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革里眼

高一功和郝摇旗都是闯军的老资格,和革左等人也都是老相识、老熟人,大家一路上回忆起许多往事,谈得十分亲切。

张献忠不肯赴宴,给李来亨来一个下马威,倒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蕲水是闯军的主场,张献忠拥兵二万,实力不在李来亨之下,岂会轻易赴会,将主动权让给李来亨呢?

而革左五人,态度、意见不一,马守应是一个阴阳怪气的两面派,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则都是真心投闯,只有贺一龙一人翻不起什么浪花。

蔺养成早把五营内情通过他的老朋友郝摇旗,透露给了李来亨。郝摇旗固然是一介粗人,耿直无他肠,但也知道事情紧要,一点不剩儿的把消息全部带回安陆,所以李来亨才有信心和底气,在蕲水同革左会盟。

李来亨在蕲水县城挑选了一间被抄没的士绅府邸作为会客场所,他先到府中等候,听高一功说他已将革左五大豪帅带到城中后,便用方以仁的意见,没有出府迎接,而是只站在中庭内等候。

他还让李破虏从随营学堂中,精挑细选了一批身材高大、五官明朗的强健士兵,衣甲鲜明地列队两旁。府外还放置了几门大炮,用于鸣放空炮,展现闯军兵强马壮的威势。

革左五帅在高一功和郝摇旗引见下,从蕲水东城门入城,沿途所见全是器械整然、兵马强盛的闯军队伍。他们一直骑马到府外,又下马步行到府内中庭才见到李来亨,五位豪帅面色各有不同,贺一龙的愤懑已经外形于色,马守应一张脸上则古井不波,看不出半点情绪波动来。

贺锦看气氛有点紧张,便赶紧走近李来亨,笑着打招呼说:“李公子的仁义之名,我们在江北亦有耳闻,久仰、久仰!”

李来亨还未回话,马守应便接道:“少虎帅英姿卓越,我当年同贵闯王一同打天下的时候,连一只虎都还是个小年轻,未曾想到如今一只虎的义儿,都有了这般风采。”

马守应话里强调他同李自成平起平坐的老资格,又暗自贬低李来亨不过是李过的义子,资历与他们革左五帅相去甚远,显露出几分自得之意。

贺一龙听得过瘾,又强调说:“对对,当年我还曾救过一只虎几回性命,我和你的义父是老朋友了。暗自读书人的说法,我应该管小老虎你叫什么什么来着,那个词怎么说……?世……世什么?”

李来亨心中冷哼,面上则微笑道:“世侄。革帅是义军的老资格,同我们大元帅辈分相当,叫我一声世侄,已是十分抬举我啦。诸位豪帅的大名和尊号,我从来都是如雷贯耳。只是自愧不知,有一个尊号,迄今未得其解。革帅尊号叫做革里眼,不知革里眼三字做何解?”

站在一旁的贺锦笑了,马上答道:“少虎帅这个问题,还请我来回答。咱们陕北话里,管小鼠叫革里,小老鼠眼睛看的不远,革里眼的意思就是……”

蔺养成看贺锦说到这里有点犹豫,立刻接口道:“革里眼的意思就是鼠目寸光,我们这位革叔,也是眼睛不行,三尺以外,人兽不分!”

“送他一头母猪,他都会当成佳人抱着猛亲!”

蔺养成此话一出,众人全都大笑起来。李来亨在众人笑声中又说:“近来闯军在辖区内养了不少牲口,供将士们肉食。如此看来我还要防着一点老革叔,免得他上错了床、亲错了人,闹出什么笑话来!”

众人越发笑的开怀酣畅,义军豪帅本就多是粗人,大多不介怀这种粗俗的玩笑。所以哪怕贺一龙心中对李来亨借机讽刺有所不满,也只好跟着嘿嘿大笑,做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这时马守应又眯起眼睛说:“革老弟的眼睛虽不行,耳目却十分了得。即便是在一片漆黑中,寻常人都成了睁眼瞎,可他凭耳朵、鼻子,凭多年的历练,依旧能打你个稀里哗啦!这天下间呐,最好是没有人在革老弟的面前做什么小手脚,否则一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马老哥说得不错,可老革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唯独射箭不行。”刘希尧看马守应话中有话,便也开玩笑道,“他一到靶场,我们都要赶紧躲开。怕的是他认错了靶子,一箭射来,就让大伙呜呼哀哉咯。”

“这是真的吗?”李来亨饶有兴味的盯着贺一龙问道。

“听他胡扯!老子从不射箭!”

贺一龙骂咧咧了两句,人群里又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气氛融洽,表面看起来分外和谐,只是高一功心里七上八下,对这些人打机锋的做法,很有些芥蒂。

笑声中李来亨又请大家入座,安心吃酒,为了接待好这五位豪帅,李来亨还专门从安陆请来了一个戏班子,在宴席上唱戏给他们听。

宴席上李来亨故意不怎么说话,而让方以仁、高一功多引导革左五帅说话,贺锦、刘希尧、蔺养成三人的态度令他感到十分满意,看来革左五营内部的情势,确实是和此前蔺养成暗通的情报相符。

至于贺一龙和马守应两人,贺一龙嚣张自负,马守应阴阳怪气,两人对闯军都有抗拒和利用之意,但两人意见立场也并不完全一致。这让李来亨感到,对他们两个人,同样可以采取手段,设法分化。

等大家吃酒吃的差不多后,李来亨便笑道:“这家府中后院有一个书斋,安静得很。我已嘱咐亲兵去烧了盆炭火,也沏了好茶,不妨咱们几位也学学那些个文人雅士,围炉清谈一番!”

革左五人不知道李来亨肚子里到底卖什么药,但他们此来投奔闯军,终究是有求于人,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说明白军队驻地、粮饷分配的事情,便都答应下来。

众人便跟着李来亨一同走往后园书斋,后花园是由园艺小能手方以仁布置的,自从他伯父方孔炤死后,方以仁难得又有机会布置园林,心中雀跃,很用了几分功力。

园中但见几树老梅,斜倚映红;一丛翠竹,随风摇曳。书斋檐下,悬着一块匾,写的“寒香馆”三字,显然是指梅花而言。

革左五帅也不抬头看匾,直接一脚跨进门来。炭盆业已放好,大家随意坐下。

贺一龙端起杯来抿了一口茶,先问道:“小老虎啊,我们这次前来会师,事前可是斟酌再三。你看八大王,现在还在城外,不肯来会盟,一定要你亲自去西营见他,才肯给你半分面子。”

李来亨含笑不语,马守应则接口说:“若非我和老革的老朋友郝摇旗出言相劝,说你已准备好了几万石的粮食兵甲,用来迎接我们,一锤定音,我们五人心中可能也是七上八下的,不敢就这么来蕲水会盟嘞。”

“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多虑多虑,两位老叔是多虑了。”李来亨微笑道,“革左五营也有近两万人马,兵强马壮,丁启睿一个文人岂是你们的对手?老叔们攻城拔寨,兵粮皆可取于朝廷之手,我只是小辈,怎么敢约束诸位呢?”

贺锦看李来亨语含不满,便劝和道:“兄弟们担心的是,咱们从未同少虎帅共过事,万一处不好,或者出点纰漏怎么收场?”

刘希尧也说:“咱们想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要多听闯军的意见。你们比我们更了解河南和湖广的情况,只要听闯军的意见,我想就出不了什么差错,即便出了纰漏,也有闯军遮风挡雨。”

蔺养成实力最弱、资历最浅,在投奔问题上也是顾虑最少的一个。他甚至连会不会有纰漏都不考虑,打定主意先抱住李来亨的大腿,直接说:“反正一切还是仰仗少虎帅的安排。”

他们的想法和态度都在李来亨的意料之中,有蔺养成积极通报革左五营的内情,李来亨便打定主意,分化贺一龙、马守应和贺锦、刘希尧的关系。

贺一龙和马守应那是李自成都搞不定的人物,而贺锦虽然倾向闯军,但他资望太高,李来亨也感到自己即便吞掉贺锦所部,也消化不动。

最好的办法还是将贺一龙、马守应、贺锦这最强的三个豪帅送去河南,交给李自成处置。蔺养成自不必说,他的投效态度让李来亨特别满意,又是湖广本地人,完全可以大用。

至于刘希尧,他的实力态度都处在贺锦和蔺养成之间,李来亨还没有考虑好是把刘希尧送去河南,还是留下来自己消化掉。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应对左良玉、丁启睿和张献忠,革左五营现阶段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起码要等到自己借用革左的兵力巩固湖广以后,再去做下一步的打算。

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六十章 兵发中原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三章 龙凤庙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章 英雄气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二十六章 岁入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
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六十章 兵发中原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三章 龙凤庙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章 英雄气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五十二章 谢明弦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七十二章 大将刘汝魁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二十六章 岁入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终须死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