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崇祯哭

洛阳失守和福王被杀的消息过了一段时间才到了北京。消息之所以迟,是因为洛阳已经没有地方官向朝廷飞奏,而是住在开封的封疆大吏得到确实消息之后,然后向北京发出十万火急的塘报和奏本。

洛阳的事,几天来北京朝野已经有些传闻,但是谁也不肯相信,认为是不可能的。

直到破洛阳和杀福王的消息正式报到北京,才真像是晴天霹雳,使大家猛一震惊。从此以后的十来天内,不论是在大小衙门,王、侯、贵戚邸宅,茶馆酒肆,街巷细民,洛阳事成了中心话题。

崇祯得到飞奏是在快进午膳时候。他登时脸色大变,头脑一蒙,几乎支持不住,连连跺脚,只说:“嗨!嗨!嗨!”随后放声大哭。

他从来没有在乾清宫中这样哭过,使得乾清宫的大小太监和宫女都十分惊慌,有头面的都跪在地上劝解,没有头面的都在帘外和檐下屏息而立。

一个站在檐下的老太监,曾经服侍过万历和天启,一向不大关心宫外的事,总以为虽然有战乱和天灾,大明江山的根基如铁打铜铸般地牢固。

他日夜盼望能亲眼看见国运中兴,此刻忽然知道洛阳的消息,又见皇上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泪,不忍再听,脚步蹒跚地走到僻静地方,轻轻地悲叹一声,不自觉地说道:“唉。天,可是要塌下来啦!”

崇祯哭了一阵,一则由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也闻信跑来,跪在他的面前劝解,二则想着必须将洛阳事禀告祖宗神灵,还要处理洛阳的善后事儿,便止了哭,挥退众人,孤独地坐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御榻上沉思。

午膳时候,撤去了照例的奏乐,将几十样菜减到十几样,叫做“撤乐减膳”,表示国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

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阳的事,悲从中来,簌簌泪下,投著而起。

原想午膳后休息一阵,方去禀告祖宗神灵,现在实在难以等待,他也不乘辇,步行去奉先殿,跪在万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祖宗三百年江山,从来无此惨变。朕御极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未有失德。没想到流贼如此猖獗难制,祸乱愈演愈烈,竟至洛阳失守,福王被戕。亲王死于流贼,三百年来是第一次。朕如何对得起神宗皇爷!”

他为着向上天加重“省愆”,不仅“撤乐减膳”,连荤也不吃了。虽然他平日非荤不饱,对完全素食很不习惯,但是他毅然下了决心,传谕御膳房,百日之内不要再为他预备荤菜。

宫内的皇后、妃子、太妃还有天启皇帝的懿安皇后,都劝说皇帝停止食素。

但崇祯摇头拒绝劝解,含着泪叹口气说:“朕年年剿贼,天天剿贼,竟得到这样结果!朕非暗弱之君,总在为国焦劳,励精图治,可惜上天不佑,降罚朕躬。朕不茹荤,不饮酒,只求感格上苍,挽回天心耳。你们好不晓事,不明白朕的苦衷!”

为着福王的世子朱由崧和福王妃都逃到豫北,还有其他逃出来的宗室急待救济,而国库十分空虚,连在河南剿贼的军费都还没筹措到,崇祯只得在宫中筹款,并动用内帑帑金。

他设法凑了三万多两银子,命司礼监太监王裕民前往豫北慰问王妃、世子,赈济诸逃难宗室。又命老驸马冉兴让代表他往太庙祭奠二祖列宗的神灵。

不久,李自成进攻汝州的消息也到了燕京。崇祯大骂河南巡抚李仙风该杀,下旨严加切责,命他火速扑灭闯贼,立功赎罪。又下旨将警备洛阳总兵王绍禹逮京斩首。

崇祯担心闯贼在官军兵力空虚的河南腹地崛起,将使得中原大局从此不可收拾,在乾清宫俯案哭泣,还不住捶胸顿足,仰天悲呼:“苍天!苍天!你不该既降生一个献贼,又降生一个闯贼!”

隔天,上午辰时刚过,几位内阁辅臣,礼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兵部尚书,礼、兵两科的几位给事中,河南道御史和湖广道御史等人,都奉召进宫。

他们先在皇极门内的金水桥外会齐,穿过宏政门、中左门,到了右后门。门内就是皇帝经常召对臣工的地方,俗称平台。昨夜传谕说今日在此召对,但这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位太监在此等候。

他对众官员说,因御体偶感不适,改在乾清宫中召见。于是这一群朝臣继续往前走,绕过建极殿的背后,进入乾清门。门外有两个高大的鎏金狮子,左右各一,在太阳下金光闪烁。

平日,如果朝臣们有机会奉召来乾清宫,如心情不太紧张,总是忍不住向这两个狮子偷瞟几眼,欣赏它们的神态优美。

但今天他们都没有闲情欣赏狮子,在太监的带领下继续前进。因为国家遭到惨重事变,皇上的心情极坏,所以大臣们的心中十分惴惴不安,怕受严责,而不负责任的科、道官们也半真半假地带出忧戚的神情,同时在心中准备着一有机会就要向他们所不喜欢的杨嗣昌攻击,博取“敢言”的好名声。

太监连揭两道锦帘,大家躬身进去皇宫的内殿。

崇祯面容憔悴,坐在铺有黄缎褥子的御榻上。榻上放一张紫檀木小几,上边摆几封文书,还有一只带盖的茶碗放在莲叶形银茶盘上。左边悬一小匾,是崇祯御笔书写的“克己复礼”四字。

等群臣叩头毕,崇祯叫他们起来,然后叹口气,神情忧伤地说:“朕御极十有四年,国家多事,又遇连年饥荒,人皆相食,深可悯恻。近日,唉,竟然祸乱愈烈,流贼李自成攻陷洛阳,福王被害。”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连亲叔也不能保全,皆朕不德所致,真当愧死!”

大臣们皇上的口气中含有责备之意,赶快跪下,俯伏在地,不敢做声。兵科给事中李焻趁机出班跪奏,将火力转移到杨嗣昌身上,说:“督师杨嗣昌出兵至今,一年有余,惟起初报了玛瑙山一次小捷,近来寂寂无闻,威势渐挫,这才致使流贼猖獗,敢于长驱直入洛阳。”

崇祯听出这话中实有归罪杨嗣昌的意思,虽然杨嗣昌出任督师以来,先出了夷陵惨败、报销一万多名官军的事情,现在又出了洛阳失陷、福王被杀的惨剧,但崇祯对他犹有圣眷。

因此崇祯皇帝没有顺着科官的话讲,而是反对说道:“督师去河南数千里,如何照管得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你们说话,亦要设身处地,若只凭爱憎之见,便不是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是杨嗣昌的铁杆死忠,自然不会任凭科官道臣攻击,他将话题转到河南的具体情况上,说:“流贼长驱河南,焚劫甚惨,生者无所养,死者无所葬。如今第一要紧的事情,还是要发银赈济河南灾荒,以免流贼驱饥民攻战。”

崇祯刚刚四处筹措搜罗了三万两银子,用于救济福王世子等逃亡宗室,现在也是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只好说:“河南到处饥荒,别处亦都是要紧。朕先措发一万两,即着钦遣官带去。”

大家都知道一万两银子对河南的情况,何止是杯水车薪,简直是打发叫花子。但崇祯的抠门,又是人所共知的,没人敢在福王被杀、崇祯暴怒的这个点上,同皇帝顶嘴,便扯开不提了。

陈新甲跟着又为杨嗣昌辩护了几句,将责任推卸到河南巡抚李仙风等人身上。但他们正说到一半,就有太监拿着新的黄纸奏疏,送到了崇祯的案边。

崇祯将奏疏轻轻翻开,粗略瞄了一眼,整个人便开始颤抖了起来。他,突然像当头顶打个炸雷,浑身一震,面色如土,大声叫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

随即放声大哭,声达殿外。

所有的大臣、太监都不明所以,在他的面前跪了一片。

皇上痛哭说道:“我做梦也不曾想到!不曾想到!”

接着又连声问道:“杨嗣昌,杨嗣昌,你在哪里?”

奏疏被皇帝一把摔到了地上,陈新甲小心翼翼瞄了奏疏一眼,赫然看到上面所写的内容,竟然是襄阳为张献忠奇袭所攻取,而杨嗣昌因此心忧成疾、药石无医!

“襄、洛据天下形胜之地,而襄阳位居上游,对东南有高屋建瓴之势。宪王为仁宗爱子,徙封于襄,作国家上游屏藩,颇有深意。襄阳失陷,陪京必为震动!”

“朕为天下讨贼,不意在一月之内,福王和襄王都死于贼手。这是上天厌弃我家,翦灭我朱家子孙,不然贼何能如此猖狂!”

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章 林猫猫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十四章 碗口铳
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二十六章 绝不引虏入邦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四章 山中岂桃源(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十五章 身后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章 林猫猫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六十七章 青羊宫之变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四十九章 棒打鞑酋第十四章 碗口铳