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

噗、噗、噗数声箭中以后,李玮群也赶到顺军继续这样突驰,风险相当巨大。

高汝利急伏在马背上,问道:“将军听到满语了吗?”

李玮群被高汝利这样一问,才立刻从劫营冲锋的战斗快意中惊醒起来。他竖起双耳,在混乱的战场中仔细辨别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

弓箭离弦的梆子响声、刀枪剑戟惨烈格斗的金属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和踏翻营帐的布帛撕裂声,还有火焰将木头焚烧的噼啪断裂声、少部分没有被清军将领约束住的铳手放铳声……

杂乱的战场杀声冲入李玮群的两耳之中,他两脚夹住马腹,终于听到了曾经在砀山和白沟河听到过的声音。

“有满洲兵?清军果以大兵增援关中了吗?”

高汝利则说:“这也不一定!清军如果真的有万人以上大队兵马南下,我们早就该有所发现了。估计只是少量八旗兵入陕,又或者只是多尔衮留在陕西的一些满洲兵而已。”

李玮群一眼扫过去,见到一些辫子兵的动作和其他义藩藩兵的确截然不同,动作更为凌厉,而且上马以后反击特别迅速狠辣。

他啧了一声说:“我们再冲一阵,若无可乘之机,便立即退军潼关。”

“那马进忠呢!”

李玮群将披风抖落,马槊横在胸前说:“你带兵退回潼关,我去接应马进忠。我们快冲!”

顺军骑兵的组织度优势使得大顺军在夜袭交手的第一刻占据了很大优势,可是义藩藩兵的反应速度也极快,吴三桂的副将杨坤陆续调集兵力到自己的营帐附近阵列为大队。

宋友功率先带着家丁部队集合过来以后,义藩其余诸将也纷纷反应了过来,各自带家丁赶来。兵力集合以后,李玮群就知道顺军的战机已经不多,等到吴三桂从中营调兵过来以后,大顺军区区不满千人的骑兵部队,更有遭到敌人完全包围歼灭的可能性。

“冲!”

李玮群扬槊冲阵,又带头冲击数次,将十余座清军营帐焚毁以后,便开始调转骑兵队伍冲击的方向,准备选择一处敌人大营的薄弱处撤出去。

可就在这时候清军营中鼓锣号角声大作,远方中营营地中的灯火同样通明闪烁了起来。高汝利熟悉明军旧制,也知道关宁军的旗号和灯火都是什么意思,立即惊道:

“吴三桂调兵来援了!”

李玮群带着一小队骑兵绕圈转了过来,有几名义藩家丁骑马追了上来,李玮群便和身边亲兵一起掏出短手铳,用半回旋的战法将其击毙。

自从吴三桂降清以后,他军中最为精锐的那些蒙古夷丁突骑就都被皇太极强行收走,所以义藩军虽然聚集了明军最后的精华,可是在骑兵方面,其实比之关宁军时代,还有略微的退步。

也正是因此,李玮群这近千骑兵夜袭深入敌营以后,虽然因为义藩藩兵迅捷的反应,立即就碰上了硬骨头,遭到迅猛反击,但还是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

李玮群赶紧清点队伍人马伤亡,他估计顺军不过伤亡折损数十骑后,又看了看灯火渐渐明亮起来的清军营地,叹气道:

“可惜我们兵力还是少了些,否则不至于错失之前那样好的战机。”

高汝利苦笑道:“将军!大顺军中像这样精锐的骑兵,又能有多少?真有数万如此精骑,又何须夜袭呢?”

李玮群还是连连摇头,之前义藩军连营寨都没有修好,军营营地修建又过于宽阔,各部之间其实很可能出现难以相互呼应的情况。

这是一种特别典型的立足未稳的情况,如果顺军能够投入更多一些的兵力,李玮群有信心趁吴三桂立足未稳的机会对清军造成重大杀伤。

“太可惜了,还是我们兵力太少!像吴三桂这样的老狐狸,明天他一定会不惜兵士体力,抓紧时间重修营寨,不会再给出这样的破绽和战机了。”

清军营中光亮越来越明亮了起来,顺军骑兵将最后的一些万人敌全部引爆以后,又集中火力,将剩余的弹药全部打光。

吴三桂从中营调来的援兵,一部分在救火,一部分则和杨坤、宋友功集合起来的家丁汇合,开始追上顺军大队人马,准备展开反击。

高汝利嗅到空气弥漫的硝烟味和血腥味,说:“吴三桂追上来了,将军,我们该收手了!”

高汝利的军事经验毕竟老辣,到底是曾经和李自成并肩作战过的人,对战机的把握还在李玮群之上。

在他的多番劝告写,李玮群终于放弃了最后再拼杀一场的机会——便宜不可多占!

夜袭中,也绝不能恋战。

顺军骑士借势退出敌营,分列三队鱼贯撤出。义藩藩兵则以杨坤、宋友功先行调集的千余骑兵进行追击,但是追到一半,杨坤见顺军没有恋战之意,便挥挥手,命各部放弃追击,直接撤回营中休整。

义藩军不愧是明军最后精华的集合,果敢凌厉之处,也不比八旗军差多少了。

此时清军前营营地已经是一片糜烂,估计三分之二的营帐都被顺军骑兵焚毁、踏破。吴三桂醒的很早,但他十分持重,之所以没有立即组织反击,而是先行在中营集中兵力,也是为了防备敌人是否还有其他军队增援过来。

吴三桂的心腹部下,义藩左旗都统吴国贵带着一队甲骑赶来护卫。吴国贵平日里都是一副雷厉风行的精悍样子,此时却眼袋向下垂着,精神不振,显得有些萎靡的模样。

他下马后就向吴三桂说:“殿下,闯贼精骑着实厉害!流贼劫营时,我第一时间带数十家丁奔往前营营地救援杨将军,不意与流贼一队散骑相遇,敌我皆数十骑,狭路相逢一战以后,流贼急于撤走没有继续攻杀,我军却还是损兵十余骑。”

吴三桂在白沟河上已经吃过李来亨和刘芳亮的亏,知道闯贼兵力强悍,不可轻侮。只是获鹿大战清军的胜利,又让吴三桂觉得流贼各部战力不均,自己未尝没有机会。

吴国贵所说的情况,让吴三桂立即眯起了眼睛:

“看来这是一支精兵!是李来亨到潼关了吗?”

吴国贵谨慎地说:“若是李来亨到了潼关,或许我们不该为豫王前驱。潼关地势本来就险固,又有李来亨这样的不世出名将,还有其麾下的湖广精兵,我担心义藩军力会有极大折损。”

自从白沟河大战吴三桂吃了李来亨的亏后,他就特别注意收集闯军特别是楚闯的相关信息。经过这段时间的情报搜集以后,吴三桂对闯军整体实力已经有了较清军其他人都更为清醒的认识。

他知道李来亨的实力在闯军中最为强悍,一想到李来亨很可能已经带着主力抵达潼关附近,便更不愿为多铎卖命了。

吴三桂慢慢说:

“多铎虽然是摄政王的亲兄弟,可他和豪格的关系不清不楚。这回摄政王将他打发到陕西来,可不是为了让多铎立功,而是将他调离京师而已。不要担心,多铎没有后台,摄政王也不会帮衬他,咱们不需惧他。

这回多铎也不过带来旗兵数千人,虽然他说后续还会从陕北和大同调兵过来。可这些八旗兵和我们相加,也不过数万人马,怎么可能拿下潼关?

除非摄政王亲到长安督战,否则不管是任何一位宗王来此督师,我们都不能为其所驱使,到潼关和李来亨的面前去送死!”

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十六章 五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
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六十五章 孙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八十三章 历史开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十六章 五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六章 刘芳亮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