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

李万庆的家丁部队兵强马壮,全都骑乘甘肃、宁夏的优良战马,冲击力十分惊人。而且这些武艺精湛的家丁全是些弓马矫健之人,骑兵冲击到半途,还能以骑弓在近距离放箭遮蔽。

极短的距离内鹿角和傍牌都起不到太大的防护作用了,弓箭如骤雨般急射入阵,闯军的鸟铳手阵中不断发出惨叫声来。

郭君镇皱起眉头,立即让鸟铳手撤回后队,令牌刀手、长枪手等拒止之用的步卒上到前排。

而官军中,冲在在骑兵前面的精悍步卒则用大斧劈砍鹿角、傍牌,搬开工事,蛮横地杀出一道缺口。

李万庆的家丁铁骑立即从战线上的缺口处奔驰冲入,他骑在马上狂呼大骂,跟在步卒之后冲进闯军阵线之内。李万庆声如虎吼,须发戟张,目毗尽裂,跃马横冲,一口气杀死好几名闯军骁悍的战士。

郭君镇并不惧怕单纯的武夫,但看李万庆用兵恰到好处,撕开鹿角防线的一角后后,便立即让躲在鹿角之后的长枪手出阵挑刺飞击,拒止官军的冲击。

可是由于闯军防线的右翼,隔着一些丛林,看不清楚。李万庆便利用树林的掩护,将一支牌刀伏兵迂回到了侧翼,在郭君镇反击的同时,这支迂回侧翼的官军部队,也突然冲了出来,试图将闯军阵线横腰斩断。

李万庆本人马疾手快,犹如闪电,没多会儿功夫就利用侧翼迂回部队的夹击,几乎要将郭君镇的部队完全击溃了。

战局的演变一下子脱离了郭君镇的计划,他在心里痛骂自己怎么会低估“射塌天”这样的老将呢?实在太愚蠢了!

这时候郭君镇可以选择率部且战且退,一直退到马头山的附近,同潜伏在那里的张洪所部骑兵汇合。但是这样做,也会丧失了重创李万庆所部官军的好机会。

以郭君镇喜好行险的性格,他当然不会选择后退。

双方的偏将和亲兵一拥上前,变成了混战局面。在两座土岗间、在鹿角的缺口处,闯军和官军陷入了惨烈的肉搏之中,郭君镇带着亲兵也奋不顾身地杀进战群之中,有时我逼着你后退几步,有时你逼着我后退几步,两方面真是棋逢对手,都不能马上取胜。

闯军的牌刀手从两翼向阵线中央挤压了过来,在牌刀手之后就是郭君镇手下最凶悍的一支步卒,人人手持斩马刀和大斧大棒一类重型兵器,一齐冲出砍杀。

但官军在总兵力上优势更大,李万庆亲身在战团中厮杀,鲜血流淌满戟刀,以至于铁锋为之钝刃。他还不忘调动后队兵力继续往侧翼迂回,那支精悍的家丁铁骑,也趁着两军步卒战线犬牙交错的机会,从左面突驰出阵,调整阵势后,复又杀回。

“钩镰!”

郭君镇怒吼一声,一部分使用钩镰枪的步卒马上咬住牙,顶着铁骑冲锋的惊人气魄,以大无畏的勇气试图将战马上的骑手钩落。

但官军骑兵也不是泥人,他们或者散开到两翼去,或者借着强大的冲击力用长矛、镗钯、线枪将长枪手贯倒。

双方在战线的侧翼撞成一团,血花飞溅,闯军步卒较薄弱的甲衣根本不能抵挡住像惊雷般贯透身体的矛尖。许多闯军的将士被骑兵庞大的冲击力撞翻,甚至于有整个人被撞飞或被撞断手骨的情况。但李万庆这些家丁骑兵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他们冲击的势头减弱以后,立即就有许多人被钩镰枪拖拽下马,或直接摔死在地、或被马蹄踏得血肉模糊,剩下的则被闯军跟进的牌刀手砍杀。

李万庆长呼一口气,他也被闯军的长枪手拖拽下马。但李万庆骁悍无匹,马上用战马的躯体掩护自己,手中月戟飞刺不止,转眼间又杀死了好几名闯军步卒。他看到骑兵的冲击被郭君镇布置的钩镰枪手挡住后,马上怪叫一声,带着身边一群陷在阵中、下马步战的精骑往前死命冲刺。

“朝廷不以我等为贼,以天下赋税供养我等,今日正是用命之时!”

李万庆被一支长矛刺中肩膀,但未能贯透,他毫不在乎,猛地向前一大步以月戟将那名长矛手的头颅整个劈裂开来。

李万庆身边下马步战的家丁们也一起高呼“将军以美妾醇酒厚养我辈,谁敢不效死冲前!”,这群义军的降兵降将,战力绝不可轻忽,他们在李万庆带领下几乎要从正面将闯军步卒彻底打垮了。

这时候郭君镇灵机一动,他也利用那些树林,在混战的间隙中让十几名将士藏身在树林之中,脱去衣甲,露出颜色不同的内衣来。接着使他们突然冲杀出来,一起高呼“大兵增援!大兵增援!”,给李万庆造成了闯军援兵抵达的错觉,又稍稍拖滞了官军的攻势一小会儿。

郭君镇相信耗下去一定对自己有利,他根据战团中双方兵力厮杀的情况,断定李万庆再没有任何预备队握在手里了。

这种情况下,只要张洪的三堵墙骑兵及时杀出,一定能取得巨大斩获。

“来了!”

郭君镇身旁的一名卫士望着远处黄色的烟尘,惊呼出声。从丘陵之间,红、白、黑三色罩衣的闯军骑兵夹在黄色的尘土里,像一道旋风一样席卷过来。

这支骑兵抓住了李万庆所部阵列因混战而产生的大量空隙,直接冲入官兵中军之间,驰突砍杀,使步兵首先发生混乱,随即影响了骑兵,牵动全线。

郭君镇的步兵虽然已经死伤了一二百人之多,伤亡极为惨重。可是一旦一旦胜利到来,这一支人马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

步卒们跟着骑兵全力反扑,李万庆虽然竭力组织官兵试图且战且退。可在郭君镇和张洪的夹击下,官军方面有组织有秩序的撤退很快就瓦解了,跟着是一片混乱,争着逃命,互相践踏。

李万庆连续砍了好几个溃兵的头,仍然制止不住全线崩溃的可怕局面,只好不再管手下将士们的性命如何,也无暇考虑名将威信、皇帝问罪等等问题,带着几十名亲兵落荒而逃。

郭君镇见状赶紧下令士兵们敲锣,让张洪收兵退回来,不要继续追击李万庆。毕竟李万庆的身后还有更强的“闯塌天”刘国能一支兵马——如果刘国能正坐镇后方,那么冒然追击反而会损失惨重。

虽说步兵付出了比较大的伤亡,但郭君镇估计李万庆那边伤亡和溃逃的兵力,应该要数倍于闯军,至少损失了五百人以上。

“呼……裕州城内没有多少守军,只要我们挡住李万庆,刘汝魁和李好拿下裕州就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六十四章 和硕特战争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五章 矿徒军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六章 营田使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九章 高家寨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六十四章 和硕特战争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五章 矿徒军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六章 营田使第六十三章 帝国特惠制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不如皇太极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七十章 鹰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九章 高家寨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