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一)

思虑以后,李来亨就笑答道:“倘若我们破了洛阳,杀掉当今皇帝的亲叔父,这可是明朝三百年间从来没有的大事。”

“杨嗣昌现任督师辅臣,怎么能卸掉担子?纵然崇祯暂时不加他重罪,也必怀恨在心。再遇挫折,便会两笔账一起清算。何况朝廷上门户之争很烈,那些平日攻击杨嗣昌的朝臣们岂能不借洛阳的事大做文章?崇祯这个人,一向功则归己,说他如何英明,过则归于臣下,喜怒不测。”

牛金星也说道:“不错,一旦洛阳被攻破,福藩陷落,杨嗣昌只有一死而已。平心而论,杨嗣昌虽然心胸狭隘,但在明朝大臣中还是算一个难得精明强干的人物。如他一死,崇祯将再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督师人物。洪承畴倒还可以,但他要盯住辽东,至若孙传庭之流,只有方面之才,而无总筹全局的魄力,何况也不能获得像崇祯对杨嗣昌那般的信重。”

“好,既然如此,启翁先休息一阵,我立即去发出号令,响应掌家的号召,征发两山大军,帮助主力兵马摧破洛阳城。”

牛金星回屋休息后,见到刘体纯回来,便将门房全部闭上,压低声音,同刘体纯说道:“你看李来亨的兵力究竟如何?”

刘体纯看起来和郝摇旗一般无二肠,是个粗爽耿直的人物。但实则他心思远比郝摇旗深沉,此时和牛金星独处便脸色一边,沉声道:“按照我的估计,两山之兵若全力征发,一定不低于四五千之谱。”

牛金星点点头,道:“四五千众!不错,我的估计也是如此。”

“启翁,如果李来亨没有二心的话,起码要出兵二千人吧!他出兵少于两千的话,事情可能就和党守素说的一样,要警惕李来亨是否生了二心。”

随着闯营实力的壮大,特别是刘宗敏死后,闯营内便隐隐分成了新的两派。

一派以李过为首,刘芳亮附之,李来亨在两山地区的迅猛发展,更让李过的地位威望飞速增长。

一派则以田见秀为首,到河南后田见秀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双喜,使得这一派的分量也很不轻。袁宗第和刘体纯也都亲附田见秀,牛金星加入闯营后,也和他们关系比较近。

这趟到得胜寨前,党守素就特别提醒牛金星几人,要他们警惕李来亨的动向。党守素认为李来亨加入闯营不久,与大家的关系较浅,实力却增长这样迅猛,必须小心他是否产生二心。

不过这趟所见,李来亨的态度和表现已让牛金星的看法转变很多。他心想党守素是否偏见太深,便对刘体纯说道:“若这趟李来亨愿出二千以上的兵马,响应攻打洛阳,便可以知道他与元帅确为一心!”

刘体纯也同意牛金星的看法,一方面是他和郝摇旗交情莫逆,另一方面也是在得胜寨中他确实感受到了闯军的气质并没有变质。

刘体纯认为既然小虎队还是一支和闯军类似的军队,那么李来亨也一定还是一个和闯王一条心的人物,而不是党守素臆想出来的野心家。

这天就这样悄然过去了,李来亨谢别牛金星后,为尽快配合李自成攻打洛阳的号召,很快便派张皮绠去通知分散在两山山区中行动的高一功、白旺,以及留守小虎寨的庆叔。

除了闯营嫡系以外,李来亨也发出命令,让李好、普祥、朱由柀等各寨寨主,全部限在数日之内,到得胜寨集合,召开会议。

攻灭屏风寨后,李来亨又在熊耳山内打破了几家野心勃勃、想做于大忠第二的山寨,巩固了自己的霸主权威。

李来亨不像于大忠那样手腕残酷,他攻灭一处山寨以后,只诛首恶,还会从该处山寨寨民中另外扶持原本地位较低的小头目,做新的寨主。

因此李来亨的行动不仅没有引发各寨寨主的不满和反扑,反而更加分化了寨主们的联合行动,使得这些松散的豪强,无力对抗小虎队的霸权。

只能听之任之,服从李来亨的军令号令。

果不其然,数日之内,包括李好和普祥在内顶级寨主,全都如约而至,没有一人敢于违背李来亨的征召,抗拒得胜寨的号令。

这些山寨寨主,既然无法联合起来行动,单独来讲,实力都不及李来亨十一,自然也只能任其“宰割”了。

不幸中的万幸,好歹李来亨“宰割”寨主们的手段,比之于大忠要温柔许多。

但是等到李来亨说出他的意思,要求两山各寨的寨主们,根据每家山寨的人丁不同,自备粮秣器械,分为三等,出兵五十、八十或一百兵卒时。以李好为首的寨主们,还是立即开始大诉其苦,每家都说自家山寨人丁如何稀少、粮秣器械如何不足。

李来亨听到这里,便坏笑一声,他招招手,让方以仁出示了一份各家山寨大概的人丁器械粮秣数字,笑道:“诸位寨主,不知道这份清单上的数字,是对还是不对呢?”

李好最先成为闯营的同盟者,只有他胆子大些,试探性地向李来亨问道:“小李头领……这、这清单是怎么回事啊?倒不是李家寨出不了一百人的兵卒,只是我看上面对粮草器械的估计,好像都太高了吧!!”

“哈哈哈!普祥!”

李来亨大笑几声后,伸手指向朝阳寨的寨主道士普祥。这个年轻清秀的转职道士,见众位寨主全部盯住了他,浑身不自在,但他也知道现在是抱上小虎队大腿的关键时机,便还是果断回答道:“这份清单是我写的,这都是我到各寨做法事时特意留心观察到的数字,绝没有问题。”

“各位寨主都清楚自家有多少粮草器械和人丁,若我写的清单有问题,还请指出!”

两山寨主们全都对普祥怒目而视,谁想得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会做了叛徒!

一个叛徒,神气什么!

但普祥有李来亨做靠山,他觉得攀上闯营的高枝,比让这些寨主们记恨更划算,寨主们纵有千般怒火,这时候也毫无办法,苦说不出,只能低下头来接受了李来亨的安排。

李来亨打的一副好算盘,他虽然最后决定出兵两千余人,参与攻打洛阳的战事。但他却不打算尽出精兵,使自己锋芒毕露,而是尽量用征发的山寨寨兵凑数。

这样两千多人的兵马中,小虎队的野战精兵只占到不足四分之一,剩下的人马全都是熊耳山和伏牛山中征调来的民兵和各家山寨寨兵。

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李来亨将两山山寨的事情都布置完后,让庆叔留守伏牛山小虎寨、白旺从栾川调到得胜寨镇住熊耳山山区。

剩下的高一功、郝摇旗、方以仁、郭君镇、李世威、张皮绠等人,再加上彻底投靠小虎队的普祥,诸将加上两千余人的兵马,和牛金星、刘体纯一起出发,准备向北出熊耳山,沿洛水往东北方向进发,配合李自成的主力参与进攻洛阳之役。

等到了宜阳的时候,大家听说洛阳的守城军事又有了变化。

一是洛阳警备总兵王绍禹已下令将分守巩县、偃师的两股官军约两千人左右调回洛阳守城;一是上月在潼关因欠饷杀了长官哗变的陕西兵,大约有五六百人,逃到陕州境内,被王绍禹叫到洛阳,协助守城。

据留守宜阳的吴汝义说,闯王已用了袁宗第提出的策略。派细作到巩县和偃师的官军里活动,这支兵马欠饷了六七个月,平日军心不稳,如今调回洛阳守城,放在刀口上使用,当然更加不稳,随时可以策动。

至于潼关哗变的那支陕西兵,更是和闯营同乡,袁宗第也派人渗透进了洛阳城与他们暗中接头。

除此之外,李过也将往偃师一带进军,切断福王和洛阳官绅东逃开封的道路,好能一网打尽。

李来亨一边感叹闯营的布置十分详细,一边因洛阳周边地区的残破,对牛金星感叹说:“越靠近洛阳城,越是满目疮痍!”

昨天小虎队行军到宜阳附近的时候,李来亨就越来越觉得河南府境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道路上只有饿殍尸体,一个行人也没有。

更可怕的是许多饿殍尸体也残缺不全,缺失的部分全是肉多的大腿一类,是否让饥民解体吃掉了?想想便令人毛骨悚然。

宜阳本有一处粪场,那里原来有一个小小的菜园,而今菜园里一点青色菜苗也没有了,剩下的是一个大的粪池和一片小的水坑,坑中水还没有完全枯干。

李来亨亲眼见到几个饥民蹲在水坑边,将刚刚从粪池子里舀出来的小桶大粪倒进竹筛子,然后将竹筛子放到水坑里晃啊晃啊,使大粪变得又碎又稀,从筛子缝中流走,把白色的不住活动的组虫留在筛子里边。

他早听牛金星说过,近来有人从粪中淘出蛆虫充饥。如今亲眼目睹,心中既感到恶心,也感到无尽的悲怆,百姓竟到了这等地步!

李来亨不想多看,就像赶快走开。可当时有一个中年饥民,带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正用锄头刨开粪堆,在那里捡蛴螬,已经捡了二十几条。

那小孩看李来亨在附近,就赶紧伏下身子,用两手护住蛴螬,同时用吃惊的和敌意的眼睛瞪着他。那中年人也停下锄头,用警惕的眼神望他。

那种眼神充满杀意,直让已经经历过不少修罗战场的李来亨都感到背脊发凉。

百姓已到了会为争夺一条蛆虫而杀人的境地……

惨淡的斜阳照在荒凉的乱葬场上,照在灰色的屋瓦上,到处都是阴森森的。特别是许多宅子现在都空起来了,人搬走了,或者饿死了。这些空房的门窗很快被人们拆掉,有的甚至整个房子都被拆掉。

凡是拆下的木料,不管好坏都当柴烧。一阵秋风吹来,李来亨感到身上一阵寒意。风,吹得地上的干树叶刷拉拉响。因为缺柴,所有的树最近几乎被人锯完了。只有那满地的干树叶,一时还未被扫尽,在秋风中满地乱滚。

李来亨忽然听见背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两个人紧紧地尾随着他。这两个人的眼窝深陷,目光阴冷,十分可怕。

直到李来亨将腰间的虎头腰刀露出两寸寒芒,张皮绠等亲兵也围了上来,那两名饥民才慢慢走远了。

如果李来亨只是一个普通的落单饥民,可能就会被他们剁开,煮了吃掉?

但这又是谁之罪过呢?

“启翁,凛冬将至,我们快去洛阳吧!”

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五十三章 清军裂开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
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战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五十四章 开科万言书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二)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五十三章 清军裂开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九章 任继荣和任光荣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