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

和硕特汗国的覆灭和叶尔羌汗国的覆灭,虽然都是大顺军出了主要力量,但结果却是让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小小准噶尔部,收取渔翁之利,获得了大部分利益。

固始汗被击灭,盘踞西藏的和硕特汗国被顺朝远征军彻底灭国后,准噶尔部趁机击破了同样在天山一带游牧的和硕特残部,得以彻底统一卫拉特诸部。

原本准噶尔部的僧格台吉,借这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消弭了内部矛盾。他在打败和硕特部、成为卫拉特四部盟主以后,改称浑台吉,同僧格浑台吉本来有许多矛盾的两个弟弟,则被放出各领一部,前往伊犁一带游牧。

叶尔羌汗国在哈密被顺军打败以后,原本就开始游牧至伊犁河谷流域的准噶尔部,立即召集卫拉特各部联军,大举攻伐叶尔羌汗国,给了这个在顺军攻打下已经垂死的回教政权以最后的致命一击。

叶尔羌汗国亡国后,哈密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一部分绿洲城市被顺军控制。但更加富庶的伊犁河谷及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喀什等城市,则落入了卫拉特诸部联军的手中。

僧格浑台吉放任大军劫掠了这些以绿洲农业和丝绸之路商业为主的城市居民,满足了卫拉特各部的需求,借此又强化了准噶尔部的盟主地位。

僧格浑台吉手握分配这些城市布匹、铁器、火药、粮食等资源的大权,便能够在卫拉特诸部中拉一派打一派,很快便在各部落中扶持起了大量拥护其盟主地位的铁杆盟友。

准噶尔部对整个西蒙古卫拉特各部的支配力量,得以大大增强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僧格浑台吉又引兵西向,过伊塞克湖,翻过葱岭,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大肆劫掠,满载而归。

回国途中,准噶尔人又遭到哈萨克部落的袭击,他们凭借驼城反击,大获全胜,等到返回天山草原时,僧格浑台吉控制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余骑之盛,兵力之强还超过了和硕特汗国的全盛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僧格浑台吉一面授意他那个正在拉萨学佛的弟弟葛尔丹于西藏制造叛乱,一面则准备引兵东进攻打哈密,张狂猖獗非常,即便李来亨没有主动对准噶尔部实施打击,顺朝和西蒙古各部联军的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僧格浑台吉的军事才干尚不及他那个弟弟葛尔丹强势,几次重大胜利,靠的不过是在顺军身后捡漏而已,准噶尔依旧只是一个部落,对于西蒙古诸部只是建立起了类似和硕特汗国那样的盟友和半附庸关系。

僧格浑台吉亦只是称浑台吉,而尚未称汗,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威望将准噶尔部为盟主的西蒙古联军,凝聚为一个准噶尔汗国政权。

这样的敌人,当然不可能是顺军的对手。

顺、准之间的首次冲突,即发生在哈密附近。

僧格浑台吉派遣与他关系不睦的哥哥车臣率军侵攻哈密,并许诺其攻陷哈密以后,便允许其自领一部在哈密和青海附近游牧。

在这样的许诺下,车臣召集了亲信部下二千余骑,又四处从其他部落中搜集了大量愿意跟随其前往哈密和青海一带游牧的蒙古人,聚集起了上万兵力,加上沿途一起东进的妇孺老弱,形成了一支多达万帐的大军。

为了应对准部东侵,刘芳亮便离开兴京长安府,亲自前往甘肃兰州坐镇指挥。

当时顺军以张国武领兵一千多人驻守沙州,康大眼领兵二千多人驻守哈密。由于嘉峪关以外,沙漠广布,道路难寻,城市依靠绿洲维系生存,相互之间仅有可供小规模商旅通行的商路,大军互相难以联系。

准部侵入哈密后,柴达木盆地西北的各绿洲小镇迅速沦陷。车臣率领万帐部落的迁徙大军,沿着金山北麓直接挺进向嘉峪关方向。

负责驻守嘉峪关外顺军最大据点瓜州城的守军将领,由于强行推行编户齐民的政策,同当地回回、蒙古土著不和。当获悉准部逼近瓜州的时候,顺军守将又强迫城外百姓放弃田宅撤入城中,对于不愿撤走者,则强行放火焚毁其房屋。

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车臣绕行金山北麓,突然抵至瓜州城下的时候,城内的回回、蒙古土著便趁机发起反叛,杀害顺军守将及全城汉人将士、官佐以后,开城迎接准噶尔军入城。

瓜州是大顺在关西最大的驻防城市,守军有四千人之多,竟然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准部攻占。

而且瓜州处在沙州和哈密城的后方,是前线顺军联系嘉峪关的必经要点,瓜州沦陷以后,还驻留在哈密最前线的张国武、康大眼两部,便成为了孤悬于外的海外偏师,陷入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困境。

刘芳亮闻讯以后,首先向朝廷上书请罪,李来亨不许,反而继续授予刘芳亮便宜行事的专任大权。

刘芳亮随即下令免除处置不力的甘肃省观察使、营田使和都捕盗使等人职务,重新请求朝廷委派得力官员赴任,同时将顿兵不前、增援瓜州不力的嘉峪关守将逮京下狱,启用了一大批出身讲武堂的少壮派军官任事。

完成内部整顿的同时,刘芳亮又派遣李懋亨督军出关,负责起收复瓜州和救援沙州、哈密两城的重任。

其时准军调集大兵,正在围攻弹尽粮绝的沙州城。

沙州守军本就只有一千多人而已,城中居民又皆非汉人,难以进行有效动员,一旦居民叛变,内外夹攻之下,势必全军覆没。

守将张国武系前明宣大边军出身的军将,参加过国初抗清战争的数场大规模会战,又长期在东北、西北边疆地带任事,极富胆识。

他根据当地土著的习俗传统,先是向百姓解释了顺朝的治理政策,又向他们渲染了准部破城以后势必劫掠定居百姓财产的习惯,最后同城中土著大户豪族,于神前礼拜结义,安定了沙州城的内部局势。

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八章 熊耳山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
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徐州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八章 熊耳山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