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

东三城中受到清军重点进攻的,主要是李世威防守的深州和马世耀防守的武强。闯军本在滹沱河的北流与南流之间,依照守险不守城的原则,筑有一些小型的类型,但是平坦的北地旷野,本来就极少有可以修筑城堡的有利地形,清军的兵力又是这样的雄厚,足可以一举长驱直抵于深州城下。

晋州因为和真定毗邻较近,现在看来,并不是清军优先进攻的重点目标。

刘芳亮在第一时间布置好晋州的防务以后,便飞驰赶回真定。他风尘仆仆,全身上下都沾满了硝烟与尘土,沉重的压力感满布于面。

“来亨!”

刘芳亮衣不解甲驰入帅府之中,大顺军在北直隶最高级的两位主帅终于会面。李来亨先握住刘芳亮的手,继而又和刘芳亮拥在一处,问道:

“刘师傅,晋州情况如何?东虏此来兵势是可当否?”

“东虏主力就在滹沱河上,这是毋庸置疑之事。”

刘芳亮边走边说,他走路时身上的盔甲不断发出铿锵的响声,使得帅府里登时被一种肃杀的严峻气氛所充满:

“清军以万骑强行冲过滹沱河,所谓的投鞭断流,也比不上精骑阻塞大河的声势吧!”

大厅中的众人,李来亨、方以仁、顾君恩,还有其他大顺军的将领们,包括原本驻守淮北、山东一带,现在刚刚被李来亨调来真定的陈永福、谷可成等人,全部露出了严峻的表情。

一种不可言表的沉默与压力,于无形中扩散开来。

刘芳亮的到来,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中,惊起的却不是波澜,而是汹涌波涛之前的暗流涌动。

因为晋州受到的攻击不多,刘芳亮也很难真正将前线的一手情况描述给李来亨等人听。可是这段时间以来,从深州和武强送来的大量军情,正在像斑驳的碎片一样,一片又一片地拼接起来,最终形成一张可怕的铁骑绘卷。

包括许都在内的众多参军司参谋们,都像发了疯一样地扑在地图上。所有人都废寝忘食,根据前线送来的军情战报,还有刘芳亮对清军攻势的描述,用红蓝两色的笔墨在大地图上标识出顺、清两军的战线态势。

一根硕大的箭头,正从保庆和庆都的方向直指滹沱河,顾君恩指着那一枚箭头道:

“深州就是大顺军整条北直隶防线的中心,看来清军主力将以进攻深州为主……皇太极若直接冲破深州,的确可以直抵黄河,但顺军等到山西援军以后,即可自西向东卷击,从侧翼慢慢挤压清军,彻底断绝清军的北归之路。

使君,刘帅,依参军司的推算来看,清军之攻深州,的确有着势在必得的气魄,从皇太极投入的兵力、军械情况来看,这绝非佯攻。

但清军总兵力有近二十万人数之多,完全可以在强攻深州的同时,同时完成围城打援和夺取真定的两个目标。”

“夺取真定?”李来亨的眼皮跳了一下,他一拳砸在桌上,沉声道,“只要我还活着,皇太极就绝不可能走进真定城来。”

方以仁则眯起眼道:“不管清军现在攻打哪里,最终目标一定是真定。唯一的问题是,对大顺军来说,究竟是抱定一心死守真定更有利于守住真定,还是积极出击、驰援他城,更有利于守住真定?”

方以仁的话显然切中问题的核心,大家都能够看出真定和井陉对于这场大决战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真定绝不可失。

但是要如何守住真定?参军司只是按照双方兵力规模进行计算,单纯考虑兵力战力情况来看,李来亨和刘芳亮想要守住真定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即便抱定一心,猬集全部兵力死守真定,也未必能够守住。

何况晋州、深州、武强这东三城,本质上亦和真定形成掎角之势。东三城若失,清军便可以从各个方向围击真定,而且如果真定的总预备队,坐视清军将东三城的大顺守军全部消灭,甚至可能还要坐视清军在这三座城市进行屠城,对于大顺军将士的士气,又将会造成何等可怕的打击呢!

刘芳亮便坚持己见:“深州、武强已在危急之中,清军以万骑阻塞河流。东虏的气势现在是每一分一秒都要增强数倍,都要再高过上一刻不知道多少倍。

不管是过去的闯军,还是现在的大顺军,我们从来没有被动挨打过。越是敌强我弱,越要主动出击,把握主动权,否则何谈战机?”

众将意见几乎都呈一致,郝摇旗和谷可成等大顺军的嫡系将领,一个个都是士气如虹、斗志昂扬,即便知道这一次的敌人或许将是大顺军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可怕强敌,也没有任何一人流露出退缩和害怕的意思来。

只有出身不同的陈永福说出了唯一的不同意见。

陈永福是明军降将,这一点的确造成了他不同于其他人的心态,但让陈永福最终说出反对意见的,当然不是恐惧,而正是一种希望大顺军能够取得大决战胜利的勇气。

陈永福是一个极为审慎的人,但他也知道这一刻的滹沱河两岸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战事,这场战役的规模,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还有它对天下、对于万民的重大影响力,深知这一切重要性的陈永福,又怎么能继续维持自己的审慎和灵活呢?

审慎是明朝官场上的自保之道,灵活是乱世沙场中的求生之法。李来亨的折箭为誓多少让陈永福有些感动,李自成的不计前嫌也让陈永福决定为大顺军作战,但是让他能够做出过去在明军中极难做出的举动,又是因为李来亨军中气氛的感染。

李来亨并不是一个特别高明的统帅,但他的确具备一种容纳部下的气质。陈永福知道李来亨经常在关键时候缺乏英武的决断力,但也知道李来亨对于“意见”这种东西的包容性有多么高。

他直言道:

“井陉是晋赵孔道,真定则决定井陉的存亡。现在陛下自太原统兵而来,短则数日间即可赶到井陉,只要陛下出井陉口,则大顺军的兵力劣势情况就将有极大扭转。

wωω★ тт κan★ c ○

清军南下,志在必得,而皇太极欲得志于中原,就必须击破大顺军的主力部队——至少杀伤过半!

只要顺清两军杀伤相当,漕运已断,北京无来年之粮,皇太极自困死地,灭亡便不远了。两位君侯都是大顺军中的元从老人,我陈永福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外人罢了,

可是为着大顺军的未来、为着大顺军上上下下几十万士兵和几百万几千万的军民百姓,我陈永福必须斗胆直言,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井陉口,等待陛下亲统大兵抵达,在此之前,任何一个兵卒都不可以轻动!

一旦离开城墙的庇护,一旦守军处在无险可守的旷野之上,谁能保证真定和井陉的完全?随侯有过围城打援的经验,应当更加清楚这一点。”

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四十二章 幼辞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七章 顺兵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
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四十二章 幼辞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胜寨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五章 吴下摇旗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七章 顺兵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