪着银光,另有许多人在吴汝义的指挥下,是拿着弓箭和火铳。

党守素率领一队丝毫不比张鼐所部逊色的骁骑,奔到他的双喜哥身边,指着雄壮的队伍说:“双喜哥,这些都是我从甘肃和青海带来的西北边军铁骑,今日定将大展身手的。”

张鼐呵呵笑道:“我们兄弟两人又可以并肩作战啦。”

中营大军兵马众多,人人体态魁梧,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张皮绠望着这看不到尽头的壮阔军势,也感到如此威势的军队,真不愧是李自成手中最核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顺政权最为核心的武装力量。

这一战当然是将由大顺军取得胜利了。

大军不断向前,队形也在连续发生着变化,弓箭手都搭弓备箭,火器兵也端起鸟铳,把火绳整理好。张鼐不停打马在全军最先锋处,又想带着骑兵部队冲杀进清军战线之中,但这次他被党守素劝止住了,还要等待两军主力兵马完全开战以后,再率领骑兵打下最后一击。

轰轰轰——

清军的火炮又开始怒吼了,密集的炮击接连不断地打击着顺军士卒。牛金星看清军火炮威力这样强大,大顺军主力兵马徐徐挺进,很可能遭到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便建议李自成下令全军急进,全力突击敌人的中军。

但李自成觉得还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他也要等待李过在北面做好夹击的准备。清军的炮火看起来的确是十分可怕,比孙传庭的火车营声势要大太多了,可李自成相信决定两军胜负的关键还是白刃格斗,而非远程火力。

永昌天子审慎计算着两军之间的距离,李自成在心中默念着:一、二、三、四……

直到大军之间的距离终于缩短到了合适的距离时,在清军炮声骤然加剧的同时,李自成也抽出宝剑,高喊道:

“全军急进,击破鞑子!”

张鼐欢喜长啸一声,就和党守素带领骑兵赶到两翼阵上,准备好好向同样处在大军一翼的吴三桂报仇。

张皮绠也带着楚闯骑兵跟上了张鼐的步伐,他尾随义侯赶到了大顺军战线的左翼上,喘气说:

“开始了——”

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章 顺兵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
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二十三章 沈庄军事变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九章 乡官亦士绅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章 顺兵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