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

“军屯当然是不免粮的,籽粒照旧征收。至于民田,若用的是闯军提供的耕牛、农具,则是在原本明朝的基础上,将一应钱粮征收减半。而其他百姓自力开垦的田地,则从崇祯十五年正月起,实行免赋。”

籽粒就是明朝卫所军制下对军屯税赋的称呼,所以李自成的屯田之法,其实只不过是照搬了明朝的卫所军屯。

只是不必说现在崇祯年间的情况,早到一百多年前,大明的卫所军制就已经败坏不堪。不仅屯田往往受到多方的侵占,而且籽粒的征收也很成问题,上面收不到籽粒,下面的军户摊派却越来越重,也不知道钱粮都在中间一层跑去了哪里?

“这是启翁提出的主意吧?他是河南举人,所想的方略都切合中原时局,应时而定,很有见地。我在湖广虽然也有一些规模上的建设,但到底不如启翁这样高屋建瓴。”

中原闯军在河南执行的征粮办法,其实依旧逃脱不出“照旧纳粮”这四个字,在制度规模上,当然不能同湖广方面相比。

不过李来亨想到这一定是李自成和牛金星深思熟虑以后,才想方设法定制出来的方略。李自成只是驿卒出身,牛金星也只是落魄的举人,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在体制的革新上具有何等的天才。

更何况中原闯军略定河南,也只不过一年而已。即使是真的具有经营天才的孙可望,他在云南真正搞出制度革新,那也是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

而且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虽然是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可是这种落后,也就使得旧有的土地制度力量十分脆弱,更便于孙可望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中原地区比之滇黔富庶太多,那它的旧制度于惯性上的力量,当然也就远远在滇黔之上。

所以牛金星虽然几次对李来亨在湖广的经营进行干涉,给他制造了一点点不为足道的小麻烦,但李来亨听完刘体纯的讲述以后,还是夸赞了一番牛金星,又向着开封城的方向拱手说道:

“大元帅天资神武,英明非常,他重用牛启东,才使得今天的闯军、今天的河南,有了这样的一番局面。二虎叔,我到开封以后,一定要先上启翁的门上,好好拜访求教一番。”

刘体纯哈哈笑道:“小老虎,你以前在闯军里说话就是文绉绉的。现如今又在湖广做了一年的节度使,为人气度更加和我们这班老粗人不一样了,嗨,这样的好孩子,过哥真是有福气呀!呐,开封城就要到啦,小老虎,大伙都等着你回家呢!”

开封城曾经是中原最为繁华的一座城市,经过两次激烈的开封攻防战以后,它的元气已经大为损伤。可是因为严云京和黄澍终归没有成功挖掘开黄河,开封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遭遇到一场洪水淹没的灭顶之灾,这座城市还算得以保留了较多的民力。

它虽然不比嘉万年间的繁荣,但城内还是房屋栉比,店铺林立,有几处街坊市井几乎可以与燕京、南都媲美,繁盛过于襄阳,不在武昌之下。

因为开封靠近黄河,又是闯军现在的军事中心所在地,作为第一线的要塞城市,这座城市在繁华之外,还散发着浓厚的军事气息。

城外密垒深沟,城厢内外巡逻频繁,盘查紧严。越靠近开封城,探骑和岗哨就越多,气象十分森严,使得这座城池犹如钢铸铁浇一般。

开封曾经是北宋的首都,它的市民拥有一种古怪执着的骄傲。经历了严酷的开封围城战以后,闯军用抄没的周王王府金钱,以工代赈,对残破的开封城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修复、大刷新。

城市的道路都被重新平整了一遍,几条主干道还被加宽,破损的城墙也都被招募来的饥民很快修补完善。虽然仔细观察,还能看出之前那一场围城战争的战火,对这座城市造成的沉痛伤害,可是远远望去,城墙似乎就是焕然一新的,城市内部更是平静安然的。

李来亨在刘体纯的陪同下,来到了开封城的东门之外。李自成虽然没有亲自来迎接,可是李来亨的义父李过已经率领一大批闯军部将、僚属,远出东门好几里路迎接了。

除了李过以外,还有很多李来亨的老熟人,有他的师傅刘芳亮,也有曾和他联手作战过的骑将张洪,还有刘汝魁、马世耀等人,当然还有当年在竹溪县城里,把李来亨带进闯营的大哥李双喜。

张皮绠也见到了很多熟人,他对李来亨雀跃道:“大帅,全是我们的熟人呀!大元帅真是有心了。”

李来亨关注的却是李自成和牛金星两人都没有到此迎接,他心中明白以大元帅现在的身份地位之高,确实没有出城数里迎接自己一人回汴的道理。

可是牛金星也没有来,罗汝才也没有来,事情就比较微妙了。

但李来亨看着众人的神情,李过因为刚和他在襄阳分别不久,还看不出些什么。他的刘师傅刘芳亮,就完全不同了,刘芳亮脸上闪着红光,眼中满满都是长别重逢以后的激动和兴奋,这个闯军里武艺最高超的骁将,若不是被李过按住,现在就已经冲上来把李来亨抱住了。

包括李双喜在内也是一样,闯营诸将对李来亨的归来是非常欢迎的。他们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朋友,不会随便改变对一个朋友曾经有过的良好印象。这群耿直的汉子,他们用着笨拙的,看起来不是那么动情的动作和语言招呼了李来亨,意思却是殷勤的,真正是在欢迎他,好像跟他昨天还在一起,好像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分过手一样。

这种感觉让李来亨产生了一种异常轻松的喜悦心情,恨不得在拜见过大元帅以后,马上遍跑全城,遍访所有老朋友,重叙旧情。

“来亨!”

“小老虎!”

李来亨终于走到了开封城的城下,城墙高耸巍峨,护城河里的水流泛着光辉,古老的城市闪烁着年轻新奇的魅力。

东门外的闯军众将,从人群里发出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呼唤声:李过沉稳严肃的声音,是让李来亨感到最为熟悉的;刘芳亮的声音则清脆明亮,好像还能想起他当初是怎么样悉心教导自己枪棒武艺的;李双喜的声音,里面则充满了一种朋友间才有的调侃味道。

“义父、刘师傅、双喜哥!我回来了!”

近乡情更怯,在开封城门前,在李过、刘芳亮、李双喜几人的欢迎下,李来亨终于可以暂时放下那些无谓的算计和那些深沉的思绪。

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身子轻飘的更像是一根微风中摇曳不断的羽毛,足下也像是乘着清风一样,用比在战场上更快、更灵跃的动作冲向了人群里。

李过走了过来,刘芳亮和李双喜也靠了过来。李来亨还看到了许许多多认识的、相熟的、不那么熟悉的,还有全然陌生的面孔,这些面孔样貌各异,可都带有一种简单的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一种令人如沐春风的欢迎之色。

李来亨骤然感到,他不是一个处心积虑分裂闯营的阴谋分子,而是属于这个在历史上曾经十分伟大,可由于战略的失误未能在历史上发挥出本应起到的作用的团体。

于今,这个团体已经把历史上它最光辉的事情做完了大半。再接下去,除了继续把孙传庭的残部彻底打垮,除了继续冲进北京城里意外,它就会面临到一个最可怕、最强大的挑战,一个在历史上将这个团体砸进无底深渊的挑战。

可现在,它——不,是我们。

我们还会输吗?

李来亨被众人簇拥在人群的中心时,是这样想的。

“义父,我回来了。”

李来亨和李过抱在了一起,上一回他在出山镇和李过重逢时,是李过流露出了久别重逢的哽咽和颤抖。

到了这一回,等到李来亨回到阔别已久的闯军团体内时,终于轮到他流露出了那种难得的脆弱之色。

崇祯十二年时,在竹溪县城里形如饿殍的李重二,那个十六岁的路倒少年。三年多过去了,他变成了掌握一省,掌握十万兵马潜实力的一方诸侯,已有资格争鼎于天下,可说到底,其实也只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少年人而已。

前世今生,加在一起,扣除那些蒙昧之中的孩童时光,李来亨还是一个更接近少年的人物。

来到开封城下重聚的这短暂一刻,他允许自己暂时放下心防,双眼微红着对李过笑着重复道:

“我回来啦。”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官军炮火(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章 左镇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八章 熊耳山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章 于大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章 即将定于一尊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官军炮火(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章 左镇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九十九章 清军在迂回第九十章 大清已败,快返旆燕都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五十五章 杨嗣昌第三十二章 破阵军岭川(三)第八章 熊耳山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章 于大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章 即将定于一尊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